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揭秘孙权墓室之谜:12层细沙覆盖,永远挖不到头!

2022-05-19

核心提示:公元251年8月,狂风暴雨,孙权祖陵内的松柏也被拔起,孙权由此一病不起。

遐迩闻名的梅花山,为赫赫有名的东吴大帝孙权的陵墓。孙权字仲谋,是东吴的奠基者、孙坚的第二子、孙策之弟,今浙江富阳县人。公元208年,他联合刘备在赤壁大败曹操,不久又联曹反蜀,夺荆州,败刘备。公元229年在湖北鄂城县称帝,国号“吴”,建年号为“黄武”,不久迁都建业。

孙权雄踞江东,成为举足轻重的风云人物。南宋词辛弃疾在凭吊孙权时曾发出“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的感慨。但孙权生性多嫌忌,果于杀戮,晚年尤甚,并信鬼神,这也是他不能统一全国的原因。

公元251年8月,天起飓风,江海汹涌,平地积水8尺,孙权祖陵内的松柏也被拔起,孙权由此受惊起病。几个月后,皇后潘氏见孙权身体不见好转,便密谋等孙权死后模仿吕后称制

潘皇后为人凶暴,平时经常为小事残杀宫婢,宫女们在夜间乘她睡熟之际,将她活活扼死。事后孙权悲愤交加,病情转危,随后死于宫中。孙权称帝24年,活了71岁,死后葬在朝阳门(今中山门)外第三岗,故名孙陵岗。

民间传说,由于孙权生前也常盗墓,连父亲孙坚“始祖庙”所用的木材,都是孙权从赵婴齐墓室盗来的。因此,孙权在自己的葬事上用尽心机。在营建时,先挖面积达几百平方米的地下空间,以12层炒干的不同种类的细沙埋葬棺椁,而不是直接以土回填。沙子积埋到到了一定位置和厚度后,才以泥土覆埋。

为什么要将沙子炒干?一是可以保持地下干燥的环境,防止尸体腐坏;二是强化防盗效果。干燥的细沙如水,流动性极强,盗墓者根本无法挖掘盗洞,沙子边挖边淌,盗洞根本难以成形。就是挖成了,风险也很大,极容易造成塌方,让盗墓者成为殉葬者。

由于,孙权墓是南京最早的六朝陵墓,因此成为六朝君主在此点评英雄的地方。朱元璋想葬在此处,不少大臣建议迁走孙权墓,夷平孙陵岗,朱元璋不以为然,说:“孙权也是一条好汉嘛,留下为我看守山门吧!”就这样孙陵岗被保留了下来。

2007年,考古专家动用地震勘测仪器,在梅花山西坡发现了一个大型墓穴。专家说:根据以往经验,帝王陵墓的选址、建造十分讲究“风水”,多是背靠山峰,面临平原或是湖泊。而且,利用地震勘测仪器,不用挖开土壤,就可以判断出哪里有墓葬,还能看出墓葬的大小和形状。

专家勘测了整个梅花山之后,在博爱阁的西侧,地下 20 多米深处,有一个 15 米长的长方形洞穴,整个洞穴都藏在山石之中,上面覆盖是土壤。墓室有水往外渗,说明是一个密封的洞穴,不然水早已被蒸发了。从其形状看,很可能就是孙权墓的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