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刘邦的成功之道,除了汉初三杰的帮助,更重要的是这个原因
汉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强大的王朝之一,作为它的开国皇帝刘邦其成功的一生,除了汉初三杰的帮助,还有他自身的原因,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汉高祖刘邦的成功之道,除了汉初三杰的帮助,更重要的是这个原因。
首先说说他的名和字,也就是涉及到他究竟是什么成份。
史记上说:“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汉书的记载与之相同。可见直到两百年后的班固,也是认为刘邦是没有名的,至于邦这个名,当是做了皇帝之后的事。
季者,排行也。他的长兄叫刘伯,次兄叫刘仲,大致意思就相当于现在的刘大、刘二,刘三或者刘四的意思。听起来不象是有身份的人的名字,和曹参、萧何等人的名比起来,要没文化得多。
但是如果就这么认为刘季就是刘三,根本没有名的话,又有一个不解的地方。他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叫刘交,字游,名和字都很正式,和刘家另外三个兄弟却大相径庭,更让人奇怪的是,刘交居然还曾经受诗于鲁国的儒生浮丘伯,正儿八经的读过书,让人大跌眼镜。
刘太公(即刘老汉)除了刘媪之外,居然还有另外一个老婆?这似乎有点说不通。我想来想去,只能认为刘交的母亲是个外妇,就跟刘邦长子刘肥的母亲曹氏一样,是个外妇,大致也就是私生子的意思。与曹氏不同的是,刘交的生母可能是个大户人家的,否则刘交不可能有条件去读书。
当然了,这仅仅是猜测,没有任何史实根据。
总的来说,刘家的情况不算太差——刘老汉能找情人生私生子,刘季也能做小吏,肯定不是一贫如洗的那一类。但是也不算太好,除了刘交之外,刘家三兄弟都要下田干活,吕雉这个大家小姐嫁过来之后,也要带着一双儿子下地。(这里补充一下,按秦法,男子成年后,是要分家独立门户的。也就是说,刘季经常性的带人到寡嫂家混饭,是不厚道的。)大概可以算到中农到富农之间。
史书里没有刘邦年龄的记载,现在的两种说法,都于注解,《史记集解》皇甫谧说,“高祖以秦昭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生,至汉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年六十二。”《汉书》则是一个叫瓒的人注曰:“帝年四十二即位,即位十二年,寿五十三。”两者相差九岁。
皇甫谧,以及这个叫瓒的人,据说都是魏晋年间的人,很难说哪个说法更可靠。
本人取刘邦生于公元前247年,卒年53,但也不是空穴来说,是从一本书里得到的启发。史记《项羽本纪》里项伯去救张良时,曾提到一件事:刘邦问张良,项伯和张良哪个大,张良说,项伯大一些,刘邦脱口而出:“吾得兄事之”,以常理推测,张良应该略长于刘邦,这样刘邦才不需要问项伯的年龄,直接说吾得兄事之。而张良的生卒虽然不详,但是按相关记述,大致可靠是生于公元前251年左右,那么刘邦生于公元前247年,应该比生于公元前256年更加可信一些。当然了,这也是仅仅稍微可信一些,并不绝对。
那么作为一个混混,他又是如何做到当上开国君主的呢?有许多人说这是因为他自身的军事才能,然而实际上,刘邦本身军事指挥才能平平,按照韩信来测算,刘邦最多只能领导十万兵,而在后来的彭城之战中,他虽拥兵六十万,可最后却还是败的很惨,这其实也是可以说明一些问题的。
的确,刘邦在很多方面无法与韩信萧何张良三人相比,这一点连他自己也都承认了。但刘邦的过人之处恰恰在此时能够得到体现,那就是刘邦借此反而成为了当时大家都认可的帝王,而且刘邦其实还做得不错。也正是因为刘邦对部下可以量才使用,这个伯乐反而能够成为最大的赢家了。
而萧何张良韩信三人各司其职,也得以让汉军发挥了最佳的战力。刘邦出身卑微,于芒砀山起兵后,在当时身边萧何曹参樊哙卢绾等人跟随,并称为从龙之臣,从此开始萧何就成为了刘邦的股肱之臣了。
而且这里还牵扯到了一个故事,那就是在当时刘邦等人决定要起义后,当时刘邦觉得萧何为县吏,本身有一定的指挥管理才能,于是想让他做着一帮人的首领。但是之后刘邦却没能做到这一点,因为萧何本身看出了刘邦为不一般的人呢, 且只有刘邦能够带着大家成就大事。这以后刘邦带兵起义,一路披荆斩棘,而萧何就承担了刘邦军中最为繁重的后勤工作,在当时萧何素有威望,且人缘极好,因而刘邦军中始终能较为稳定,这无疑是萧何的一大功劳。
再看张良,张良最早是在博浪沙玩了一把刺杀,在当时虽然行动失败,但张良反而得以成名,此后张良得到奇遇,一时之间张良成为了刘邦赖以敬重之人,为其出谋划策。在进入咸阳与打败项羽中,张良无疑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此后刘邦建立西汉,张良更是主张刘邦定都关中,以关中地区作为大门,从而奠定了大汉四百年的基础。
再看韩信,韩信最开始温饱尚不可得,在当时甚至还受到了地痞流氓的羞辱。但是金子早晚都会发光的,韩信本身素有大才,因而在刘邦和项羽争霸天下的过程中,韩信却反而成为了仅次于项羽刘邦的第三大势力,此后更是拥兵三十万,一时之间连项羽都表示愿意和韩信结盟,但韩信最终还是跟随着最为器重他的刘邦,并成功在垓下击败了项羽。不得不说在消灭项羽的过程中,韩信是当居首功的。
以上可以看出汉初三杰在刘邦称帝的过程中有着不可缺少的贡献,然而小编认为刘邦之所以能成功更重要的是以下这些原因。
刘邦最大的特点,也是他能够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他善于用人。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手下都有不少出色的谋士和武艺过人的将领,在争夺天下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把他们牢牢拴住,让他们心甘情愿的为自己效力,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大大提高。刘邦正是做到了这一点,才得到了天下。
刘邦是一个好的领导者,他非常了解手底下的人各自都有什么才能,也知道每个人想要的是什么,还知道自己应该怎样跟他们相处。所以,刘邦虽然自己没有太大的本事,却能够获得最终的成功。他知道韩信在带兵打仗上是位奇才,他就把攻城伐寨的重任交给他,若不是韩信,谁人能够将威震天下的西楚霸王逼的自杀?他知道萧何有治理国家的天赋,便让他在自己身边帮助自己处理朝政,在自己死后还把汉惠帝托付给他;他知道张良有掌控百万雄师之才,便放心地将军中事务交付给他。刘邦知道单凭自己的本事是无法跟项羽抗衡的,所以将这些将才任为己用,让他们各自从事自己擅长的领域,这是刘邦能够成功最大的因素。
刘邦不仅知人善用,他还毫不计较用人的出身。韩信在跟随他之前是一个无业游民,刘邦没有嫌弃他,将他拜为大将,才有了后来的常胜将军。樊哙本来是个屠夫,刘邦把他招至帐下,为自己日后南征北战充实了战斗力,而且这位屠夫还救了自己一命。娄敬是个被发配边疆的士兵,刘邦却对他偏爱有加,还赐他姓“刘”。这些人的出身都不是太好,但是刘邦能够不问出身,见到有才的人就招之即用,这种领导能够成功也就没什么稀奇的了。
刘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赏罚分明,不计较别人得罪自己的事情。刘邦在建功立业以后,对跟随自己打天下的功臣们论功行赏。大多数人都得到了赏赐,但是也有一部分功臣没有得到封赏,因为刘邦还没有想好该怎么赏赐合适。一日,刘邦听说有人想要谋反,急忙把张良招致身前,询问对策。张良对刘邦说:“陛下封赏的这些大臣基本上都是你身边的人,还有些人也为您打下天下立下了不少的功劳,但是由于曾经得罪过您,却没有得到封赏。
很多大臣们都在想,像我们这些为大汉江山立下不少战功,但是却和皇帝关系并不太亲近的人,是不是就得不到该得的奖赏呢?如果还曾经得罪过皇上,那是不是不仅得不到奖赏,还会被杀头呢?他们对这一事情十分担心,经常聚在一起讨论,所以就有传言他们要造反。”刘邦这才觉悟,知道自己做的不对,急忙向张良讨教。张良建议刘邦,立刻封赏一些曾经得罪过自己但是却立过战功的人,只有这样才能够让众位大臣们放心。刘邦对这个建议连连称赞,立马照做了。
刘邦另一个令人称道的地方就是他用人不疑。古代历史上的君王总是多疑的,因为他们面对的情况复杂,接触的人也很多,而且自己位高权重,非常容易被人算计。所以他们只能提前去算计别人,导致许多忠臣良将得不到重用,甚至被冤枉致死。大将陈平在被刘邦所用之后,得到了很高的待遇,令一些刘邦的旧部非常不满。他们觉得自己跟随刘邦多年,看官职还不如新来的陈平,所以他们就去刘邦那里告状说陈平受贿。刘邦把他叫来对质,陈平说:“我先后跟随过很多人,都是因为他们不重视我的意见我才离开的,听说您能虚心听从下属的建议,我才来投奔您的。我来的时候身上一分钱都没有,要是我不收下别人的馈赠,我连饭都吃不起。我向您提了那么多的建议,您如果觉得有道理,您就采纳,若是觉得我是胡说八道,那他们送我的这些钱我全都还回去。大王您觉得这样行吗?”刘邦听后,立马向他道歉,说自己从来没有怀疑过他。
历届开国皇帝都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成功的,刘邦正是得益于上述几点,才开创了西汉王朝。
那么对此你有何不同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