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客只接洋人的咸水妹,比一般人更爱大清朝
正写着文章呢,右下角出来个弹框。腾讯订阅的,题目《床上的爱国主义·金庸篇》,作者,胡文辉。
今天不说这文章,有兴趣的,可以找来看一看,力荐。只说在文章里,看到个词,“咸水妹”,这词我是第一次看到,因此,查了查。
咸水妹,身世可怜。他们出身于广东蜑(音:蛋)户。此词百度百科是如此解释的——蜑人散居在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带﹐向受封建统治者的歧视和迫害﹐不许陆居﹐不列户籍。他们以船为家﹐从事捕鱼﹑采珠等劳动﹐计丁纳税于官。明洪武初﹐始编户﹐立里长﹐由河泊司管辖﹐岁收渔课﹐名曰"蜑户"。清雍正初﹐明令削除旧籍﹐与编氓同列;辛亥革命后﹐临时政府通令解放贱民﹐蜑户也在其内——世世代代只能生活在海里船上。虽然都是人,却比陆地上生活的,低人一等——正因他们生活之处在海里,所以才被叫为咸水妹——当然,此词来源还有另外说法,暂不论。
非但如此,那些生活不下去而往上海等大城市做了妓女的蜑人,还受人歧视。为何?一者,因为他们出身,本来已让人瞧不起了;二者,他们接客,只接洋人——人以其侍西人也,多贱视之——其他人觉得他们接的客都是洋人,所以更加轻贱他们——这种是什么心态呢?接个客,以吹拉弹唱诗词歌赋来区分名妓与否就算了,居然还分个洋中来——也许,当年老大帝国自信心受到打击的人们,以此来显示自己的高尚,以此作为其实我是看不起洋人的宣示吧。
但有些咸水妹,却很爱大清。为何?咱觉得,一个,他们本是大清人,爱国是自然情感之流露,尽管,大清很轻贱他们;二者,别人骂他们只接西人所以是贱人,骂得多了,他们也就被深深地暗示,并此真的就觉得自己确实是低人一等。因而,希望能回到高一个层次上去,他们的方法是——大率为咸水妹者,多立志不至欧洲,不入西教,非嫁西人则不改西装。其言曰:“吾之为是,以迫于不得已也。若遂欲吾心向西人,岂有是哉!”——我向洋人卖身,乃是不得已。我是绝不爱他们的,我只爱我的大清——那些有时没办法嫁了西人的,则绝不穿西装,以示自己之心,仍在大清——仍是华夏衣冠——当然,其实应该是旗服之类。
如此,他们一则身世可怜,二则为妓可怜,三则还要向其他人交心,真是可怜可怜加可怜啊!
屏山石(原创时评、感悟历史,你懂的与不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