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官瓷艺术上至高至上的大境界
北宋官瓷当时作为国家礼器的创制,其造型通常以仿青铜器为主,是当年宋徽宗“新成礼器” 的一部分,以徽宗诏敕编纂的《宣和博古图》为造型蓝本,也即依“名古器”为造型依据,作品件件有典,禀赋深义,加上徽宗本人艺术王者的身份和爱好,故北宋官瓷作品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礼器,主要为朝廷所用,代表作品有瓶、尊、鼎、炉、觚、盘等器形;二是文房用具,此与徽宗个人的喜爱密切相关,也主要供徽宗个人使用,代表作品主要为“文房四宝”,其之所以能成为一个系列,主要在于北宋官瓷笔洗的造型千变万化,计有直口、荷口、葵口、寿桃、弦纹、兽头、兽耳等多种样式,器形可谓琳琅满目,无有穷尽,充分体现了徽宗的文化智慧和创造。
北宋官瓷的釉色
北宋官瓷对釉色的追求与完善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其釉质肥厚,瓷无修饰,主要以釉色之美、纹裂之俏,去追求艺术上至高至上的大境界。常见有天青、粉青、月下白、炒米黄等釉色,且以粉青为上。明学者高濂在其《燕闲清赏笺》中言:“官窑品格,大率与哥窑相同。色取粉青为上,淡白次之,油灰色,色之下也”清光绪三十四年开始编纂,兼收百科,重在溯源的《辞源》第二册“官窑”栏也道:“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北宋大观间京师置窑烧瓷。胎骨有白、灰、红之分。其土取自汴东阳翟,淘炼极精。釉色有天青、翠青、月下白、大绿。粉青为上,淡白次之”。
北宋官瓷的釉质
由于北宋官瓷在原料选用、色调调配上甚为讲究,尤其在原料选用上,可以说是穷其奢华,不惜代价,添加有品质上乘的翡翠、玛瑙等玉粉入釉,这也自然成为注重烧制成本的民间窑口和其它窑口不能仿造到位主要原因。在烧制过程中,按器形的要求,北宋官窑对汝窑的支烧法加以改进,增添了垫、支垫结合的烧法,器物受力更均匀,使得胎骨也更坚挺,从而为釉质更趋淳厚、匀润创造了条件,真正达到了肥若堆脂,抚之如缎似玉的,攥之仿佛出油的艺术效果。
北宋官瓷的开片
北宋官瓷釉面的开片,得益于其独到的工艺,所开片纹极富节奏感,如水波粼粼,晶莹剔透,开片不仅流畅,且小器也可开龟背大片,纹如鳝血,产生出令人惊叹的纹裂美。开片本是由于坯釉结合不好而导致釉面开裂的弊病。但北宋官窑瓷却慧眼识珠,利用这一陶瓷缺陷开创了著名的纹片釉,同时利用其独特的坯釉配方,施釉方法和烧成技术,创造出金丝铁线、紫口铁足这些不是装饰的装饰。严格地说,这些人们不能完全控制和设计的效果不能称做装饰手法,它是一种材质之美,是一种本质的美。也有学者认为北宋官瓷的鳝血纹为上品,如高濂在其《燕闲清赏笺》中就说“(官瓷)纹取冰裂、鳝血为上,梅花片、墨纹次之,细碎纹,纹之下也。”
北宋官瓷的“紫口铁足”
北宋官瓷“紫口铁足”的艺术特征,是徽宗对当时正处于上升阶段的开封东窑制瓷艺术精华的汲取和借鉴。其选用含铁量极高的瓷土制胎,与汝瓷含铁量较低的胎质有极大的区别,这种含铁量极高的胎体经高温还原烧制,胎骨颜色泛黑紫,故作品器物口所施之釉因微有下垂,致使内胎微露,便产生了出“紫口”特征,而足底无釉之处,由于气氛还原,则成为黑红色,是为“铁足”。此突破青釉瓷面所形成的独负神采的“紫口铁足”,堪称清籁幽韵,趣致拔俗,令人畅心悦目,其在区别汝瓷满釉支烧、无色彩变化的同时,其独特风韵也是为北宋官窑瓷器最典型的艺术特征之一。
主编:15618698593 专业瓷器鉴赏评估交易
- 上一篇:马超和许褚谁比较厉害 蜀汉名将马超厉害吗?
- 下一篇:与客户交流礼仪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