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交际礼仪
一、称呼礼节
1.问候所谓问候礼,通常简称为问候、问好、问安或者打招呼。具体而言,就是与他人相见时,以专用的语言或动作向他人询安问好。是一种常规表示善意形式。
外事人员在涉外交往中问候对方时,要注意三点:规范内容:不同的国家,人们问候他人的具体内容往往各有不同,但在外事交往中,问候外方人士的常规内容一是直接问好,如“您好”;二是用实效性问候,如“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此外,不宜以其他内容向外方人士进行问候。
重视态度:向外方人士进行问候时,要“表里如一”,问候他人时,一定要正视对方的双眼,声音要清晰、响亮切勿含糊不清,不允许面无表情,更不可充满敌意。
讲究顺序:在外事交往中,同时问候多名外方人士事时,按惯例以“由尊而卑”“由近而远”进行。若外方人士首先向我方人员问候时,我方人员应立即回应。
2.姓名在外事活动中,外事人员在需要称呼或使用外方人士的姓名时,要注意四点:记住对方的姓名:外事交往中牢记对方的姓名是绝对必要的,一旦知道对方人士的姓名,尤其是亲自询问过对方,听过对方的自我介绍或刚互换过名片以后,一定要记住对方的姓名。否则是对对方不重视的感觉。
称呼不出差错:不要读错外方人士的姓名;不要写错外方人士的姓名。
不宜滥用名字:不要戏言外方人士的姓名;不要借用外方人的姓名;不要将外方人士的姓名用于商业用途。
注意使用差异:在英语系国家姓名的排列是名字居前,姓氏居后。有时二者之间还会有一个宗教名。拉丁语系中姓名的排列是名字在前,父姓居中,母性在后。葡萄牙语系的排列是名字居前,母姓居中,父姓居后。阿拉伯国家是本人名字,父亲名字,祖父名字,家族姓氏。而在缅甸,人们只有名字,并无姓氏。
3.称呼在外事活动中,称呼往往备受重视。所以在称呼外方人士是要注意以下三点:使用尊称:称其行政职务、技术职称、学术学位、行业称呼;依次称呼:由尊而卑、由疏而亲、由近而远、统一称呼;称呼禁忌:错误称呼、无称呼、关系不当的称呼、绰号称呼、庸俗低级的称呼、容易误会的称呼。
二、介绍礼节
介绍礼仪是礼仪中的基本、也是很重要的内容。介绍是人与人进行相互沟通的出发点,最突出的作用,就是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并且替自己在人际交往中消除误会,减少麻烦。介绍有多种方式。
1.介绍自己确定自我介绍的具体内容,要兼顾实际需要、所处场景,要具有鲜明的针对性,不要“千人一面”。有时可以把自己的姓名同名人的姓氏或是常用名词相结合,以增强别人的记忆。比如,姓名是“周英”的,就可以介绍为:周总理的“周”,英雄的“英”。但如果介绍人在场,自我介绍会被认为是不礼貌的。
2.介绍别人在为他人做介绍时,可以遵循这样的顺序:把年轻的介绍给年长的;把职务低的介绍给职务高的。如果介绍对象双方的年龄、职务相当,异性就要遵从“女士优先”的原则,即把男士介绍给女士;对于同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比如把和你熟悉的介绍给和你不熟悉的;介绍双方职务有高有低的时候,就把职务低的介绍给职务高的;也可以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的介绍等。
3.名片交换的礼节发送名片的时机:除非对方要求,不然就不要在年长的主管面前主动出示名片;不要在一群陌生人中到处散发自己的名片;出席重大的社交活动,一定要记住带名片;最好在用餐时发送名片;要注意名片的干净和完整;怎样递接名片:在取出名片准备发送给别人时,要双手轻托名片至齐胸的高度并将正面朝向对方,以方便别人接收时阅读。如果人多而自己左手正拿着一叠名片,也应该用右手轻托,左手给以辅助,一张张地发给每个人,不要像发扑克牌一样随便乱丢。新晨范文网
三、礼节动作
1.握手握手时,距对方约一步远,上身稍向前倾,两足立正,伸出右手,四指并拢,虎口相交,拇指张开下滑,向受礼者握手。
掌心向下握住对方的手,显示着一个人强烈的支配欲,无声地告诉别人,他处于高人一等的地位。应尽量避免这种傲慢无礼的握手方式。相反,掌心向里握手显示一个人的谦卑与毕恭毕敬,如果伸出双手,更是谦恭备至了。平等而自然的握手姿态是两手的手掌都处于垂直状态。这是一种最普通也最稳妥的握手方式。
2.握手的忌讳(1)不要用左手相握,尤其是和阿拉伯人、印度人打交道时要牢记,因为在他们看来左手是不干净的。(2)在和基督教信徒交往时,要避免两人握手时与另外两人相握的手形成交叉状,这种形状类似十字架,在他们眼里这是很不吉利的。(3)不要在握手时戴着手套或墨镜,只有女士在社交场合戴着薄纱手套握手,才是被允许的。(4)不要在握手时另外一只手插在衣袋里或拿着东西。(5)不要在握手时面无表情、不置一词或长篇大论、点头哈腰,过分客套。(6)不要在握手时仅仅握住对方的手指尖,好像有意与对方保持距离。正确的做法,是握住整个手掌。即使对异性也应这样。(7)不要在握手时把对方的手拉过来、推过去,或者上下左右抖个没完。(8)不要拒绝握手,即使有手疾或汗湿、弄脏了,也要和对方说一下“对不起,我的手现在不方便”,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