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侗族:诗的家乡 歌的海洋

2022-05-19

天籁之音——侗族大歌

侗族(侗语作gaeml)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居住区主要在贵州、湖南和广西的交界处,湖北恩施也有部分侗族。侗族人口总数为296万人(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侗族在老挝也有一个分支,叫“康族”。侗族的祖先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的百越、干越。有研究指出江西的简称“赣”即来自古代侗族自称。隋唐五代宋朝时期的“僚”、元明清时期的“峒人”,后来又有许多汉族人来到他们的居住地,与当地人混合而成。侗族的名称来自“溪洞”,这是当地人传统的行政单位,今天当地还有许多地名叫“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这些地方居民统称为侗族。

侗族经过原始社会发展阶段,于唐代由原始社会直接向封建社会过渡。从唐至清,中央王朝在侗族地区建立羁縻州、土司制度,社会处在早期封建社会。清初实施“改土归流”,清朝对侗族人民进行直接统治,土地日益集中,进入封建地主经济发展阶段。但是,侗族社会内部某些氏族组织残余,例如以地域为纽带具有部落联盟性质的“合款”,仍普遍存在。每个氏族或村寨,皆由“长老”或“乡老”主持事务,用习惯法维护社会秩序。“合款”分大小。“小款”由若干毗邻村寨组成;“大款”由若干“小款”联合。“小款首”由寨内公推,“大款首”由“小款首”商定。共同议定的“款约”必须遵守,款民大会是最高权力组织,凡成年男子均须参加,共议款内事宜。这种组织一直保存到清朝末期和中华民国初期。

侗族使用侗语,属壮侗语系,分南、北部两种方言。原无文字,沿用汉文,1958年设立了拉丁字母形式的侗文方案。大部分通用汉文。

习俗文化

风俗:侗族青年男女社交自由,一般北部地区男女社交活动在白天进行,称“玩山”、“玩山凉月”或“玩山赶坳”;南部地区男女社交活动在晚上进行,称“行歌坐月”或“行歌坐夜”。在活动中,男女青年唱歌谈心,寻找恋人。结婚必须经父母同意,要经过“说合”、“订婚”、“迎娶”等过程。有“不落夫家”的习俗,结婚后,女方要到怀孕后才能住到丈夫家。同姓可以通婚,但必须是不同族。家庭分工,基本上是“男耕女织”,父亲是一家之长,掌管经济,处理日常事务,父死子幼,由母亲持家。财产由男子继承,按子均分。女子享有陪嫁的田地林木,俗称“姑娘田”、“姑娘地”、“姑娘木”,这些财产,传袭女系,儿子不得分享。兄弟虽各自立户,但仍有供养父母的义务。双亲早亡,长兄对弟妹有抚养责任,直到各自成家为止。遭天灾人祸,婚丧喜庆,起房迁居,家族兄弟间彼此支援,互相帮助。平时家中来人,不论亲疏,都视为宾客,以酒肴相待。如邻居来客,只要通知,即带酒菜前往相助,称为“帮盘”。如陌生人到侗寨,可在鼓楼或公共场所等候,自有人前来安排,或由个人接待,或大家各备酒菜集中在一起同餐共饮。决不能使来人食无处,宿无所。谁家遇到天灾人祸,其他寨邻皆主动救济,对鳏寡孤独或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其房族或寨人都集资或轮流抚养,不使其外流或乞食度日。

服饰:侗族的服饰,以居住的地域划分,可大致分南北两种类型,各具特色。北部地区男子服饰的演变与汉族服饰基本相似。妇女的服饰除县城外,仍保持着传统的特色。外衣大多为青色,右衽圆领,钭襟开扣,托肩彩色滚边,衣长至大腿中部、衣脚有红色内套露出。衣袖平手膀,袖口镶花边。腰系彩色腰带的背后有两条带幛,随着人物走动而翩翩起舞。内衣为白色或月兰色,袖长超过外衣袖口露在手碗上。下身穿青色裤子,脚踏翘鼻绣花布鞋。

南部侗族地区的服饰则迥然不同。由于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因而至今仍保持着较为古老的裙装。女子穿无领大襟衣,衣襟和袖口镶有精细的马尾绣片。图案以龙凤为主,间以水云纹、花草纹,下着百褶裙,脚蹬翘头花鞋。髻上饰环簪、银钗、头戴盘龙舞凤的银冠,并佩戴多层银项圈和耳坠、手镯、腰系腰带,银腰萎,青布包头,下着宽大长裤,穿草鞋或赤脚。盛装时穿古老的、百鸟衣、银朝衣、月亮衣等等。

头饰和银饰是平秋妇女最讲究的装饰品。她们擅留长发,用红头绳扎发盘在头上再包黑纱帕,脑后别上银簪、银梳,头戴银盘花、银头冠,耳吊金银环;领口两组银扣对应排列,外加钭襟扣两组;颈戴五只大小不同项圈;胸佩五根银链和一把银锁用以镇魔压邪;手腕戴上银花镯,四方镯等。银饰品中有雕龙画凤,鸟虫花草等图案,均为当地匠人所制造。此装古朴繁杂,银光闪闪,叮当作响。

饮食:侗族的饮食文化自成一体,大致可用“杂”(膳食结构)、“酸”(口味嗜好)、“欢”(筵宴氛围)三个字来概括。可以归纳为“四奇”:

一奇:杂异的食源。侗族地区大多日食四餐,两饭两茶。饭以米饭为主体。他们将各种米制成白米饭、花米饭、光粥、花粥、粽子.糍粑等,吃时不用筷子,用手将饭捏成团食用,称为“吃抟饭”。侗族人喝的茶专指油茶,它是用茶叶、米花、炒花生、酥黄豆、糯米饭、肉、猪下水、盐、葱花、茶油等混合制成的稠浓汤羹,既能解渴,又可充饥。与饭、茶配套的,还有蔬菜、鱼鲜、肉品、瓜果、野味、菌耳和饮料,食源广博而异杂。据粗略估计,侗族的常见食料不少于五百种,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长的,草中爬的,只要能吃,无不取食。显示出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很强的生存适应能力。

侗家姑娘制作“打油茶”。

二奇:无菜不酸。侗族嗜好酸味,自古便有“侗不离酸”的说法,他们自己亦称:“三天不吃酸,走保打倒窜。”这些酸味菜的特色有用料范围广、腌制方法巧、保存时间长的特点。侗家盛宴,碗碗见酸,而十道大菜组成的“侗寨酸鱼全席”,世所罕见。

三奇:欢腾的宴席。在侗家人的心目中:糯米饭最香,甜米酒最醇,腌酸菜最可口,叶子烟最提神,酒歌最好听,宴席上最欢腾。侗族人宴客要打“桐粑”,泡茶要加柚子皮、冬瓜皮雕成的蜜饯花卉,席上要备畅销全国的“五味姜”:清香适口的“油茶”,清甜软糯的“黑珍珠饭”,水牛调制的“酸龙肉”,以及闻名遐迩的“醅草鱼”,为的是宾主一起欢聚共乐。最有特色的要数客人进寨时特殊的迎宾仪式——“拦路酒”了。侗家人在进入寨子的在门楼边设置“路障”,挡住客人,饮酒对歌,你唱我答,其歌词诙谐逗趣,令人捧腹,唱好了喝好了,再撤除障碍物,恭迎客人进门。入座后又是换酒“交杯”,邻居或自动前来陪客,或将客人请到自己家中,或“凑份子”在鼓楼中共同宴请,不分彼此.酒席上还有“鸡头献客”、“油茶待客”、“酸菜苦酒待客”、“吃合拢饭”、“喝转转酒”等规矩,欢中有礼,文质彬彬。

四奇:谢厨师。侗族人敬重厨师也是其饮食文化中一个奇特的内容,在许多宴席上客人与厨师都要对唱,互相致谢。

节日:各地侗族大多要过春节,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称为大年。有些地区还有在十月或十一月过侗年,称为小年,但现大部分侗族均不过此年。由于民族之间的交往,侗族还有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节。具有民族特色的有:大雾梁歌节(也称大戊梁歌会)、花炮节、赶社、斗牛节、播种节、姑娘节、尝新节、赶歌会、、过冬节(也就是“冬至”)、“为也”(“为也”是侗语音译,为做客之意、“为嘿”(这是南部侗族村寨之间一种盛大的集体结交、集体做客的结群交往活动)、“为顶”(这是南部侗族村寨男女青年之间互相结伴走寨,互相探访,交友联谊的一种集体性的社交活动)、林王节、“圣德山”歌会、高坝歌会、二十坪歌节、三月三讨葱蒜节、种棉节、采桑节、八月中秋哥送饼、娶亲节等。

宗教信仰

侗族萨玛节

自然神崇拜:侗族相信万物有灵﹐认为自然界各种物类和自然现象都有神灵主宰﹐并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因而崇拜众多的神灵,包括土地神、水神,特别是牛神。农历四月初八或六月初六祭牛神﹐称为“牛辰节”或“洗牛身”。祭日要让牛休息,并用鸡、鸭等祭品在牛栏旁边设案祭祀。有的还用特制的黑糯米饭餵牛,对牛为人耕作表示谢意。

祖先崇拜:除本族共同的女祖先、男祖先和英雄人物外﹐每个家族和家庭还各自奉祀自己的先人﹐而妇女又单独供奉郎家神和外家神。萨丙。侗族共同供奉的女祖先﹐被认为是本民族的最高护佑神。黎平﹑从江﹑榕江﹑通道和三江等县的侗族村寨都有名为“萨殿”或“堂萨”﹑“然萨”的神坛。管理萨丙神坛事务的名为“登萨”﹐一般由老年妇女担任。广西龙胜﹑三江一带﹐侗族妇女还供奉郎家神和外家神。每个村寨有郎家庙﹐几个村寨合祀一个外家庙,保佑家庭和睦﹐子孙满堂。三容神是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黄柏一带侗族供奉的男祖先,保佑人口繁衍﹐村寨兴旺。

萨崇拜:在侗族的宗教信仰中,最重要的是萨崇拜。侗乡南部地区普遍崇拜的女性神,称为“萨岁”,意为始祖母,是最高的保护神。人们都认为她神通广大,能主宰人间一切,能影响风雨雷电,能保境安民,能镇宅驱鬼。在黎平、榕江、从龙胜、三江、通道等地侗寨里都建有萨坛,初一、初十要烧香敬茶。每年的新春是祭萨的日子,祈求萨在新的一年里降福消灾,保寨安民,风调雨顺。古代,寨众出师抵御外敌时,更要祭祀萨,祈求萨的庇刀枪不入,胜利班师。侗族崇拜“萨岁”实际上是一种祖先崇拜。长期以来,在侗族民间形成了一整套萨文化,包括有关萨的传说故事和歌谣、踩歌堂、吹芦笙以及各种敬萨祀萨活动等,在侗族文化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侗族多神信仰:侗族信奉原始宗教,崇拜多神,无论是山川河流、古树巨石、桥梁、水井等,都是崇拜的对象,在侗族信仰的众神当中,以女性居多,有所谓坐守山坳的“萨对”,守桥头、床头的“萨高乔”、“萨高降”,偷魂盗魄的“萨两”,传播“天花”的“萨多”,制酒曲的“萨宾”等,此外,还有一位至高无上的尊神叫做“萨岁”,又称“萨麻”、“萨柄”、“萨堂”,为许多侗族地区所信奉。人们认为她的神威最大,能主宰一切,保境安民,使六畜兴旺,村寨平安,几乎村村都设有她“神坛”。由于汉族文化的影响,佛教、道教及有关封建迷信,随之传入侗乡。因此,也有的地方间设庵堂寺庙,敬奉关帝、文昌、观音、南岳、五台、二帝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