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刘备仁义深入人心,鲁迅先生偏偏觉得有问题

2022-05-19

(加盟作者秦风1978原创作品,请勿转载)

刘备仁义,这在正史记载中有例可循,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更是得到进一步升华。这种印象数百年来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同。可偏偏鲁迅先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演义想要写好刘备的仁,结果反倒显得很虚伪)。”

这话改如何理解呢?按照字面的意思,鲁先生本来是认可刘备的“仁”的,只是认为演义没写好。当然鲁先生也可能认为刘备并不“仁”,而他的这句名言只是就事论事认为小说没写好。无论怎么说,我这里不妄评鲁大师。

在看待刘备的问题上,大多数人都是把刘备绑在曹操身上一起看的,甚至我们可以把刘备和许多号称英雄的帝王绑在一起看。因为他们是同一类人,如果觉得用政客或者政治家来称呼他们不确切的话,我建议直接把它们归为帝王类。帝王是干什么的?他们存在的目的是什么?这个是首要的问题。我想帝王就是要打天下、坐江山的,他们存在的目的就是消灭对手,然后成为天下共主。

刘备是一个帝王,也就是说,刘备这一辈子,一定要去消灭一些人,这是他的身份决定的,如果他不这么干,那么他就不配混迹于诸帝王之间。从这个意义上说,刘备一生的奋斗,无论是夺了某人土地也好,背离了某个势力也好,这都是他该做而且必须做的,比如要攻打西川,无论西川有多委屈,多无奈。如果刘备一辈子不打西川,他甚至不抢荆州,再往前说,不脱离曹操,历史上少了刘备这么一股势力,也就少了这样一个帝王,我们也就不用讨论刘备“仁”与“不仁”的问题了。所以,刘备的“仁”,还必须建立在他一生的征战与夺取之上。

从这点上看,我认为李卓吾的厚黑学,所切入刘备干的那点事情的角度,还真有点无聊。三国时代的那些君主,每一个人都要去和别人争斗,去抢地盘,不去抢地盘的君主不是一个合格的君主,抢地盘抢不过别人的也不是合格的君主,刘备到了新野过后如果不再动手抢地盘,将来写书他最多就能等于一个陈登或者臧霸或者张绣或者太史慈,从这个层面上讲,君主之间是没有好坏之分的。

我们还是把曹刘孙上升到帝王高度,那么帝王之间难道就不分好坏了么?显然不是的,虽然要分清楚一个帝王是否好坏很困难,特别是在一些有争议的帝王身上,特别困难,但人总是有好坏之分的。这时候,最重要的可能是立场又或者角度,站在了不同立场之,分析的结果大相径庭,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对同一个人的分析也可能出现完全不同的结果。所以有人说曹操是三国时代最大英雄,也有人说刘备是著名枭雄。人总是有立场的,也总是有看问题的角度的,这,可能永远无法完全统一。但知道这一点,对于我们分析刘备的“仁”是有用的。

三国演义的人物生活气息相对较浓,但也存在一个抽象的问题,结果就是把刘备抽象为了“仁”、关羽抽象为了“义”、曹操抽象为了“奸”、诸葛亮抽象为了“智”,既然是抽象,那就不是问题的全部,而仅仅是问题的一方面,当然这方面肯定是比较突出的。如果我们还认可罗贯中大师的地位,那么我们就不能忽视罗大师在这方面的判断,在众多历史人物中,罗大师为什么会给刘备带上光环,而偏偏要去诬蔑曹操呢?

刘备把曹操一统北方的行动归纳为“暴”,而把自己满世界逃亡的行动归纳为“仁”,说明他是认识到了他和曹操在治国理念上的差异,当然,这也可能有粉饰自己的原因。携十万百姓渡江,原因可能有很多,但这至少显示了刘备在“仁”上面下的功夫,而且这功夫显示了效力。当刘备南逃的时候,一路上都有人加入到跟随的行列,当曹操北退的时候,荆州人纷纷归附刘备,这都说明了刘备的“仁”并不仅仅是字眼上的粉饰,是展示了力量的。

曹操能一统北方,自然有他的优势与优点,往小了说是他个人的能力很强,往大了说是历史对他的选择。但这不是推翻刘备“仁”与“不仁”的重点,因为刘备也“暴”,他也要打仗,也要杀政敌,曹操也“仁”,也要搞建设,也要进人才。那重点在哪?重点在于施“仁”与施“暴”的比例。我们有时候是很好忽悠的,百分比刚刚往“仁”字方向挪动那么一点,我们就感激涕零,不辨东西了。

如果论“仁”,我以为把刘备放在曹孙俩人身边,刘备是当得起的,或许把中国的帝王们都搬到一起比较一下,刘备也当得起那个“仁”字。再来看重点,可能怎么理解“仁”才是最重要的。就像刘备自己说的那样:“若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他的仁义,只是争取人心乃至争取胜利的一种手段,其中包含了巨大的功利性。在蝇头小利和能够帮助自己争得更大利益的人心两者选一,刘备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当利益非取不可,仁义非背弃不可之时,刘备则巧妙地把恶人之名让自己的属下背上,自己依然做自己的仁君。”仁君是不可能存在的,也就是说,我们所讨论的“仁”这个字或者“仁君”这个词,根本就不会有存在的必要。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