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曹洪、曹仁、曹彰、曹真 他们和曹操是什么关系?为什么曹操一生偏爱平庸的夏侯惇?

2022-05-19

三国时期势力最大的应该就是曹操了,曹操是三国时期最爱惜人才的人,所以他手下谋士和猛将如云,不说后面投靠他的,他曹氏家族就有很多有名的人,曹洪曹仁曹彰曹真 他们和曹操是什么关系?为何曹操一生偏爱平庸的夏侯惇?

曹洪和曹仁是曹操的从弟,曹彰是曹操的儿子,曹真是曹操的养子。

1、曹洪

曹洪(?-232年),字子廉。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末至三国曹魏时期名将,魏武帝曹操从弟。

曹洪早年随曹操起兵讨伐董卓。曹操于荥阳兵败失马时,曹洪舍命献马,并救护曹操,使其免于厄难。后多随军征伐,平兖州、征刘表、讨祝臂。

官渡之战时,曹操令其驻守本阵。汉中之战时,与曹休在下辩抵御刘备,破斩吴兰、任夔,逼退张飞马超

曹丕即位后,拜曹洪为骠骑将军。曹丕后因私事寻衅,欲处死曹洪,因卞太后求情,将其免死,贬为庶民。

魏明帝曹叡即位,拜曹洪为后将军,更封乐城侯。太和四年(230年),复拜骠骑将军。太和六年(232年),曹洪逝世,追谥恭侯。正始四年(243年),从祀曹操祖庙。

2、曹仁

曹仁(168年-223年),字子孝,汉族,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曹操从弟(从祖弟)。三国曹魏名将。

曹仁好弓马骑射,少时不修行检,及至长成为大将,则变得严整,奉法守令。从曹操多年,为魏朝立下汗马功劳。

袁术,曹仁所斩获颇多,大破陶谦军及陶谦部将吕由,攻克句阳,生擒吕布的部将刘何,官渡之战中,在隐强打败刘备军、鸡落山之战又战胜袁绍军。

赤壁之战兵败后,曹仁镇守江陵,在与周瑜相持一年后,弃城而走。渭南破马超,破反将苏伯、田银、侯音,襄樊之战中挡住了关羽的进攻,与徐晃共攻破陈邵,进驻襄阳。

曹丕即位魏王后,曹仁拜车骑将军,统率荆州、扬州、益州军事,晋封陈侯。曹丕代汉建魏,封曹仁为大将军,又迁大司马。后来,曹仁率兵进攻濡须口,但最终惨败给朱桓。不久卒于军中,时年五十六岁,谥曰忠侯。

3、曹彰

曹彰(189年-223年8月1日),字子文。沛国谯县(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曹魏宗室、将领,魏武帝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二子、魏文帝曹丕之弟、陈王曹植之兄。

曹彰武艺过人,曹操问诸子志向时自言“好为将”,因此得到曹操的赞赏。其胡须黄色,被曹操称为“黄须儿”。弱冠前喜搏猛虎,臂力过人、不善文章。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封鄢陵侯。建安二十三年(218年),曹彰受封为北中郎将、行骁骑将军,率军征讨乌桓,又降服辽东鲜卑大人轲比能。曹丕即位后,曹彰与诸侯就国。黄初二年(221年)进爵为公。次年被封为任城王。

黄初四年(223年),曹彰到洛阳朝见,因病逝于府邸。死后谥号为“威”,故亦称为任城威王。

4、曹真

曹真(?-231年),字子丹。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魏武帝曹操族子。

其父曹邵为曹操募兵时遇害,曹真遂被曹操收为养子。因赞赏曹真的勇猛而让他参与虎豹骑。历任偏将军、中领军、征蜀护军等职,并参与汉中之战。

曹丕袭封魏王后,拜曹真为镇西将军、都督雍州及凉州诸军事,负责镇守西北边境,期间表现突出。于黄初二年(221年),督众将大破羌胡联军,平定河西。

黄初三年(222年),率军包围江陵,击破吴将孙盛。回师后,转中军大将军,加给事中。

曹丕病重时,曹真受遗诏辅政。魏明帝曹叡即位后,拜大将军,进爵邵陵侯。太和二年(228年),曹真率军抵御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北伐。太和四年(230年),代曹休为大司马。次年因病去世,谥号“元侯”。正始四年(243年),配享魏太祖庙庭。

在曹操的诸多将领和谋士里,夏侯惇的地位很特殊,他始终位于曹操之下,众人之上。曹操对他的偏爱,从三个方面就能看出来。第一,封邑最多。曹操在世时,封赏的食邑并不多,夏侯惇2500户已是当时第一,满宠的9600户、张郃的4300户里绝大部分是在曹操死后才获得的。第二,礼遇最高。公元219年,当时曹操已经称魏王,但却让夏侯惇与他同车出行。曹操手下文臣武将颇多,但享受此待遇的,夏侯惇是唯一的一个。第三,最为信任。曹操生性多疑,尤其睡觉时不许他人靠近,但夏侯惇却享有特权,能够不经过通报,自由出入曹操的卧室。

说起来,夏侯惇能力并不出众,为将多年也并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战绩,曹仁、曹真、夏侯渊于禁张辽等都是战功赫赫独当一面的大将,荀彧荀攸程昱郭嘉也都是旷世之才,为何曹操在世时唯独偏爱能力平平的夏侯惇呢?仔细分析,应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投奔时间。通常来说,越早投奔意味着跟领导关系越铁,这是从古至今的人之常理。从这个角度看,张辽是吕布被曹操斩杀后归顺,徐晃是从杨奉手下转投,张郃是官渡之战从袁绍部投降过来,荀彧、荀攸、程昱、于禁也是曹操当上东郡太守之后才来投奔的,郭嘉是好友荀彧投奔曹操几年之后才举荐的。而曹魏宗亲“八虎骑”里夏侯尚、曹真、曹休三人是曹操的侄子辈,虽然跟随曹操转战南北,但在曹操起兵前期年龄都较小,尚未担任重要职位。自曹操起兵便带兵征战的,只有同辈兄弟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曹纯五人。

投奔意义。曹操起兵时,虽然身边有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曹纯一同追随,但几人的投奔曹操的意义却有所不同。曹仁、曹洪都是曹操的堂弟,曹纯更是曹仁的亲弟弟,是跟着曹仁一起的。曹操作为曹氏的族长起兵,就已经代表了“曹家已起事”,曹操若失败,曹家人自会受牵连。曹仁、曹洪、曹纯募兵相投,只是对曹操在兵力上有所增加。夏侯家虽与曹家世代亲近,曹操也本是夏侯家的人,夏侯惇、夏侯渊更是与曹操自幼交好,但再好的两家也是两家,不是一姓。此时夏侯惇作为夏侯家的族长、代表,率领整个夏侯家族变卖家产追随曹操,其意义远大于同族兄弟、子侄的追随。

忠于曹家。曹操称魏王时,给手下各将领都授予了魏国的官,唯独夏侯惇因军中二把手的特殊地位,仍留汉官名号。当时“魏”仅代表一属国,而“汉”代表着天下,同样的职位,汉官地位是要高于魏官的。曹操没给夏侯惇封魏官,也是考虑到夏侯惇身为军中二把手,在汉庭担任要职,怎能屈尊为魏官。但夏侯惇忠心于曹操,为了表明其一心向曹而非一心向汉,强烈要求改任魏官。

人格魅力。夏侯惇能够在家族里一呼百应,说明其在家族内部具有很高的威望。不同于贪财好色的曹洪、刚愎自用的夏侯渊,夏侯惇在军民之中的名誉、声望一直都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