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本土少数民族风情大搜罗

2022-05-19

广东省少数民族运动会正在惠州举行,你对惠州本地的少数民族了解多少?你是否去过一些少数民居聚集地区?南都记者搜罗出3条少数民族风情游览目的地,看看你是否有兴趣走一趟。据悉,惠州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最高的民族乡龙门蓝田瑶族乡民族风情园,每逢周末都有舞火狗表演,博罗横河镇嶂背畲族村则有数百亩桔园,惠东多祝镇长坑村角峰自然村的梯田也非常不错。

路线1

龙门蓝田瑶族民族乡

探访目标:舞火狗

惠州市民族宗教局介绍,龙门县蓝田瑶族乡作为广东省7个少数民族乡之一,是惠州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下辖7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截至2013年底,其总人口9792人,其中瑶族人口8323人,占总人口的85%,是广东省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最高的民族乡,汉族人口主要是新丰江水库移民。

龙门县东北部的瑶山距县城18公里,有45个自然村。龙门县蓝田乡宣传委员刘先生介绍,蓝田瑶族虽已讲汉语,但还保留着该民族的不少风俗习惯:信仰峒主爷,最有代表性的是“舞火狗”。该民俗已经在多年前成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悉,相传瑶族峒主年幼丧母,其父用母狗奶水喂养他。因此,狗对瑶族有育人之恩,所以崇拜狗图腾。每年农历八月十五,蓝田乡会以村寨为单位,举行“舞火狗”活动。这天,各村未婚女青年都要上山割藤条,摘黄姜叶。晚上,姑娘们头戴草笠,在手臂、胸、腰、腿上,用藤条、黄姜叶做成树叶衣裙,遍插点燃的香火,然后按高矮列队请回峒主爷叩拜后,再到村溪旁,将饰物、香火弃于水中,洗净手脚,以示弃除邪恶;男青年则放鞭炮助威。最后,各村队伍向不同村的异性开展对歌择偶。歌者出口成章,问答机智,通宵达旦。

蓝田乡文化站杨站长介绍,以上瑶族的“舞火狗”每年由乡政府组织在乡里文化广场举行,“每年县城都有三四千人来观看。”杨站长称,由于大量青年外出务工,乡里的“舞火狗”传承者逐年减少。现在镇里已经连续十多年在乡民族中学举办培训班,“针对的都是十四五岁的女孩子,希望她们能传承下去。”

平时的周末,“舞火狗”在龙门蓝田瑶族民族风情园也有表演。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风情园会根据游客需求进行表演,一般周六和周日都能欣赏到。惠州到蓝田瑶族风情园自驾车路线:惠州高速-泰美出口-龙门方向-平陵-龙门-龙(门)新(丰)公路北行16公里。

[风情探路]

服饰解放前,蓝田瑶族的穿着都为就地取材,自己纺织染缝。当地瑶族家家备有木制纺织工具,全家衣服都由姑娘与妇女以本地产的蓝靛染色布料缝制蓝田瑶族传统服饰。蓝田瑶族的传统服装古朴、简便、单调,颜色以蓝、黑为主。1958年以后,随着生活的改善以及与外界横向联系的密切,男女青年穿着上开始跟周围汉区无所差异,传统的瑶族服装至今只在小部分老年人中尚有保留。

饮食杨站长说,蓝田瑶族历来饮食十分简单。以前因缺粮食与天气炎热,主食都习惯于喝稀粥;菜肴也十分单调,品种仅有芥菜、荞头、白菜等,上半年多吃苦麦菜,下半年以大芥菜为主,肉类、鱼类均少,荤食只是逢年过节才享用。

语言蓝田乡的瑶族人是讲客家话或白话吗?杨站长称,在本地瑶族群众中,大量群众仍主要讲当地人才懂的瑶语。

路线2

博罗横河镇嶂背畲族村

探访目标:年桔、畲语

2011年11月,博罗镇横河畲族风情园开园。该项目从2011年至2013年开业2年多后,被开启该项目的深圳某老板停办,目前仅是从事一些水产养殖业。嶂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雷玉英介绍,风情园停办一来是因原来的老板没有精力打理,二来也是因为当地没有其他旅游资源配套,客源不够充足。

“我们这里的百姓是在1958年和上世纪60年代分两批从大山洞里迁出来的。”雷玉英介绍,村里现有500多人口,3个村民小组,但可供种植的土地偏少,目前仅有200多亩。

“如果市民自驾游来我们这里,每年春节后可能是最好的,因为那时的年桔味道最好。”雷玉英说,村里有200多亩年桔,农历正月十五以后,这些桔子就是销售旺季。随着社会变迁,目前该村的服饰、住宅基本与汉族居民相同,但在走亲戚、畲语方面还有较大的民族特色。

惠州市民族宗教局有关人士介绍,相比惠东县的畲族群众,横河嶂背畲族村3个村小组都是畲族,聚居程度更高,他们的畲语教育传承也做得最好。

基本资料博罗县横河办事处嶂背畲族村总人口506人,共有3个村民小组。

路线3

惠东多祝镇长坑村角峰自然村

探访目标:角峰小学、角峰梯田

1987年出版的《广东省惠阳地区地名志》上记载,角峰“聚落呈点状分布,原居茅寮”。原来在以前,畲族多住茅草房和泥墙瓦房,并称这样的房子为“寮”。

到了今天,茅草搭建而成的“寮”已经不多见,村子里还剩下10多座泥墙瓦房,点缀在梯田之中,其中尤以角峰小学还保留有较大的畲族建筑特色。市人大代表、角峰村村民盘丽芳告诉记者,与村里新建成的移民新村相比,角峰小学的墙壁全部用石头砌成,操场此前是石灰铺成,颇能代表畲族建筑韵味。但比角峰小学更受惠东一些摄影爱好者青睐的,则是角峰小学附近的角峰梯田,尽管只有100多亩,但从高处望去,梯田沿着陡峭的山坡层层向上分布,就像是为巨人登天而建造的台阶,一层层、一排排,静静地铺陈在眼前,精致又恢宏。

[风情探路]

服饰畲族妇女最主要的装束就是“凤凰装”,男子的装束与汉族的大同小异。

饮食畲族的日常主食以米为主。

语言畲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无文字,99%的畲族使用汉语客家方言,通用汉文。

[讲多句]

惠东更多畲族群众迁进新居

同惠东县的其他畲族聚居村庄一样,角峰村也仅仅是一个自然村。盘丽芳说,经过这些年各方面的争取,角峰村村民的居住条件正在变得更好。2012年10月,畲族村民危房改造工程正式启动。在惠东县畲族村民中,符合房屋改造条件且有能力、有意愿的共计34户,包括角峰村民小组在内的8户,目前惠东已经完成22户畲族村民危房改造任务,剩余的12户危房也有望在2015年春节前完成改造。

少数民族户籍人口超8.5万

目前,惠州市辖有龙门县蓝田瑶族民族乡、博罗县横河办事处嶂背畲族村及惠东县平山街道办事处、多祝镇部分村民小组,全市少数民族总人口超10万。其中,全市少数民族户籍人口8.5万,外来流动少数民族人口约1.6万,涵盖维吾尔、回、壮、彝、苗、满、藏、柯尔克孜、朝鲜、撒拉、蒙古等54个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