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最硬的四朝直臣:打断肋骨接着干!
都说伴君如傍虎,在皇帝身边待着,总归是有点风险,尤其是那些猜疑心很重的,基本上时时刻刻得提着脑袋上朝。纵观历史,能在几代皇帝的眼皮子下安然无恙的,少之又少,没有点圆滑手段是不行的,但是大明的李时勉却是个刚得不得了的硬汉。
李时勉在中进士之前,走的路子和其他人没什么不同,苦读,勤读,永乐二年即1404年(本年他30周岁)时中了进士,被选为庶吉士,开始修《太祖实录》,当刑部主事,后来翰林侍读,官不算太大,他却做得有滋有味。
明成祖永乐十九年(1421年),三殿失火,明成祖朱棣下诏征求直言。借着这股风,李时勉上书评论。成祖已决定迁都北京。明成祖雄才大略,但也猜忌心重,他决定了的事,放在朝堂上讨论,那不过是走走程序,做做样子。但是李时勉不吃这套,他公开说北京建都不好。好不好的,当然不是他一人说了算,明成祖还可以忍着,等到说及当时朝中弊端种种时,明成祖怒了:这是在诽谤我治国无方啊?!于是,明成祖气得七窍生烟,当着众人的面把他的奏折摔地上。当然明成祖并非昏君,当他发现其他建议仍然有实施的价值时,他也照样做了。皇帝可以大人大量,群臣可不干。在他提到的林林总总中,许多部门不作为的官员都被他一网扫进了奏折中,李大人单挑整个大明朝的臣子,结果可想而知。
不久以后,有人公开弹劾:李时勉诽谤朝廷,妄议朝政,成祖顺便就把他送进了监狱,让他好好反省。成祖并不想整死他,为国为民的忠心可以理解,但不能纵容他的坏脾气,于是,打了之后给个枣,一年之后,他官复原职了。
一晃到了仁宗朝。李时勉又上疏议论朝政,议论的什么呢?一是不要把太子调到南京去,二是让仁宗皇帝少亲近嫔妃,尤其是在守孝期间,于情于理都不合。仁宗非常愤怒:原先我管你不着,现在我当皇帝了,轻松一下怎么了?太子的事你说说也就罢了,后宫的事你也敢言语?于是,他将李时勉召到便殿,准备训一番,没想李时勉还是坚持不退让,更别说认错了。仁宗气得命武士用金瓜击打李时勉,打断了三根肋骨,这下子李时勉是遭了罪了,抬出去时都快死了。这事还没完,第二天,皇帝立即下诏让他当交趾道御史,每天查一件案,交一份报告。
这事吧,就是吃力不讨好。一天审一件案子,还得交一份报告。累得吐血,估计都没好处捞,果然当李时勉上奏了几次之后,他就被投进锦衣卫监狱。这时差不多就要完了,幸好天无绝人之路,当年李时勉曾救过锦衣卫的某个千户,这千户刚好来视察监狱,看到恩公被打得体无完肤,便偷偷地请来医生,把自己珍藏的进口好药——血竭给李时勉疗伤,李时勉这才保住了小命。
仁宗皇帝可牢牢记着李时勉,在他快要死去的时候,他对夏原吉说:“李时勉在朝廷上侮辱我。”这天晚上,明仁宗朱高炽逝世。这话说的真重,简直就是要李时勉的命,侮辱皇帝,那是脑袋不保啊。宣宗即位,有人把先帝临终前的话说给他听。宣宗大怒,派人去把李时勉给抓来,准备好好审,审完后就送他去给先帝陪罪,使者已经出发。他过后想想,这样侮辱先帝的人逆臣直接就给他绑赴刑场得了,审什么?又派人去。也是李时勉命不该绝,他刚被前一波使者抓走,后一波就到了。
宣宗远远地见着李时勉,就骂他小臣也敢大逆不道,触先帝龙鳞。李时勉把实情说出来,不过是劝他别把太子送去遥远的南京,也别太过亲近嫔妃,如此而已。宣宗的火气一下子没了,他还不放心,让李时勉把草稿交出来,但是李时勉说已经烧掉了。
为先帝健康着想,为现任皇帝求情,做事又如此谨慎,这样的好官哪里找?于是,在一番说辞之后,李时勉官复原职,暴风雨终于过去了。
李时勉面对皇帝不怕,面对金钱也能保持清醒。
宣德五年。明宣宗到史馆视察工作,为表示皇恩浩荡,他派人把金钱撒到地上赐给学士们。好家伙,这是皇帝给的啊,于是众人全都弯下腰,低下头去捡钱,但李时勉动都不动,任金钱落下,宣宗于是把剩下的钱都赐给了李时勉。
后来,因为国子学年久失修,再加上学员越来越多,李时勉请求改建国子学。教育立国之本,当然好事,明宣宗派王振去视察,但王振很生气,因为李时勉不把他放在眼里。于是王振费心巴力地找李的毛病,还真没有,终于有一天,有人告诉他李时勉曾经折断彝伦堂前一棵树的枝条,这是砍伐官木!于是乎,在王振的操作下,李时勉被枷起来示众。
国子学的学生们不干了,李老师人多好啊,自己家穷,还接济别人,平时嘘寒问暖,这下子竟然被奸人给抓起来,学生们就都联合起来,一千多人去宫门前齐声喊冤,终于在太后的帮助下,李时勉出来了。
明英宗时代,李时勉仍在国子学干。正统九年,明英宗视察,李时勉为皇上解读《尚书》,皇帝很高兴,认为这老师很不错,给了他不少赏赐。
李时勉虽已年老,但他心里装的仍是天下,哪怕是英宗被俘期间,他已经在家养老,还是派自己的孙子向朝廷上书,请求朝廷亲近君子,疏选小人。
- 上一篇:个人四种礼仪常识
- 下一篇:古今官场的千古奇闻:古人要想当官得先阉了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