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蜀汉坐看关羽失荆州,刘备的阴谋还是诸葛亮的阴谋

2022-05-19

影响中国历史的一百场战争第63位 荆州争夺战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七月,蜀汉大将关羽北上,企图占领曹魏襄樊二郡。关羽初期采取了围城打援的方针,攻陷了樊城,并水淹曹魏于禁七军,一时震惊华夏,也引起了蜀汉盟友东吴孙权的不安。趁关羽与曹魏交战,兵力空虚,孙权派吕蒙偷袭江陵、公安,关羽回援,败走麦城,被孙权杀于临沮。

将帅星数:★ ★ ★ ★ ★ ★ ★ ★ 关羽 吕蒙 陆逊 曹仁 徐晃

图:关羽(新《三国》于荣光版)

图:吕蒙

精彩星数:★ ★ ★ ★ ★

政治影响星数:★ ★ ★

综合星数:5.5★ ★ ★ ★ ★ ☆

战争类型:

骄战——面对蜀汉第一大将万人敌关大将军,东吴使用了一个简单而致命的战略——卑而骄之。关羽失荆州,并非大意,而在狂傲。

公元前219年十二月,成都。

汉中王刘备做了一个很凄凉的梦。

他梦见重回涿县的那个桃园,那里桃花依然灿烂,弥漫着春天的气息。

春天是充满着希望的。

刘、关、张,三兄弟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

三十年来,这份兄弟情深是刘备取得今天成就的基石。

然而一阵狂风吹过,桃花片片随风飘零——花开花败终有时。

刘备看见二弟关羽一脸凄凉,向自己拜别。

三十年,如今已到你我兄弟离别之时,弟去矣。

刘备伸手想抓做二弟,关羽却成了一堆灰迹,散于空中。

刘备梦醒,怆然泪下,已是明白了什么。

成都,竟然下起了漫天的雪。

是夜,蜀汉,将为一个英雄而无眠。

赤壁之战后,曹孙刘成为当时中国最主要的三大势力。曹操虽败,但依然占领着原东汉十三州中的八个州,无论从经济上还是军事上,都远远强大于孙、刘;而孙权则在赤壁之战中让曹操见识了自己水军的强大,使曹操认识到一时难以消灭孙、刘。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

当时除曹、孙、刘外,中国还残存着韩遂、马超张鲁刘璋等其他割据势力,三家在赤壁之战后,对外主要的精力都放到了吞并残存割据势力上面。

曹操在北方吞并了西凉韩遂、马超及汉中张鲁;孙权则向南据有了交州;刘备则借助孙、刘联盟崛起,白手起家,占据了荆州四郡,又向孙权借得南郡,再一举占领了刘璋的益州,成为最大的赢家。

到了建安二十年(215年),其他割据势力基本已被三家吞并,曹孙刘三家又开始了大规模的正面交锋。

其中荆州成为了三家必争之地。围绕荆州,曹孙刘三方展开了一系列复杂而激烈的斗争。

荆州是原东汉十三州之一,其境相当于现在的湖南、湖北、河南南阳地区,以及贵州、广西、广东的部分地区,共有南阳、长沙、桂阳、零陵、武陵、南郡、江夏七郡,是当时南北的交通要道,来往益、扬的必经之地。

赤壁之战后,曹操败退北归。刘备在东吴孙权的默认下,迅速地占领长沙、桂阳、零陵、武陵等四郡。后来又通过外交手段,向孙权借得了南郡,取得了自己发展的根据地。

荆州七郡,南阳郡是曹操的地盘,江夏郡为孙权的地盘,而其余五郡则尽为刘备所得。

赤壁之战后,孙权方为了巩固孙刘联盟对抗曹操,对于当时实力弱小的刘备方,采取的是扶持政策(所有才有了“借荆州”之举)。可是随着孙、曹之间进入相对平稳的相峙阶段,而刘备占据益州后越来越强大,孙权对刘备从扶助开始转变为防范和猜忌,孙刘联盟开始出现裂缝。

刘备在取得益州后,孙权即派人索要当年孙权“借”给刘备的荆州中的三郡——长沙、零陵、桂阳。

《三国演义》把这段演绎得很精彩,老刘一个劲哭,就是不肯给。

诸葛亮的隆中对为刘备定下的基本国策里,荆州之地是必争之地,是将来北上一统中原的基地,老刘怎么可能把这块到口的肥肉让出呢?

孙权干脆直接派人去上述三郡就任,结果被刘备驻守荆州方面的最高军事统帅关羽赶走。图:关羽(《关云长》甄子丹版)

孙权不是吃素的,文的不行,只有武力相向,于是派出了吕蒙出兵强夺长沙、零陵、桂阳。

刘备对孙权强夺荆州三郡的行为很愤怒,令关羽率三万军进驻长沙、益阳。同时自己亲率五万军驻守公安,予以孙权军事上的压迫。

但双方在益阳相峙的一段时间,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军事冲突,主要原因还是当时对于孙、刘来说,最大的敌人还是曹操(当时曹操正入兵汉中,而与孙权也在淮南争夺激烈)。

最终刘备还是选择了妥协以维持孙刘联盟。双方达成了和平协议,谈判结果是刘备获得荆州南郡、零陵、武陵以西之地,孙权获得荆州江夏、长沙、桂阳以东之地。

孙刘联盟的再度达成对方是有利的,刘备随后在汉中与曹操的角逐中胜出,占据了汉中,而孙权也在淮南与曹操的争夺中始终控制着制江权,令曹操不得不发出了“生子当如孙仲谋”之叹。

然而在汉中之战刚结束,关羽却发动了对曹操军的襄樊之战

这里有一个后世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就是襄樊之战是刘备授意还是关羽擅自发动。

从当时的时局来看,刘备刚发动了与曹操争夺汉中的战争,虽然获胜,但是元气也大伤,需要的是更多的休养生息,从后来关羽请求刘封、孟达支援被拒来看,蜀汉方面对于攻击襄樊没有全面的部署,更多的是被封为前将军、假节钺(注:君王所有的授权方式之中,假节钺的规格是极高的。拥有了假节钺的权力,不但可以随意斩杀触犯军令的士卒,还可以代替君主出征,并拥有斩杀节将的权力)的关羽发动的一次局部战争。

襄樊之战的发动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关羽坐镇荆州多年,苦心经营,实力大增。而因为要维持孙刘联盟,刘备方在荆州失去了长沙和桂阳,发展空间受到了限制,关羽由此想到了向曹操的襄樊方扩张。

关羽个人的原因也很重要。赤壁之战后,刘备赋予了关羽镇守荆州五郡,独挡曹、孙二方的重任 。关羽镇守一方,不仅非常出色地完成任务(失长沙、桂阳更多出于政治原因),而且做大做强。图:关羽(老《三国演义》陆树铭版)

陈寿对关羽的评价是“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就是说关羽这个人的最大缺点是骄傲,极好面子。刘备入益州,取汉中,一干人等纷纷立下战功,而关羽则只能拖刀在荆州当后卫专注于防守,心里当然非常不爽。所以在新加盟刘备方的“外援”马超、黄忠和自己评定为一个级别时(219年七月,刘备称汉中王,拜关羽为前将军,马超为左将军),关羽相当的不服气,写信质问诸葛亮:马超这小子能和我关羽比吗?我当年千里走单骑的时候他还不知在哪儿!诸葛亮对此也只有好言相劝,给关羽多戴高帽,说马超一新来乍到的小子,也就顶多和张翼德比比,怎么能和老关你相提并论呢(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级别相同,主要是为了工作需要嘛。

诸葛亮的高帽让关羽消气。却并不服气。在汉中之战后立即就发动了襄樊之战,有更多负气而为的意思,更想让成都总部看看,我关公这把大刀依然锋利,不差那些新人。

关羽在刘备军中的地位当时无人能及(很多人认为他稳坐第二把交椅,这并不夸张),刘备、法正、诸葛亮等成都总部对关羽的出征采取了默认的态度。没有人能意料到,关羽此次的出征,会一发而触及全局,造成了一系列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只能怪关羽初期的战绩太过于惊艳了。

公元219年七月,关羽率领约三万水步军北上,攻击樊城。

樊城对比襄阳,战略位置和地理位置都相对逊色一些,关羽为什么不直取襄阳呢?

在此又显现出了关羽的个性,英雄出手,选择的必然是最强大的敌人。

樊城有曹操方的名将曹仁。

曹仁是曹氏“八虎骑”之首,战功赫赫。曹操兵败赤壁后,曹仁独守江陵与孙、刘周旋,为曹操重整旗鼓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后驻守樊城。公元218年,宛城守将候音率众反叛,企图与关羽联合,然而双方还来不及有下一步行动,曹仁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镇压了这次叛乱。

对关羽来势汹汹的攻击,兵力不多的曹仁选择坚守樊城。汉中争夺战中失利后,对于曹操来说,襄樊已不可再失,急派于禁、庞德、徐晃增援曹仁。于禁、庞德的三万军队驻兵于樊城北,徐晃驻兵于宛城,待机而动。

老天爷在这个时候帮了关羽一个大忙。八月樊城忽降暴雨,于禁的军队驻扎的营地为平地,被暴雨所淹。关羽借暴雨之势向于、庞军发动攻击,生擒于禁,斩杀庞德,俘获其三万人马。

关羽的水淹于、庞七军,并没有演义之中描述的如此神奇,更多的是借助了意外的气候变化,但从此战中也再一次体现了曹军不习水战的特点。樊城忽降暴雨,双方都无法预料,而关羽军却对此作好了充分的预案和准备(包括在营地的选择上),没有受太多影响,能第一时间恢复正常的战争力。而曹操的于、庞军则在暴雨中陷入瘫痪,失去战争力,很轻易被关羽军所灭。

消灭于、庞部,扫清外围后,关羽继续乘船围攻被山洪水所淹的樊城,建立数重围,一方面是洪水淹城,另一方面是关羽的水军围城,城内外断绝联系,粮食也即将用光,救兵无法抵达,樊城危在旦夕。

在危难关头,曹仁和汝南太守满宠选择了坚持,关羽离攻陷樊城只差那么一点点。

此时,各方面的条件都越发显得对曹方不利。曹操内部发生了魏讽叛乱事件。十月,陆浑百姓孙狼起义,依附关羽。关羽授其官印,增拨部队,扰乱曹操后方,一时闹得鸡犬不宁。

曹操一度准备亲率大军增援曹仁,尚书桓阶劝阻了他,要他静观其变,真正决定战争走向的x因素还没有出现。

关羽北上征伐襄樊,所惊动的不仅仅是曹操。

对于孙权来说,刘备已经不是那个仅有万余兵马,让他很放心的盟友了。

孙权数年来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与曹操争夺淮南及制江权(曹操曾先后三次进攻濡须)上。经过反复争夺,曹操因为其水军的劣势,始终不能从孙权手中夺得制江权,而孙权因为本身的实力问题,向淮南发展也受阻,双方形成相峙局面。

通过赤壁之战及之后对曹的多次江上作战,孙权对自身实力的信心大增,认为以自己水军实力保卫江东已经没有什么问题。

这时候,刘备作为一个盟友的作用越来越小,反而刘备占据荆、益两州,对自己而言已经是不亚于曹操的威胁。

讨要荆州不成,孙权派兵武力强占,孙刘联盟一度面临解崩。虽然后来在双方的冷静考虑下和平达成协议,但纸协议并不能维持孙、刘两人那膨胀而无法满足的政治欲望。

关羽出征襄樊,对孙权来说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如攻下襄樊,拥有荆州三郡加上襄樊的关羽,对东吴将是多么可怕的威胁。与曹操不同的是。关羽同样拥有与东吴一样强大的水军。当然,孙权也看到了诱惑的信号,关羽北上,荆州必然空虚,这成了孙权吞并曾经“借”给刘备的荆州三郡的最好机会。

但这次孙权决定做一只披着羊皮的狼。在发动偷袭前,他屡屡向关羽方示好,先是向关羽提出联姻(遭关羽拒绝),后面又用陆逊替代吕蒙驻守陆口。

陆逊那时初出江湖,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江湖菜鸟。关羽对江湖没有名头的小子,从来不屑一顾。陆菜鸟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关大将军送去了很多江东特产,并附捎一封肉麻之情溢于言表的信,信中全是小陆对关大将军犹如黄河之水滔滔的敬仰之情以及求和之意。

关羽上当了,真没把豆包当干粮,把陆逊当大将,认为失去了“吴下阿蒙”的东吴暂时对他没有了威胁,放心把所有荆州方面的精锐部队都调到了襄樊前线。

樊城的山洪水逐渐退去,一张撒向关羽的大网也由此开启。

吕蒙与陆逊率领东吴军士,白衣渡江,对公安、江陵一带发动了袭击。

关羽留在公安、江陵驻守的是糜芳傅士仁。按道理,关羽出征,留守的必然是心腹之将,然而关羽平生最大的缺点就是恃才自傲,不善于与周围的同志搞好关系,如与这两位,就闹得不可开交。关羽一度曾放言,他俩未能按时供应前方粮草,回来后必然治其死罪。

糜芳和傅士仁心中正忐忑不安的时候,吕蒙、陆逊打过来了。

二人说我也不打了,干脆投降算了。

吕蒙、陆逊兵不血刃就拿下了公安和江陵,吕蒙显示出了他不仅能打仗,搞统战内政也是一把好手,很快就稳定了江陵和公安的局势。

关羽其实也很快听到了东吴发兵偷袭公安和江陵的消息,如果关羽警觉,第一时间撤军回援,还有可能解救公安与江陵,让糜傅二人无投降献城的机会。但是面对着即将攻陷的樊城,关羽作出了他人生中最后一次错误的决定,他决定攻下樊城再回师救公安、江陵。

樊城并没有他想象的那样不堪一击,而关羽军已是强弩之末。

风歇了,雨停了,围困樊城的水慢慢退去,关羽的希望也慢慢破灭。

曹操的援军又陆续赶到,等待他的是曹操方的大将徐晃。

徐晃和关羽都是山西老乡,关羽以前在曹营的时候两人关系非常不错,英雄,惜英雄没少出去吃吃喝喝称兄道弟。

两人见面,在马前相互聊起了家常里短,感叹人生苦短。

聊天完毕,二人眼中的温情渐渐散去,取而代之是高手对决时的杀气。

徐晃回马在阵前遛了三圈,大呼:谁能取关羽项上人头,赏金千斤。说罢提刀向关羽杀去。

书载,关羽闻之大惊,不料徐晃会翻脸,大败。

徐晃率援军在樊城附近的四冢屯大败关羽,冲破了关羽设置的重围。关羽见大势已去,只有选择撤兵。

可是此时的关羽,还有退路吗?

关羽与曹操,总是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曹操对关羽的欣赏到了痴迷的程度;而关羽在保持着对刘备忠贞的情况下,也会对曹操暗送一下秋波。其间杀颜良文丑以示好,正是告诉曹操,你来晚了哥们,俺们刘关张早已山盟海誓永订终身了。

关羽从樊城撤走后,曹操急令曹仁停止追击,把带领着残兵败将的关羽留给了东吴孙权。

这一幕幕,是政治利益驱使下的作秀,还是不经意的真情流露?都让后人去众说纷纭了。

孙权可没有曹操这么多愁善感。孙仲谋同志是一个实用主义者,坚持着是否为己所用是检验一切的标准。显然,关羽不是能替他抓耗子的猫,孙权只想除之以绝后患。

关羽从襄樊撒军,江陵、公安已被孙权所占,于是败走麦城(湖北当阳东南)。此时的关羽部军心涣散,毫无战斗力可言。已坐镇江陵的孙权派人劝降,关羽伪降,后仅率十余骑突围逃走,被孙权派潘璋朱然阻击于临沮。最后被潘璋部将马忠所杀,一起被杀的还有其子关平

孙权随后派陆逊攻占了武陵、宜都、建平郡。至此,孙权占据了刘备在荆州的全部地盘。

荆州争夺战,以刘备的最终出局而告终。

如果仅从三国正史上看,关羽论武力,不如吕布;论战功,不如周瑜;论谋略,不如陆逊;论忠诚,不如张飞赵云。其恃才自傲、目中无人的偏执性格更是影响其成为一名一流的军事统帅。如果以武力、战功、谋略来评比中国历史的百将,关羽恐怕难以入选。

然而关羽命运的传奇,不是在身前,而是在身后几百年。关羽其人从民间到官方都受到了热捧。唐时关羽热就开始升温,被评为古今六十四将之一。到了宋朝,后来被金人掳去的宋徽宗给关羽连提了好几级,先封“忠惠公”,再封“崇宁真君”,又封“昭烈武安王”和“义勇武安王”。后来蒙古人入主中原,同样听到了关羽同志的先进事迹,元文宗封关羽为“壮缪义勇武安显灵英济王”。到了老朱家,关羽这支股票依然坚挺,明神宗封他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又把关羽庙升格为“武庙”,与文庙并列,关羽拥有了与孔夫子同样的地位(关夫子)。到了爱新觉罗家的清代,依然对关羽追捧不已,清朝皇帝标榜关羽为“万世人极”,封之为“忠义神武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清朝一代,关武庙数量甚至超过了文庙。

从将到侯,从侯到王,从王至君,关羽地下有知,想想自己身前那可怜巴巴的成绩,不知道会不会脸红。不过脸红也没关系,后世都知道他是红脸。

红,是不需要理由的。自有众多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学者从关羽现象中去提炼出文化,提炼出精神来。

荆州争夺战中,令后世感到很不解的是,关羽从北上襄樊,到败走麦城,近半年的时候,成都、汉中竟然不闻不问,采取了放任自流的态度,看着关羽一步步走向灭亡。

总部怎么了?是对关羽的极度信任,还是别有用心,还是另有隐情?现在网络流行着两种说法:一是刘备阴谋论,说刘备害怕百年后继承人(阿斗)控制不了关羽,于是借东吴之手除去关羽;二是诸葛亮阴谋说,说诸葛亮要在刘备死后独掌蜀政,就必须除去关羽这颗眼中钉。

两种说法都比较“可口可乐”。如果刘备以失荆州为代价除掉关羽,那政治智商未免也太低了点。事实上对于一心想光复汉室、一统天下的刘备来说,失去关羽和荆州,都是他生命不能承受之痛,以至于他之后会失去理智发动对东吴的战争。而诸葛亮阴谋说更无法成立,事实上诸葛亮在刘备集团中,军事上并不具备决定权,入主益州后的刘备在军事上更多地听信于法正。如果说刘备是集团军总司令的话,法正则是总参谋长,关羽是方面军司令,诸葛亮顶多算是副总参谋长,他的作用更多的在于内政的治理。说诸葛亮不予出兵援助关羽,诸葛亮没有那个权限,也没那个能力。历史中的孔明不是演义中那个能呼风唤雨,锦囊妙计随身携带有备无患的妖人。

事实是,当时经历汉中战役后,成都、汉中方面元气大伤,已经无力再出兵支援关羽的军事行动(刘封、孟达后来拒绝支援关羽,其实也不仅仅是故意的推辞,出兵确有困难)。

只能说目光短视的关羽在一个错误的时间、地点发动了一场错误的战役。而刘备集团的所有人,都没能正确地预料到这场战役的灾难性后果,导致了刘备集团在这场三国角力的政治游戏中顿处下风。

上一篇:影响中国历史的一百场战争第64战:公子重耳一路流亡艳遇忙,为何独在秦国洞房前愁坏眉

本文为夜狼啸西风今日头条独家首载,如转载请注明作者署名,尊重版权为谢

敬请关注夜狼啸西风最新历史作品:《两宋烽烟》(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当当京东热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