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隋唐刀最强知识科普

2022-05-19

经过魏晋南北朝近300年的战乱和动荡时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在铁和血之间完成,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强盛中国随即出现。隋朝建国公元581年,定都长安,其后灭北周、亡南陈,伐突厥,结束中国长达两个半世纪的战乱和分裂,建立起疆土辽阔的统一国家。隋朝是一个典型的短命王朝,仅立国37年后,就于公元618年以隋炀帝杨广被绞杀而灭亡。但是隋朝的历史地位却是不容忽视的,因为盛唐的许多制度都是在隋朝时确立的,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唐是隋的延续,因此,史书长将隋、唐并称为“隋唐”。

唐朝始于公元618年,结束于公元907年,共289年,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均达到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顶点。 可谓国力发达,军备强盛,唐都长安也成为当时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的中心。当时在世界范围内,唐朝的军备和兵器位于最先进的行列。唐代刀剑,无论锻造技术,实战功能还是装饰艺术都达到了世界钢铁刀剑的巅峰。而这些刀剑又通过大唐帝国广袤的疆土和完善的对外贸易途径,被传播到周边各国并长远的影响了亚洲古代刀剑的发展,其中尤以日本,朝鲜等国为甚。

隋刀

隋源于北周,统一后军队仍以重装骑兵为主力,但步兵亦得以迅速发展。据史籍记载,隋曾经数次征集庞大的远征部队,最多时人数超过百万,其中水军数量也不在少数。 环首直刀仍是三军最主要的短柄格斗武器, 相信其需求量十分惊人。

隋刀形制

隋刀仍以环首直刀为主,部分保持汉至南北朝的形制。宁夏出土隋墓壁画《执刀武士图》上的隋环刀与南朝邓县门壁画和江苏金家墓门卫砖画上的南朝环首刀都非常相似,其长度约120厘米,环首内有图案,可能是蕨手,也可能是龙凤。柄鞘皆髹黑漆并缠有近十处银色箍环。

另据出土实物分析,隋刀的形制亦发生了显著变化,无论是刀形、结构、装具还是修饰都出现了新的时代特征。刃体还保持自汉代以来狭长平直的造型,但茎部开始变窄,部分不再与环首一体制造。新型的刀茎前部略宽于尾部,呈不规则的长方形,近末端有开孔,可能仍是连接环首并固定刀柄之用。环首与茎部脱离后,不再属于制刃的工序,而是另行与护格、鞘箍等外形配套制造,其材质基本为铁、铜、银等,环内铸有龙、凤等各类神兽图案,表面饰以金银。护格除承接传统汉凹格外,开始出现两种新型:双出头“一”字形格和平面镡,前者基本就是日本最早出现之“太刀”镡的原版,后者则成为中国宋以后佩刀刀镡的前身。柄鞘修饰精美,装具多为青铜或铁质,或错以纹饰,或镶嵌宝石,表面多鎏金银。木鞘髹漆美丽,考究者直接用纯银包裹。

精美的隋刀上普遍出现各种精美纹饰主要有星辰、祥云、龙凤、花卉等,部分纹饰更被錾刻或用金银丝线错嵌于刃体上。大阪四天王寺的“七星剑”,拔刀斋收藏的“白云”均有此类纹饰,尤其是“白云”均有此类纹饰,尤其是“白云”的云文均以白银错嵌在刀身血槽内,均匀排列,每面七处,两面对称。其纹饰之精美,保存之完好超过了日本各大博物馆收藏的隋刀。观察出土和传世的大部分隋刀的鞘装部分,已经普遍采用双箍悬挂法,在出土的隋代陶俑持握的长刀上也可以清晰地看到鞘箍上的双耳。 部分隋刀可能仍保持璏式佩法, 但在唐代基本消失。 其后至今, 中国刀剑一直采用双箍悬挂法。有趣的是在后世日本刀中,只有高阶武官马上使用的太刀采用了双箍悬挂法,而普遍使用的大刀、肋差和短刀都是斜插在腰带上,类似璏式佩法,唯刀锋向上。

除环首刀外,部分隋刀已经取消了环首,刀首与刀柄尾箍结合在一体,或为不出头椭圆形,或为突出三耳形。在山西出土的隋彩绘陶骑马俑上,骑士腰挂直刀,刀首无环,刀鞘中间箍环上的附耳清晰可见。

隋帝国曾经武功暄盛,威服四海。隋炀帝西巡张掖时,西域二十七国君主与大臣纷纷前来朝见,表示臣服于大隋王朝。隋朝还把强大的突厥分裂成东突厥与西突厥两部,并在和东突厥的战争中取得胜利。通过这些努力隋不仅扩张了国家的疆土,同时把环首刀传播到边疆各民族和亚洲各国。在隋墓出土的汉白玉椁上, 描绘了猎人搏狮的图案。图中人物高鼻深目,结发浓须,具有浓烈的中亚游牧民族特征,其双手各握一刀,均为环首。右手之刀,刀身狭长,刀背平直,但刀刃近锋处外弧,严格地说,是一把弯刀。这种曲刃环首的设计,很可能是中亚弯刀和中国环首刀在隋以前的结合。

出土隋刀

相比魏晋南北朝刀剑,考古发掘出土了少量的隋代刀剑, 其中最珍贵的当属 1929年在河南洛阳附近的北邙山皇室墓地出土的两把隋朝长刀,现保存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这两把刀均为单刃直身,环首青铜鎏金,鞘上装饰金银。它们是目前保存最好的出土隋代刀剑实物,当属国宝级藏品,珍惜异常。

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中国隋代环首直刀

环首直刀之一

博物馆说明:“刀,附鞘饰。铁、鎏金青铜、银、木。中国,隋代(公元589—618),约公元600年。此刀据说发现于河南省洛阳附近北邙山的一个皇室墓地。环首内有一个凤头。”据笔者观察,铁质环首与环内透雕凤凰或龙雀可能是一体铸成,再焊接到茎上。环首通体鎏金。金量保存近半。银质柄箍完好;木柄部分残留;茎部锈蚀深刻,有断裂迹象。凹形汉式铜格,应为菱形截面,包浆厚重,鎏金殆尽。银质鞘口,刀鞘间隔缠绕十数条银箍,无附耳,鞘口下方似有银质璏状带扣。

环首直刀之二

博物馆说明:“刀,附鞘饰。铁、鎏金青铜、银、木。中国,隋代(公元589—618), 约公元600年。此刀据说发现于河南省洛阳附近北邙山的一个皇室墓地。p形的鞘饰可能由西亚游牧的民族萨尔玛提亚和萨珊王朝骑士佩带的长刀鞘饰演变而来,使得兵器可以有角度地悬挂并且是日本太刀(可悬挂的刀)的雏形。 环首由两个相对的龙构成。”铁质环首与环内透雕之双龙应是一体铸成,再连接到茎上。双龙躯干缠绕环上,造型优美,工艺精湛。环首通体鎏金,保存完美。银质柄箍完好;木柄尽去;茎部完整;茎上两个花瓣状目钉扣均品相完美,其中一个目钉扣上穿有套环,应为挂手绳或刀穗所用。刀格略薄,呈“一”字形,未见于前世,应为隋代所创。目钉与套环可能是铁鎏银,也可能是纯银。后世日刀之手柄与茎连接法,应传承于此。鞘口箍、鞘身箍均为p形带附耳,材质可能是银或铁鎏银,西亚风格显著。鞘口箍附耳之圆孔未穿透,令人费解,鞘身箍附耳带一大两小三个圆孔。鞘尾箍材质可能是铁;鎏银或纯银,尾端另包半圆形铁箍以增加强度。刀身锈蚀深厚,部分已经碳化。无法分辨刀身是否起脊,但仍可看出厚背薄刃。

上为环首直刀之一下为环首直刀之二

环首直刀之二

这两把隋刀均装饰金银,估计为朝廷重臣生前的佩刀。博物馆内,此二刀上方还陈列了另外四把出土铁刀,馆藏说明为6—7世纪日本制造,其形制与隋刀均有类似之处,但刀首、刀镡之风格仍有区别。其刀型微曲,更近似模仿东汉直刀形制。装具多为赤铜镀金,与隋刀之青铜有异。图中最下面一把刀身轻盈,环首硕大,镂空双龙极为精美,与传说中十六国流行之龙雀大环有类似之处。部分学者认为这些刀就是从中国南北朝直接引进的。虽然尚不能定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此四刀与中国环首铁刀有传承关系,或以环刀为模板仿造的。

传世隋刀

值得庆幸的是,居然有极少量的隋剑/刀以传世的形式被保存下来,流传至今,这在世界冷兵器史上都是少见的奇观。这些传世刀剑,保存更加完美,基本都带有原始的外装,部分刃体更经过研磨,直观地反映了隋代高超的锻剑技术和精美的刀剑装饰工艺。得以传世的隋刀中,最有名的可能是现今收藏在日本大阪四天王寺内圣德太子(公元574—622年)所佩带的“丙子椒林”剑和七星剑以及收藏在奈良正仓院内圣武天皇(公元701—756年)的太刀水龙剑。

“丙子椒林”剑

隋朝宝刀,丙子为年号,部分学者认为“椒林”是铸刀师名。切刃造,敷土淬直刃文。

七星剑

隋朝宝刀,刃饰北斗七星纹及祥云纹。切刃造,敷土烧刃,直刃纹。

水龙剑

隋朝宝刀,切刃造,敷土淬直刃文。装具为日本后配,传为圣武天皇御物。

上述隋代刀,无论出土传世,均在国外保存。而遍查国内各地的博物馆,竟未藏有任何一把类似品相的隋刀剑实物 , 实令国人叹息。 拔刀斋有幸藏有一把隋刀,因系传世之物,故未遭侵蚀破坏, 保存异常完美,不仅可以弥补中国无隋刀的遗憾,而且其品相绝对超过美国、日本的馆藏品,成为当之无愧的“隋朝第一刀”!

唐刀

唐朝以武力推翻隋朝,其后以一系列大规模的战役扩张其疆土,并成为当时世界版图最大的帝国。盛世时期的中国军队,兵种多样、人数庞大、装备精良、强悍善战。唐军作战方式是步骑兼用,以轻骑兵为主力,充分发挥机动作战和远程奔袭能力。无论是骑兵步兵、短柄长刀都是其必备武器。唐刀的使用贯穿于整个朝代的内外战争中,并成为后世对中国和东亚冷兵器发展影响最大的武器之一。

形制和种类

唐代史籍慎密,对于刀的种类、形制、功能、配备甚至价格都有详细记载。 《唐六典》由唐玄宗发起编纂,并于唐开元二十六年撰成,其中之巻一六《武库令》记载了唐初刀之分类:“刀之制有四,一曰仪刀,二曰障刀,三曰横刀,四曰陌刀。”《武库令》随即解释了各类刀的定义和功用:“今仪刀盖古班剑之类,晋宋以来谓之御刀,后魏曰长刀,皆施龙凤环。至隋,谓之仪刀,装以金银,羽仪所执。障刀盖用障身以御敌。横刀,佩刀也,兵士所佩,名亦起于隋。陌刀,长刀也,步兵所持,盖古之断马剑。”据此,仪刀为仪仗用刀,环首装饰金银;障刀应为屏障护身直刀,形制不明;陌刀则为双手持握之杆状长刀;横刀,又称佩刀, 为士兵配备的单手或双手实战长刀。唐代短柄刀,除《唐六典》载录的仪刀和横刀外,还有弯刀。

仪刀

按照《唐六典》的记载,仪刀类似于晋代的班剑,刻木为刃,又称像剑,纯仪仗器也。必须指出的是,《唐六典》并未清除地指明仪刀是否木质,而根据出土或传世之隋唐刀剑实物,均未发现木质金银装环刀。另外,已经发掘的唐墓壁画中的仪卫,既有身着袍服,仅执环刀的卫士;也有顶盔贯甲,携弓挂箭的武官。可见仪卫同时负责警卫工作,与纯仪仗形制的羽仪不同,所佩之刀剑不仅具装饰作用,还应该具实战功能。唐仪卫及武官所持刀剑,多见于唐墓壁画。石刻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陕西三原淮安靖王李寿墓石障浮雕。

石障四周共雕刻约十名持刀仪卫,其服饰颇具魏晋之风,佩刀长大及于眼目。仪刀形制基本相似,环首内或为蕨手、或为三叶、或为圆珠,刀鞘无挂环。 其他图中之佩刀略短,刀鞘基本为黑色,鞘箍则为银白色,多以双箍悬挂法斜佩在人物左侧或背后。李寿入葬时,唐仅开国15年,唐初仪刀的形制多处尚保留汉魏环首直刀的特点。

横刀

唐军普遍配备横刀作为短兵器,同时装备着弓、弩等射远兵器和枪等各类长兵器。远距离时,使用射远兵器、长兵器,在近战白刃格斗时,就拔刀而战。横刀这种短柄兵器的装备率很高,至少占士兵人数的八成。唐代中期李筌所著《神机制敌太白阴经.卷四器械篇.第四十一》云:“弩二分,弦三分……佩刀八分,一万口。陌刀二分,二千五百口。”当时一军为一万两千五百人,佩刀配备为一万口, 占80%,《新唐书.卷五十.兵志》记载:“人具弓一,矢三十,胡禄、横刀、砺石、大觽[xī]、毡帽、毡装、行滕皆一。”这里的横刀即《太白阴经》中的佩刀,可见横刀是唐代骑兵和步兵每人必备的兵器。横刀重要非凡,唐律规定宿卫时需要常佩,不可轻易离身。据《唐律疏议.卷八.卫禁律》记载:“兵仗者,谓横刀常带; 其甲、矟、弓、箭之类,有时应执著者并不得远身。”横刀不仅为兵士所用, 同时亦是将官佩刀。据《新唐书.卷一百七.列传之四十一》记载:唐高宗赐绢百匹给右千牛卫将军王及善,并夸奖他说:“以尔忠谨,故擢三品要职。群臣非搜辟, 不得至朕所。尔佩大横刀在朕侧,亦知此官贵乎?”可见三品武官之佩刀亦为横刀,且尺寸长大。

唐之横刀,名称、形制均传承于隋代,故早期仍应该带有环首,且多为单手持握,这一点在唐早期墓室壁画上得以证明。唐环首刀出土极少,其中最具价值的当属陕西长安县唐墓出土之金柄铁刀。

唐中期始,横刀逐渐去掉了刀柄的环首,部分刀柄的固定方式从双面夹合法改为套入法。刀柄也有所延长,大多可以双手持握。刀背从半圆转为起脊,刀身变窄并由一个平面转为两个平面,交汇处出脊线。下面两把铁刀皆为唐横刀形制。

唐横刀之一

此刀全长超过一米,刀背圆脊,最厚处近1厘米。弹性优异,历时千余年,尚可曲伸自如。

唐横刀之二

此刀长度更加惊人,超过110厘米。刀背起“人”字脊,最厚处超过1厘米。铁质圆形刀镡,刀茎设计为双手持握,尾部有穿孔,应为固定刀柄之用。

弯刀

除横刀外,唐军部分士兵同时也配备弯刀,在西安发掘的唐开元二十八年杨思勖墓中,出土两件石雕士兵像。其中一个士兵手握长剑,腰悬弯刀。弯刀宽厚长大,弧度夸张,柄首为双环造型。在另一士兵身上也发现了同样的装备。这类弯刀,应该是由西域诸族制造,通过丝绸之路传入唐朝的。名动一时的“大食刀”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杜甫曾赋诗《荆南兵马使太长卿赵公大食刀歌》赞美大食宝刀, 诗中“镌错碧鸊鹈膏,铓锷已莹虚秋涛”两句详细描写了刀装的精美和刀刃的晶莹。 结尾更是对大食刀竭尽赞美之辞:“吁嗟光禄英雄弭,大食宝刀聊可比。丹青宛转麒麟里, 光芒六合无泥縡。”值得注意的是,这类引进的弯刀在唐中后期使用频繁,“安史之乱”之际,参战各方除唐军和回纥兵外,还包括突厥、契丹和奚人等西北游牧民族武装。骑兵与弯刀产生的巨大作用,越来越被唐军所重视。传统的 直刀开始变弯及缩短,而弯刀基本成了主要的军事用刀,尤其是骑兵,更是配备弯刀。

唐大刀和唐样大刀

隋剑和唐刀,缔造了中国钢铁兵器最辉煌的一页,对周边亚洲诸族—北至外蒙古,南至越南,西至帕米尔高原,冬至朝鲜、日本都曾产生过很深的影响。日本武士刀以工艺超凡,劈砍力惊人和装饰精良闻名于世,为世界上很多古兵器收藏者追捧,但殊不知日本刀的原型来自唐大刀。唐开元、天宝盛世时,人数庞大的日本遣唐使团频频来华,携带大量中国物品回国,刀剑自然是其中最重要的项目之一。遣唐使团不仅带回精良的刀剑,而且也学会了中国工匠高超的刀剑制造工艺并加以仿制。当时中国出口到日本刀刀剑被称为“唐大刀”,而日本仿制的刀剑则被称为“唐样大刀”。这些刀的外装均以贵重的材料和精湛的工艺制成,专供日本皇室、贵族、高官等特权阶层佩带。日本奈良时代(公元710—782年)以后,日本更大量制造改良的“唐样大刀”以配备武士阶层。唐大刀和唐样大刀大致分两类,一类装具华贵,裹以鲛革,嵌以金银,镶以珠玉,富丽堂皇价值连城,基本是大臣贵族为炫耀身份地位而配。另一类则装饰简朴,属实战用刀。与唐刀相比,其后日本刀的变化有两点:一个是刃形变弯,以利挥砍;一个是装具可以拆卸,以利保养、保存刀刃,但前者并非一定是日本人的发明,仍有模仿唐刀的可能,在“橘夫人奉物”和“唐弯刀”的部分各有详细说明。

早期名贵的隋剑、唐大刀和唐样大刀被日本力度政府视为“国宝”珍藏,现今的存世品大多被保存在皇宫、各大神社和各大博物馆中,外装比较完整、刃部更经过研磨。已知的隋剑共三把,即四天王寺的“丙子椒林”剑、七星剑和正仓院的水龙剑。较为准确的“唐大刀”有正仓院的金银平脱横刀、金银钿庄唐大刀和鹿岛神宫的“直刀”等。

金银平脱横刀

此刀柄长14.9厘米,鞘长39.1厘米,刃长35.2厘米。刀身平直,切刃造。刀茎狭过刀身,前款后窄,尾部开孔。刀柄用沉香木制成,刀鞘髹黑漆,金银平脱唐花、唐草、流云、走兽图案。柄鞘装具铜质鎏金,錾鱼子地,线刻唐草及宝相花纹饰。

正仓院这把横刀既是武器,又是古代宫廷宗教仪式用品,在延喜五年(公元905年)《延喜式》卷八中,记载了一篇国家祭祀时奉献给神灵的祝词,其名称为 《东文忌部献横刀时咒语》全文皆用汉字写成。祝词题目中的“横刀”在内容中被称为“金刀”,即指正仓院所藏的这种金银镶嵌装饰的横刀。这把横刀不仅直接采用唐刀的称法,而且由里及表都充满了大唐横刀的气息,刀身与隋刀“丙子椒林”一脉相承。仍未摆脱环首直刀的影子。最为明显的是刀茎的开孔在尾部,而非其后唐样大刀目钉孔在刀茎前部的方式。其装具多纹饰皆为唐草和走兽,是典型的唐风。 更具说服力的是鞘上的金银平脱漆艺,是我国传统装饰技法之一,在唐朝成熟于玄宗时期,即8世纪中期之前。金银平脱物品是唐代漆工艺品风靡一时的奢侈品, 大概在天宝年间开始输入日本宫廷,与正仓院这把横刀的传入时间相符,正仓院这把横刀,不仅让我们见识了唐刀华丽不凡的装饰,更重要的是再现了唐横刀的具体形制。

金银平脱工艺

金银平脱工艺使将金银箔制成各种人物、鸟兽、花卉等纹样,贴在漆胎上。待干燥后,髹漆数次再研磨出金银花纹,此时花纹与漆底等平,加以推光则成为精美的平脱漆器,金银花纹面较宽的地方还可以线雕细纹。这种装饰法,精细费工,材料高贵,但金银宝光与漆色的光泽相互辉映极为华丽。

金银钿庄唐大刀

此刀通长97.8厘米、刀长78.2厘米,刃宽3—2.2厘米。直刀,切刃造,刀锋双面开刃。锻造精良,缎纹呈细密缠连的木纹状,日本人称“小板木肌”。淬刃完美,刃文细直,与刃口平行。刀柄裹白色鲛鱼皮,刀鞘髹黑漆,有“末金镂”之飞云、走兽、花卉和唐草纹饰。装具银底鎏金,透雕唐草图案,镶嵌蓝、绿琉璃河水晶玉。刀鞘的装饰尤其耐人寻味,据民国著名学者傅芸子 《正仓院考古记》记载:“此刀鲛皮柄,鞘身有“末金镂”纹样。”部分日本和欧美学者认为此刀就是中国制造,就连正仓院的冠名也是—金银钿庄唐大刀。

(刘刚 绘)

末金镂

末金镂者就是于漆面拨金屑成花纹,即今日本“莳绘”之所由来。末金镂,古代漆器技法之一。郑师许《漆器考》:“唐代漆器中,有所谓“末金镂”者。”这种技法后来发展成日本的莳绘,传入日本的时间为唐天宝年,亦与正仓院记载此刀为奈良时代一致。

金铜黑漆装唐直刀

藏于日本鹿岛神宫的国宝“直刀”,也是一口被部分学者认定的“唐大刀”。制造时期约为8世纪初,一说公元704年,即日本的庆云元年。此刀长度惊人,全长256厘米,刃长223厘米。直背,切刃造。刀镡明显是汉剑剑格的造型。还附带有原装的盛刀盒—“唐櫃”。

(刘刚 绘)

事实上传入日本的唐刀并非皆是直刀,正仓院藏有一对银饰镶宝石唐短刀,其刀身已经有一定的弯曲。院藏说明为“橘夫人奉物”,橘夫人,圣德太子妃,本光明皇后之母。圣德太子卒于公元621年即唐高祖武德四年,即使把橘夫人奉刀的时间后推几十年,也仍然是唐初。这就意味当时唐刀已经出现曲刃而非日本人的发明,只是弯刀输入日本后,其普及速度较快而已。

银饰镶宝石唐短刀

刀为一对,刀柄及刀身同向弯曲。刀柄包银首,无镡。刀鞘通体包银,透雕呈唐草及花卉状并镶嵌蓝色琉璃珠和白珍珠。系长緌,附刀牌,楷书“橘夫人奉物”。

对于上面这些唐大刀是出于中国还是由日本仿制,学术界仍然存有争议,大部分日本寺院和博物馆的说明也趋于采取只标年代不详述来源的做法。日本国内还保存有相当一批被称作“唐样大刀”的上古刀,一些专家考证认为其中的刀身不乏唐代的产物。关于日本刀之名称和源流,日本著名学者清水橘村在其1932年出版的《刀剑大全》一书中曾坦然承认日本古刀剑来自高丽与中国。转引周纬先生的译文如下:“我国古代衣食住乃至工艺美术,百工之技术皆由中国传来,刀剑既非本邦特有之器物,则其初之锻刀皆为舶来品,乃任何人不能争论者。”其言相当中肯,更加接近事实。

→ 欢迎喜欢,对刀剑兵器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加师傅号:longquanzsf

→欢迎想要了解更多冷兵器知识的朋友,关注冷兵器自媒体:中华冷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