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布依族的民族风情

2022-05-19

民族风情,乃是民族的主要特征。风情随着民族产生而产生,也将随着民族发展而发展或消亡。罗甸布依族亦如此,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民族融合过程中,周边民族风情,相互渗透。在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进步、文明的风情,就有生命,不断丰富和更新,落后的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风情,逐渐消亡。以下记述,乃罗甸县境内布依族风情之兴衰。

一、生活习俗

(一)居住环境:境内布依族,古来喜居溪河两岸,田坝旁边,依山傍水。房屋建筑依山层叠而上,排列有序,坐落有向。少数寨子因条件差,坐在山腰,山梁或坪子上。多数寨子周围翠竹、古树、果森成荫,寨中或寨边,水井清澈,河流滔滔,溪水潺潺,环境优美。一般村寨,一个或几个姓氏组成,杂性的村寨不多,小寨十来户,大寨几十、几百户,单家独户的很少。

史记布依族先民,住“橄榄”房(汉语称之吊脚楼)。建房多数是三开间,富有人家五开或七开间。四壁装木板或编竹篾笆箦或编笆茅杆壁头围。底层多用青石砌墙,制成栏圈,用于关牛马猪鸡等牲畜和家禽,中层(牛马圈的顶部)用木板作地板,方成若干房间,主要住人,三层有的用板作楼板,有编竹片(竹子划开成两半后锺扁)笆箦作楼,主要用于堆放粮食。一般木瓦结构,有五柱六瓜或九柱十瓜,屋面盖小青瓦,无瓦盖草。不管几开间,大门均开在正中间,中堂正壁中央设神龛,神龛下置一张四方桌(称八仙桌),作供奉祖宗之用。堂屋左右开间,分别作卧室、客房、厨房。比较富的人家还想厢房,称“三合院”。既有厢房,又有正厅,称“四合院”。对厅低于正房80公分左右。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通过劳动致富的布依族人民,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居住房屋面积不断增加。建筑式样、风格与城镇住房已无多大差别。相当一部分家庭盖起了砖木或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部分人家室内陈设,不亚于职工和居民住宅。如:沫阳镇,布依族等少数民族,占总人口90.9%,截止2001年底,40%农户已改造住房为钢筋水泥结构平房。(数字见罗甸报2002年6月24日)

(二)饮食习惯。境内布依族,主食大米,杂粮兼用。大米有粘、糯之分,杂粮有包谷、大麦、小麦、高梁、红稗、荞子、蕃薯(红苕)等。主、杂粮都是自产自食,多余作畜离饮料或出售。

大米的食用方法,主要是“甑子饭”、“鼎罐饭”和“焖饭”三种。最普遍的是“鼎罐饭”。布依族喜爱糯食,食用方法特别多,煮、蒸、焖糯米饭;逢年过节,红白喜事,节日走亲等,用糯米打粑吃,或作礼品赠送。清明、三月十三佳节蒸“五色糯米饭”吃、祭祖宗;端午节包“三角粑”,七月半包“搭联粑”(亦称合叶粑),春节包“枕头粑”(也称粽粑)。还有米花、米叶、甜酒、粑果等,都用糯米作原料。

[page]

杂粮除造酒,作饲料外,食用方法也很多,把包谷磨成细粒,和大米混煮,称“二合饭”。口感独特。糯包谷面掺与糯米打糍粑,其他杂粮亦可打面和大米蒸吃。民国末年以后,外地加工杂粮技述逐步传入,用小麦加工成面条、馒头、包子、油条等。使用广,价值高,此后小麦生产得到重视和发展。

境内属亚热气候,被誉为“天然温室”。副食品较丰富,特别是蔬菜品种多,质量好。一年四季均有鲜菜、鲜果,现摘现煮,新鲜可口,营养丰富。为了调味,还加工成干菜、酸菜。改革开放以后,倡导科技兴农,脱贫致富,利用境内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大面积发展早熟蔬菜,引进新品种、新技术,产品远销贵阳、重庆等大城市场。

黄豆是布依族的主要副食品之一。亲朋友到家,炒盘黄豆下酒,谓之:“好朋好友,黄豆下酒”;然后再做其它菜肴边吃边上,边喝边聊。农忙换工劳动,寨邻相帮,都要推滤花豆腐。每年腊月,用黄豆作干豆豉、水豆豉;加工咸豆腐、雹豆腐、血豆腐、灰豆腐等。近代新技术传入,作豆腐干、豆腐皮。布依族请客、办酒席,除了猪肉和其它配菜外,还推豆腐。有的地方春节期间、宴请客人,虽然酒肉满桌,但缺血豆腐,自己感到几分惭愧。

碾米是与布依族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项加工业。20世纪70年代以前,布依族村寨靠近河、溪、沟、渠水源条件好的地方,几乎每村都有一间碾房,负责加强本村乃至邻近寨子的稻谷,碾房一般河溪或沟渠坝下的一侧,以便利用水流落差的冲力。碾房占地面积约80平方米宽,高1丈5左右,房内用石块垒切成直径4米左右的园形碾糟,碾糟中是一个直径1米的圆形石碾子,石碾子的圆心是一个边长4厘米的方孔,一根长2米余木棒的一端插在方孔上,另一端伸到碾糟的圆心部位与中心轴上的套子连接,顶端加上橙子,形成活动的转轴。辗房外侧是一个4米直径的水轮,水轮中心轴穿过房底与碾房中心轴连接,其出轮与中心轴齿轮相咬合。这样只要把河水通过水渠(沟)引到水车上,通水的冲力作用使水转动,进而带动中心轴的转动,使车碾子顺着车碾糟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起来,一般每糟可碾50—60斤稻谷,需1个小时左右,水量大的时候,耗时短些,水量小的时候,耗时长些。碾房内还配备有风颠,竹筛、竹筐、扫帚等物,方便群众。

血豆腐。境内布依族制作的血豆腐,历史悠久,美味佳肴。享有省内外之盛誉。追溯血豆腐的历史,无文字记载。翻阅食普,亦无痕迹,仅据古稀老人们口述:从前有位布依族老人,其子在京城就读,完成学业后留京做了官,10多年未曾回家过春节。父母思儿心切,要赴京城看望。为方便途中携带,就做血豆腐途中食用。到了京城还剩余几个,作子吃后,赞不绝口。以后老人,每年都做血豆腐带给儿子,其他户也学做起来,代代相传至今。

制作方法:先将黄豆籽用磨子磨碎,放在水桶或大锅里泡涨,再用小石磨加工成豆汁,然后倒在锅里,煮成豆腐。参与猪肉肉沫、猪血、香料揉捏,烟灸而成。原料配搭。如12公斤黄豆做的豆腐,将2公斤的猪下胛(沟肉),切成长条细片,加盐、花椒、胡椒、八角、草果、茄香、芫西、沙仁等香料面。再加鲜猪血混合拌匀,然后捏成小碗大小的豆腐球,放在火坑上,日夜不停地用柴火烟灸而成。熏烟时火不能太大,一般15-20天即成。吃时放在锅里煮熟,然后切成片状即可食用。如和腌肉(又名烟肉或腊肉)煮,味道更美。切成片后,呈玫瑰色。置于盘中,香气扑鼻,清香可口。再则。再则,如需保存时间长,捏成圆个后,用青菜叶包好放在炕上灸好后,剥去包叶,放入猪油罐里泡,一年四季,保其新鲜细嫩,更具特色,美味更佳,蛋白、脂肪更丰富,更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page]

血豆腐经过烟灸成,外表黑色,不受青睐,但内部味美。1969年,上海、贵阳等地,上同下乡知青,到罗甸布依族地区落户,他们初见血豆腐的外表,认为不好吃。吃上嘴后,方知其美味,回家探亲时,村民赠送带到上海、贵阳等地,他们拿作礼品转送亲朋好友,众亲吃后,赞口不绝,实在是佳品。

粽粑。是布依族春节时制作的一种糯食品。春节家家包粽粑。粽粑的原料是糯米、香料、猪肉。制作方法:先将糯米筛簸干净,再把金竹笋壳、颖子杆、芝麻杆烧成炭状,再捣碎或粉末,配上胡椒、八角、草果、芫西米、茴香籽、沙姜或沙仁等香料粉。猪肉切成长片,适当放盐和香料搓透。如10公斤糯米、将烧好的笋壳、颖子、芝麻杆灰各0.5公斤,倒入糯米中搅拌揉搓,灰渗透糯米后,将余灰渣簸除。用猪油在锅里热好,便将糯米、油渣一同放入锅里搅拌,使米、油、香料互相渗透,方拿出来,用粽粑叶包。有的放生猪肉包,每个中间放1-2片肉,用稻草芯或粽粑放在锅里煮熟,削其包叶,馨香扑鼻。春节期间,粽粑又是赠送客人的重要礼品之一,在民间享有盛誉。罗甸布依族包粽粑的习惯一般是腊月二十八日割洗粽粑叶,二十九日炒米、配料、包制。不同姓氏的人家根据祖宗定制或祭祀活动的需要,在包制粽粑时捆稻草有3-5道的区别,同时亦有大中小三种不同的规格和荤素两种味道。如:板庚的陈姓捆粽粑规定限用三道稻草,而黄姓则需要捆扎4道稻草。粽粑的规格分为雷公粽、荤粽、素粽三种。雷公粽用于祭祀雷公,期盼一年风调雨顺,荤粽主要是平常食用,而素粽个头最小,则用于祭祀先祖。

酸味。布依族喜爱酸、辣味。一般人家常备有风味不同的酸菜、酸辣、酸汤。有“宁少猪肉,不可缺酸辣”的说法。无论平时,或过佳节,操办酒席,餐桌上必有辣面碟。除甜食外,几乎每菜必有辣。平常腌制酸食品一般有酸笋、酸白菜(亦称酸菜、酸缸豆、酸糟辣等)。布依族喜爱辣椒。秋后园地新椒,摘老的晒干,产量不够周年食用的地方,要到集市购补。晒干加工成辣面,贮存食用。

腌制腊肉。腌制腊肉是布依族的一项食品工艺。一般腊月20日以后开始杀年猪,年猪杀好后,除留少数外,其余均作腌制腊肉。因为腌制腊肉是在腊月进行,故名腊肉。杀年猪当天或次日,必须开始加工,时间久了,肉干盐和作料不易渗透,味道欠佳。加工时,先把猪肉割好,每块约1.5-2公斤。花椒、胡椒、八角、沙仁、草果等香料粉备齐。按1公斤6钱盐的比例与香料拌匀。将肉放在锅里,用盐和香料一块一块揉透,喷与适量白酒。置于大锅或缸里腌三天左右。方取同上炕熏。头三天最好用松柏生叶烧烟熏,烟火不断,10天左右方成,熏制腊肉,其味很香,非常可口。一般过了正月,贵客到家方拿出招待,或劳动累了才拿出食用。

布依族喜欢饮酒。一般自酿自用,也有开小作坊酿酒销售的。酿酒原料多为包谷、大米、小麦等,酒糟喂猪,酒的度数较低,约20-30度。沫阳地区布依族,还会制作刺梨、拐枣、香蕉等土窖酒。这种土窖酒,是用二锅头水的好酒,加适量甜酒,浸泡剌梨、拐枣、香笆蕉。把坛口封好,一年半载始开。酒店色稍黄,味美且醇,不知量力者,超量易醉。布依族人民,喜欢饮自己的土酒,饮高度烈性瓶装酒的人不多。客人到家,酒是待客珍品,以劝客人多饮为乐。

[page]

布依族人民,除个别性氏外,都喜欢吃狗肉。贵客到家,不杀鸡就杀狗招待。清明节和3月13日,多半喜欢杀狗吃。打田插秧完或秋收后,几个或十几人相约,凑钱买狗来“敲”,聚在一起,畅饮欢乐。过去布依族聚居的集市,场天还开狗肉“汤锅”,吃的人不少。狗肉还可加工成狗干巴,狗绷肠等。狗干巴是用狗肉剔旧骨头用作料,盐腌透后经烟灸而成。狗绷肠则是用糯米面和狗软骨坎碎沫后,再用狗血作料拌匀灌制烟灸而成。味道十分鲜美。

服饰。史料记载,布依族服饰,明清以前,男喜青色,大襟右衽长衫,布纽扣,冬棉夏单,大裤脚(8—9寸),大裤腰,穿时把裤腰折叠,用裤带拴住,少数人头护长辨,包5—6尺长青布头帕。男孩戴帽,冬天布鞋,热天草芏。清末到民国年间,多数改穿对襟衣,衣长过腹,依然布扣。辛亥革命后,汉人剪发辫,布依族地区男人也随同剪发辫,包头帕或戴帽。解放后,变化很大,上世纪50-70年代,多数人尚穿土布对襟衣、布鞋、球鞋,90年代,多数穿中山装、学生装、西装。均是机织细料或毛料。热天衬衣,秋天单衣,冬天棉衣棉裤,普遍护中山头或平头,头戴帽子,脚穿球、皮鞋,男童基本汉装。

妇女服饰。年轻姑娘(含已婚未生孩),上装多是青布右衽大袖(7-8寸)。衣服的托肩,边缘和衣袖,绣有花边或镶花边栏杆,衣长距膝1-2寸,下装为青布便裤,大裤脚裤脚均绣花或镶花边栏杆。尖头花鞋(亦称搬尖鞋),鞋尖、鞋面均绣花。冬天裹脚,夏天凉鞋,头发梳装,一根长辫,扎红绿线,小姑娘发辫拖背,青年妇女发辫绕头,头包折叠整齐的青或花帕子,大部分穿绣花围腰,已生孩子的妇女,不再束长发拖背后,辫绾发髻于脑后,马尾编织发网罩发髻,插玉簪或竹簪。不再穿绣花鞋,不再腰花围腰,否则就会被人非议。老年妇女的服饰比较随便,包头帕不折叠,不佩戴任何首饰。5岁以下的小女孩,都戴帽子,有“猫头帽”、“凤尾帽”、“兔儿帽”等禽兽象形帽,上缀有银饰帽符“长命富贵”、“百家锁”字样,帽沿绣花边栏杆。

解放后,妇女的服饰变化较大。现在除边远地区,个别年龄大的妇女保留栏杆服外,其余都放弃花莲栏杆装饰和尖头花鞋,男女青年全部改装(汉式)。各地方料已由自种棉花,自纺棉线,自织土布,自用靛染,自缝衣裤等。逐步过渡到现代机织布,合成纤维和毛料,手工制作少了,逐步过度机制。城镇附近男女青年,从服饰上看,已分不出汉族、布依族。但广大农村中,传统的妇女纺纱、织布、绣花,做花垫单、染青布、各种精致的方格布等依然不断,除自穿外,还上市出售,外来客商看见,十分喜爱。

婚姻。据笔者调查境内七个布依族村寨代表点(主要讲述人,立亭黄炳芬,妇,布依族,53岁,初识字;兴隆王文芬,妇,布依族,58岁,初识字;上丛黄昌补助,男,布依族,58岁,教师;董当陆雅丽,女,布依族,72岁,文盲;高圩王知祥,女,61岁,小学;凤亭王德成,男,布依族,68岁,识字;罗苏杨胜康,男,布依族,59岁,识字)。情况综述,布依族婚姻,从总体看,自上而下以来多为一夫一妻一制,但在旧社会里,剥削权有势,生活奢侈,也有一夫多妻。又因中国人自上而下存在重男轻女思想,认为唯有男孩能顶替香烟,继承祖业,传宗接代,女孩只能出嫁,入赘的也要三代转祖(转原姓氏)。在这种情况下,个别只生女孩,没有男孩的男方也有娶小妾的现象。

[page]

婚姻缔结,有一套繁锁的过程。随着历史变迁,社会发展,民族间互相影响和地区差别,其程序和彩礼、礼品,亦略有不同。共同点:旧社会里,多数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少数青年男女,通过赶场,走亲访友,过节对歌,花包场上等,相识交往,择为意中人,也得要通过繁锁的程序,经双方父母承认,方能缔结良缘。否则视为不正当婚姻,受人非议。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婚姻法》的颁布,人们思想观念不断更新,男女婚姻自由恋爱,自己择偶。个别由双方父母之间承诺或相中的婚配,也须经男女双方同意,方得订亲结婚。

结婚仪式,明清以前,新娘步行。后来受汉文化的影响,一般都坐花轿。解放后,逐步废除坐轿,“文革”后,全部废除。改为交通方便的地方坐车,交通不便的走路。

缔结程序:

相亲。布依语叫xuaxbaex(即:“访亲”)。布依族对相亲很重视,因为他们认为婚姻的形成,终身幸福与否,在于八字相生,相我来决定。当男孩出世几岁以后,父母先访问周边村寨和本村寨异姓或同姓不同宗的(如罗氏有荤素之分),同龄或近龄女孩,身体健康,聪明伶俐,“八字”和自己儿子相生不相克的。如属鸡的不能配属狗的,属虎的不能匹配属猪的,这叫“八字”相克。另外还要看女方生在忠厚在家,父母为人是否忠厚、正派。个别的男女双方相恋,私下谈婚,男方要看女方品德、性格如何,是否会纺纱织布、剌绣、缝纫,是否聪明贤惠,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孝敬公婆和侍候丈夫等。女方要看男孩身体状况、性格、品行等,总之,品貌端正、健康、聪明、勤劳、勇敢且能识字的最好。这些条件基本符合后,男方家才请媒人上女方家提亲。

提亲。布依语叫:gaangcbaex(汉意:“说亲”)布依族认为,相亲是基础,提亲是关键,往往一家女子几家求,一家男孩多户择,这样就要请能说会道的人选媒。媒人有内、外媒各人,多半是妇女,也有男的。内媒多是女家内亲或本寨人,内媒首次到女方家不带手礼,先去试探深浅,如女家父母同意了,外媒才走。第二次方由内外媒人一道带手礼,登女空门。一般手礼有:红糖两块或米酒3斤(兴隆方向加粽粑两对)。女家父母对男方尚未了解,不便表态,暂不退媒人带来的手礼。过一段时间,男家不见退手礼,又请媒人继续走第三次,一般要走3到5次才定。每次手礼和第二次一样(个别地方只带一次手礼)。最后一次,女家同意了,就请族中长辈和亲哥弟、亲妯娌来陪媒人吃饭。把媒人带来的手礼(糖、酒),拿来大家吃,俗称吃“走路酒”、“走路糖”。席间双方商量要“红鸡蛋”的事项。但罗苏等地区,还多加要开口饭一次,即男家择好吉日,请族亲和媒人4人以上(要双忌单)带礼品:红粮两对,红糯米饭约5至7斤,公鸡1只,米酒3至5斤,猪人5至7斤,开品钱过去3.6块大洋,现在12至24元等,到女家要开口话(布依语叫:aulhaausndil)。女家请亲叔伯、哥弟来陪客人吃饭。近的当天回,远的次日返家。

[page]

要“红鸡蛋”。境内不统一,七个调查点,高圩、董当要“红鸡蛋”和订婚(放大媒)已合并(布依语叫:genlgadt),立亭、上丛、兴隆、罗苏、凤亭调查点分开。这些地方称要“红鸡蛋”为genlgadtneec。本文按多数地区分开记述。要“红鸡蛋”的礼品有:红糯米饭约10斤,红鸡蛋一对,红糖3对,有的地区不要糖,可用糍粑代替,公鸡1只,猪肉5至7斤,土酒5斤左右。礼品备齐,择好吉日,邀请族亲和媒人,4—6人(要双忌单),前往妇家要“红鸡蛋”。妇家请亲叔伯、亲哥弟或亲妯娌来陪客人吃饭。近的当天回程,远的次日才回。女方送给男方的礼物,一般布鞋、鞋垫各1双,枕巾两张,大方的人家,送一件衣服布料,红糯米饭约7—10斤,红鸡蛋1—6对。从此以后,互称亲家,有事互相帮忙,红白喜事来往互相送礼祝贺。

订婚。也叫放大媒,布依话叫:genlgadtlaaux。礼品比上几次多得多,红糖、红糍粑是按女家族亲、母舅、姨妈姊妹、姑妈、姑父户数来备送,每户一份(红糖、糯米粑、米花、米叶各一块);猪肉过去70斤左右,现在100多斤,公鸡1只,酒10来斤,包头帕一张,衣服布面1-2件,可预交部分彩礼。礼品备齐,择好吉日,邀请家族10-20人,随同礼品,前去女家订婚。女家设宴招待客人,其族亲、母舅等内亲也前来陪客人吃饭,席间对歌劝酒,猜拳作乐。有的当天返回,多数待女家族亲轮宴请周才回家。最后一天,女家要办一席发脚酒,饭后举行揭“鸡头”仪式。即女家堂屋供桌上,灯烛辉煌,摆12个新碗,其中11个盛满酒,1个装鸡头,每个装东西的确定都用另一只碗反背盖好。由男方来定亲的人,推荐一名酒量好的去揭鸡头确定。倘若首次开两上碗,便得鸡头,就主动喝完另一碗酒,算结束了,如两碗都是酒,有经验的人,就把这两碗酒搁放女家香火上,以表孝敬祖宗为由。在场的人,无可非议。然后再往我开碗,碰酒就喝,一直得到鸡头碗,方燃爆竹,唱首感谢歌和暂别歌,登程返家(举行揭“鸡头”仪式,有的地主要在“八字”时才举行)。这次女家回送给男方的礼物有:衣服布料1件,花垫单1床,过去布鞋(现在皮鞋),鞋垫2双,红糯米饭约5公斤,鸡蛋4-6对,枕头1-2对,鸡头红纸包好,男方带回。当天或次日,男家要宴请族亲,共同庆祝“鸡头”。

要“八字”(鸾书)。七个调查点中,高圩、董当结婚前,不另办礼品到女家要“八字”。而在新娘出嫁早晨,女家请人抄新娘“八字”转给押礼先生带回。

立亭、兴隆、罗苏、上丛等地,结婚前几个月,必办礼品到女方家要“八字”。如订婚时已办隆重的仪式了,要“八字”就简单些,反之要“八字”较订婚更为隆重。隆重的地方:备齐礼品,邀请族亲10-20人(内有一位抄“八字”先生)。择好吉日,随挑礼品,到女方家要“八字”。一般礼品有:按女家族亲、内亲每户一份(红糖、红糍粑、米花、米叶各1-2块);土酒过去几斤,衣服布面,过去3-5件,现在8-12套,花线钱过去12-24块大洋,现在200元,母舅、亲叔伯,成家了的亲哥弟,每户一头小猪,或用钱折,过去每头小猪折价6-12块大洋,现在120元,其他姨妈姊妹等内亲,每户一只鸡,这天这些内亲亦各带些手礼(枕巾、毛巾、鞋垫之类),前来赠送女方,并陪要“八字”客人吃饭。这次双方商定结婚彩礼。如女方制嫁妆的,解放前,一般彩礼:棉花15-20斤,棉线5-10公斤,蓝靛40公斤,猪肉5-10公斤,彩礼钱60-120块大洋,另外花线钱24块大洋。恩仪、佯仪各12块大洋,衣服布面3-5件,包头帕一张,布鞋一双,手圈、簪子等妆饰品多件。

[page]

解放后,经济发展,生活富裕,如女方制嫁妆的一般彩礼随之提高到:棉花40-50公斤,棉线10-20公斤,彩礼花线钱1200元,妆饰品除如同过去的外,增加皮芏、手表、耳环等。蓝靛50-60公斤,衣服布料5-12套,包头帕一张,猪肉50-60公斤,有的地方采取包干万元以上,如若男方自制嫁妆的,只要小钱和花线钱两三千元,小猪礼物仍如前。要“八字”最后一天,如订婚时未举行揭“鸡头”仪式,这次要举行揭“鸡头”仪式。近的当天回家,远的次日才回。女家返送男方礼物有:衣服布料一套(过去一件),花垫单一床,布鞋或皮鞋一双,枕头1-2对,鞋垫若干双,糯米饭约5公斤,红鸡蛋4-6对,鸡头用红纸包好,随同写好的“八字”交给来要“八字”的人,女家还送一只雌鸡配男方带来的一只公鸡,陪“八字”带回,到家当天,或次日同样宴请族亲共同庆祝“八字”和“鸡头”。

报婚期。境内布依族,结婚前几个月,都要举行报婚期。由于地区不同,形式有别,但其内容大同小异,有简有繁,简单举行的。如兴隆等地,请先生择好结婚吉日,抄在一张红纸上,请族亲一人,不带手礼,送到女方家即可。多数地区,亦在结婚前数月,男方请亲叔伯或亲哥弟和媒人2-4人。携带手礼。公鸡一只、红糯米饭、猪肉、土酒各几斤,到女家报婚期,同时还送已商定的大部份彩礼。女家请亲叔伯或亲哥弟前来作陪就餐。忽前通过媒人,当面双方族亲,点交彩礼给又方父母。少数要“八字”时,未商定彩礼数额的,这次报婚期一一商定(彩礼详见要“八字”节)。并在近期交清(含花线钱、给母舅、亲叔伯、亲哥弟等小猪、鸡的彩礼)。少数差额,结婚时一定补交清。

结婚。境内布依族结婚头天,是女方家办酒请客。母舅、姨妈姊妹、姑父、姑爹等亲戚朋友,前来祝贺,送钱送物,收到男方送小猪礼品的内亲(母舅),当天有的返送一床棉被,或一只柜子,或一床毛毡等礼物,得公鸡礼品的内亲,有反送衣服布面一件,或洗脸盆一个,枕头、枕巾、包头帕、半斤棉花等礼物。其他亲戚送钱、粮。当天下午,男方家邀请族亲和寨上30-50人,其中:长辈1-2人,押礼先生1人,接亲娘1-2人,接亲妹2-4人,吹唢呐2-4人(罗苏等地嫁女不准吹唢呐,到男家才吹),抬轿、礼品和彩礼的多人。礼金主要有六礼:恩仪(送父母)、厨仪(厨师)、背仪(送背新娘出门的兄长)、梳仪(送帮新娘梳头的人)、媒仪(送媒人)礼品:过去一般猪肉、土酒各50-60斤(喜酒头三天内要送齐),红糍粑、米花、米叶若干块。兴隆、罗苏等地,除小粑外,还打两块大糍粑,每块10多斤糯米来做,香烛火爆备随。彩礼有:恩仪、佯仪过去各3.6-12块大洋,现在各120元,其他梳装等工封小钱,布芏一双,衣服布面订婚要“八字”时已交部分的,这次补交差额达5-12件,手镯1-2只(现改为手表1块),有的地方,四角桌子各压100元,簪子一支,包头帕一张,新红伞一把等。

[page]

接亲队伍到女家后,押礼先生把礼品和彩礼摆在女家堂屋八仙桌上。摆好,点燃香烛,递上请书,女家方派人来请点彩礼。如已按原商定的礼品、彩礼数额办齐,便燃放爆竹收彩礼。否则叫押礼先生补足,方燃放爆竹,摆桌就餐。城关、逢亭、罗悃等地接亲队伍当天返回,沫阳、八茂等地次日新娘方出门,当天,新娘心里说不出难舍难分父母兄弟姊妹等亲人之情。是日接亲队伍将至更加痛心,便宜在内房放声大哭诉难忘父母的养育之恩,难别兄弟姐妹之情。天将拂晓,唢呐吹响催主家发亲,新娘哭得更伤心,梳装妹给新娘梳装打扮,女方家清点嫁妆,交给接亲队伍搬到门外。

解放前,一般嫁妆有:四脚方柜两只,箱子两个,火盆一个(配火盆架),被盖5-7床(垫一床),洗脸盆两个,蚊帐1-2笼,床单4-8床,布鞋、鞋垫若干双,枕头2个,富裕人家陪嫁牛、马。当天姨妈姊妹送的垫单,衣服布面等多件,全送给男方。解放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经济腾飞,布依族结婚的嫁妆随之大增,近年一般嫁妆有:电视机、洗衣机、冰箱、自行车、放像机(vcd机)、电视柜、碗柜、消毒柜;个别富裕人家还联嫁牛、马、摩托车等。床上用品也比过去多,多半是高档商品,被里被面是化纤布、绸缎;被盖10多床(其中垫的两床),垫单10-15床,毛毡4-6床,布鞋10-20双,鞋垫20-30双,蚊帐2床,枕巾10-20张,枕头3-4对,洗脸盆3-5个,极个别的富户,还陪送农用货车1辆,更有胜者,还陪送住房一套。

吉日已到,扶亲妹(未婚女青年),或亲哥弟,把新娘背出大门,接亲妹(也是未婚女青年),接着背新娘上轿、上车,无轿无车的地方,接亲妹们轮背新娘过女方寨子,新娘方自己走,接亲提着两个灯笼或两盏灯,走在前面引路,新娘在接亲妹、女送亲客2-4人,送行女友(近的送到男主家吃饭方回,远的送到半路返回),接着吹唢呐人员、押礼先生、男送亲客2-4人,抬嫁妆的大队人马,紧跟随行。若麻轿的,接新娘仍然提灯开路,花轿置队伍中间,前锣后鼓,浩浩荡荡。途中过庙房门外,停轿上香烧纸,过大桥亦如此敬供。快到男方家时,男家在门前院坝摆一张八仙桌,桌上摆酒、肉、饭、插三柱香。先生站在桌前,轿子入院停下,接亲妹扶新娘在、车,等待魔公退“车马神”。魔公两手合抱一只公鸡,嘴里滔滔不绝念咒语,念完掐鸡冠出血,将鸡血点轿扛、车门后,把公鸡扔过轿顶,新娘方可进门。男家又在大门坎内侧点一盏菜油灯,放8棵灯心,置灯盆里,并把灯心全点燃,有的地方,门坎上加放架马鞍或门坎下放盏菜油灯。点燃后用筛子罩上,接亲妹们扶新娘从筛子、马鞍上跨入堂屋。

拜堂。新娘在爆竹声中,步入男家门。这时神龛上供桌上,灯烛辉煌,地板上铺一张席子和被盖,在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下,举行拜堂仪式。首拜天地,次拜祖宗。拜毕,新娘方入洞房。这天新娘不出房,由妇送亲客、男客亲妯娌姐妹在洞房陪新娘吃住。新婚之夜,新郎不入洞房,以表尊重女送亲客。有的地方,次日早晨(亦称二朝),还举行二朝拜堂仪式。新郎新娘拜天地、祖宗后,便向族亲长老、叔伯、妯娌、母舅、姨妈、姊妹、姑爹、姑父等敬茶。凡得到敬茶的人,都要赠送新郎新娘钱物,布依族送衣服布料一件。男送钱:一般20-50元,大方的送100元。当天拜堂后,新娘始出洞房,参加做灶边家务,洗碗洗菜,挑水煮饭等。

[page]

回门。布依族结婚办喜事,少数地方,新娘和送亲客当天回家。多数地区,男方家族亲二朝以后,轮请送亲客吃饭。一般三天,家族大的宴请5天方周。最后一天,男家又要设宴发脚送亲客回程。新娘也随同送亲客回娘家,俗称“回门”。新娘回后家3-7天后,男方又请亲妯娌一人,或其女孩到新娘后家接新娘回来,布依知称“dafusruiz”(意回踩脚印)。解放前,由于新娘想多在后家做些私房活,婚后仍常住娘家。夫家有红白喜事或农忙季节,方来夫家住一段,农闲又回娘家,少则2-3年,多则4-5年,才常住夫家,此习俗现在改变了,一般回门几天,就回来常住夫家了。

丧葬。布依族丧葬仪式,主要程序:入殓、祭奠、砍牛、出殡、安葬等繁琐仪式。明清以后,汉族丧葬习俗,逐渐融合布依族丧葬,唯“砍牛”独具民族特色。

老人逝世,即向母舅报丧。对死者热水洗浴,男性剃头,女性梳妆,换上老衣(生前备好的寿衣)。一般穿三套,男戴帽或包布帕,女包纱帕或布帕。身盖垫单,脸罩白纸,停尸中堂,择吉入殓,入殓完毕,一般请道士先生“开路”,做两三天,有的做5-7天,个别的做9天道场,称“三旦夕”或“五旦夕”。立布幡、竖纸幡、设经坛。纸扎祭品有:纸人、纸马、白鹤、龙凤等。安葬那天“度亡”火化。做“三旦夕”以上的,在放客那天举行家祭典祖(开吊)。亲戚朋友,前来吊唁。一般送钱、米、酒、米粑、祭幛;女婿要吹唢,送祭猪、祭幛、纸伞、纸旗等,过去“砍牛”还要牵牛。放客这天,本寨族亲要帮孝家拉客。出殡时,死者大执火把走在前面引路,撒冥纸钱。接着幡旗、纸马、纸轿随行。孝子戴孝帕,穿孝服,柱孝棍,拉牵引布,俯首悲行。道士先生敲锣打鼓、铙钹和宾客亲友随行相送。墓地按道士先生择定的方位打井,第一锄泥土放置旁边,墓穴挖就,道士先生,用朱沙在穴中画“八封图”,用烧纸铺于穴中燃烧,称之“热井”。然后用只公鸡,从穴东放进穴内,飞向西边出,名曰:“滚井”。接着把灵柩放入穴中,孝子反手背第一锄泥土撒于棺上,名曰:“孝子背土”。接着来帮忙的众亲友,垒土为坟。有的当天,多数第三天,孝子复请道士先生,到死者坟地“复山”、“安龙”、“谢土”;49天孝子方脱孝服、孝帕,满三年择吉日“除灵”。

以上程序和汉族大同小异,独具民族特色的是“砍牛”仪式。传说:汉文化进入布依族地区以前,布依族是以“砍牛”来超度死者“上天”的。他们把“砍牛”的来历,编成一部《砍牛经》,也叫“砍牛歌”。汉文字传入布依族地区后,部分学过汉文的人,就用方块字音记述成书,保存下来,诗歌体裁,韵脚工整,是一部叙事长诗。分为5卷,5328行,共35884字,全用布依语念唱。其内容:上古时代老年人死了,人们都争着去吃死者的肉。后来有位名叫德云的人,小时放牛上坡,看见母牛下崽很痛苦,他回家告诉母亲,母亲说我生你的时候,也是如此痛苦。德云记在心上,他长大以后,认为母亲子这样痛苦,孩子又吃母奶长大,然何父母死还要分其肉吃?实在不忍。后来他母亲病重,他打棺木,谁也不知,别人问他,也不告诉。其母死了,他悄悄给母亲洗尸、梳头,穿新衣、装殓好后,才放块痛哭,大家知道他母亲死了,就提盐,提醋前来分吃死者肉。德云把道理和大家讲,并买头大水牯杀替母肉给大家吃。又说:“牛肉似父母肉,家族,姻亲不能吃,吃到那里烂到那里,一切不吉利,只能给亲朋好友吃”。康熙《贵州通志蛮僚》载:“……丧,屠牛招待亲友……主不食肉,只食鱼虾”。德云的孝心感动大家,从那以后,大家都信照德云的办法去安丧父母。

[page]

丧葬“砍牛”,是布依族隆重的丧葬仪式,要砍的牛,有的地区是丧家自备,有的地区女婿送来。“砍牛”仪式,一般择在村旁、寨脚、大田里,宽敞的坪子上(几亩宽)设祭坛。竖起一根有大碗口粗、高一丈二尺的木桩,顶上挂五彩纸钱吊花,生朵吊花悬一串鞭炮。距木桩约10米,并排摆两张间距红2米的桌子,桌面上摆些茶酒碗、公鸡、刀头。桌间用竹子划破,拱成花桥,高丈多,两张桌子,犹似桥磴,竹桥孔上,悬五彩纸人,人牛可从彩桥下出入。仪式由道士先生主持,参加仪式的,主要是死者的孝眷、女儿、女婿和前来祭奠的亲友。其他人都是来看热闹的,一般有2000人左右围看。

仪式开始,从孝家从发,道士先生走在前头,孝眷、女儿、女婿等扛钱龙、凤凰、引吊、纸旗、亡伞祭幛还有牵要砍的牛。一路铁炮、土枪大号、小号齐鸣,进入砍牛场,从彩桥下穿过,依次转着“牛桩”绕行数十圈,谓之“转场”。道士边走边念唱咒语,念唱完毕,女婿将牛拴在“牛桩”底部;道士先生找着砍牛刀,站在凳子上,刀柄系着谷穗和彩带,大声念唱数句咒语,才把砍牛刀交给砍牛的女婿,砍牛女婿(如女婿不敢砍的可请别人帮忙砍),肩挂两米长红布,系紧腰带,手执砍牛刀,威风凛凛,听道士先生念唱下令砍牛咒语毕,女婿准备举刀时,寨上围看热闹的小伙们,便把悬在“牛桩”上爆竹点燃,并手执竹鞭将牛抽打,故意让牛惊,考验砍牛女婿的本领。这时腰肥体健的牯牛,事先又别致饱酒槽,牛惊爆竹声和竹鞭打,小胆的女婿,久久不敢下刀,因为第一刀砍不中规定的要害处,就要被围看的人哄笑,被小伙们竹鞭抽打,胆子大又有经验的女婿,瞄准牛颈要害处,两三刀就把牛砍倒了。

20世纪中叶以来,大部分地区布依族的丧葬活动已基本不举行砍牛仪式,除凤亭乡的国光村、八总乡的交广村至今仍保留此习俗。繁锁丧葬的仪式,也视其家庭而异,富裕人家做道场,困难家庭,只简单的“开路”便出殡安葬了,只是立碑纪念,较过去之普遍。

二、节日活动

一年之中,布依族的节日有:大年、清明、三月十三(三月三)、四月八、五月端午、六月六、七月半、九月重阳、吃青等。除三月十三(三月三),是本民族特有的节日外,其他节日和周边民族基本相同,只是文化娱乐,食品有别而已,分述如下:

大年(春节):是全年最隆重的节日。每到农历腊月20后,各家各户,始作过年准备,缝制新衣,准备香料,准备糯米,煮豆豉,做酶豆腐(即臭豆腐),杀年猪,做血豆腐,腊肉,香肠。打扫卫生,洗粽粑叶,在外工作、经商、就读的亲人也陆续回到家中和老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腊月29、30日,始用红纸写神榜、对联。张贴于神龛、中柱、元柱、门窗等,呈现节日喜庆景象,有的姓氏除夕开始打粑、包枕头粑,供祖宗。晚上不睡,名曰:“守旧岁”,整夜灯烛辉煌。多数姓氏大年初一,鸡叫头遍,开始打糍粑,堂屋供祖。祭品有:熟公鸡、刀头、美酒、糯米粑。姓氏不同,供桌摆法有别。但供桌摆好后,即燃放爆竹,请祖宗就席。年青姑娘小孩争先恐后到井边要勤水(又称智慧水)。传说第一个取得勤水的人,是当年最聪明,事事如意的人。取水时间从子夜时分开始到凌晨均可,去取水的带上一只能装3-5斤水的葫芦,点上3柱香、烧纸然后跪在井边的祈祷,口中念“求大人(龙王)赐我勤水,吃哪样水才勤(聪明),哪种水最润只占喉咙,教什么我的记性(悟性)最好”。念完后,用葫芦装上水带回家烧茶敬祖宗,天亮后,全家欢聚吃团圆饭,饭后儿童尽兴玩耍,男童打疙螺,女童踢毽、打单。

[page]

青年男女到花包场上丢花包,对唱竹筒(一种圭话筒制法,将大竹在靠竹节的地方锯断,然后在竹节的底部打一小孔,再用棉线或细麻线穿过,连成数十米长的有线话筒即可对话)。老年人在家饮酒作乐话桑麻,若是天气好则坐在晒坝上摆故事。罗悃镇所在地,此日河东、河西青年隔河打小石头仗(愉乐)。有的姓氏初一下午6点左右收供桌,有的初二、初三方收桌。初二以后开始互相拜年,走亲访友。女青年到外村拜年,要受到该寨男青年邀请对歌,有时对唱几天几夜。有的白天丢花包,晚上对歌,男青年组织上山打猎,下河捕鱼等活动。过去整个正月都休息,尽兴玩乐。

新中国建立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家认识到,时间的可贵,因此大年初一的前后几天放假休息,一般初五以后,就开始上坡劳动。修桥补路,开渠筑塘,修房盖屋,修整农具,准备春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种早熟蔬菜的地区,初二就下地干活,有的男女青年,背上行旅到外地打工了。

了年节:有的过正月29日,有的过30日,这天家家户户打了年粑,备丰盛的佳肴美酒祭祖先,表示过了今天,就要投入紧张的春耕生产了。

清明节:这个节日本来是汉族节日,可是民族事例和汉文化传入布依族地区后,部分布依族地区也过清明节了。除买肉、杀狗、杀鸡、办酒肴外,还蒸五色糯米饭供祖,上坟山“挂青”,培土除草清理祖坟环境,休息一天,过三月十三的周边寨布依族,当天也前来作客,饮酒作乐,下午方散。

三月十三(或三月三,亦称“枫香叶节”):此节日是布依族的传统节日。据俗传来历有三:其一,古时候,有位布依族老人,没有男孩,只有三个姑娘,老大、老二都嫁到有钱人家,老三嫁到贫穷人家。三个姑娘对父亲都很有孝心,有次三个姑娘同时去请父亲去自家吃饭。先去谁家呢?父亲想来想去,最后出个主意,叫三个姑娘各整菜饭,于三月十三日这天,送到指定的三岔路口等他,看谁做菜饭好吃,他就先去谁家。父亲和女孩都按时到达指定的地方。老人先看老大、老二的饭菜,最后看老三的。老三没钱办丰盛的佳肴菜,不过她凭自己的聪明手巧,上山摘染饭花、枫叶等,取其液办成五色糯米忽。父亲揭开提篮盖,颜色实在好看,香气扑鼻,便伸手扑来吃。按原先许上的诺言,先到三姑娘家去吃饭了。后人就在三月十三这天,也蒸五色糯米饭吃。代代相传,形成节日。其二,从前有位聪明,手艺出众的布依族姑娘。于三月十三这天,和七仙女在大枫香树上,比赛织布。姑娘赢了,一时高兴失足跌落树脚身亡。后人为了纪念她,每年到这一天都摘枫香呆、染饭花制成五色糯米饭,祭祀这位姑娘,日久成了传统佳节。其三,传说从前有位布依族青年,在皇宫帮皇帝当卫士。一次出征攻敌,大队人马已带着干粮前行,皇帝和卫士因赶不上前面的队伍,两人落在后面,在前后左右都没有人烟的地方,皇帝饿不能行走了。卫士无计可施,终想出个办法,把自己臀部肉,割烧给皇帝吃。皇帝填饱肚了,就对卫士说:“打完仗后,天下太平,给你授最大奖,立最大功”。可是仗打守凶,天下太平啦!皇帝或成天吃喝玩乐,不给战场上立功的将士授状,仍叫卫士天天守门,卫士问皇帝授奖一事,皇帝反说:“现在天下已太平,你有吃就行了,还要授什么奖呢?”卫士气愤辞去守门,到深原林去,以一棵数人环抱的空枫香树洞为房,捕猫禽兽维生,曾在战场上立过功的将士们,见卫士走后,也纷纷离去,几乎于人守城。皇帝见事不妙,就派人去找卫士回来授奖。可是怎么也找不到卫士了,最后去找卫士的人们把原林烧了,方发现卫士被烧列在大枫树里。护理皇帝,为收买人心,皇帝下令给卫士追补立功授奖。给他做道场,命三月十三这天为纪念英雄卫士日。皇帝和境内人民戴柳叶、枫香叶,表示悼念卫士。传为佳话,演为佳节。

[page]

以上传说,虽无文字可考,但三月十三扫坟祭祖已成为布依族群众的习惯。三月十三日前两天,家家上山采摘染饭花、紫叶和嫩枫香叶,碓舂茸后,置桶浸泡数小时,沥去其渣,用其水泡糯米。节日上午,沥水蒸饭,获黑、黄、紫色、加品红、品兰,染白糯米饭,即成五色糯米饭,清香可口。有的地方买肉杀鸡,有的地杀狗分肉,办丰盛酒菜祭祖宗。休息一天,周边过清明的亲戚朋友前客。下午互请客人吃饭,有的上坟山“挂青”,有条件的地方,青壮年上山打猎,下河打鱼,少年男女赛踢枫香叶毽,家家门窗挂柳叶,插枫香叶,人人头插枫叶、戴柳条,表示缅怀英雄,来日蚊虫不咬。

牛王节(亦称招牛魂):此节不普遍,沫阳、逢亭、罗悃等地区布依族村寨过的较多。节日具体时间不固定,每年栽插稻秧完后,以一寨或周边商定,择适当日子,杀猪或买肉共同取餐。借此“仪榔”,制定“乡规民约”。各家各户管好耕牛,田间管理,防火防盗,自觉遵守,不得违犯。有的地方过“牛王节”,要在牛角上扎稻秧,牵着牛在寨中游走,表示给牛“放假”此节不供祖宗,不搞其他活动,但这种“仪榔”形式,年年如此,代代相传,便成了独特的传统节日。

四月八、五月五、六月六节:这三个节日,外地布依族过得隆重,罗甸地区布依族不普遍过。只是有汉族杂居的布依族村寨,或杂居在汉族村寨的布依族,才随同汉族过此节,他们看到汉族过节。自己干锅不好,也买肉杀鸡,包三角粽粑,或蒸糯米饭吃。一般不供祖,不放假,不搞什么活动的。

七月半:除大年,七月半是布依族的第二大节。一般休息3天,13日开始推豆腐,杀猪或买肉,推糯米浆,制作“搭联粑”。“搭联粑”制作程序即用紫叶水泡糯米“吊浆”,后用芭蕉叶包为两上相联的糍粑,馅子用糖、肉、芝麻。14日正节早上家家蒸搭联粑和花糯米饭,杀鸡拱肉办丰盛酒菜祭祖。上午合家吃团圆饭。下午姑娘前来拜节,晚上每户都要在堂屋为祖先焚烧香纸,“银锞包”。15日晚上,各家在院坝插香,路边插成一条香龙,一直插到寨边,俗乐“路香”。青少年还插“香瓜”或“香橙”。即把香点烯后,插在嫩南瓜、橙子周围,再把瓜、橙子插在竹竿上,立于院坝前沿或寨边路口观赏。近水的插了香烛的瓜橙放到河中任其流淌叫“放河灯”。有的还在院坝摆净茶,俗传供给游看路香彩景的孤魂野鬼饮用。

尝新节:各地过的时间不统一,有的在水稻刚成熟时,买些肉、杀只鸡,并到田头割几把谷穗回家加工,做好菜敬供天地,祭祀祖先。多数地区水稻收完后,以一寨或几寨联合,到重阳节一并过。节日这天,用新糯米打糍粑,买肉杀鸡,办丰盛佳肴,敬供天地,祭祀祖宗。休息怀天,饭后近水者,下河打鱼,近林者上山打猎活动。如板庚一带的布依族在这一天就过的非常热闹,祭祀祖宗时还要放炮竹,有小孩的家庭还要叫小孩到别人的瓜棚或瓜地里去偷些南瓜回家,过去布依族民间流传“八月中秋乱得乱偷,九月重阳乱得乱扛”的顺口溜,是说每年中秋和重阳这一天允许小孩偷别人的瓜,来年才有好收成,这种习俗在上世纪中叶以后就已不再沿袭了。

[page]

三、语言文字

布依族属汉藏语系,壮傣语支。布依语有三个土语区,罗甸布依语属第一土语区,其语言和周边省县的壮语、布依语基本相同,可以通话,对唱山歌。布依语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吸收周边民族语言,特别是汉族的语词,丰富自己的语言。

境内布信族,自古以来,在本民族内部,用布依语作交际工具。但上学就读、外出经商的均使用汉语。城镇附近杂取汉族村寨的布依族,懂汉语的较多,多数人在家都使用布依语,出门对外使用汉语,机关干部和少数民族家庭全用汉语。当然距中心集镇、主干公路较远的一些村寨少数布依族群众亦有听不懂、不会说汉语。

解放前,布依族没有自己的语言相一致文字。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都是刻木结绳记事。汉文化传入后,布依族中,一些人始学汉字,就以汉字同音或近音作符号,少数字加偏旁部首,个别字创造,我们称之“土俗”文字。用这种文字来记本民族民间口头文学和祭祀歌等。如《砍牛歌》亦叫《砍牛经》、《王汉与王树》等,是用“土俗”文字记述的。

民国年间,罗伯祥老先生曾用“土俗”文字写诗骂旧社会,此抄一首:“国民刀堂泪汪汪,蒲况蒲乎怕赶场;昂昂窜蛮收火食,其其撸锣垫丁粮;染麻界了里夯赖,利纳充完沿演长;停料缴留无正据,细胡亥母实悲伤”。但是“土俗”文字不科学,多数人是看不懂的。

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少数民族语文工作。1956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布依文。1981年和1985年,先后两次修改补充,布依文共有26个字母,32个声母,87个韵母和8个声调。经多次对境内布依语普查,罗甸布依语语音系统及主要特点是:字母有: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声母有:bdgqmbnd(z)jmnnynglfsx(h)wryhrbyqymysydvjvxvgvqvrvndvnvlvnyvyvngvqyv罗甸音系多方案六个。韵母有:aaaiaauaamaanaangaabaadaiauaeamanangabadagooioomoonoongooboodomonongobodogeeeeueemeeneengeebeedaemaenaengaebaedaegiiuieiamianiangiabiadiminingibidiguuiueiamuanuanguabuadumunungubudugeeieaeameaneangeabeadendngnbeddgiouaouuaiiauer后面6个是汉语借词韵母(罗甸多方案3个)。声调共有8个,其中,6个是舒声调(调号:lzvxsh);两个促声调(调号tdt)。字例:binl(爬)、mbinl(飞)、dal(眼睛)、wal(花)、diangz(糖)、ndongx(簸箕)、daic(哭)、doons(断)、laamh(腊月)、dabt(肝子)、dab(踏)、maad(袜子)。

罗甸试行布依文,始于1957年。是年县派8名学员到黔南州语校师资班学习,5个月结业回县。1958年,县教育局在边阳开办第一期布依文师资培训班,共80名学员。结业后,准备推行,时逢“大跃进”,民族语文工作停止。1982年,根据上级指示,又恢复布依文试行工作。截止1986年底,共培训师资5期,157人。其中:男95人、女62人;省州代培训15人(含苗文老师2人)。这些教师在试行作中,兢兢业业工作,先后有78人次被州、县、区有关部门评为先进教师,荣获奖品、奖状;有4位教师,被云南、黔南民管校和镇宁民委等聘请去校任民语课教学;有5位教师输送到部门工作;有23位教师参加统考,录取州民干校双语文师资班就读,毕业后回县分配工作,现已全部转正。截止1996年,共开办6期57个布依文扫盲试点班。学员2823人。其中,男生1913人,女生910人。每期学习230个课时就结业,经省州民语办派人参加验收,有2406人脱民文盲,占学员数85.2%。1984年至1995年底,全县共有40所学校,327个班次,7621学生人次中,进行双语实验教学。1995年,国家民委、中国社科院专家,深入罗甸布依文扫盲班,双文实验教学班,笔试口试验收,各班成绩平均分别在80分以上,及格率100%,获专家的高度赞扬。

[page]

四、文学艺术

书面文学:清末至民国年间,罗甸布依族地区,汉文教育已有发展。境内布依族禀生、秀才就有20多人,他们中不少人已用汉文创作。如罗凤瑞(事情伯详)老先生(布依族),他的汉文诗词、楹联今存不少。此抄三首:“清闲度日胜当官,寡怨尤兮世事安,醉意林泉甘淡泊,无心利禄任饥寒,试观豪杰谁终局?几见英雄孰永欢。覆辙在前须自鉴,原为农圃历辛酸。”、“时局浑如雁阵秋,林泉适志任优邀。书能益智当教子,酒可忘忧学醉候。枕石睡余无俗物,抱琴调弦任遨游。为人似此真娱乐,曷用浮名惹怨尤。”、“为耕而食乐融融,与世无争一视同,识不如人宁守拙,事非关已应装聋,奇书有用须常阅,良友多情原永从,富贵浮云何足美,桑麻共话庆丰隆。”1931年秋,时任罗甸县长陈幼栋,委任罗凤瑞先生当沫阳区助理员和区维持会会长之职,先生拒任,并书上述诗辞呈。又如廪生王升先生(布依族)的教育辛苦自赋(见《罗甸县教育志》人物篇)。

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对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十分重视,培养大批少数民族人才。2001年止,境内布依族大专院校毕业生,就有数百名,其中:1985年前190名,这些人有的已成教授、专家、作者。他们在国内外各种书刊发表许许多多文章,实在不胜枚举,如语言学家——王伟副教授,写的《西现少数民族语言论谈》一书远销国外。

民间文学:从古到今,境内布依族人民,凭借着优美的自然风物,社会斗争,生产斗争,文化教育等为题材,创作了许许多多,奇丽动听、引人入胜的民间口头文学作品。有歌谣、谚语、故事、传说等等。这些口头文学作品,是布依族人民灿烂的文化遗产。过去县境有人零星搜集、整理,但面不广,为数不多。又因过去布依族没有和母语相一致的文字符号,他们借用方块字音记录,所以记得不准,科学性差。1982年以后,根据上级指示,罗甸恢复试行布依文。试行期间,假期组织布依文教师89人次,深入全县布依族村寨,用布依文记录民间口头文学。到1984年底,共搜集一百多万字资料。是国家文化部、国家民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下达《关于编辑出版民间十大文艺志书的通知》。接着省、州有关部门下文搜集、整理、出版民间文艺十套集成志书工作安排意见。根据上级指示,罗甸县成立十大文艺集成志书领导小组,县长罗来儒担任组长、副局长民委主任韦朝全、文化局局长谭宗文、财政局局长王文隆。成员:陆国器、杨秀昌、张琪。下设办公室:主任谭宗文、副主陆国器。编辑人员:主编陆国器、副主编王邦荣,编辑班积玉。顾问:州文联主席祖岱年,由于人员变动频繁,1990年初,又调整、补充领导小组成员。在县十大文艺集成骤地组织人员,再次深入全县农村,进行普查,搜集民间文学资料。又补充搜集近两百万字资料。有神话、故事、传说、寓言、笑话、歌谣、谚语等。提供资料的有:农民、工人、战士、学生、干部、教师;也有专家、学者。经过筛选、翻译、整理、编辑成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志书,罗甸县卷,共三本,60余万字。其中:《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罗甸县卷》入选190篇、25万余字。内容丰富,情节动人,寓意深刻,作者善于塑造典型,揭示本色。故事如下例:

《黄道射日》:很久以前,有位布依族小伙,名叫黄道。幼时丧父,成为孤儿,靠母养大。黄道聪明、能干本领高。人们干不来的他都能干,所以人们崇敬他。

俗传古时候,天上有12个太阳,把世间晒得象火炉一样热,万物难生,人们生活十分困难,大家商议,哪个能把太阳射落,就拿好田给他种,让寨脚田给他犁。黄道答应“我去射太阳”。

[page]

黄道爬上高齐天的马桑树稍,拉弓射日。先射落一个太阳,落在油兰(当地寨名)。接着射落第二个、第三个,一直射落11个了。黄道母亲看见只剩下1个了,如果再射,天下将漆黑了,便连忙喊:“不要射啦!留一个给人间晒粮,留它给世上温暖”。黄道听了母亲的话,留下一不射,所以今天才有这个太阳。

由于黄道在马桑树上射日,天上玉皇大帝恐怕人们都仿照黄道做,天上不得安宁,他便把马桑树折断,因此马桑树长到几尽高就弯腰了。人们又称这种树为弯腰树。

歌谣:有人称罗甸布依族地区是民间歌谣的海洋。民歌不仅数量多,而且内容丰富、类别齐全,形式活泼。有古歌、劳动歌、时政歌、情歌、生活歌、历史传说歌、儿歌等等。有一定体例,一般5-7字句。每首句数不限,字数不等,多者达数十句,数百句,为重词意,开头往往重叠。句句抽韵(有内韵、外韵)。布依族用汉语唱的民歌,七字或五字句较多,韵在一、二、四句末字(外韵)。组成形式:一道单独存在的叫《散花调》;两首合成的称《双调》或《排排歌》两首以上合成的,称《长排歌》。如下例:

古歌《十二个太阳》:“从前有十二个太阳,召王见大旱,白天不敢外出,咱是后辈人,不见前辈人,谈起召王时,有十二个太阳。寅时太阳起,到卯时就见,召王见太阳光,昼不敢外出。从前有十二太阳,石头深化成水,人们逃进洞,无人住家中。出这位召王,栽种不成粮……”

《造烟歌》:“从前没有烟,人们何解闷,天天搞劳动,日日去耕田,累时折草耍,倦了踏木玩。烟种在天上,若雅伟得来,分给凡间种。正月三十日,大家过完年,短刀配长柄,相邀去割草。割草又挖地,拿烟种去播。播种二十八天,烟秧绿茵茵,大家匀去栽,栽在新开地。咱们勤除草,烟叶老去割,割晒楼房下,割晒大门边,青藤拴成串,日出拿去晒,打露时收回家,烟叶呈黄色,抽烟切细丝,吸烟裹成支,火点响吱吱,抽口美滋滋”。

《放宽农村政策粮满仓》:“几年前,前几年,集体出工人看人。年年收成都不好,家家只有半年粮。三中全会开得好,放宽农政人人欢,田土包到农家种,家家户户卖余粮”。

《劝酒歌》:“我家实在贫,独有块田在坡顶,下雨不坐水,打田还借牛来耕,秧栽晚了谷子瘪,瘪谷烤酒味淡,客人来到家,淡酒一盅象凉水。用淡酒待客,我们真面愧,望客多包涵,莫把丑事传”。

《月亮歌》:“月亮出来月亮钩,两颗星星挂两头。金钩挂在银钩上,哥心挂在妹心头。”、“月亮出来月亮明,照见田坝十二层,田坎弯弯装得水,情妹心好待得人。”、“月亮出来月亮明,照在后园枇杷林,枇杷好吃难丢籽,我宁愿丢籽不丢人”。

《八梦歌》:“讲妹听来说妹听,哥得八梦不分明。哥得八梦不清楚,要请情妹来帮分,一梦堂屋去打伞,二梦穿衣进房门,三梦钢刀出了鞘,四梦麻绳十二根。五梦墙上去跑马,六梦杉木树一根。七梦水井去看望,八梦杨柳树成荫”。

[page]

《下大雨》:(儿歌)“下大雨,涨大河,冲走老婆婆,冲到考里场买棉花,买来棉花给姐姐,买来牛羊给公公,买得田地给哥哥,买来鸡鸭给弟弟,妹妹出嫁了,嫁给无情人,人家把门关,妹妹单身一世人”。

谚语:罗甸布依族谚语,是与本地区的自然环境和本民族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等密切相关。内容具有:经验性、哲理性、阶级性、时代性。其形式口语性、精神性、艺术性、民族性。句式匀称,语言生动,修辞贴切,言简意赅。其使用具有:实践性,俗传性,讽劝性,训诫性等。因此布依族谚语对了解和研究布依族的社会历史,思考意识,民族风情,语言文字以及对开发和振兴罗甸,都具有历史的浣意义和现实意义的。

布依族谚语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类:

时政类:“米不包就散,民不治则乱”、“树长再高,叶落归根”。

事理类:鸟三顾而后飞,人三思而后行;人怕道理亏,木怕墨线弹。

修养类:好人能管三村事,好狗能守三家门;打铁要火旺,交友要心诚。

社会类:一根竹篾编不成箩,一片草叶搓不成绳;家庭心不齐,金银如烂泥。

生活类:鸟飞明亮处,人奔幸福路;上山勤弯腰,回家有柴烧。

自然类:银河跨层脊,儿孙吃新米;蚂蚁搬家,大雨将下。

生产类:种地不锄草,种子白丢了;三日早上坡,当做一天活。

其他类:君子要报仇,十年也不晚;狼在暗处吃羊,贼在暗处扛箱。

歇后语:境内布依族歇后语十分丰富。往往在交谈中,夹用一种隐语性质的口头用语,有人称之为俏皮话。这种用语谐趣性突出,侧重喻形喻情的“谐”和“趣”。其主谓语之间停顿较长,可用逗号或破折号隔开主谓,这种用语多作句子成份,或依附于某语言环境,我们把它的内容和形式,对照汉语的歇后语,基本相同,故亦称之为“歇后语”。如下数例:

“蚂蚁磕头——天知道”、“老虎头上拔毛——不自量力”、“乌鸦不要笑猪黑——不识自丑”、“老蛇穿洞——拔不出”、“老母猪借糠——要不回”、“铁匠的围腰——尽是眼(近视眼)”、“老奶能牵马——不见骑(其)”、“和尚的老壳——无发(法)”、“米汤洗脸——稀里糊涂”、“缺嘴说话——两开两达”、“田坎外栽秧——外行”。

谜语:布依族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借用周围的事物,编成许许多多谜语。尽管各地说法不一致,但共同点是通过白描事物以启发思维的。汉文传入布依族地区后,又出现字迹,如下例:

[page]

事物谜:“傻兄弟背块瓦一辈子”(手脚指头)、“两根竹竿,赶白牛进洞”(吃饭)、“上也岩、下也岩,中间毛雨来”(磨面)、“弯又弯,曲又曲,两只桶装肉”(袜子)、“十二兄弟拴条带,谁也追不着谁”(水车)、“去如鸡虱大,回来像扇子”(青菜)、“一个老者蹲菜圆圆通通”(南瓜)。

字谜:“留点东西在人间”(火)、“蒋介石脱帽逃跑”(将)、“李宗仁绝嗣”(木)、“白崇喜围困中央”(樂)

舞蹈:罗甸布依族,舞蹈不多,且是集体舞。据普查有《刷把舞》、《铙钹舞》(亦称《绕棺舞》)、《花包舞》、《板凳舞》、《毽舞》、和《织布舞》等。分述如下:

《刷把舞》:流行于红水河一带,据当地七、八十岁老人口述,此舞以前常演出,多在正月演,男女分组,人数可多可少,舞时铜鼓指挥和伴奏,演员手执刷翩翩起舞。随着鼓点的节奏,变化各种不同形式的舞姿,可惜此舞蹈,早已失传,现在班仁乡,只余存铜鼓罢了。

《铙钹舞》:(亦称《绕棺舞》)流传全县布依族地区,此舞来源于老人死后,孝家要“砍牛”超度。砍牛这天,要在砍牛场,举行绕牛仪式,后来演变成绕棺舞,表演时,道长身穿法衣,头戴道冠,其他道士分别敲锣打鼓,边舞边唱咒语或孝歌,孝子穿孝衣,戴孝帕随行,循环往复绕棺,舞姿变化不大,只在化时(烧纸钱)略有变化。

《花包舞》:丢花包,乃境内布依族男女青年,玩年娱乐的主要活动之一,过去只是男女青年数人对面丢包,动作单调,1986年,省民族歌舞团罗时隆老师(布依族)到罗甸帮助改编丢花包形式,插入舞蹈内容,是年到州参加表演,获得领导和观众好评,1995年,日本专家采风,在罗悃观看表演,亦给很高的评价。

《板凳舞》:逢年过节方演,8-10位姑娘。每人双手各执一只小木凳,人分两队,乐器伴奏,演员听从乐曲、改变队行和动作。有时互击凳面,有时自击,手舞足蹈,舞姿优美,引人注目。

《织布舞》:布依族“织布舞”,境内流传广,喜庆节日皆演。演员10位姑娘,身作布依族服装。从割草、开荒、下种、薅苗、摘花、弹棉、纺线、织布、蜡染直到逢制新衣。每个环节,均用舞蹈动作来表现。边舞边唱,伴奏的是四弦胡、木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