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丐帮的内幕:入帮有规矩 帮主生活奢靡
2022-05-19
导读:乞丐的领袖,说起来还只是要饭的,但他们的实际地位,却是普通百姓难以企及的。丐帮帮主们过的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不仅家有妻妾,且出行有车马。<br/>3月13日,凤凰卫视《社会能见度》栏目报道了“东莞丐帮”调查,报道了犯罪团伙用各种非常手段使人致残,逼人乞讨。“丐帮”这个武侠小说中的著名帮派,骤然成为现实中的热议话题,丐帮是怎么来的,为何有这么大的势力也引发了人们的好奇。<br/>八旗子弟也乞讨<br/>乞丐们身处社会最底层,为了在长期行乞中维持生计,他们走到一起,结成了自己的组织——丐帮。丐帮最早出现在城市经济繁荣的两宋时期,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记录说:“至于乞丐者亦有规格,稍有懈怠,众所不容”。经过元、明发展,到清朝、民初达到鼎盛。<br/>三百六十行,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祖师爷,丐帮也不例外。被丐帮弟子尊为祖师爷的有范丹、朱元璋、武松、秦琼、伍子胥等,其中范丹是最具“神威”的一个,因为孔老夫子的命就是他救的。<br/><img src="http://data.jianglishi.cn/pic/EF/EB/EFEBE3809C4D31C3165AC7DDF57AC1FC.jpg" class="cont_pic" target='_blank'>孔子周游列国途中,在陈、蔡一带断粮,得知当地丐首范丹有余粮,孔子即命颜回去借粮,才救了一时之急。孔子许诺,欠范丹的粮,就由孔门弟子继续偿还:“凡门头上有字的,墙上有画的,家有藏书的,尽是孔门弟子,讨之无错。”孔子反问范丹:“你的门徒是何等样人?”范说:“凡衣衫褴褛,蓬头垢面者,皆范氏门下。”范丹忧虑地说:“书香门第多有看门狗,要怎么对付?”孔子正色道:“狗咬拿棍敲。”所以乞丐们都是手持棍棒打狗,称之“要饭棍”,乞丐落得一个“杆上的”的名号。<br/>关于这打狗棒的由来,还有另外一种说法。京师丐首使用的杆子相传是从朱元璋一代代传下来的。当年朱元璋落魄江湖,沿街乞讨,曾被两个乞丐接济食物。朱元璋平定四海,不忘二丐昔日恩情,就下令寻找他们,召入皇宫封赏。二丐谢绝为官,朱元璋就赐他们各持一根一尺长的木棒,棒上缠布,垂有穗,一色黄,一色蓝,赐名曰:“杆”。后来这杆子就成了丐首权威的信物。<br/>杆子通常要漆成红色,外面再套上红色的丝绸袋,高高悬挂在丐帮帮主家中或帮众据点最显眼的地方。新帮主继任都要冲着祖师爷画像和这根棍子行磕头大礼;有新的乞丐入伙,也要先对棍子磕头。因为杆子不便携带,有时丐首就以一根极粗极长的旱烟管代行其权威。<br/>或许因为传说中的杆子有黄、蓝两种,后来北京丐帮的两大派也就各自以此得名了。“黄杆子”是“屌丝”中的“高富帅”,成员大都是落魄的八旗子弟。作为丐帮帮主的“丐首”,无不是王公贝勒级别的人物。这些人平时不会上街讨饭,只在春节、端午和中秋出来向商铺乞讨。<br/>贵族就是乞讨,也有一套庄重的规矩。他们常是两人同行,一人唱曲,一个敲鼓板。这时候有经验的掌柜就要跑出店来,先把手略微举过头顶,再将钱币放到鼓板上。店家必须在乞讨者唱完第五句前,完成前述程序,且施舍不能少于五枚大钱。<br/>按规矩给了钱,则一切罢了,如果不然,那么掌柜的麻烦就来了。第二天来四个人,第三天来八个人,人数每天翻倍,在店铺门口从早上呆到晚上,不言不语,只围观不说话,但店主的生意当然是没法做了。这时店主人出来求饶,那就不是几枚大钱就能打发的了,不给这些落魄贵族们个几千上万,就别想正常做买卖了。那些普通乞丐组成的“蓝杆子”就不能如此公开地横行霸道了。<br/>[page]<br/>谁能当丐帮帮主<br/>因为中国地域广大,如小说中那样建立统一的丐帮组织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真实的乞丐组织都是有地域性的。如湖北的“罗筐会”、江西的“边钱会”、贵州的“孝义会”、湖南的“红黑会”等等,名号各不相同。<br/>山东、河南等地的“穷家行”,乞丐自称“万年穷”,又自称“理情行”,意思是讲究事理人情的帮派。穷家行内的正宗是“死捻子”,就是普通的叫花子,又细分为韩门、齐门、郭门三个支系。死捻子内又分为“花搭子”、“武搭子”和“叫街”三类。所谓“花搭子”是通过卖艺乞讨,如唱数来宝、砸牛胯骨、打竹板等。“武搭子”是苦讨,“叫街”的是残疾的乞丐。<br/>乞丐中的“活捻子”就是小偷,死捻子看不起他们,互相不来往。他们同衙门里的官差勾结,分享赃物。要是“活捻子”不小心偷了当地大族的东西,官差就会出动让他们把东西还回去,以作立功之举。<br/><img src="http://data.jianglishi.cn/pic/1E/44/1E446680C5898C62115B5EA859DD89EE.jpg" class="cont_pic" class="cont_pic" alt="扒一扒丐帮的内幕:入帮有规矩 帮主生活奢靡"/><br/>“江湖很苦,你能吃苦不变心?”<br/>“能!”<br/>师父将木棍拿起,先让徒弟看一下供桌上摆的竹筒、锥子、刀子、旗子和一盆冷水等,然后让徒弟再次跪在木棍上。这时由文先生向其宣读帮规、武先生教其乞讨技巧,讲解刑具。<br/>最后,师父问:<br/>“竹筒是干什么的?”<br/>“挖眼的。”<br/>……<br/>“水是做什么的?”<br/>“去红的。”(指杀身放血)<br/>“旗是做什么的?”<br/>“行令的”。<br/>对答完毕,向师父行叩头礼,即收为徒弟。<br/>拜师入帮之后,乞丐乞讨来的东西悉数交公,馍放大篮,钱交老师。馍是住户给的,钱则是店铺施舍的。讨饭容易讨钱难,老师掌管的财物平时不用,只有当因雨雪不能上街乞讨时才拿出来救急。师父还要拿这些钱给衣不蔽体的徒弟买旧衣过冬、买药治病。要是有乞丐死亡,同门还会为他收尸、送殡。<br/>各地丐帮特点不同,但基本规矩是一致的,如要求行乞时不许偷盗,不许妄说,不许妄听人家言谈,上门行乞者只能在大门口或靠门框,不许过院中影壁等。民国年间汉口的丐帮流传下十条帮规,包括严禁顶色卧莲(嫖同行之妻)、点水发线(充当内奸进行告发)、挑灯拨火(在同行中挑拨是非)等。犯了以上条款,轻则罚跪,用荆条抽打;重则割舌头、剁手足、挖眼睛,甚至装麻袋投江、活埋。<br/>丐帮同行见面要先道“辛苦了”,遇不相识的乞丐就说“人高腿短”(当取高攀不上之意)。在路上如遇同行盘道,必须说出自己的师承来历。外来乞丐初到一地,要先拜当地丐帮头领,否则就要被排斥。<br/>如果有乞丐见了陌生叫花子,就会先打几声竹板,然后唱问:“竹板打,响叮当,请问相府(对江湖人的称呼)奔哪方?”外地人一见,马上要回答:“来得急,走得慌,容到柜上去拜望。”<br/>外来乞丐“拜码头”时,一进门要先说:“众位相府,清褡子!”在屋里的人,也要以礼相待,道声:“相府请坐,请坐!”外地人要把讨来的钱拿出数点一下,嘴里还说:“今天不错,见不少渣打子(铜钱),还有飞虎子(纸币),大伙用吧!”屋里人忙道:“有钱花。”接着请用茶。<br/>这期间又有一轮新的问答:<br/>“相府从哪来?”<br/>“称不起相府,经师晚,离师昌,不过是个小跑吧!”(“小跑”即跑江湖年浅,自谦之间。)<br/>“吃谁家的饭?”<br/>“我是某门某家,跑某某人的腿(指师你是谁),抱某某人的瓢把子。”<br/>知道来者是自己兄弟,自然一切好说,否则就要被驱逐出去了。<br/>历史上真实的丐帮,就是社会底层游民为生存而结成的团体,他们没法行侠仗义,只求能在困苦中求得一条生路。为了求生,他们也就被迫使出一些“非常手段”,应了那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话。<br/>(摘自《丐帮的江湖规矩》,作者:隋寄锋,原载于《国家人文历史》2013年第4期,转载请注明来源)<br/>
- 上一篇:哪位战将堪称真实的李云龙?竟是这位开国中将
- 下一篇:汇报的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