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历史上最牛的考场捣蛋鬼

2022-05-19

历史上最牛的考场捣蛋鬼

文/马少华

温庭筠是个好名字,温良如玉,庭院深深,青青筠竹,这么个玉树临风的翩翩佳公子,随便往哪儿一站绝对造成交通堵塞。可惜的是,名字好并不等于长得好,更不等于人品好。

小温到底丑成什么样儿史书上没详细写,只说当时人都叫他“温钟馗”。钟馗大家都见过,大胡子,黑脸盘儿,呲牙咧嘴的,连鬼见了都怕,用钟馗来形容小温看起来有点夸张,但这个称呼也不是一点道理没有的,小温虽然至今还没有吓死过人,但至少气死过一个人。

当时有个大财主,叫姚勖,不知道从哪儿听说了“相貌非俗之人必有非俗之处”这句话,挑来挑去就挑中了小温,赞助了他一大笔钱,让他好好读书,将来考个状元上北大清华什么的。别说,老姚还真没看走眼,“相貌非俗”的小温立马儿就做了一件让老姚目瞪口呆的“非俗之事”——把所有的钱都赞助了怡红楼的娱乐事业。

小温做出这样的“非俗之事”,老姚当然不会满意,当即就去怡红楼把喝得醉醺醺的小温提溜了出来,拳打脚踢了38分钟,然后把小温扔在了大街上。

小温挨了一顿揍,像个乞丐似的跑到姐姐家告状。小温的姐姐大温也不是凡人,还没等小温说完就明白了怎么回事,跑到老姚家里破口大骂:“我弟弟这么年轻,风流一回也是人之常情,谁还没有个七情六欲,你至于这样打他一顿吗?害得他现在跟个叫花子似的,全是你的错!”

老姚哪儿受得了这个,一颗脆弱的心脏在温氏姐弟俩“非俗组合”的轮番攻击下,终于停止了跳动,一命呜呼,临终前留下遗言——“千万不要惹非俗之人!”

我一直很奇怪,这么个又丑又没品的丑八怪,怎么会配得上“温庭筠”这么好的名字,还好小温还有个长处,就是诗词写的好,因为经常参加娱乐活动,自创了一门功夫,被誉为“花间词派”的鼻祖。而且小温脑子也灵,写作文快得惊人,《北梦琐言》说小温“才思艳丽,工于小赋,每入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八韵成”,所以时人称为“温八叉”(为什么小温的外号都这么怪)。在中国文学史上,除了曹子建的七步成诗,“温八叉”应该算得上第一快手了。

然而——人品差的人真是没办法,刚夸了几句又开始转折了——也正因为这个长处,让小温成了古往今来天上地下考官最不欢迎的十大考生之首。

为啥?因为小温不光自己答题,还经常帮别的考生答,而且神不知鬼不觉。

按照弗洛伊德的解释,做任何事都会产生一种情节,用汉语说就是“上了瘾”,小温帮别人作弊可能就是做上瘾了。“温八叉”的名头儿可不是浪得虚名,一份试卷叉几下手就搞定,然后看着别的考生咬笔杆的咬笔杆,抓头发的抓头发,有的表情痛苦得跟死了全家似的,有的浑身燥热把衣服都撕成了一条一条的,更有的干脆脱光了衣服往墙上撞,不知道的还以为这帮小子正搞行为艺术展呢。要是张艺谋想拍中国苦难史,直接来录就行了,连剪辑都不用,保准拿个奥斯卡回来。可小温对奥斯卡没兴趣,看着同窗们一个个悲痛欲绝的样子,小温决定要学杜前辈那样“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据民间白皮书记载,一位考生正在搜肠刮肚地思考形容一个姑娘像一朵花好还是像一棵树好,突然耳边传来“像一朵花好”的声音,据后来考证,这声音是隔壁用江湖上失传已久的“传音入密”传过来的;还有一位考生正在绞尽脑汁地揣摩考官到底是想要考生说他好还是不好,突然从地板上传来一组密电码,经翻译后得出“考官是个大英雄”的结论,据知情人透露,这组密电码是隔壁用脚发过来的;还有一位考生答完题,正准备站起来交卷,这时突然桌子上的笔自己站了起来,把试卷上的答案都给改了一遍,吓得这位考生三天没敢睡觉……

看了这些例子,读者可能会说:“这些都是乱七八糟的野史罢了,小温又不是神仙,哪儿有这么夸张啊!”我劝您还是先别这么早下结论,在正史《旧唐书》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比上面那些例子还要神呢。

那是唐宣宗大中九年,也就是公元855年,新一届全国春季高考隆重举行,主考官沈询早就听说了小温的光辉事迹,特地把小温安排到一个单独的房间,自己跟几个考官坐在前面,目不转睛地盯着小温,看他到底还能耍什么花招。只见小温不慌不忙,两只手叉来叉去,一会儿功夫做完收工,把试卷交到沈询手里。沈询笑眯眯地接过来,心想也不过如此嘛,天下还没有考生能逃得过我沈询的火眼金睛!可事实上,就在众目睽睽之下,小温已经成功地帮八个人完成了答卷!因这件事太过离奇,考官又没抓到现场证据,只得不了了之。

不过凡事有弊必有利,小温的这种特殊才能让众多考官吃尽了苦头,但是如果让小温来做考官呢,试问还有谁能逃得过他的法眼?

唐懿宗咸通六年,即公元865年,小温出任国子助教,第二年就主持了国子监试。对科举制度的种种弊端,没有人比小温更了解的了,因此小温一上任就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乃榜三十篇以振公道”,将所有试卷公示于众,让大家来品评到底哪篇文章好,哪篇文章该得第一名,杜绝了因人取士的不正之风,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但这样一件拯救国运的大好事,却只办了一次就匆匆结束了,为什么呢?用中学历史课本的标准答案来说就是:小温的改革触犯了当时权贵的利益。你小温新官上任三把火可以不要利益,可你别损害了我们的利益,用一句话总结就是——谁断了我的财路,我就断了他的生路!再加上很多考生的文章都有抨击时政、揭露腐败现象的内容,更是让朝廷上下感觉很不爽。小温短暂的科举改革画上了句号,也在当年冬天结束了自己风光过也潦倒过的一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法无天的时候往往很牛很强大,做了好人之后往往很熊很渺小。孙悟空如此,温庭筠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