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皇储的赵廷美真谋反了吗?真相令人难以想象!
古代封建社会,权力的顶端统治者就是皇帝,可以说这是所有人都向往的位置,然而在宋朝时期发生了一件怪事,就是身为皇储的赵廷美居然谋反了,那么这是真的吗?今天就小编来说说。
宋太祖的父亲名叫赵弘殷,他有五个儿子,分别是赵光济、赵匡胤、赵光义、赵廷美、赵光赞。其中赵光济、赵光赞年幼夭折,所以实际上只有赵匡胤、赵光义、赵廷美长大成人。宋太祖死后,他的儿子没能继承皇位,宋太宗按照所谓的“昭宪顾命”成了新的皇帝。
按照“兄终弟及”的原则,宋太宗即位后,赵廷美就成为北宋实际上的皇储,他被封为“中书令、开封尹”,“又加检校太师”。在当时出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无论是赵匡胤的儿子,还是赵光义、赵廷美的儿子,一律称为皇子。可是到了982年,赵廷美却被揭发蓄意谋反!
根据揭发者的消息,赵廷美有两套方案,其一利用皇帝到金明池水心殿游览的机会,将其除掉;其二,赵廷美在家装病,等到赵光义到府上探病时,然后发动政变。赵光义得知此事后,将赵廷美贬出朝廷,同时重赏了那些揭发的官员。然而,那些揭发赵廷美的官员,全都是赵光义的亲信。
赵廷美被贬到西京洛阳后,赵光义还是没有放过他。在新任宰相赵普的支持下,宋太宗借口赵廷美与前任宰相卢多逊勾结,捏造出了赵廷美意图谋反的证据。宋太宗召集百官,太子太师王溥等七十四人上奏:“多逊及廷美顾望咒诅,大逆不道,宜行诛灭,以正刑章。赵白等处斩。”
这时候,赵光义表现得很大度,“廷美勒归私第”,同时削去了赵廷美子女的皇子、皇女的称号。赵普这时候认为“以廷美谪居西洛非便”,于是教唆知开封府李符上书,“廷美不悔过,怨望,乞徙远郡,以防他变。”赵光义于是“降廷美为涪陵县公,房州安置”,还派自己的亲信担任房州的知州、通判。
赵廷美被贬到房州后,既感到气愤,有觉得恐惧,毕竟有赵德昭的前例。984年,迁居房州后不久,赵廷美“因忧悸成疾而卒,年三十八”。北宋“最佳男演员”赵光义闻讯后,又在百官面前哭了,还对宰相说:“廷美自少刚愎,长益凶恶。朕以同气至亲,不忍置之于法,俾居房陵,冀其思过。方欲推恩复旧,遽兹殒逝,痛伤奈何!”
由此可见赵廷美的死亡可以说是赵光义一手指导的,那么他为何要杀害自己的弟弟呢?
都是因为所谓的“金匮之盟”闹的。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六月,即赵匡胤称帝的第二年,杜太后弥留之际忽然传召赵匡胤、赵普进宫。二人进宫后,杜太后问赵匡胤知不知道他为何能得天下。赵匡胤不知如何回答,只好说:“这都是因为祖上和太后积德。”不料,杜太后却说:“这是因为柴荣把帝位传给幼子的缘故!倘若周朝有年长的君主,哪能轮到你当皇帝?你和光义都是我生的,你将来要传位给弟弟。四海之大,亿万之众,国有长君,乃社稷之福啊!”赵匡胤频频点头。很显然,杜太后传召赵普,就是要他为这份政治遗嘱做个见证。赵普当即在太后榻前写下这份盟约,并在末尾署上“臣普记”三个字,然后将盟书封存在一个金匮中,命谨慎可靠的宫人保管。这就是著名的“金匮之盟”。
对于这一事件,从出现起就不断有人提出质疑,到了清代,有人干脆认为盟约的内容是虚构的。到了二十世纪,更有众多学者纷纷撰文,提出“金匮之盟”纯粹是伪造的,出现的时间应是太平兴国六年,作伪者当为赵普。
“金匮之盟”的真相果真如此吗?其实,问题并没有这么简单。
杜太后经历了唐末至五代王朝更替的特殊时期。五代的十三个帝王,没有一个在位的时间超过十年,其中有七个死于非命。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谁能保证赵匡胤不会重蹈覆辙呢?历史经验告诉杜太后,必须确立一个年长的储君,才能保证大宋王朝的帝祚永昌。换言之,在大宋立国根基未稳的情况下,万一赵匡胤遭遇不测,年仅十余岁的赵德昭是无法应付的。而年已二十几岁且拥有丰富政治经验的赵光义,显然是最理想的皇位继承人。
另外,赵匡胤始终没有立自己的儿子为储君,甚至一直连王爵都未封。与此相反,杜太后去世仅一个月,赵匡胤便任命赵光义为开封尹、同平章事,后又封晋王,位在宰相之上。由此看来,赵匡胤有可能是按照杜太后的遗愿,把赵光义视为接班人。
既然“金匮之盟”的真实性不能完全否定,那么,作为盟约唯一见证人的赵普,为何不在赵光义即位时公布盟约,而要等到太平兴国六年才抛出来。他的动机是什么?时隔二十年才抛出来的盟约符合原貌吗?还是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份神秘遗嘱出笼的来龙去脉吧。
赵普是赵匡胤时的宰相,曾在赵匡胤开创帝业和稳定政权的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然而,因为赵普多次反对立赵光义为继承人,且与赵光义的心腹朝臣卢多逊不睦,所以赵光义即位后,只给了他一个太子太保的虚衔。随后的几年中,赵普一直郁郁不得志,不断遭到宰相卢多逊的排挤和打压。所以他一直在耐心地等待时机反击。
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九月,朝中开始有人密奏赵廷美图谋不轨。赵普当即意识到他东山再起的机会到了,于是在朝会上自告奋勇地提出:“愿备枢轴,以察奸变!”也就是说他希望进入朝廷中枢,以备察奸臣生变,实际就是向赵光义伸手要官。可是,他这样一个早已失势、且与皇帝有着甚深旧怨的人,凭什么能重回朝廷的政治中枢呢?赵普手中的王牌就是那份沉睡了二十年的“金匮之盟”。
据史载,当天退朝后,赵普立刻给赵光义上了一道密奏,先是抱怨“臣开国旧臣,为权幸所沮”,然后便把当年“金匮之盟”的事情和盘托出。赵光义马上找到了赵普所说的那个金匮,打开之后看到了这份盟约,“遂大感悟”,当即召赵普入宫,发出一句满怀歉意的感叹:“人谁无过?朕不待五十,已尽知四十九年非矣!”几天后,赵普被擢升为司徒兼侍中,重新回到了帝国权力的中枢。
又过了几天,赵光义向赵普提出一个重大而敏感的问题:以后的皇位应该怎么传?赵普斩钉截铁地说:“太祖已误!陛下岂容再误邪?”赵光义非常满意,再度任命赵普为宰相。
仅仅半年之后,赵廷美谋反案爆发,卢多逊也被牵连而死。赵普总算如愿以偿,既恢复了宰相位,又整死了老对手,而且与赵光义前嫌尽释。赵光义也解除了后顾之忧,替自己的嫡系子孙消灭了所有潜在的皇位争夺者,保证了帝祚的一脉单传。
“金匮之盟”到底有些什么内容?据史载,赵光义和赵普所公布的“金匮之盟”,为“独传约”,即由赵匡胤传位于赵光义,一传而止。“金匮之盟”的原始内容,难道是赵光义和赵普所公布的这些吗?
在《宋史.赵廷美传》中,我们终于发现了一些至关重要的线索:“或谓昭宪及太祖本意,盖欲太宗传之廷美,而廷美复传之德昭。”《宋史纪事本末》中也有大致相同的记载。也就是说,《宋史》和《宋史纪事本末》中所记载的,可称其为“三传约”,即赵匡胤传位于赵光义,赵光义传位于赵廷美,赵廷美传位于赵德昭。有此三传,皇位最终仍回太祖一系,既保证了国有长君,又能让赵匡胤荫及子孙。
至此,“金匮之盟”的真相终于浮出水面,一切问题终于都有了答案。正因为原始盟约是“三传约”,所以赵光义即位之初,老谋深算的赵普才不急于打出这张王牌。因为赵光义刚刚即位,不可能马上下手翦除弟弟和两个侄子,他需要作秀,需要时间巩固权力,同时还需要等待下手的时机。赵普正是看到了这些,才选择继续隐忍,和赵光义一样,默默等待最佳时机的出现。
机会终于出现在太平兴国六年。当赵光义决定动手除掉赵廷美的前一刻,赵普毅然抛出深藏了二十年的“三传约”。
当赵光义打开金匮后,发现对他极为不利的“三传约”时,其惊骇可以想象。他甚至会感激赵普,因为赵普一直替他保守着这个惊天的秘密。只有在这种情况下,身为皇帝的赵光义才会主动向这个宿敌抛出橄榄枝,随后又将他擢升。也正因为如此,赵光义才会向赵普发出试探:既然是“三传约”,那依你的意思皇位以后该怎么传?赵普回答得非常漂亮:“太祖已误!陛下岂容再误邪?”既不失自己所坚持的立场,也表明自己绝对是赵光义的同盟军。赵光义再度感动不已,至此,这对多年的老冤家终于冰释前嫌,握手言和了。
既然两人都认为“三传约”是不合理的,那就改呗!于是,记载着“三传约”的“金匮之盟”,经过赵光义和赵普的篡改,公之于众的时候已经变成了“独传约”。
半年之后,赵光义和赵普便联手展开了打击赵廷美的行动,直到将他迫害至死。当然,出于利益的交换,赵光义不得不把自己的心腹、赵普的政敌卢多逊出卖了,让他和赵廷美一起殉葬。
至此,可以推断,“金匮之盟”成于建隆二年,原始内容是“三传约”,目的是既保证国有长君,最后帝位又传回赵匡胤一系。而太平兴国六年公布的“金匮之盟”,则是经过赵光义和赵普作了最重大篡改的赝品,把“三传约”改成了“独传约”,目的是既维护赵光义继位的合法性,又除掉其他潜在的皇位继承人。综上所述,“金匮之盟”并不是彻头彻尾的谎言,而是经过改造的政治赝品。
那么对此你有何不同的看法呢?
- 上一篇:兵马俑中的跪射陶俑,为什么千年来丝毫无损
- 下一篇:风波亭【第十五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