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煮日报第327期:袁世凯想把女儿嫁给末代皇帝溥仪
袁世凯军装照
1
袁世凯惯于通过联姻拉拢人心和实现政治目的。1900年,段祺瑞原配病故,袁世凯便把自己的养女张佩蘅许给了段祺瑞。1913年底,冯国璋攻陷南京后被任命为江苏都督,成为北洋系首屈一指的地方实力派人物,袁大总统便将跟随自己十几年的女家庭教师周道如介绍给冯国璋。
2
袁世凯起了当皇帝的野心后,为获得副总统黎元洪的支持,他提出与黎家换亲,以黎之女黎绍芳嫁袁的九子袁克久,以袁之女嫁黎元洪长子黎绍基。黎元洪夫人对此极不情愿,后经众人一再劝解,黎夫人虽勉强同意女儿的婚事,但却坚决不同意袁世凯女儿嫁进黎家:“袁世凯的女儿要做我的媳妇,我这个婆婆吃不消。”
3
据袁世凯的女儿袁静雪回忆,袁世凯甚至还想把她嫁给退位的末代皇帝溥仪,她说:“父亲向清室提出以后,有一天,大哥向我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三妹,我把你送到宫里去当娘娘好不好?’我听了大为不满,哭闹起来,一直闹到我父亲的面前。”袁世凯为女儿提亲时,已经是民国年间了,他可能是想借此缓和一下与清室的矛盾。这件事情最后没了下文,据袁静雪分析,可能是“清室不肯‘俯就’,也可能是由于我的积极反抗”。
4
民国时期,印有袁世凯头像的银元是硬通货,老百姓称之为“袁大头”。著名学者邓云乡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北平时曾结识袁世凯的一个儿子。邓云乡说,这位袁公子在燕京大学读书时依然很阔气,他在教室上课,听差在门口等着,下课出来,先递手巾把脸擦,再点三炮台烟,再递小茶壶喝茶。他数银元时不说“一块两块”,而说“一个爸爸,两个爸爸……十个爸爸”,似乎他的“爸爸”是数不清的。
陈寅恪
5
1932年,陈寅恪任清华大学国学院导师,为该校的高考国文试题出了一道怪题——对对子,上联为“孙行者”,要求考生对出下联。“孙行者”即《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个家喻户晓的名字。据说后来只有3位考生对上了,其中一位考生即后来成为著名语言学家的周祖谟教授。他们对的是“胡适之”,“孙”对“胡”(猢狲),“行”对“适”,“者”对“之”,答案是胡适的名字,相当有趣,大大出乎陈寅恪的意料。其实陈寅恪的标准答案是“王引之”(清代训诂学家)或南北朝数学家“祖冲之”。
陈寅恪、唐筼夫妇与三个女儿
6
陈寅恪出生世家,祖父陈宝箴清末任湖南巡抚,主持维新变法,被光绪帝称为 “新政重臣”,父亲陈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一,著名诗人。1965年,陈寅恪在回忆录《寒柳堂记梦稿》中感慨自己的家世:“吾家素寒贱,先祖始入邑庠,故寅恪非姚逃虚所谓读书种子者。”谦称自己非世代簪缨子弟,辞谢友朋安在他头上的“读书种子”桂冠。四年后陈寅恪弃世,香港《春秋杂志》发表《史学权威一死了之》一文,作者慨叹“中国文化传统中从此失去了一个真正的读书种子”。
7
国学大师章太炎堪称一代名士,他学问渊博、性情怪异,逸闻趣事很多。1912年,章太炎准备续弦,朋友问他对于未来夫人有何条件。章太炎回答:“什么严格的条件都没有,只要能读读《红楼梦》就够了。”章太炎让仆人做事总喜欢写条子。有一次,他写了张条子让仆人买肉。但是仆人跑遍了苏州城的各个肉铺,最后空手而归。章太炎问为何空手而归,仆人说:“你写的字他们看了都说没有。”原来,章太炎写的是甲骨文的“肉”字,形似“月”字。
8
鲁迅先生喜欢猜谜语。孩提时,鲁迅先生的祖母常教他猜谜语,事隔30年后,他还在《长命灯》里,把儿时的猜谜乐事生动有趣地描绘了一番。鲁迅还常幽默地用“谜语”写信、题书名和做笔名,在他用过的一百多个笔名里,用“谜语”起的也不少,如“华圉”是隐“当时中国(华)是个大监狱(圉)”之意。
9
鲁迅先生留学日本时,练过柔道等武功,回国后在绍兴府中学堂执教。一次夜行,经过一处荒凉的坟地,忽见一惨白的形同鬼魅的东西在前挡道,鲁迅赶上前去,飞起一脚,直踢得那家伙踉跄倒地,爬起来后赶忙抱头鼠窜,原来是一个装神弄鬼的盗墓贼。
10
沈有鼎先生是中国现当代著名的逻辑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生活随意,不拘小节。沈先生不会做饭,偶尔与夫人动口角,沈夫人就不做饭,沈先生无法,只好找领导,气急败坏的说自己的夫人是反革命分子,领导问是何故?沈先生则说,“她不给我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