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楚汉之争:为什么韩信不独立?

2022-05-19

公元前196年的冬天,相国萧何诈称皇帝刘邦已平定叛乱,传韩信入朝朝贺。韩信入朝后等待他的却是死亡。临死前,韩信却大呼,“吾悔不用蒯彻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蒯彻曾是韩信帐下一个谋士,力主韩信在楚汉相争最关键的时候独立。韩信当即拒绝了这个建议。那么,楚汉之争,为什么韩信不独立?

士为知己者死

韩信出身贫寒,尝尽了人间的苦楚。秦末大起义,他不甘平庸,投奔了项家军。然而,项梁也好,项羽也好,韩信的才华都没有得到重视发现,尽管他曾经献计。项羽分封天下,失落的韩信又投奔了刘邦。经过长时间的观察,萧何发现了韩信的才华,并推荐给了刘邦。刘邦拜他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将军。韩信的自尊心得到了满足。

韩信平定齐地后,项羽曾派人游说韩信使其反汉和楚。韩信当即回绝了使者的话。史书上记载,“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倍楚而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此。”意思是说项羽不识我的才华,只有刘邦识得。在那个时代,士为知己者死的观念很重。所以,不管是项羽的使者,还是韩信的谋臣,他们都劝不动韩信。

[page]

韩信帐下大将不属于韩信集团

韩信贵为大将军,汉家的兵马名义上均归他节制。但真正效忠韩信的大将并不多。韩信平定魏、赵、齐的军事活动中,刘邦都安插自己的沛县兄弟协助韩信。其中,灌婴曹参两员大将就是沛县集团,他们效忠于刘邦。有人反驳,只要韩信开出的条件够诱人,他们就会倒戈。笔者认为此种可能不会出现。在中国文化中,同乡是一个关键的纽带,特别是古代。灌婴、曹参等人与刘邦属于同乡,他们的利益是共同的。他们二人掌握韩信军队的实权是刘邦授意的,他们的忠诚度是没有问题的。毕竟,同乡曹无伤曾经背叛过刘邦,刘邦对此时的人选是很慎重的。

平定齐地后,韩信的军队被刘邦削弱

在中国古代,如果谁拥有军权,谁就有话语权。刘邦拜韩信大将军后,意味着军队就是韩信的。当然,刘邦的内心是不愿意的。因此,他一边用韩信,一边削弱韩信的实力,防止他坐大。如果你翻过史书的话,我们会发现刘邦多次将韩信手中的军队夺走,并让韩信重新招募新人。

平定齐地后,韩信军队同样被刘邦征用。史书记载,“乃遣张良往立信为齐王,征其兵击楚。”一年之后,韩信参加垓下之战,他指挥自己带来的精锐以及其他汉军时,用的是以多胜少,多方围堵,断其粮道,轮番出击的方法才将项羽击败。虽然说韩信有减少伤亡的意思,但也说明他手中的精锐并不强。如果楚汉之争独立的话,韩信可以给刘邦以重创,但不能成为第三支力量。

同样,韩信刚将项羽打败,刘邦就夺了他的军队。韩信根本没有力量和时间去独立。

[page]

得到齐地后,韩信的根基并不稳

韩信偷袭并拿下了齐国,只是打败了齐国的主力部队。不久,齐国贵族携手项羽进攻韩信。韩信利用潍水击败了齐楚联军后,又派曹参和灌婴分兵攻打其他齐国的城市。也就是说韩信得到的是齐国的国都,其他的齐国国土还在田氏的手中。此时,齐国国土上成分复杂,韩信稳定齐地已经是件头痛的事,如果此时独立,无疑是自找死路。

到了五胡乱华时,刘渊非常崇拜刘邦,曾将石勒比作“韩信”。但刘渊不注意削弱石勒的实力,以至于自己的实力削弱后,石勒独立。然而,这个石勒的独立也是在襄国附近苦心经营之后,才独立的。

韩信拿下齐地后,貌似其实力雄厚。但他的实力削弱,没有稳定的根据地。笔者认为韩信看到了这些后才没有独立。楚汉之争,韩信根本没有独立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