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的尸体为什么没有头?解读乾隆裕陵被盗之谜
2022-05-19
乾隆的尸体为何没有头?乾隆帝这个如意之君也有不如意的地方,比如,备受关注的裕陵盗案,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1928年7月,流氓军阀孙殿英悍然盗掘了乾隆帝的裕陵。采用的办法一是砸。他们的工兵使用了利器,如镐、锤子等,奋力砸石门,我们在实地看到了两扇石门之间有这样的被利器砍击的痕迹,但是,效果并不显著,也就是没有砸开。二是撞。他们不是人撞,而是用大的木头撞击石门,我们看到在裕陵的后宝山上到处都是粗大的松柏树。老守陵人回忆,盗陵兵匪砍伐了后宝山上的大松树,然后,十几个年轻力壮的兵匪,抱住大松树的树干,直直冲向石门,撞击,自来石被撞断了。应该说,这个办法很奏效,石门基本上就是这样被撞开的。三是炸药炸开。第四道石门由于被棺材顶住了石门,兵匪便使用炸药炸开了石门。<br/>乾隆皇帝这个十全老人,在这次浩劫之中真是凄惨极了。盗案发生后40天,一直住在天津张园的溥仪召开了“御前会议”,决定重新安葬乾隆帝及后妃的尸骨。他派出了一批遗老遗少,还有宗室,官员、厨役、民国卫兵等一行七十余人,分乘小汽车10辆,大汽车6辆,从天津出发,走了两天,因为正是阴雨连绵的季节,道路泥泞,不好走。参与这次重殓的遗老们把当时看到的情况写在了日记上,编辑成资料《东陵盗案汇编》,这部珍贵的资料中记录了乾隆帝及后妃的尸骨惨状:<br/>一是尸骨被抛出了地宫。盗案发生后,守陵人员才出来,他们来到裕陵,大吃一惊,看到地宫门外,一片狼藉,尤其发现了人的尸骨。《东陵盗案汇编》中记载:“捡得肋骨一条,脚骨二块,膝骨一块。”这些尸骨毫无疑问是从地宫之中出来的,也就是乾隆帝及后妃的尸骨,真是太凄惨了。守陵人哪里看过这些,乾隆帝后的尸骨为什么给扔到了地宫之外?原来,地宫之中有很深的水,那些珍宝和尸骨就泡在深深的泥水之中。匪徒们打开地宫之后,面临两个大难题:一个是地宫之中一片汪洋,要在水中捞宝;一个是地宫之中一片黑暗,看不到目标。怎么办呢?兵匪们找来了筛子之类的东西,一部分人在地宫里面,用筛子在水中捞,捞到之后,传递到地宫之上,等候在地宫上面的兵匪接过来。可是,兵匪们一看,不对劲,根本不都是宝物,还有好多尸骨,于是,他们拿走了宝物,就把那些尸骨残忍地扔掉了。<br/><img src="http://data.jianglishi.cn/pic/4C/BD/4CBD890D39DC435F64533062A43ED096.jpg" class="cont_pic" class="cont_pic" class="cont_pic" target='_blank'>秦始皇本纪》(卷6),徐市带数千童男童女去东海求“不老药”时,因在蓬莱遇到了大鲛鲁鱼,便请嬴政派神箭手与他同往,“蓬莱药可得,然常为大鲛鱼所苦,故不得至,愿请善射与俱,见则以连弩射之。”嬴政“乃令入海者赍捕巨鱼具,而自以连弩候大鱼出射之。”自然嬴政在营造自己的陵墓不会不使用这种装置。史载,太子胡亥袭位后,“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br/>其实在机弩发挥作用,自动射杀入侵进墓道者之前,还有一个“拦路虎”,也是反盗手法,就是用自来石顶死墓道。在帝王陵中,反盗设计严密,在专供棺椁运行的长长墓道上,由入口到地宫一般至少设有三道,多者七道,重达数吨至吨数十吨的石门把守,此门固若金汤,最外面一层俗称“金刚墙”。而金刚墙的位置也相当隐蔽,没有知情者很难找到。<br/>1949后官方发掘的第一座帝王陵寑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定陵”,这也是迄今为止惟一一座主动发掘的帝王陵寑。1956年5月19日考古人员挖了第一铲土,但直到当年的9月2日这天,才找到传说中的、写有“此石到金刚墙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的“指路石”,找到了金刚墙。而在金刚墙的石门后,一般都顶有一根同样神秘的“自来石”。这块石头,其实是一根长方形的石柱,起抵门棍的作用,有“一石当关,万夫莫开”的奇效。<br/>[page]<br/>棺椁摆定,人员退出,这自来石是怎么将门顶住的?一般顶门都是人在里面才能完成的。原来秘密在石门和门轴的设计,两门的对接边缘扣槽,门轴上下端打磨成球状,又在两扇石门中间齐门缝的相同部位,打凿时多留出一个凸起的槽口。关闭石门前,工匠将自来石放在地面的石质凹槽内,通过一把特殊的工具—— “7”字状、俗称拐钉的物件套住自来石。<br/>当人从地宫中全部撤出后,先关起一扉门,工匠拉动拐钉,让其慢慢前倾,使之与石门上预留槽口对接。石条倾斜后,借助巨大的重量,会压迫有门轴的石门转动。这时候工匠迅速拿开拐钉,石门自动关闭,直至完全合缝——两端均插在石槽内的自来石将石门死死顶住,不知窍门的人根本无法打开。<br/>而如果要打开这扇石门也得通过那把特殊的工具、“7”字状、俗称拐钉的物件。当年打开定陵地宫的石门就是这样。这个特殊工具与钥匙的功能差不多,这种“开门”办法,在古代即为入户偷盗的贼人掌握,从门外可将拴起来的门轻松打开,也是圈内的常识,考古人员实际上借用了这种行窃技术。定陵两扇石门十分沉重,做得高大工整,高3.3米,宽1.7米;顶门的自来石长达1.6米,上面尚存墨迹:“玄宫七座门自来石俱未验”。<br/>这是什么意思?专家至今也未完全弄懂,只是猜测。<br/>而即便盗墓者打开第一道石门后,未必就能找到第二道门,陵墓内一般设有多条迷道,搞不好就出不来;也未必能顺利打开下面的道道石门,因为各门背后的“机关”不尽相同。1928年的民国时期,军阀孙殿英在盗掘慈禧陵寑时,进入地宫的最后一道石门便无法打开,本来打算用炸药炸开的,怕损坏陵内宝物,改用40名士兵用粗木桩硬撞的笨法子方得以进入,后来调查人员在现场调查发现,顶门的自来石被撞断成几截。<br/><img src="http://data.jianglishi.cn/pic/65/35/6535ECD87AE8EC193E260212FF874D66.jpg" class="cont_pic" alt="乾隆的尸体为何没有头?解读乾隆裕陵被盗之谜"/><br/>孙殿英在盗慈禧陵寑的同时,另一路士兵也在盗掘乾隆皇帝的裕陵。期间,出了奇事。裕陵内葬有乾隆和孝贤纯皇后、哲敏皇贵妃等6人,当年乾隆沉重的棺椁安置到地宫石床上后,为确定风水线,校准龙脉最旺的方位,在棺的四角放了四块很沉的龙山石。<br/>孙殿英在顺利打开前面几道门后,最后一道真的成了拦路虎,怎么也打不开,撞也无济于事。情急之下,只好将其炸开。石门炸开后,士兵惊讶地发现了一个天大的奇事:其它五个棺椁都在石床上,独乾隆的“走”了下来,将石门死死在顶住,以致士兵无法将门打开。<br/>是不是乾隆地下有知,知道将有贼人要来盗掘裕陵,自己只身“下来”顶门?同样奇怪的一幕在1975考古专家清理裕陵地宫时又出现了,乾隆的棺椁这次又“走”下来顶着了石门,起到了自来石的作用。有专家认为这是渗漏进的地下水浮力作用,将棺漂起所致。但其它五具为何不动?而且乾隆的梓棺四角有重石固定,如果是地下水的浮力作用,当有很大的波浪,而渗进来的水显然不存在这个条件。乾隆棺椁顶门一事,至今专家未能拿出令人信服的考古发现,来证明乾隆棺椁走动、“看护”自己陵寑的原因,成为一道谜题。<br/>
- 上一篇:西游记最厉害的十大兵器排行:第一竟然是它!
- 下一篇:礼品选择的几点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