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汉族文人思念元朝,蒙古将领反而效忠大明?这是为啥?

2022-05-19

文/沧溟道人(明清史研究原创团队作者)

明太祖朱元璋起兵之后,以“恢复中华”为口号,将元朝斥为胡虏,并在檄文中说:“天道好还,中国有必伸之理”,处处以中华正统自居。元朝是蒙古人政权,在正统性方面居于劣势,朱元璋觉得,他这么做便能聚集人心。可万万没想到,在讨伐元朝的过程中,却有不少汉人逆势而动,只尊元朝为正统,拒不承认朱元璋的合法性。

比如元朝户部尚书张昶,被朱元璋软禁之后就接受了朱元璋封的官职。可他身在曹营心在汉,一直与元朝暗中勾结,后来事情败露,朱元璋立刻派人审问张昶,张昶竟然不慌不忙的写了八个大字:“身在江南,心思塞北”,气的朱元璋七窍生烟,当即砍了他的脑袋。

又如被朱元璋称为“奇男子”的蒙元大将王保保,他帐下也有个名叫蔡子英的汉族官僚,对元朝忠心耿耿。那时王保保已一路败退,蔡子英也被明军抓获,然而蔡子英却誓死不降明朝,也不向朱元璋下跪,反而日夜大哭,思念元朝旧主。朱元璋无奈之下,只得释放蔡子英,让他自个儿去找被赶到漠北的元顺帝去了。

(影视剧中的元顺帝形象)

像这样忠于元朝的汉人官僚,在当时还有很多。朱元璋不缺人才,加之他也想树立一个大度的帝王形象,因此对这些人一般都比较宽容。可他左思右想,仍然不能理解,这些饱读诗书的汉族文人,明明知道什么是“华夷之辨”,为何却偏偏对元朝誓死效忠呢?

朱元璋的疑惑还没有解决,到了他儿子朱棣皇帝的时候,又一个令人震惊的现象出现——蒙古人开始向明朝效忠了!

明成祖朱棣是一位“马上皇帝”,靖难起家之后,仍然常年征战,鞍马劳顿。他曾经派人画了一幅《四骏图》,就是为了纪念自己在靖难之役时所骑的战马。在这幅图中,除了战马,还画有四位牵马的将领,他们的名字都十分有趣:丑丑、亚失帖木、脱火赤、鸡儿。

这四个名字确实是怎么看怎么别扭,没办法,因为他们都是正宗的蒙古人。当时朱棣身边的骑兵劲旅“朵颜三卫”,基本都是由蒙古人构成。他们对朱棣的大明朝忠心耿耿,后来,朱棣又以他们为班底建立了三千营,从此,这支蒙古骑兵就成了明朝的常备军。

不仅如此,就连蒙古的王子金忠都转而投奔明朝。金忠原名叫做“也先土干”,永乐二十一年就率领部属归顺了朱棣。朱棣见之大喜,于是赐其名为“忠”,封他为忠勇王。宣德年间,金忠就曾自告奋勇去讨伐蒙古部落之一兀良哈,虽然大家都是蒙古人,可他打起同胞来依然毫不手软,对明朝来说,真可谓是又“忠”又“勇”。

金忠的外甥把台,也跟着金忠归顺了明朝,改名蒋信,被封为忠勇伯。正统年间土木堡之变时,明英宗朱祁镇被蒙古瓦剌部俘虏,蒋信作为朱祁镇的亲信也随之被俘。也先见他是蒙古人,就把他安置在自己的弟弟塞刊王手下。按理来说,蒋信本就是蒙古人,如今被同是蒙古人的也先俘虏,瓦剌和北元本部之间矛盾再大,也大不过他们与明朝的矛盾吧?那么直接归顺瓦剌,岂不美哉?可他偏不,不仅不投降,还常常跑到朱祁镇的住处,恸哭着拜见他,最后又服侍朱祁镇回到明朝,真是忠心不二,善始善终。

这都不算什么,都督同知和勇的经历更加奇特。和勇原名“脱脱孛罗”,本是蒙古北元太师阿鲁台的孙子。阿鲁台当年被永乐皇帝朱棣打的抱头鼠窜,而他的孙子却向明朝效忠,为大明南征北战。更神奇的是,这个蒙古人竟然还信了回教!他不吃猪肉,不饮酒,不拜其他神佛,俨然是个虔诚的信徒。与明朝打了一辈子的阿鲁台如果泉下有知,知道自己的孙子竟然对明朝如此忠心,真不知道会作何感想。

在明朝初年,一群汉族官僚思念元朝,而到了明朝中期乃至后期,反而却又有很多蒙古人向明朝效忠,这无疑是很令人奇怪的。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有人说,汉人效忠元朝,是因为“斯德哥尔摩症候群”,那么蒙古人效忠明朝又是何缘故?世间万事,真是令人难以捉摸啊。

参考资料:明史、明实录、水东日记

明清史研究:历史学第一大号“明清史研究资讯”专属原创品牌。

想看到第一流历史学文章,请加“明清史研究资讯”(id mingqinghistory),勾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