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礼仪:擂茶
民俗礼仪:擂茶
擂茶,据说最初始于安化。后向北经桃江、益阳或向南经新化等地传播到湘中北地区。如今在益阳城乡及洞庭湖区普遍流行,成为城镇和山乡人民款待来客的必备佳饮。成了当地的特色饮料,远近闻名,已经批量出口到国外,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关于擂茶,还有一些广为流传的故事呢!相传很久以前,夏日炎炎,久旱无雨,水田开裂,树枝干枯,黄土成铁,河道断流。安化、桃江一带的农民不但受到饥饿的威胁,就连水都难于喝上。一时瘟疫流行,大多数人都受到疾病的折磨。由于天天日照,连续高温,许多人浑身长满疱疮,最后溃烂不治而死。一时出现了四处随时死人,万户萧疏,田地荒芜的悲惨景象。一日,烈日当空,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汉,身穿灰色长袍,肩挎蓝色布包,手拄油茶木杖,步履跚跚地路过那里,他正打算到溪边的茶亭里歇歇脚。走近茶亭,他看到地上躺着一位中年男子,双目紧闭,面黄肌瘦,仅穿短裤,浑身上下长满了疱疮,而且脓流不止,苍蝇横飞,臭不可闻。一老妇人坐在地上,捶胸顿足,失声大哭,悲惨之状难于言表。银须老汉上前向老妇人打探原因。得知那老妇人全家六口人,由于疱疮疾病不治,已经死去四人。现在只剩下小儿子也已奄奄一息了,好不悲惨啊!老汉得知此事,深感同情,立刻揭开他那蓝色布包,取出一个小小的瓦钵子来。又从包袱内随便抓了一些东西放入钵内,拿起他身边那根拐杖,倒转过来用衣角揩了几下,拐杖在钵内擂磨起来。叫那老妇人取来山涧凉水,渗入钵中,钵中之水立刻由黄变白。而后,银须老汉口中念念有词,将钵中之水一半洒遍病人周身,一半灌入病人口中。一碗水下肚,病人开始哼声,两碗下肚,病人紧闭的双眼微微睁开了,三碗水罐完时,病人完全醒了过来,而且浑身的疼痛也感到轻了许多。老妇人见儿子已起死回生,高兴得不得了。连忙转过身去,对着那老汉爬地磕了几个响头。待她起来时,才发现那老汉不见了。只见一朵白云从山间向西边飘去,老汉的拐杖、瓦钵和布包留了下来。老妇人拆开包袱一看,里面只有几包芝麻、花生、绿豆和茶叶。拐杖上面刻着“太白金星”四字。老妇人如梦初醒,才知道是天上的神仙下凡拯救黎民百姓来了。于是她又对着西方连磕三个响头。此时,他的儿子病情好转多了,娘儿俩模仿着那位老神仙的做法,连续治好了不少患疱疮的乡亲。此后,每逢盛夏来临,这一带的村民们都用芝麻、花生、绿豆、生姜和茶叶等擂成浆糊状,再用山涧水或井水冲泡喝下,自此再也没有人长疱疮了。现在,益阳城郊的人们,特别是在安化、桃江一带,不论寒暑,一年四季都可以打擂茶喝。特别是家里来了客人,或遇到红白喜事,更是少不了打擂茶招待客人。本地人不论节假日,就是平时,家家户户,男女老幼几乎都已养成了打擂茶、喝擂茶的习惯。擂茶的另一个故事:相传三国时,刘备带兵打仗路过桃江,由于水土不服,军中将士多染疾病。刘备派人四处寻医问药。后有一老妪献出一祖传秘方--“三生汤”。蜀兵喝后病情很快好转,刘备感激不尽,老妪因此得到一匹马的重赏。所谓的“三生汤”,即把生米、生姜、生茶叶碾碎,如法炮制而成饮料。后来人们在制作三生汤时,加进芝麻、花生、黄豆、绿豆和白砂糖或少量的盐等,一起碾成浆糊状,渗入白开水,就变成了今日的擂茶。制作擂茶的过程俗称“打擂茶”。不同季节不同的人所喜欢喝的擂茶又不尽相同。一般而言,秋冬多喝热的,春夏则喝凉的;有些人喜欢喝咸的,有些人喜欢喝甜的。还有人酸甜咸三味俱全才肯喝呢!擂茶的做法:先将大米、黄豆、绿豆、芝麻、花生等原料炒熟,并按一定的比例调配好,加水泡胀,盛入陶制的擂钵中。用一根质地坚硬、无毒副作用的擂茶棒(常用茶子树杆做成)把原料擂成“擂茶脚子”,然后加入少许冷开水化开。喝热的就加冲开水,喝凉的就加入凉开水。喜欢咸的就加入少量盐,喝甜的就加入一些白砂糖,喜欢酸的就加入少量酸萝卜干。此外,有时还加入一些配料,如“饭(阴)米子”或者“神仙米”之类。这样制作出来的擂茶,香、甜、脆、辣兼有,色香味俱全,别有风味。喝完擂茶,你会顿感心情舒畅,神智清爽,精神焕发。据医药专家考证,常喝擂茶,可祛热、解毒、驱邪、补气、润肺、尽痰、养颜护肤等药用功能,对人体健康有很大补益。难怪人们说:“桃花江是美人窝,桃花千万朵,比不上美人多!”住桃花江边的姑娘们,从小不仅养成了喝用山泉水制作出来的擂茶的习惯,还学会了打擂茶呢!她们当然要比其它地方的姑娘们娇美可爱多了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