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唐伯虎的不幸在于明君弘治、昏君明武宗父子

2022-05-19

历史上的真是唐伯虎与我们今天平民百姓之间的唐伯虎之间的距离差距很大,很大一部分:唐伯虎的出现是不得志文人对记得幻想,以及广大百姓间对秩序压抑的一种内心反抗合成的一种“虚假现象”。

1.唐伯虎是个怎样的天才

首先,他是才子。其次,他以传统秩序的破坏者驰名,终老时复归传统的复合人。再次,他是个倒霉的小商人。有人说他狂妄,但他的狂妄不如张灵和祝枝山;风流比不过苏东坡;淡泊名利比不过王维;才情比不过李白;仁爱比不过杜甫;倒霉比不过刘希夷(相传,唐朝大诗人宋之问非常喜欢外甥刘希夷写的《代悲白头翁》一诗,特别是那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为了将这首诗窃为己有,他派人用装土的袋子压杀了自己还未到30岁的外甥);他的书画虽属一流却不属于超一流;他的诗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总体相较在有明一代并非超一流的才子。再比如讲佛论道,比起其他大师级人物如王维、苏东坡等相比就差得很远了……

然而,论起在所有中国人之间的知名度来说,他在李白之后;而在普罗大众中的知名度却能与杜甫、苏东坡比肩,将其余才子甩在身后。

是什么原因使他有了如今的地位?其原因很简单,他离百姓更近,他离现实最近,他的喜怒哀乐同时也是我们的。我们似乎以他的存在在向别人证明着:我们疯狂、我们不得志、我们不幸福并非仅仅是我们的原因,在深切同情他的同时我们也在同情着我们。由此,我们在崇敬中同情着这位才子!

假如,我们能与才子们相遇,并与他们拉家常的话,可能会出现四种情况:

第一种:李白式。当你要和才子聊天之时,李白会狂笑一声,转身离去。你能看到的仅仅是背背长剑的身影,并发出“神人也,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慨叹。在能与天才相见的美好回忆中,度过残生。

第二种:王维式。当你和王维聊天,王维见你是凡夫俗子,便会闭目微笑,任你胡言乱语。他的心已经到了自己的天地,在他那“入我”之态下,我们成了“无我”的虚无。也许我们能在他面前夸夸其谈,他其实却两耳不闻。

第三种:李商隐。当你和他聊天时,他会亲切地拉着你向你兜售他的恋爱经历,不论你是否爱听。

第四种:唐寅式。唐寅唐伯虎因为自小生活在社会底层,因此,百姓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多了些,而庙堂争斗、大丈夫言论便少了些。所以,他会和我们一起谈家长里短、生活艰辛、儿女管教的不易。即使,你不同意他的观点,他也会大笑一声“噫,兄台走好。”

正是因为,这种亲近、这种平等,才使得唐伯虎成为我们最喜爱的才子。尽管他不是第一等才子——天才。但我们却喜欢亲近他。

2.唐伯虎和我们一样——爱钱

几千年来,才子大多离寻常百姓很远,而唐伯虎却与我们这样的近。他的经历、他的思想、他的行为,与我们都很接近。他是一位草根,和我们一样;他受制于环境,发出了愤怒的呼号,为世人解了心中的愤懑;他行为乖张、不符礼法,可这些却是我们想做而不敢做的,我们在宣扬、喜爱他的同时,也在给我们纾解着压力。

他和我们常人在情感,在对待事物的态度上是多么得相似,惟一不同的就是他是才子,我们常人是常人。

就以对待金钱的问题来说吧,他和我们常人的思想很相似。人们在贫困之时,往往喜欢攻击钱,唐伯虎也是这样。后世人人称其为才子,并杜撰了不少关于他的画多么受欢迎的传说。然而,实际上,唐伯虎和许多才子一样,都是死后获得极大荣耀。这里面也不排除商人对于资本的冲动,例如书画商、书籍出版商;也不排除与他性格相同的才子为了标榜自我而故意夸大之……

事实很残酷,他在诗中如此呐喊着“信是老天真戏我,无人来买扇头诗。”,他愤恨地高喊着“不使人间造孽钱”。然而,最终他的人生悲剧同样是“死无葬身之地”,若不是一帮好友,以及后世的仰慕者,“今日之魂兮在何处”的词句必定会出自某位后世敬仰者之口。

当我们受到百般折磨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意志消沉地告诉自己“忍吧!忍吧!”而唐伯虎也同样如此,他唱道:“百忍歌,百忍歌,人生不忍将奈何?我今与汝歌百忍,汝当拍手笑呵呵!朝也忍,暮也忍;耻也忍,辱也忍;苦也忍,痛也忍;饥也忍,寒也忍……”

再者,他同样和我们一样爱耍小聪明、好面子。小时候看人家的果子熟了,跳墙偷果子结果掉入粪坑。唐伯虎见状不吱声,其他小朋友以为再吃独食,便纷纷掉入,每跳下一个,唐伯虎便告诉他“别吱声,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其实,我们当中许多人都会有类似经历。为了不让别人笑话自己,巴不得让别人和自己一样倒霉。

回顾唐伯虎的一生,可用祸事多多、不幸多多,快乐少少、得意少少来评价。这一点似乎大部分平常人都比他幸运些。

3.对亲人极不负责任的唐伯虎

他出生于小业主家庭,其父唐广德只上了几天私塾便中途辍学。虽然他每天在酒馆里厮混,却始终没有忘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读书人理想。他将光宗耀祖、改换门庭的重任放在了唐伯虎的身上。而这一切,和我们常人何异!

他的经历、他的家庭、他日后的挫折,与我们都非常相似,这就是我们亲近他、同情他、崇敬他的原因所在!进而,我们将其看作了亲朋,感情替代了一切。

幼年的唐伯虎,可以说是快乐的,因为他不像许多人一样朝不保夕。他虽处于草根,但毕竟属于小康之家,家中有一份产业。因此,可以让他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这一切,和我们常人也差不了多少。幼年时的我们,大多是快乐多于苦恼。

随着年龄的长大,他和我们一样遇到了坎坷甚至是灾难。16岁进入科举门槛,考了个第一名秀才,一时风光无限,紧接着19岁娶妻,20多岁生子。按照这样的轨迹,他的一生将是多么得幸福。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5岁的唐伯虎接连遭遇打击,一年之内父母妻儿和妹妹相继病故和自杀。

特别是妹妹的死,对他的打击特别大。父母妻儿死后,他带着弟弟和妹妹操持家务,而他又因为之前没做过什么营生,因此,根本无法面对这种境况。为了筹集送葬的钱财,他草草地把妹妹嫁给了一户人家。结果没到半年,便自杀身亡。他能不愧疚吗?因为内疚,他写下了一篇感人至深的《祭妹文》:

呜呼!生死人之常理,必非有赖而能免者;唯黄耉令终,则亦归责于天,不为之冤隐;然疾痛之心,久亦为之渐释也。吾生无他伯叔,惟一妹一弟;先君丑寅之昏,且弟尤稚,以妹幼慧而溺焉。迨于移床,怀为不置,此寅没齿之疚也!尔来多故,迎丧办棺,备历艰难,扶携窘厄;既而戎疾稍舒,遂归所天。未几而内艰作,吊赴继来,无所归咎。吾于其死,少且不倜,支臂之痛,何时释也?今秋尔家袭作著龟,以有此兆宅;来朝驾车,幽明殊途,永为隔绝。有是庶物,用为祖饯,尔其有灵,必歆吾物,而悲吾词也。于乎!尚飨

可以想见,极少人能遇到如此惨事,可他竟遇上了。由此,我们不得不庆幸,常人要比这个才子幸运。到这时,我们有了夸耀的资本。然而,我们仍然视他为天上的才子。

接着,他又遇到了考题泄漏、举国鄙夷、老婆弃夫而去等令男人极度难堪的事件。由此,我们更加同情才子的遭遇。似乎冥冥中,有一只手在戏弄着他。由此,我们会闪现四个大字:天妒英才。这时,我们将把他看作是我们既尊敬又命运多舛的朋友、师长。天才的氛围淡了,亲情的氛围重了!

然而,正是这种磨炼乃至折磨,才能让一位天才发挥最大的才能。正是由于这种磨炼,才使得他有了和底层百姓亲密接触的机会。大凡精英,总容易脱离大众,从而成为历史沧海中的一颗水滴。只有和大众亲近,才能获得口耳相传的荣耀,进而获得后世文人的重视为他写小说树碑立传,最终达到永垂不朽。尽管,口口相传中,他的形象会与真实相距较远,然而,最实质的却不会消失--他与我们同呼吸!

其实,对于后世评价的两极化,唐伯虎早已经预料到了。只不过,他想不到的是,后世会对他持有好评者占绝对多数。正如他在《伯虎自赞》中所言“我问你是谁?你原来是我。我本不认你,你却要认我。噫。我少不得你,你却少得我。你我百年后,有你没了我。”

这首小诗,在今人看来都极为容易懂。然而,真的容易懂吗?恐怕比较难。一个你一个我,其实指的都是唐伯虎。这里面既有本我、自我、超我,又有物质的我、精神的我,还有客观的我、主观的我等哲学命题,更有自我、他我的社会评价问题。

从这两个方向n条路径去理解,才能真正理解这首诗的意思。对于这首诗,我们会在下文进行详细解释。但其核心我们却能够理解:唐伯虎在人生低谷、生存艰难的时刻,就早已经预料到世人对自己的不同评价。甚至,他也意识到了现实的我和理想的我;目前的我和真正的我的评价都是高度矛盾。但无论怎么矛盾,他的一个“噫”字,就表现得淋漓尽致:爱咋地咋地。

当我们仔细研读唐伯虎的各类传说、故事之后,我们就会得出一句话:人间唐伯虎,万世哀鸣声。

当他的临终绝笔迎面扑来的时候,我们报以的唯有泪水。

--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也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

4.小人物唐伯虎与他那个大时代

我对于唐伯虎有着深切的同情,因为我虽然没有他那般天才,但少年狂的时候,也如他那般恣意妄为。不过,天才与我这般俗人的不同就在于,天才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会改掉初心。而我,自父亡之后便不再轻狂。当然,更重要的是,我们所处的时代不同。他生活于转向没落与平庸的时代,而我生于伟大的复兴阶段。

正因为有着不同,使我对于唐伯虎在六年前的感性同情之外,愈来愈有着理性的思考。最终,我发现唐伯虎的生与死竟然对于明朝的国运有那么大的典型意义和参考价值。

唐伯虎无疑是一位天才,他在诗词歌赋、散曲、文学著作上的地位都颇高,影响深远。例如《红楼梦》和作者曹雪芹就有他的影子,例如他的画作影响后人,例如他的散曲直接催生了后世的二次繁荣。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然而,当我们仔细观察的时候却发现:这些却都离不开明朝的畸形娱乐业的发展。而明朝畸形娱乐业的发展,则是明亡的一大诱因。

作为一名卖画为生的小商人,他的画的主顾,青楼业是一大群体;他谱曲、填词后的购买者是青楼的从业者;他的诗,也有很多是为青楼从业者所写;他的另外一个谋生之道——写小说,又是色情小说。那么,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文人呢?

也许,你会说他无耻,但细究一下他的生平、考察一下当时的时代,你就会发现,他是一个小人物,尽管他是天才,但在大时代下,他也只能顺从。

结束语

我做一下总结陈词吧:从天才角度看,他的一生是天才必走的道路。从常人的角度看,他的一生对得起除了父母妻儿外的所有人。在他的亲人中,最聪明的要数第二任妻子,过去人们常常讽刺他的第二任妻子,其实在我看来,她才是真正的符合唐伯虎所向往时代的新时代的时代精神。

唐伯虎的一生是斜着身子的一生,半个身子在旧时代,半个身子在新时代,脑袋也是如此。唐伯虎的一生是旧时代坍塌新时代崛起的时代,新时代以符合人性、本能为武器,迅速地击破了以秩序和集体为重的旧时代,因此,更乐于被人接受,旧时代被替代在所难免。

唐伯虎的悲剧就在于他有游侠心态,也就是小半个脑袋还是在旧时代。所以,他的一生注定是悲剧的。他的一生给今天的我们的价值就在于:一个历史人物要想被人记住并弘扬,只能依靠民心的扭曲,否则不可能流传下去。正如王阳明张岱、李渔等一大批论才华都不比唐伯虎差的人为何知名度差得很远一样。因为,人们只会按照当时的主流民心的价值观去看。

相关阅读

唐伯虎之死:新旧中国斗争下的牺牲品,他的绚烂背后又有多少悲苦 内有两篇关于唐伯虎的链接

他替唐伯虎去约炮,结果成了替死鬼

大明无锡首富与尚书斗气,罢市罢工差点饿死二品大员 (华府的原型)

大明官员两种赚外快方式,但外快贪不贪谁能说清 内有三篇关于唐伯虎的链接

明清史短评1朱元璋杀蓝玉人之常情2李鸿章,3唐伯虎的悲剧一生

大明的妓女为啥那么多,朱元璋、明武宗、唐伯虎三大贡献者

明亡于正德之晚明社会风气开始变得奢靡、乖张与自我

崇祯媳妇卖蜡烛,徐达后代做乞丐,别瞎玩了小心报应

大明300年权力斗争史:张居正崛起过程中的七大势力

为嫁妆、聘礼,明朝人溺杀“多余”子女风竟达200年

本文节选并整理自拙著《玩死的帝国:唐伯虎与大明娱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