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青之死,北宋精英文人集团的一次集体群殴
《一个帝国的生与死》(9) 第三章 大相国寺的火
上一次夜狼为大家讲,自从狄青当上了北宋帝国的枢密使以后,与北宋文人便从此势不两立【要了解具体细节请点击:狄青在名妓白牡丹屁股上落了几十鞭,文人上司用什么方式报复?】
从此狄枢密使家就老是出事,先是被水冲不得不迁家相国寺,后来在相国寺又有人看到狄枢密使竟然穿黄袍玩,于是韩琦老先生见人就问,嘿,你昨天看见“赤枢”(文人们送给狄青的外号)穿黄袍玩没?又有人说看见了狄大人家的狗长出了两只角,什么奇谈怪论都来了。
而鲁达守护的这片废园,当年正是狄枢密使家的后园,一场“火”烧掉了帝国最优秀的武将的未来。
事情的经过很简单,狄青家夜祭奠祖先,烧钱纸,事先忘记到消防部门(厢吏)那里备案,结果不小心着火,火势不大,等消防人员赶到时已经扑灭了。
一个很小的治安事故,在帝国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第二天,全东京都传开了,狄枢密使家夜现怪光,经过文人们的整理加工,故事十分精彩,在市井小巷传播开来。
有文化就是不同,文人们最后不忘提醒看官,当初朱全忠(朱温)篡唐前,家中也有这样现象,让看官们加以类比。
故事传到了赵桢的耳朵,皇帝对这种新闻不是十分感兴趣,一来大病初愈,二来我们都知道那两年赵桢感兴趣的东西是什么(生儿子),而狄青他还是信得过的。
阴的不行,文人们只有在朝堂上光明正大的把事情摊开来说过明白。
谁当领头羊,当然非欧阳修莫属。
欧阳修在嘉佑年间以翰林学士的身份主持当时的进士考试,是整个科考选秀的执行主席,在他的主持下,期间涌现了众多文化名人,欧阳修也成为了当时文化界的泰斗级人物,说话的份量当然很重。
当然,让欧阳修当领头羊,也因为他有成功参倒枢密院武将的经验。
王德用是真宗朝大将王超之子,十七岁就随父出征,与李继迁打得不可开交,屡立战功,赵桢亲政后不久,就升任其为知枢密院事,在枢密院一把手的位置上干了几年。
王德用将枢密院的位置上干得很好,不但将军队管理得井井有条,而且针对帝国军制的一些弊病,他也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例如针对太宗传承下来的阵图,他就认为应该废除。
干得好没有用,帝国的文人根本不拿他的工作说事,拿他的长相说事,老王军人出身,很有男人味,另外有个特点,脸黑,脖子以下的皮肤却很白,文人们拿这说事了,说老王“类艺祖”——长得很像赵匡胤,你说赵桢你能让一个长得像你祖宗的人一天在你的眼前晃吗?
当然了,王德用家宅正枕在都城乾冈线上,这又意味着什么呢?赵桢你自己去想吧。
结果当然是王德用被贬出朝,官方原因竟然是“且谓德用得士心,不宜久典机密”。深得士卒人心,看来也是一种罪过。
王德用是老实人,有度量,离开东京的时候摊摊手,说相貌是父母给的,长得“怪”不是我的错。
狄青任枢密使,而王德用任了几十年边将后,又重回东京,做狄青的副手——枢密副使。这时的王德用已经七十多岁。
文人们并不因为他已是垂暮之年的老人而放过他。
嘉佑年间,文人们的主要炮火还是对准皇帝——帝国继承人的问题,整天向赵桢发难开炮。
作为枢密副使,作为一个驰骋沙场多年的男人,王德用有些看不下去,赵桢也是人,也是男人,有尊严的皇帝,一天老拿别人没儿子说事,像话吗?老王在朝堂上发言了,论调肯定和文人们不太一样。
欧阳修发火了,当堂语出不逊,你个老衙官!你懂什么,这等国家大事,是你这等粗人掺合的吗?(老衙官何所知)。
第二天,欧阳大人就参了王老先生,说武人执军事,知道太多国家机密(当然包括立继承人这种事)不好,何况老王七十多岁了,也到了法定退休年龄,是该退居二线,让年轻人来。
欧阳修发话,其他文人相继出招,老王这把年龄哪是敌手,很快被迫退居二线,回家抱孙子。
而狄青就要难对付一些,首先狄青的性子明显不像老王那样厚道,是恩怨分明的那种,当年韩琦定州唱那出戏后,并没有吓做狄将军,事后无论公私场合,狄青没有掩饰对他昔日上司不满和鄙视——韩琦,不过就是有个进士出身的身份,能力?哼哼!不过如此。(后来韩琦的另一个属下王安石也作过类似评价——韩琦不过就是长相好点,看来韩大人在下属中的口碑真不太好);而谁嘲笑他脸上的剌字,他也会毫不客气的反驳——当然已不用鞭子。
欧阳先生面临的课题很难,他要弹劾的是一个没有什么把柄和过错又性格鲜明的人,明眼都知道,狄青对于帝国,只有功,没有过。而狄青在任枢密使的四年,也没什么小辫子让文人们抓做。狗长角穿黄袍家中现异光,正常人都知道那些话上不来台面。
有什么能难倒文坛领袖欧阳修呢,他连连上书向皇帝就狄青事件展开的连环式进攻,抛出两篇在当时很有影响力的文章,一篇是《论狄青札子》,一篇是《论水灾疏》。
欧阳修的论断有几点:
一、近年来东京老是遇水灾,水是属阳的,而武将是属阴的,水患多是因为武人得以重用,要治水患,狄枢密使恐怕得先下台呆两天。
二、狄青任枢密使四年,虽然没有什么过错,可武将长时间执掌国家军政,那是很危险的,想当年~~~~~~。
三、罢免狄青也是关心和爱护他,树大招风,狄将军有这么多流言蜚语,搞得人心不安是因为他居于高位,现在把他调离岗位,也是“爱护”狄将军嘛!当小弟的受点委屈的,你看我们谁都不是几进几出,名利不过是浮云罢。狄将军如果是忠臣死都不怕,当然也不会在乎枢密使这种虚名的。
才子就是才子,逻辑严密,让人无法反驳。
赵桢看到这样有才的文章,依然是留中不用。赵桢是个很清醒的皇帝,他知道他的帝国不仅需要会吵架的文人,更需要能打仗的将军。而且他本人也是“狄粉”,当初西北出了个狄青的时候,赵桢心喜若狂,和帝国的军民一样,对这位面涅将军非常神往,西北战事吃紧,狄青不能回朝复命,于是赵桢让人画了一副狄将军的画像,每天挂在宫中,睹画思人。
欧阳老大的奏章没反映,后继火力跟来,范镇、刘敞、吕景初、韩琦,嘉佑元年的帝国朝堂,文人们的子弹一直在飞。目标两个,赵桢和狄青。
最后帝国宰相文彦博代表文人们和赵桢最后摊牌,今年的两大议题,一是继承人问题,二是狄青的枢密使问题,最少你得解决一个。
真的必须作出选择吗?赵桢问。
文彦博沉默着回应他。
谁都知道皇帝会怎么选择。
在落笔签暑狄青的罢免文件前,赵桢又停住笔,望着文彦博,这位在嘉佑时期看起来最厚道的文人,说了意味深长的一句话:
——狄青可是忠臣啊!
话外音:你们文人可是最重名节的,你们今天这样做,不怕以后在史书上留残害忠臣的骂名吗?
文宰相回的那句话更意味深长:
——当年太祖不也是周世宗手下的忠臣?
话外音:你老赵家当了偷吃小苹果的婊子,就永远没有资格相信别人会做守身如玉的淑女烈妇。
嘉佑元年,狄青接到了他的枢密使罢免文件,出判陈州,接替他位置的是当初在定州高唱“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乃好儿”的韩琦。
狄青输了,这是一场他根本打不赢的“战争”。
但狄青仍然倔强,他输不要紧,他需要一个答案,为什么?
他找皇帝,赵桢不见他,赵桢本人也不知道答案,还不知怎么面对昔日的偶像。
于是他找到文彦博,要一个说法。
文彦博坐在中书省大院的太师椅上,不紧不慢的说没有其它原因,皇帝怀疑你了?
一句话就打发了曾经的狄枢密使。
狄青认输,却不服,他也丢下了一句话:
——“无功而受两镇节麾,无罪而出典外藩“
话外音只有三个字:不公平。
狄青离开了东京,那个地方不是他的舞台。
当然,陈州也不是,半年后,他在那个地方死了,死法很奇特,疽发髭卒,胡子长疽,史书上没记载第二个人有这种死法,不过帝国的文人说怎么死就怎么死的吧。狄青的生平本来就是已经有很多的“传奇”,有的真有的假,真真假假留给后人去分辨了。
但帝国的文人们不免有些遗憾,特别欧阳修,狄青如此刚烈屈死,使他“爱护国器”的幌子没了打处。而近百年后,一个叫秦桧的文人学会了欧阳修的这招,并起了一个名字,叫“莫须有”,中招的那个武将我们都知道叫岳飞。
秦桧和欧阳修的做法有区别吗?当然有,从法理角度来讲,秦桧是直接操刀杀人,而欧阳修则叫间接故意。
为此一生几乎没什么污点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背上了一个罪名——忠君误国。
或许把罪名独归于欧阳文忠公也是不公平的,他只是不过是站在最前面的打手,狄青惨案更可以界定为一次精英集团群殴弱势群体事件,是一次集体犯罪,犯罪群体叫北宋文人。文彦博、韩琦、范镇,庞籍、包拯(传说中与狄青可是文武双曲星,他站出来为狄青说过一句话吗?当然没有)、司马光、王安石嘉佑时期的文化名人们都是打手和从犯。
狄青死后在民间和宫廷一样受到追捧,哲宗的长公主成年当婚,老爸问他中意谁,长公主说非狄青的儿子狄咏不嫁,哲宗一见狄咏说不愧我闺女喜欢,和他老爸一样,帅呆了;而后来宋神宗赵顼上台后一心想富国强兵,也是愈发思念狄大将军,于是学赵桢一样,把狄青的像挂在宫中,顶膜礼拜。
当然,长公主最终也没能嫁给狄咏(门不当户不对喜欢有什么用?),而赵顼也是只能幽思古人,而无法“怜惜”眼前人,神宗一朝的枢密院也依然是文人们的天下,武人与狗不得入内,尽管赵顼手下一样有种谔王韶这样的名将。
帝国武将们的命运。在狄青死于陈州时就已经注定。
本文为夜狼啸西风今日头条独家首载,如转载请注明作者署名,尊重版权为谢
敬请关注夜狼啸西风最新历史作品:《两宋烽烟》(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当当京东热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