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汉朝的财产申报:告发人能获被告者一半财产

2022-05-19
汉武帝为了推行财产申报政策,颁布了“告缗令”,鼓励对那些隐瞒财产的人进行告发,把被告人的一半财产分给告发人,作为奖赏。“告缗令”在执行的过程中,引发了很大的社会矛盾<br/>卜式的大度感动了汉武帝<br/>在绝大多数富人都不愿意配合汉武帝财政政策的同时,养羊人卜式主动把自己的财产贡献出来<br/>由于战争和其它各种各样的原因,汉武帝时期出现了比较大的财政困难。为此,汉武帝制定了很多财政政策来解决这一问题。尤其是针对富裕阶层征收资产税的“算缗令”,要求商业和手工业从事者申报自己储藏的货物资产,并对他们分别征收12 %和6 %的资产税。<br/>汉武帝为了贯彻这项政策,随之又颁布了“告缗令”,鼓励对那些隐瞒财产的人进行告发,把被告人的一半财产分给告发人,作为奖赏。“告缗令”在执行的过程中,引发了很大的社会矛盾,这本身就说明,当时社会上隐瞒财产、抗拒缴纳新增税项的情况是非常严重的。<br/>在绝大多数富人都不愿意配合汉武帝财政政策的同时,却有这么一个富人,他的态度和其他人都相反,不仅不隐瞒自己的财产,还主动把自己的财产贡献出来,响应汉武帝,希望和朝廷共渡难关。<br/>这个愿意把财产贡献出来的人,名字叫卜式。卜式何许人也?他是生活在当时河南地区的一个富人。他致富是靠养羊,他非常善于养羊。卜式第一次提出要把家产贡献出来,是汉武帝正和匈奴打仗打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卜式说,愿意贡献家产的一半,用于补助军费。汉武帝第一次听到这个事情,觉得很奇怪,就派人去问卜式,你是想当官呢,还是想申冤?卜式说,我既不想当官,也没什么冤枉需要申诉,就是想为消灭匈奴作一点贡献。汉武帝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当时的丞相公孙弘。公孙弘说:“此非人情!”这不是人之常情。人之常情是拼命保护自己的财产。公孙弘说卜式这么做,一定有什么目的,建议汉武帝把这个人先晾在一边。<br/>这一晾就是好些年,汉武帝差不多都把这个人给忘了。可是那些年,朝廷一边要应付对匈奴的战争,一边要安顿国内的贫民,财政越来越紧张,国库差不多都空了。这次卜式不跟汉武帝说,直接拿了二十万钱去找河南太守,让河南太守拿这些钱去安顿迁徙的贫民。事后河南太守就把当时出钱帮助官府安顿贫民的富人名单,上报给汉武帝了。汉武帝一看名单,马上就认出卜式这个名字了,想起当年他曾经想给朝廷捐献财产这件事。[page]<br/>汉武帝很感动,因为和卜式相比,当时社会上绝大多数的富人都是争相把财产隐匿起来,生怕被朝廷掠夺。像卜式这样三番五次,表示愿意向朝廷贡献自己的财产,而且付诸实际行动的,实在少之又少。所以汉武帝决定奖励卜式,给全社会树个榜样,一下子就给了卜式十二万。但卜式没拿这个钱,还是把这笔钱又捐给国库了。<br/>这样一来,汉武帝就越发觉得卜式这个人厚道,卜式捐钱是真心想帮朝廷解决问题,而不是另有目的。于是汉武帝对卜式说,你放羊放得这么好,干脆替我去管理皇家林苑里的羊群吧。卜式就很高兴地上任了,去做汉武帝的“御用羊倌”,把汉武帝的羊养得很肥,繁殖得也很好。汉武帝表示很欣赏,卜式就跟汉武帝讲了一番牧羊经,说管理羊群和管理老百姓的道理是相通的。汉武帝觉得这个人是个奇才,就慢慢地让卜式走上了仕途,开始让他当官了。<br/>汉武帝想通过赐爵给卜式,激励更多的人报效国家<br/>结果是“天下莫应”,汉武帝一气之下剥夺了一百零六位侯爷的爵位<br/>到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卜式又做了一件让汉武帝感觉十分欣慰的事。这一年,汉武帝为了摆平南越,派遣了大批军队,对南越实施军事打击。前线打得非常激烈,虽然汉朝军队实力上占据优势,但士兵们不服南方水土,军队也蒙受了不小的损失。这个时候的卜式,已经是当时一个诸侯国齐国的相。卜式就给汉武帝上书:“请父子与齐习船者,往死南越。”(《资治通鉴》卷二十)即他愿意带领自己的儿子和齐国懂得怎么划船的人一起赶赴南越前线,为国效力,甚至愿意死在那儿。<br/>汉武帝看到这份上书之后,又是非常高兴。当然他不会真的让卜式去前线,去了也没用。但汉武帝认为卜式这种愿为国家效死捐躯的精神,值得鼓励。于是就因为这封上书,汉武帝赐给卜式一个“关内侯”的爵位,这已经是很高的爵位了,只比正式的侯爵低一个等级。外加黄金数十斤,良田十顷,布告天下。汉武帝是想激励更多的人来主动报效国家,尤其是那些以前通过积累军功而拥有侯爵的人,这些人都是行军打仗的老手,如果都能学习卜式精神,积极响应号召,赶赴战场,那前线形势就会好多了。汉武帝达到预期目的了吗?结果是“天下莫应”!根本没有人响应,冷场了!<br/>正好这年九月,列侯要献“酎金”。就是皇帝祭祀宗庙的时候,列侯都要贡献一定数量的黄金。汉武帝命令有关部门严格审查这些黄金,凡是有贡献黄金分量、成色不足的,一律严惩,严重的要剥夺爵位。结果这一下子就剥夺了一百零六位侯爷的爵位。这是汉武帝给他们的一个教训,这些人不积极配合国家政策,就是这个下场。<br/>对于卜式,汉武帝继续提拔,不久就让他做了御史大夫,这个职位相当于副丞相。但也正是在卜式做了御史大夫以后,他和汉武帝之间的“蜜月期”宣告结束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page]<br/>“火箭式升迁”的卜式失宠了<br/>卜式做了御史大夫后,开始批评汉武帝,最终被罢免<br/>卜式到了御史大夫这个位置上以后,不知怎么回事,不像以前那样专做让汉武帝开心的事了,开始批评汉武帝。他批评汉武帝什么呢?汉武帝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把盐和铁这两样生活、生产必需品纳入官方专卖体制,不允许民间私营,结果造成食盐和铁器都是价格高、质量低。卜式首先对盐铁官营政策提出了批评。另外,卜式最初虽然是靠向汉武帝捐献财产获得汉武帝的信任,但这时候他也对汉武帝征收资产税这件事提出了批评,说这事实上增加了经营成本,抬高了物价。汉武帝什么反应呢?“上由是不悦卜式。”(《史记·平准书》)从此就不太喜欢这个卜式了。所以卜式只在御史大夫的位置上呆了一年左右就被罢免了。但汉武帝罢免卜式的理由很有意思,当然不会说因为他提意见,所以罢免他,而是说卜式“不习文章”,不懂文章,也不会写文章,所以把他罢免了。<br/>卜式跻身于朝廷大臣行列,靠的是支持汉武帝的政策,无论是汉武帝想要钱,还是想打仗,卜式都表示无条件支持,所以他才有机会从一个民间牧羊人,一路上升到御史大夫,也就是副丞相这样的高官。但是他一旦做上御史大夫以后,就开始反对汉武帝的财政政策。他至少反对了汉武帝三项重要政策,一是盐铁专卖,二是算缗令,三是平准均输。这是汉武帝最重要的三项政策,卜式一一反对。<br/>有一种观点认为,卜式的表现看似前后矛盾,其实也很好理解。为什么呢?卜式之前把财产贡献给汉武帝,目的是想为国家尽点力,作点贡献,觉悟比较高。反对汉武帝的财政政策,是因为他的确看到了这些政策的负面效应。这恰恰说明卜式是一个很朴实的人,做他愿做的事,讲他想讲的话,其实没什么矛盾。<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