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揭秘宫殿的起源:中国最早的宫殿在哪里?

2022-05-19

宫殿,是一个建筑,更是一种文化,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宫殿,而且都各具特色。对于中国来说,我们的古人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建造宫殿。那么问题来了,宫殿君想问问大家,你知道咱们中国最早的宫殿在哪里吗?又为什么历史上会出现宫殿这种形式的建筑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应该先仔细了解一下“宫殿”二字的来历。

“宫殿”,平日里咱们经常挂在嘴边,一去故宫,看在眼里最多的就是宫殿,太和殿、保和殿、中和殿、翊坤宫、坤宁宫等等,可要给你提个问题,问你为什么这些建筑都叫“宫殿”呢?你可能还真说不上来。

许慎的《说文解字》里,宫殿君查到了“宫”字的解释:

宮,室也。从宀,躳省聲。凡宮之屬皆从宮。居戎切。

这句话太难懂了,其实大白话解释就是说“宫”,就是一个屋子,而且它由很多的套间组成,后来发展为指多间建筑组成的房屋。

“殿”,这个字很有意思,在《说文解字》里这么写道:

擊聲也。从殳聲。堂練切

这几个字也很难理解,其实通俗解释,“殿”最初的意思是指人的臀部,这个部位基本属于人体下部,有居尾部的意思。我们经常说,“你们快跑吧,我来殿后”,这个“殿”就是“在后面”,“在底部”的意思。当然,后来这个字慢慢演变为建筑学上的一个专用语,泛指高大的房屋,可以指皇帝、官员住的,也可以指给神佛住的,比如大雄宝殿等。

“宫殿”二字连起来,其实很形象的比喻了这个建筑就是一个“多套间”的房屋“坐”在一个台基上,因为咱们古代很多宫殿都是建在高高的台基之上,比如故宫里的太和殿,必须要显得皇权至高无上嘛!

“宫殿”,最早的时候是作为人人都可以享用的避暑驱寒之地,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宫殿从人人都可以住,变成了只有皇帝才能住了。比如《易 系辞下》这本书里就写道:“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

这句话通俗解释就是说,以前宫殿是每个百姓都可以建的遮风避雨的地方,可后来只能圣人,即皇帝用了,皇帝建的宫殿那叫一个豪华,“上栋下宇”,而且还具有了“大壮”的象征意义。这个“大壮”指的是强盛、至高无上的意思。

(二里头遗址)

那么,中国最早的宫殿在哪里呢?

据史料记载,中国最早的宫殿建于商朝早期,其现在的遗址位于河南偃师二里头。

这组宫殿建的很有意思,是一组廊庑环绕的院落式建筑,其为商汤建都的西毫所在,现仅存遗址,不过专家推测,这座宫殿可能是建在一座高约80厘米的夯土台上,八开间,东西约108米,南北约100米,总面积约350平方米。(如下图):

(图片取自《图说中国古典建筑 宫殿陵墓》)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咱们中国人在商代时已经能建造出如此精美的宫殿了,那可是比外国人要早好多好多年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