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躯赴国难:曹文诏当之无愧明末第一良将
明朝自正统六年,由兵部尚书王骥带兵平灭麓川以来,开创了明朝文官带兵的先例。后来的统兵模式常常是文官领军,宦官监军,各总兵则率领各部兵马跟进。萨尔浒之战杨镐领军是如此,而后的孙承宗、袁崇焕、洪承畴、卢象升以及孙传庭等均是由文官率兵而成为一时名将。而真正从行伍之间,一步步凭战功提拔起来的曹文诏才是真正的职业军人。
曹文诏是山西大同人,微时较为平淡,从底层军官一步步提升,跟随熊廷弼、孙承宗驻守辽东,逐年累积功劳升为游击将军。崇祯二年,京师告急,曹文诏随袁崇焕入关勤王。崇祯三年二月,当时总理诸路勤王兵马的马世龙将尚方宝剑交给曹文诏,以低一级的游击将军职位率领几位参将埋伏在玉田一带,与后金军鏖战有功。后来又转战到了遵化附近,接连收复四城,朝廷录其前后功,升为正三品都督佥事。曹文诏凭借在保卫京师中的英勇表现,引起朝廷的注意。而后陕西农民军起义声势越来越大,崇祯三年七月朝廷委派曹文诏为延绥东路副总兵,带领关宁军进入陕西征讨。
明末大量基层官僚贪腐,各郡县守备存粮不足,各地卫所兵员缺额严重,再加上多年自然灾害,朝廷外患严重无力赈灾,自陕西而起的农民起义四处爆发,官军屡屡不能抚平。曹文诏作为中高级职业军官,其职能便是为国家戡乱、抵御外敌,文昭进入陕西后就激发了其名将的潜力。
崇祯四年四月,攻克了初期农民军的根据地河曲,随后利用计谋策反王嘉胤的妻弟张立位和同族兄弟王国忠,斩杀了当时高迎祥、李自成等人的头领王嘉胤。五月,配合游击将领左光先、崔宗荫、李国奇分别围剿绥德、宜君、清涧、米脂等地的农民军,在怀宁川、黑峪泉、封家沟、绵湖峪等地展开战斗,击杀了李老柴、一条龙、扫地王等农民军首领,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展现出了过人的军事能力。
但是农民军是一路打完就一路跑,打完一伙投降散尽后又新出来一股流民,官军只能四处堵追,疲于奔命。崇祯四年,洪承畴接任陕西三边总督,提出“全力清剿”、“以剿坚抚,先剿后抚”政策,集中兵力剿灭陕西农民军,这种局面才开始出现转机。此时,洪承畴成为了曹文诏的顶头上司,两人也有了直接的交集。
崇祯五年三月,农民军首领满天飞、郝临庵、刘道江联合独行狼、李都司围攻合水,曹文诏前去援救。此时的农民军已经具备一定的作战经验了,他们利用明军马三步七、骑兵较少追击能力较弱的缺点,隐藏自己的精锐部队,派出一千多轻骑兵出来迎战,且战且退,引诱明军到达南原后,将明军紧紧包围。而此时南原城上的人都谣传曹将军已死,形势变得更加危急。曹文诏浑然不惧,拿着长矛亲自率军来回冲击敌阵,单枪匹马被包围在万余名农民军中间。各部见到曹将军未死且神勇异常,军心大振,从城内出兵夹击援助,大败农民军。
[page]
随后,曹文昭又率军在洪承畴的直接领导下多次击败农民军,巡抚御史范复粹在递给朝廷的奏章中总计历次战斗中共获首级三万六千六百,曹文诏记功第一。而此时出现了耐人寻味的事情,洪承畴作为曹的上司,在他取得如此之大的战绩后,竟然不给上报。巡按御史吴甡为其不平,再次上书又被兵部压下,最终曹文诏还是没有得到应有的赏赐。
洪承畴的此番举动颇令人诧异,史书上又未有明确的记载,其介中原因也无法得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洪承畴在此事上绝对是全力阻挡。当时兵部尚书是杨嗣昌,正是崇祯眼前红人,而杨嗣昌和洪承畴关系一直很好,杨提出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之策在洪承畴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吴甡上书正是被兵部压下,可见在此事上洪绝对是处于关键的位置。但是曹文昭卓越的军事能力和英勇谋略肯定给洪承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之后的围剿农民军过程中更加倚重于曹,因此二人的关系也就变得很微妙。
此时,农民军抵抗不住官军的剿杀,逐渐向山西流窜。朝廷随后调遣曹文诏进入山西境内围剿,命令山西、陕西的众多将领均受其节制。曹文诏因此在陕西境内行动更加顺利,然而大厦将倾,独木难支,明廷没有办法解决关键的百姓生存问题,经常出现灭亡一批又出现另一批叛军,如同割草一般,越割越多,曹文诏四处救急,哪里出现敌情,哪里就会出现他的身影。
曹文诏作战勇猛,颇有谋略,常用计谋,多设伏兵,打的都是歼灭战,经常擒杀俘虏农民军首领。他虽然武功了得,但是文功稍欠火候,是一个很彻底的武人思维。曹文诏一直与御史刘令誉不和,而当刘按察河南时,曹也是相当的不给面子。从战场下来后,与其话不投机,竟然当面斥责刘令誉,拂衣而走。殊不知搞御史的人相当小气而且具有极大的弹劾权力,刘令誉恼怒的参了一本,将四川石砫土司马凤仪军队覆灭的责任推到曹文诏的身上,迫使其调往大同抵御清军,而这一纸调令也使曹文诏的军旅生涯跌入低谷。
崇祯七年七月,清军入关进入了大同境内,攻陷得胜堡,曹文诏同总督张宗衡在怀仁坚守。但曹文诏缺乏同清军的作战经验,八月大意轻敌向清军挑战,失败而回,随后灵丘以及其他屯兵的城堡大多也都失陷。十一月朝廷追究各将的罪责,曹文诏、张宗衡以及巡抚胡沾恩一同被定罪充军到边地的卫所。命令刚下达,曹文诏的贵人山西巡抚吴甡再次上书推荐文诏知兵善战,请求把他安排到山西来。朝廷也苦于统兵将领不足,怜惜其军事才能,就命令他做援剿总兵官,让其立功赎罪。武人最重信义,曹文诏为报答吴甡之恩,竟违抗皇上旨意先取道太原进入山西境内帮助吴甡围剿农民军。
崇祯八年一月,洪承畴率主力出潼关,在河南信阳大会诸将,准备对起义军实行大规模的军事围剿。曹文诏为了截住农民军,从阌乡取山路到商州和雒南,直捣农民军老巢,然后再从山阳、镇安、洵阳等地赶到汉中来,阻止他们逃跑。五月五日追上农民军,曹文诏率领侄子曹变蛟夜袭农民军,农民军大败又再次逃亡。曹变蛟勇冠三军,大、小曹将军的名声远扩。没过多久,高迎祥、张献忠集中各路农民军近二十余万人马奔赴静宁、泰安、清水、秦州一带,曹文诏也迎来其人生中最后的辉煌时刻。
[page]
六月,明军在乱马川同农民军相遇。前锋中军刘弘烈被抓获,不久副将艾万年、柳国镇又战死。曹文诏听说后,瞠目大骂,立即赶到承畴那里请求进军作战。此前洪承畴为堵住农民军退路,分兵驻扎各地,而当面之敌人多势众,悬殊较大,无力授予他更多的兵力,但是洪承畴仍然非常高兴的应战并许诺将为其后援。曹文诏于是率领本部三千人从宁州进军,在镇宁的湫头镇同农民军相遇。变蛟率先登上城墙,斩首五百人,高迎祥诈败,变蛟紧咬不放追敌三十余里,曹文诏率领步兵紧跟在后面。
然而形势突变,农民军埋伏下的数万骑兵突然出来紧紧包围住他们,官军人少且轻敌冒进,后援又来不及跟上,只能拼死一战。战况进行着十分胶着而又激烈,此时敌军中有官军叛兵认出曹文诏,农民军顿时高兴起来,就更加紧了包围圈。然而苦于敌军势众,后援不继,亲兵全部战死。
曹文诏左右冲突,亲手杀死数十人,辗转拼战了几里路也未能突出包围圈。最后体力不支,拔刀自杀悲壮赴国而死,一同战死的部将有二十多人。曹文诏死后,洪承畴捶胸痛哭,也许这份痛苦夹杂后悔,皇上也深感悲痛,下令给予极大的安抚,而农民军这边却是异常欢喜。
文诏勇毅而有智略,忠诚而能容人,军事才干极其突出,号称明季良将第一,他的死对于明廷来说是一个极大而又无法弥补的损失。从其中一个细节又可以看出曹文诏领兵有方,深得部众信任,曹文诏被包围时,一小兵被俘而大呼:将军救我!对比三国年间魏国良将张辽被围困时,亲兵喊得是:将军弃我乎?一个是感叹,一个是反问,曹文诏受士兵信任可见一斑。
《明史》修著总裁官张廷玉评论其:曹文诏等秉骁猛之资,所向摧败,皆所称万人敌也。大命既倾,良将颠蹶,忠勇最著,死事亦最烈。曹文诏的从军经历是明末武人的真实写照,更是武人之中的杰出代表。将为国而战,士为国而死,其一生极其波澜壮阔,忠勇显著,死国悲壮,一扫人们对明末武将贪生怕死的印象。可惜的是将帅有攻剿之兵,州郡无堵御之力,朝廷无安抚之术,曹文诏等众多将领拼死守护的大明最终还是烟消云散。
- 上一篇:蒙古衣冠 元朝服饰文化
- 下一篇:难得一见的清末太监照片啊!病态的宫廷规矩成就的怪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