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石”与“硬黄”,古代书法的载体
这个系列的文章今天已经过了一多半了(共100篇,现在是第61篇),之前的文章里,我们经常会提到两个概念,一个是枣石,一个是硬黄,恐怕后面的文章还会有提到,索性一边解释启功老先生的诗,一边把这两个概念彻底理清一下这两个概念。
我们今天看启功老先生的《论书绝句》的第六十一首,原诗是:
晋代西陲纸数张,都成阁帖返魂香。回看枣石迷离处,意态分明想硬黄。
我们逐句解释一下:
第一句,晋代西陲纸数张,指的是楼兰出土的晋人书。这里指的应当是《流沙残简》。1899年至1902年,瑞典人斯文赫定(唉,又是一个外国人)在古楼兰遗址首次发现了汉晋时代的木简与文书残纸。到了1909年中国著名学者罗振玉辗转得到这些资料,王国维(就是那个说人生三境界的王国维)共同研究,子1914年出版了《流沙坠简》一书,书中同时收人了楼兰出土的文书残纸。书中最早为三国曹魏嘉平四年(252),最晚则为西晋永嘉四年(310),包括书信、公文、簿籍、杂记等。纸数张,其实,这样的资料是不少的,因为珍贵,所以,以纸数张称呼。
第二句,都成,都成为。阁帖,各种传承下来的书法碑帖拓本。返魂香,一种令人再生的香。上下文结合起来,意思是说,看到了楼兰出土的晋代西陲墨迹,再看阁帖,就能看到书法的生机和活力了。
第三句,回看,回头再次审看。
(雕版印刷刻版)
枣石,这里指碑刻。因为最早的时候,人们为了保存书法作品,通常是把书法作品刻在木头上,而一般情况下,要选择木质比较细密的木头来做为雕刻材料,比如枣木、梨木。因为这些木头木质硬实,不容易变形、损毁,因此,在早期就做为保存书法的最好手段。唐代雕版印刷术发明后,雕刻枣木、梨木制作印刷母版的工艺越来越成熟。逐渐从印章、短文,发展到成为大篇内容文章的载体。再后来,人们发现刻在木头上的字迹到底还是木头,经过岁月磨蚀之后,还是容易损毁,破败,于是又开始把书法作品刻在石头上,就是后来的碑刻。枣、石,都是书法作品的载体。合称枣石,指的就是碑刻作品。
迷离处,不分明处。因为不管是枣、还是石,经过岁月之后,必然会有损毁,因此会有不能保留书法原样的地方。这是不分明之一。另一种不分明是指,书法作品在用笔的过程中,墨色的浓淡,笔锋的走向,大都包含在字迹的内部,而这些内容,一旦刻入枣石成形,是根本看不出来的。
第四句,意态分明想硬黄,(楼兰出土的晋人墨迹)字迹的意思形态全部能看清楚,还是能想像出刻碑时所用的墨迹的底本的样子。(黄檗,就是这种树,看,上面写得清楚,内皮可作染料。)
硬黄,是指用黄檗(一种植物,可入药,可作染料)染过的纸,染完之后,再用熔化过的蜡浸泡,这样得到的纸,又硬又黄,并且晶莹透明,还可以防止虫蛀,因此,很方便法帖和墨迹的双钩向拓(双钩,就是把字的边缘都钩画出来,笔迹有两边,都用墨线钩出轮廓,因此叫双钩,双钩后填墨的称为“双钩廓填”。向拓,前面讲过,向着光线拓写)。据考察,也有一部分书法家,真接把书法作品写在硬黄纸上,启功此句的意思当指这种书法作品,因为这样的书法作品,能从纸上的墨迹看出来清晰的墨迹浓淡,笔锋走向,甚至也可以看出作书者的用力程度,何处顿挫,何出慢,何处快,这些都是枣石作品显示不出来的,因此,要想意态分明,还是借助硬黄更靠谱些。但蜡纸上的字迹,拓本居多,因此,我们说,硬黄,还大多是摹本居多。
就算米芾那样的大家,都感叹自己也只能收集一些摹本来欣赏。他收藏的晋人墨迹,也不过是谢安《慰问帖》,王羲之的《破羌帖》,王献之的《割至帖》,现在,这三种墨迹也早已不知去向,淹没在历史长河中了。
因为楼兰出土的木简有几十万片,都是汉代的隶草,暂且不论。楷书的佛经、笺牒也成千上万,也可暂且不论,就只说楼兰出土的“五月二日济白”一纸,书法的墨迹水平和笔法,跟阁帖中的索靖帖毫无二致。因此,临写阁帖的朋友,可以借鉴一下楼兰出土的这些宝贝上的墨迹,好好领会一下笔法。
(《启功论书法》原图及诗解61,图片来自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