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清军没用“三十六计”来对付欧洲列强?
文/红枫未名(明清史研究团队原创作者)
有次应邀在一个在线读书会。讲了些近代战争清军的事,于是后来有人私聊问我:“有那么多古代兵书,为何清军没有用来对付列强军队呢?”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我们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兵法,其实分为两种,一种属于孙子兵法这类原著,作者们多是文武皆通的天才,以极其概括的文字来讲一些很精深的军事理论。这些兵法很多和今天现代军事理论暗合。但缺点是过于简略,在现代军事院校里需要结合案例,数据图表讲一学期的内容,《孙子兵法》往往不到10个字就写完了。
另一种兵法则是唐代以后文武分家后,由文人们通过读历史故事自己总结的“鸡汤式兵法”,比较典型的就是实际成书在明代的《三十六计》。
比如孙子兵法说“以正合,以奇胜”,后世文人都以为是说要用奇谋取胜,其实这个“奇”是原意是指的是多出的部分,即在以正兵与敌人交战的时候,永远要预备一支多出来的兵力,就是奇(qí)兵。在现代军事里我们叫他预备队。
再比如说孙子兵法第一篇讲“计”,其实不是奇谋巧计,是计算的计,是现代的swot分析(优劣势分析法):优势、劣势、威胁、机会。
后世尤其是明清时代,由于没有专业的军事教育,所以这些知识渐渐失传,只能靠文人看书瞎蒙,最后弄出以为兵法就是“骗人诡计”的概念。
比如三十六计,其实这本书成书是在明代,由没有行伍经历的文人编写,从文采上来说不错,还凑了个36天罡数。但性质其实更像是今天的畅销书“造就世界名企的三十六个诀窍”。如果真按书里内容能做成世界名企,那干嘛写书的人自己不去?
心灵鸡汤式的文章错在哪?? 错在没给勺子,同样,这类文人写的“兵法”虽然告诉了你这么多奇谋和大道理,却没告诉怎么样使用才是有效的。
那有人怀疑了,文人没军务经验读不懂,那清朝的军官们难道也不读孙子兵法?
那我们看看清朝的军官培养是怎么回事。
清朝比较重视武举,所以在军官层次里,通过武举以武状元,武举人,武秀才,武童生的学历当上军官为数不少,比如著名的关天培,最早就是武秀才。
那他们熟读兵书吗?未必。
清代的武举比三项内容,第一项骑射,要求一场试马上箭法,驰马三趟,发箭九枝,三箭中靶为合格。
第二项比步射和 力气,步射同样是九中三及格,比力气主要是开强弓舞大刀举重。
这前两项如果你表现优异,基本上考试你就过了,第三场文试不过是走过场,只是要求按要求默写《武经七书》中一段,通常只一百字左右。就这样,武举人们考试时还是需要作弊夹带小抄。而考官们也经常睁眼闭眼,事后再拿武举人们的考卷开玩笑。
所以清朝的武官们,上了战场后最常见的谋略,其实还来自于评书和民间故事里流传的“鸡汤兵法”,如三国演义,说岳演义什么的。
比如说,爱国将领关天培和冯子材,在防守镇南关和虎门时,都找了些民团,在本方炮台后方来回跑动,想造出“后有伏兵”的举动。
而林则徐看重的清军名将杨芳,更是在广州城上摆出一堆马桶,指望英军的大炮因此打不准。
还有更搞笑的,浙江清军学宋将狄青。向市场上购买了纸糊的面具数百个,招募了342个乡勇,装扮成鬼怪,在衙门内昼夜演习。操练纯熟之后,再派都司一人、千总一人率领这支“特种部队”出战。那天是个大白天,342个乡勇,人人戴着假面具,手持大刀长矛,边跳舞,边向前冲。
对比起来,英法军队的“兵法”则简单得傻子都看得懂,每次都是大炮射击-----步枪射击逼近---上刺刀冲锋,如果清军防守顽强就迂回包抄,然后清军总会崩溃。(插句话,被吹得神乎其神的“镇南关之战"之所以能胜,是因为那地形不允许迂回包抄,而冯子材集中了对方30倍的兵力拼死防守)
有些朋友估计会骂小编胡说了,那我就问问近代的著名军事家曾国藩,让我们看看,他对这件事是怎么看的。
一天,曾国藩与将领幕僚们谈论军中阵法时,说“二十三史中的军事记载,除了少数外都是文人们自己臆测写出来的,不知道甲仗为何物,战阵是什么,用夸张浮夸的语言随意编造,绝对不能信!即使像写得比较好的《史记》《汉书》,也有不能信的地方,虽然司马迁说庄子的书都是寓言,但我认为史记里属于寓言故事的,也是十之六七。”
他还举出例子,就是当时湘军的战绩,在几个月后文人当代记载,已经与事实完全不相符,
曾国藩还认为:读书和用兵完全是两回事,湘军中有个士人出身的营官叫吴士迈,摘录了二十三史中有关战争的记载编辑成册,企图以此来作为治军根据。曾国藩听说后马上写信给他,要他:”丢掉所有的书籍,老老实实的每天点名检查人数,监督训练,夜间查岗”。
- 上一篇:英雄气短:为什么说项羽最后一战死于作秀
- 下一篇:西餐用手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