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为什么投清之后又叛清?
在宋佩等编著的《大清王朝历史之谜》中的〈吴三桂投清之谜〉。该文开首给吴三桂的定性是:“吴三桂一生,身经两朝,历事三主,朝秦暮楚,反复无常,完全是个地地道道的野心家,阴谋家,他的一切行动和策略都是为了卑鄙的小我。在他投降清朝这个重大问题上,尽管还存在很大争论,但视吴三桂为民族败类的定性还是比较清楚的。”
明朝自朱元璋开国起,轮换了16个皇帝,由盛面衰,到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进了北京城,崇祯帝思宗朱由检吊死在煤山上,结束了明朝276年的统治。
李自成灭了朱家皇朝后,在北京建起了大顺国。当时,作为明朝辽东总兵,平西伯吴三桂还驻守在山海关。和伺机南下的清军对峙着。此时京城陷落,明朝覆亡,驻守在山海关的吴三桂已无后方可侍,成为了丧家之犬,惶惶不可终日。
之前不久,他在与南下清军的对决中战败,成为明朝带罪之臣,全靠他会走后门,向崇祯帝求情,才免受军法制裁,仍让他驻守宁远山海关一带。此时明朝既亡,李自成义军威逼其后,欲南下的清军雄峙当前,虎视耽耽。然而此时的吴三桂,却不知“江山为谁守?”正让他进退两难,
李自成打进北京的时候,吴三桂的父母家室都还在北京,尽管明朝国亡,但他还有个家在。所以他思来想去,以当时的民族观念来衡量利弊,朱家皇朝与李自成的大顺国之间,总还是兄弟倪于墙,谁胜谁败总还是汉人的天下。从民族利益,个人的利益的角度考虑,应当回北京投靠大顺国,那是情理之中。这时恰好李自成派人带着他父亲的亲笔信,并且还给他带来了军饷。于是他安顿好山海关的防务,便带部分兵马准备回北京投靠李自成的大顺国。但是,当他们在回北京的路上,到达永平一带时,却又忽然反悔,带着人马掉头回山海关去,向清军投降。
这其中的原因一直成为中国的一段历史之谜。过去,在历史上作为正史记载的,都说是吴三桂回北京途中,得知李自成的部将刘宗敏抢了他的小三陈圆圆,促使他愤而改变初衷,返回山海关投靠清军。
而据宋佩等人编著的《大清王朝历史之谜》一书披露:在他决意回北京投大顺国的路上,遇上从北京逃出来的家人告诉他,农民起义军进北京后,实行了追赃助饷的政策,把他父亲吴襄抓去拷打勒索,要他交出二十万两银子充助军饷。而他父亲只拿得出5000两,农民军嫌少,就把他关进大牢里去,逼他一定要交出银两来才肯罢休。
连吴三桂的母亲和弟弟也都被农民军抓了起来。他知道这一消息后,认为他的一家最终必是难以生还的了。所以,在愤怒和绝望之下,立志要报这国恨家仇,于是就反而决定回山海关投靠清军。此时正带着清朝大军南下中原的多尔衮,接到了吴三桂的求降信,真是大喜若狂,立即改道从山海关入关南下,并写信向吴三桂许诺,若是他能率领他的部下归顺清朝,就封他到他的家乡当藩王,帮他报了国仇,而且还可保证他的身家性命安全。
得到这样的许诺,吴三桂更加坚定了投清的决心。即刻打开山海关,配合多尔衮的清军,夹击已经打到山海关边的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农民军力寡不敌,倾刻败逃西去。吴三桂充当了清军追剿李自成农民军的先锋。带着清军消灭了农民起义军以及其他反清的势力。为满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立下了汗马功劳。也算是报了他自己的国仇家恨。
如果说吴三桂当初因为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祸害了他的家人,玩了他的小三,而明朝又已灭亡,在他无路可走的时候,愤而利用清朝的力量,报了国仇家恨,从道义上还讲得过去。给他戴上民族败类的帽子,似乎有点冤案。虽然从民族属性来讲,明朝与李自成同属大汉民族,相对的,满清就是外族。但李自成则不光灭了明朝,而且还祸害了他吴三桂的父母家人,还抢了他心爱的女人,抢了他家的财产。这可是他个人的私仇了。
他借用清朝势力来报仇雪恨,也是无可非议的。如果以现在的民族观标准衡量,把他斥之为民族败类,也是牵强附会的政治大帽子。如果说他借用满人势力来对付自己同民族的敌人,是民族败类,那么其后他又叛清,不正好说明他当初降清只是权宜之计。是情非得已的了。就不能怪他朝秦暮楚,反复无常了。中国人用兵历来就善于使“兵不厌诈”之计。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不也是政治家惯用的谋略?指责吴三桂为野心家,阴谋家,似乎也不恰当。
但是,到清朝顺治十四年(1657),他又奉命进军云贵,把盘据在那里的南明桂王永历政权的残余势力彻底消灭,并还远征到缅甸,最后把明王朝仅剩的朱家后人桂王给杀了。为清朝彻底根除了后患。硬是做到了斩尽杀绝。不留一点情份,不念一点旧情。就实在做得太没有人性了。凭这一点,指责他的道德人性的卑劣了还是恰如其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