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林则徐来指挥鸦片战争大清是否有战胜的可能?
公元前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清廷战败,不得已与英国等在南京签订了屈辱的《南京条约》,这一场战役西方列强用船坚利炮打破了清廷的国门,为此身在北京的道光皇帝甚至去太庙哭了一场,就是不知道那个时候的皇帝是否意识到了鸦片战争的结束远远还不是结束。但是当时朝中已经有了一种声音,提到了林则徐。他们认为如果是林则徐来指挥鸦片战争,大清断然不会落到如此地步。那么历史真的存在这种可能吗?如果在鸦片战争的时候,林则徐没有被罢官,那么他真的可以力挽狂澜,大清真的有可能在鸦片战争中取胜吗?
一、林则徐政绩斐然但并不懂兵机,也不了解英国的实力
首先我们必须肯定林则徐的历史地位和斐然的政绩。林则徐在任湖广总督期间,就在两湖地区大力禁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他在上书中痛心疾首的写道“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此言可畏一针见血,道光皇帝也看出了鸦片的危害,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烟患最严重的广大地区禁烟。最终林则徐在虎门将收缴来的大批鸦片全部销毁,在这方面林则徐民族英雄的称谓是当之无愧的。
但是林则徐也有自己的缺点。林则徐和当时和很多官员一样,也不了解英国的具体实力,甚至连基本情况也不了解。林则徐曾经对洋人有过这样的描述“只要断绝了对西方人茶叶和大黄的供应,他们就会因为消化不良而死”。。可见当时林则徐也沉浸在天朝上邦的迷梦中。此外林则徐从中进士入朝为官就一直是文官,从来没有过指挥军队的经验,如果真的由林则徐指挥清军,结果应该也不会比那些将军们强多少。
此外,当时的整个官场已经十分的糜烂;而林则徐与他们格格不入,从政一直雷厉风行。广东的各级官员与那些鸦片贩子们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利益关系,林则徐的禁烟使他们断了很大一笔财路。林则徐在禁烟期间就发现这些人处处掣肘,命令下来的任务一直都是阴奉阳违,这样的官场在鸦片战争期间也很难做到政令统一。
二、清军远非昔日之力,装备与入关之时并没有多少进步
不得不说清军在入关之初,确实是一支虎狼之师。但是在经过了100多年的太平岁月之后,清军的战斗力已经严重下滑。从嘉庆时期的白莲教大起义中就可以看出清军早已不复入关时的英武。又过了30多年,清军的战斗力也就更低了。清军中的主力绿营兵中也有很多士兵吸食鸦片,甚至还有军官出售鸦片。至于当年的满洲八旗,现在已经成了纨绔子弟的代名词;骑兵没有马,水军不会水,连基本的操练也没有参加过。
在指挥层面,清军将领根本就不知道对手到底是什么水平,一直以为还是那些蛮夷小邦。英军舰队进入长江以后,一位清军将领竟然还异想天开,要仿效周瑜赤壁之战的战术,用火船去烧英国军舰,估计他完全是按照《三国演义》在打仗。另一位从福建前来增援的将领更是离谱,他为了能够使士兵能够与英军展开白刃格斗,还特意选拔了500名藤牌兵。最重要的是当时的清军装备相比100年前并没有多少进步,仍然使用着刀叉剑戟,最多配备一些已经过时的鸟铳。
三、英国早已把中国看透了,英军装备也远非清军可比
早在乾隆末年,英国就派出马嘎尔尼率团前来祝贺乾隆大皇帝的80圣寿,除了请求通商的要求以外,看清中国的虚实也是很大一部分原因。到达中国的马嘎尔尼为看到的一切大吃一惊,原来为了展示清军的雄壮,乾隆皇帝命令沿途的清军加紧操练、穿戴整齐。不过,马嘎尔尼认为这些人远不是英军的对手。此外,在带来的礼品中,包括乾隆皇帝在内的所有人都只对那些各式各样的钟表感兴趣,而对英国最新的枪械和战舰模型不屑一顾。马嘎尔尼在对英国国王的报告中写道“只需要帝国几艘三桅战舰,就可以吹灰其整个海岸水师”。
从两军海上力量的对比来看,清朝水师最大的战舰排水量也没有超过400吨(想想大明朝郑和下西洋时的6000吨巨舰),最多只能安装11门火炮,而且这种战舰的数量还不多。而英军的战舰普遍都在1500吨以上,最小的战舰也能安装20门火炮,签订《南京条约》的那艘康华丽号竟能携带74门火炮。可见两军的差距有多大。陆军对比上,清军同样要被暴打。英军装备的步枪在射程、射速和精度上的具有极大的优势,作战效能是清军鸟铳的2倍以上。
通过以上的这些对比,其实可以很明显的发现,长久的禁海,闭关锁国政策只是自我欺骗,当时的大清已经不复大唐时万朝来贺的世界地位了。在鸦片战争时,即便林则徐没有被罢官,仅凭他一人之力是难以挽救秦王朝的命运的。而且清廷当时会出现这种声音,不过是觉得自己还有一战的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落后太多了,才会在几年后再次遭遇一次鸦片战争。
- 上一篇:职场称呼礼仪
- 下一篇:赵氏孤儿案第1集分集剧情:春秋争霸天下大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