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首位被俘虏到国外的清朝重臣,结局令人敬佩,却换来千古骂名
晚清时期汉口有个著名的叶氏家族,因为抵制一切洋货,表现自己反对洋人的民族气节,为外人称道。这个家族中有个著名的人物,在历史上颇受争议,他就是清末担任两广总督的叶名琛。 叶名琛的表情很有故事
熟悉叶名琛的朋友,一定知道他是著名的“六不总督”,即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彼时,英国人携鸦片战争胜利余威,与清政府签下《南京条约》,要求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开埠通商。为了攫取更多的实际利益,英国人咄咄逼人的要求即刻进入广州城内,但广州人民不答应,掀起了如“三元里抗英”抵制声浪,英国人一时无措,便试压两广总督耆英要求整治。耆英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不能不履行条约,另一方面也忌惮广州百姓的反英情绪,打个哈哈说等一年后再图之,这老兄一年后调回京城了。英国人这才明白被骗了,在珠江口摆下火炮,要求继任者徐广缙遵守约定,不让进城就开炮轰城。徐广缙也不是善茬,低调的组织了十万团练,试图与英国人一决雌雄。这件事策划人和经办人就是叶名琛,他从“三元里抗英”大战中得出结论,要控制洋人,绝佳办法就是利用民意。果真,英国人害怕了,暂时不提入城之事。叶名琛很得意的将战果上奏,得到嘉奖。后来徐广缙被调走后,叶名琛坐上了两广总督和通商大臣的官椅,人生走向巅峰。 英国人画的鸦片战争时的广州城
英国人岂会善罢甘休,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进攻广州城,叶名琛组织清兵迎敌,再声势浩大的民意也无法阻挡疯狂的炮弹,广州城破,叶名琛被俘。除了武器上的巨大劣势,此次城破与叶名琛没有做好充分的战争准备有很大关系。有人说他很迷信,战前占卜清军将不费一兵一卒,英军最多半个月后必撤离,于是他就放松了警惕,不战、不和、不守的帽子就扣到他头上了。实际上,叶名琛手里的兵力不足,大部分精兵都被徐广缙调走镇压太平军了,因此发动战斗力差的民间团练实属迫不得已。即便这样,叶名琛还是祭出袭扰战术,用炸药和火攻日夜骚扰江面上的英军战船,显然这顶帽子冤枉了他。 随英军画家记录叶名琛被押往印度的场景,叶名琛趾高气扬
坚守在总督府的叶名琛被英军俘虏后,并没有像其他大臣那样选择自杀殉国。英军将其带上了位于香港的舰船上,然后押往位于印度加尔各答的监狱,他是第一位被押往国外服刑的清朝战俘。此时叶名琛脑海中突然冒出一个主意,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在那里可能会见到英国女王。我作为大清国的代表与她陈明利害,想来女王明事理,这样大清必免遭涂炭,作为忠君之臣理应如此。于是,之前“不走、不降”的他选择“不死”,带着干粮前往印度,做好面见英国女王的准备。英国人尊重他的民族气节,对他礼遇有加,因此他坚信他一定能够用事理来说服英国女王接受和平建议。身在伦敦的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属于遥控指挥,并没有出现在印度的土地上,叶名琛得知这个消息后绝望了,将自己带来的干粮吃完后,再也不吃一粒英国人提供的粮食,将自己比作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为了大清国绝食而死,心里不甘,死不瞑目。所谓食人之禄,忠人之事,叶名琛成了一个死节之臣,叶氏家族以他为荣便不奇怪了。人们骂他“六不总督”,痛恨他愚蠢愚昧,消极备战才导致广州陷落,而后自甘做为英人俘虏,实在可恨! 英国人向叶名琛脱帽致敬
马克思曾在《资本论》中赞扬他面对侵略者的嚣张气焰表现的非常淡定,维护了东方大国的尊严,至少给我们提供了另外一个视角来看待叶名琛。试想一下叶名琛当时的处境,战,没有实力;和,皇上不准;守,肯定守不住;降,丢失气节;走,走不了,也不能走;死,可以死,但他认为留着命去为大清做事更重要。只是结局弄人,一个人无法改变整个战局,换来的千古骂名实属太重了。
- 上一篇:活埋战俘40万人 廉颇赵括都无法战胜的人是谁
- 下一篇:小学生文明礼仪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