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最悲惨的太子扶苏,一生公子贤名,直言进谏不受宠爱,皇位被奸人所夺
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太子作为皇位的直接继承人,可以说是前途无量,然而在历史上总有一些悲催的太子,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秦朝最悲惨的太子扶苏,一生公子贤名,直言进谏不受宠爱,皇位被奸人所夺。
扶苏的地位实际上非常的高贵,他是秦始皇的大儿子,是盛大的秦的顺位继承人,他的弟弟胡亥荒诞无稽,所以不会是他的政敌,朝堂上的大将军和各位大臣看着他成长,更是满意这位品德高尚的公子。
扶苏从年幼的时候开始,就不喜欢残暴与阴谋狡诈的军书,他喜欢阅读各位大家的书目,感受其中的治国的才能,用仁德的政策去对待每一位子民。读仁者的圣贤书,可以知道自己哪里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更加可以让自己的身心更加的开阔,多年的饱读诗书使得扶苏更加的待人宽厚。
但是在国家的政策上,他与自己的父亲产生了很多不同的意见。秦始皇残暴不堪,这是事实,扶苏在保持着对自己的父亲尊敬的同时,也渐渐的提出了很多的不同的政见。
在秦始皇坑杀儒士的时候,这种矛盾达到了顶端,扶苏可以接受父亲在政治上采用高压政策,以用于不稳定的朝局,但是他实在不能接受他的父亲对毫无还手之力的一群文人下这样的狠手。
在朝堂之上他忍着不满和不理解,扶苏痛心的质问自己的父亲,为何这样去做,但是得到的结果就是贬黜。因为嬴政先是秦始皇然后才是他的父亲,对于一个不听从自己意见的儿子,嬴政不会心慈手软。
扶苏于是在朝野上下的叹息声和嬴政的愤怒中来到了蒙恬所在的地方,监修长城抗击匈奴。这其实是秦始皇对扶苏的一种侧面的打压,但是嬴政也清楚,他的皇位只有扶苏能够撑得起来,所以扶苏不能死,只是让扶苏磨磨锐气变得听话一些,反观如果扶苏取得了长城军团的信任和支持,并建立军功树立起个人威望的话,那么在扶苏即位的时候,就能直接掌控大秦帝国三分之一的兵马。再加上有蒙恬坐镇,扶苏可以说是立于不败之地。但是谁也没想到,再见面就是永别。
嬴政在后期迷信所谓的长生之术,以至于让赵高和李斯钻了空子。扶苏远在长城之边,与蒙恬大将军共同修建长城。他不知道他的父亲会去世的这么快,这么让他措手不及,即使以前有什么不一样的意见,也不会让扶苏忘记生身养育之恩。
当蒙恬准备带着扶苏回去承继皇位的时候,赵高和李斯却带着处死扶苏的密旨前去寻找扶苏。一切都是一场阴谋,但是扶苏心里想的却是,父亲让我死我怎么能违背,于是自愿的喝下了毒酒,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扶苏悲惨的一生呢?小编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性格太过耿直。他这个人是比较聪明的,从小到大他都比自己的弟弟显得更加有智慧。在许多事情的决策上面,他都能帮到自己的父亲。往往他的建议也都比较的好,所以他的父亲采纳他的建议比较多,长此以往,他就形成了有什么说什么的那种性格,自己在对事情的决策方面有什么意见都会很大胆的说出来,不会考虑到自己说出的话会有什么不妥,会不会引起父亲不开心这些问题。这可以说是他的优点,也可以说是他的缺点,因为有的时候说话很直接,比较方便别人理解,也会觉得你这个人非常的耿直,但是有的时候说话太过于直接,会得罪别人。
扶苏就在有一次和秦始皇争辩的时候,得罪了秦始皇。所以他才落得了被发配到边远地区的结果,他是一个非常有文化的人,他从小就阅读了非常多有益的书籍,让他这样一个文化人,到那种边远寒苦的地方去修补长城,是一件非常委屈他的事情。在小编看来,这也大大的奠定了他以后人生的悲剧基调。
二,兄弟离心。他的弟弟胡亥可不像他这样善良,相反的胡亥是一个非常阴险,非常有手段的一个人。扶苏明显要比弟弟优秀,这就引起了弟弟的不满。这种不满可能在最开始他没有被发配到边疆之前是不会表现出来的,但是在之后就愈加的明显起来。就比如胡亥会在背地里偷偷的做一些事情来有损扶苏的利益。兄弟之间的感情本来应该是非常好的,但是在他们两兄弟之间却没有这种可能性存在,他们的关系仿佛从出生那一刻起就不怎么好了。有着这样一个讨厌自己的弟弟,相信扶苏在失势之后的日子并不好过。
扶苏悲惨的一生,即使是至死都没有明白秦始皇对于他的用意,那么对此你有何不同的见解呢?
- 上一篇:隋炀帝功过相抵,为什么后世却一直批评他?
- 下一篇:《青霞丹雪》 【第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