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日本刀从何而来

2022-05-19

日本刀被称为日本的国宝,也随着武士道精神成为日本的象征之一。然而,日本刀的根源是来自中国,其原料的选择、锻造与研磨,甚至鉴定鉴赏,无不透射出中国古代的刀剑工艺与文化。通过对日本刀的锻造工艺与鉴定鉴赏的研究,可以令我们从侧面了解到一些早已泯灭在历史长河中的中国古代高超的刀剑制造技术,将我们祖先的这些巅峰技艺拂去历史的尘埃,还原它曾经的熠熠光辉。同时我们也尽力从技术的本源,去分析和了解日本刀种种优异性能的成因,抛去那些望文生义以讹传讹的神话面纱,呈现其本来面目。

日本刀的发展初期受到两次重要的影响,一是我国汉朝到南北朝时期,通过朝鲜半岛将铁的冶炼技术和刀的锻造工艺传到了日本。在日本近现在考古挖掘中有不少这一时期的环首刀被发现,表明此期日本造刀形制中除了本土特有的蕨手大刀之外,汉环首刀可能是一个重要的模仿对象;二是唐朝前后,些次传入规模和意义之重大犹在汉时之上。日本目前留存的国宝之一,丙子椒林剑、七星剑是中国隋朝时造刀,通过朝鲜半岛的百济传入日本,作为圣德太子的佩剑,之后保存在日本四天王寺并流传到今,为日本现存唐(隋)刀中之最优作,其他如水龙剑等也是隋唐传入刀剑中的名品。根据日本古来记载,以及现代的研究证实,在这些隋唐刀剑上,即采用了将多种含碳量的钢铁混合折叠锻打与复合结构锻造的技术,烧刃纹美观且淬火产生的不同晶体组织形态丰富,地肌板目锻,小沸、地沸、金筋、砂流等,体现了隋唐时高超的锻刀工艺,随着日本遣唐使频繁访华与长期滞留,将唐朝方方面面的艺术文化悉数传入日本并为日本全国上下欣然接受。此时日本做刀是典型的隋唐直刀式样,日本称之为“唐样大刀”,即仿造的唐大刀,以及较短的一些横刀、横剑这样的防身兵器。并且也学足唐刀,在刀身和刀茎上堑刻有中文铭文,这些式样一直从奈良时代延续到平安时代。唐之后,五代时期中原的战乱,使得有少数中国工匠辗转逃亡到了高丽,其中可能又有部分刀工渡海来到日本,更是进一少带动了日本的铁与刀剑锻冶技术的发展。日本刀工在长期仿制唐刀的过程中,发现了将原本的直刀剑淬火变弯后仍可保持性能的做法,且更适合马上作战,于是将其发扬和演变成具有一定弯曲弧度、纵向对称的镐造刀外形,这个形制更耐高速冲击,也恰好符合了马上作战的要求,遂在之后不断的发展中进化成为今天为世人所熟悉的日本刀。在这个从直刀到弯刀的演变过程中,有三个基本要素始终被严格保持和继承:

一,利用低温(1200度以下)还原冶炼法炼制出适合做刀的高含碳量和低杂质含量的半成口原材料“玉钢”;

二,通过对钢铁的反复折叠锻打,既去除了原材料中不必要的杂质,又把铁的含碳量降低到适宜的范围内,同时令铁质和含碳量变和均匀,而且在反复折叠中形成的层层叠叠的复合结构蕴含着极强的机械性能;

三,覆土烧刃,这种类似于局部淬火原理的热处理方法,令刀刃得到充分硬度的同时,刀身仍然保持一个相对较低的硬度和较好的韧性。所这些处理的原则,都是为了实现自古相传的十二字目标:

刚柔相济,不弯不折,锋利易切

日本刀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先后出现了太刀,短刀,打刀,胁差,锥刀,枪等等众多的形制(日本古代的各种长兵器也是由刀工制作,并因与刀剑同样的制作工艺而并入日本刀的范畴)。又随着时代的变化,技术的进步,各流派不同的发展方向,衍生出许多不同的刀剑姿态,锻造与烧刃风格,刀剑装具的制作日益丰富繁多,日本的刀剑鉴定鉴赏也随之从最初中国传来的古代相刀剑术,演进成为一门博大,严谨,综合性的学术课题。

→ 欢迎喜欢,对刀剑兵器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加师傅号:longquanzjk

→欢迎想要了解更多冷兵器知识的朋友,关注冷兵器自媒体:zglengbingq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