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清朝用89年时间建避暑山庄背后的惊人秘密
2022-05-19
导语:在热河营建这座山庄别苑,不仅是皇帝要在这里消暑,更主要的是清王朝极欲实现其安抚国内少数民族和各游牧部落的政策,以怀柔方式保障中国各民族的和睦与领土的统一。到了乾隆年间,康熙皇帝留下的这一切开始全面地发挥作用。<br/>帝王治天下,自有本原,不专恃险阻。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能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如古北、喜峰口一带,朕皆巡阅,概多损坏,今欲修之,兴工劳役,岂能无害百姓?且长城延袤数千里,养兵几何方能分守?<br/>——康熙<br/>(一)长城的荒芜<br/>本节题记是康熙三十年(1691年)康熙皇帝回应古北口总兵蔡元“请行修筑长城”的上谕(《清圣祖实录》卷一五一)。无独有偶,康熙皇帝到多伦诺尔与喀尔喀蒙古的首领们会盟时,也曾说:“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伟人的思想是相近的,但仍有所区别。唐太宗李世民认为“隋炀帝不能精选贤良,安抚边境,惟解筑长城以备突厥,情识之惑,至于此,朕今委任李于并州,遂使突厥畏威遁走,塞垣安静,岂不胜远筑长城耶?”<br/>与李世民不同,康熙皇帝无意贬损前朝的帝王,而且他与太宗皇帝的思想也站在相异的立场:李世民以强大的军力驱逐突厥,而康熙的故乡就在长城之外,他作为一个游牧民族在中原建立帝国的君主,自然具有独特的攘外与安内的思维方式。<br/>长城在千年的时光中守护着华夏文明古国,秦始皇把战国时代齐、楚、魏、赵、韩、燕的边墙连为一体,“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司马迁,《史记·蒙恬列传》)但长城尚未完工,秦朝就亡了。以后历代帝王皆为长城的修筑而大兴土木。长城是隔绝的大墙,它隔绝中原与塞外的一切,让华夏文明独立在其他民族之外。同时,长城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墓地”(R·西尔弗伯格,《漫长的边墙》),它宏伟冰冷的城砖下埋葬了约四十万被强征来修筑它而死亡的人民。<br/>然而,事实上,日久年深之后人们才意识到长城所能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中原王朝强盛时,发兵远征塞外,无需筑长城就可以解决边患——秦皇汉武驱逐匈奴,出塞追击,军威浩荡,何须长城?中原王朝衰落时,长城更是毫无用处。明朝末年*不堪,农民起义风起云涌,边患层出不穷,内外交困的明朝无法抵御清兵入关,这种情形下的长城对于抵御塞外民族的大规模入侵反而起到消极的作用。<br/>因为长城难以全线分守,却又是最重要的心理防线,当它的任意一点被攻破的时候,意味着整个中原王朝门户的失守,民心与军心会受到巨大的动摇,同时使入侵者士气更为振奋。总体而言,长城对于中原的作用始终是负面的,然而它的身躯太宏伟了,毫无疑问又是人类文明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这是一个逝去的、没有意义的悖论。<br/><img src="http://data.jianglishi.cn/pic/E2/E8/E2E8E659337F96A00FAE1CCAE04B1818.jpg" class="cont_pic" target='_blank'>皇太极也曾多次派兵由密云一带攻破长城,侵入明朝领土,还曾经一度占领北京东部的数个重镇,多铎和岳托最远曾深入至山东济南,掳掠之后从容返回关外,进出长城如入无人之境。虽然清军最终是由吴三桂引入山海关的,但在此之前,长城已经数次被攻破。时代的变迁已经让长城逐渐失去了它的军事作用,成为一件恢宏而巨大的无效防线。明朝隆庆年间,著名军事家戚继光力主修建长城,但他在亲自主持长城的修建时则产生了“长城以瑕,则百坚皆瑕”的担忧。可是,除了年复一年的修长城,中原王朝又能怎么做呢?<br/>到了清代,如果清朝政府处理不好西部与北部蒙古民族关系,或许再修长城就会迫在眉睫了。清代中央的理藩机构,最初称“蒙古衙门”,可见蒙古对中原的威胁。欧亚大陆上所有的帝王和军队都畏惧蒙古军队,因为蒙古的骑兵如排山倒海,铁蹄踏遍山川沃野,他们是天生的征服者。康熙皇帝以史为鉴,纵览了中原从秦朝以来的边患,认识到“蒙古*之地,防之不可胜防”,而反复地修筑长城只能虚耗国库,在军事上毫无意义,这也是中原王朝屡屡失守的重要原因。<br/>为了抵御蒙古的扩张,女真人所建立的金朝何尝没有在草原上修筑长城呢——金代自1148年开始修筑长城,漫长的金代长城东起莫力达瓦向西南方向经过兴安盟、锡林郭勒盟、哲里木盟、赤峰、乌兰察布盟,消失于武川县南的大青山群山之中,全长五千余公里,是今内蒙古境内最长的长城。但是金朝人筑长城不仅无法抵御蒙古人,也给自己带来灾难:<br/>长城万里长,半是秦人骨。一从饮河复饮江,长城更无饮马窟。金人又筑三道城,城南尽是金人骨。君不见,城头落日风沙黄,北人长笑南人哭。为告后人休筑城,三代有道无长城。<br/>郝经在这首《古长城吟》中提出了一个命题:三代有道,无(须)长城。<br/>[page]<br/>于是,康熙废弛了长城的修筑,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大墙,这道大墙是无形的,它不隔绝民族,不固守土地。康熙设置木兰围场,以木兰秋狝的方式获得蒙、满之间的民族认同与融合,来达到“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的目的。这道大墙也是具体的,它就是热河行宫(康熙五十年即1711年正式更名为避暑山庄)的大墙,它阻挡了隔阂和猜忌,促进了包容与交流。当康熙在武烈水河谷策划热河行宫的修建时,这座清王朝的夏宫就被赋予了它独特的历史意义。康熙把这座清王朝夏季的政治中心建于长城之外蒙古人的牧场上,并兴建藏传佛教庙宇,以宗教、文化的民族融合手段解决了边患,正体现了康熙皇帝政治的智慧、强大的信心与博大的气魄。<br/>避暑山庄的宫墙高大宏伟,形似长城,至今仍被当地人称之为“小长城”。然而这一切背后的意义却截然不同。从万里长城到避暑山庄,正是中央王朝与游牧民族关系模式的历史性转换,使“中国”史无前例地具有了当代中国的涵义。长城圈住的是中华大地,康熙的大墙圈住的是避暑山庄。虽然康熙的大墙形似长城,避暑山庄也酷似中华大地的缩影,二者却不属于同一时空。一切已经时过境迁,长城之外是满洲人的故乡,是蒙古人的牧场,长城不再是国境,长城内外皆是中国的土地。这一切非凡的变迁,使得“康熙时期中国统一牢固的程度,远远超过了历代王朝。”(戴逸)<br/>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鸟巢中心的巨大活字印刷板上万里长城的雄伟身姿隐没在漫山遍野的桃花之中,鲜花之海取代了冰冷的砖石。正如这一精彩绝伦的表演所表达的深刻寓意,伟大的国度必然具备包容天下的胸怀和开放进取的精神。<br/>中华文明的世界精神在6世纪依托于长安城,在21世纪依托于北京城。这些伟大的城市都曾给一个时代留下不可磨灭的记忆。然而,在16世纪,肩负这一历史使命的却是一个诞生在京城正北荒僻河谷中的塞外小城,与那些千年古都相比,它的起源太简单了:避暑山庄峻工后,这座城市也就渐渐成型了。<br/>(二)河谷中的皇家行宫<br/>避暑山庄的营建起源于一次皇家游猎。康熙四十年(1701年)腊月,康熙皇帝率一队骑兵出长城古北口二百余里,进入热河地区的武烈水河谷,发现不远处有一洼温泉,水雾蒸腾,萦绕其上,不禁暗暗称许。随从官员告诉他,此处曾是蒙古人的牧场,这座温泉名叫热河泉,前方不远即是热河上营。顺治七年(1650年)摄政王多尔衮多次出塞至此狩猎,还曾计划在此拟建避暑城。这个地方立刻引起了康熙的注意,他环顾四周,发现此地人迹罕至,景色优美,河流、湖泊、森林、山脉等多种地貌聚集,且四面山峰林立,雄奇险峻形似众象朝揖。康熙皇帝的前半生以武力统一中国,境内富足升平,境外岁岁供奉,这一切让他志得意满,所以热河的地形很符合他当时的心理状态,康熙立刻爱上了这人烟稀少、凉风习习的大河谷。<br/><img src="http://data.jianglishi.cn/pic/91/13/911314F70B9465021D2DBBD7D713DB25.jpg" class="cont_pic" class="cont_pic" target='_blank'>和珅作为皇家导游带领马嘎尔尼使团游历了避暑山庄的湖区、宫殿区、平原区后,马嘎尔尼认为:“如何来细说这迷人的山庄呢?我们见到了各种迥然不同的景色,但奇怪的是,在六个小时的严格审查后,我竟然没有找出其他可以批评的地方。”(马嘎尔尼,《纪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自汉唐以来,无论元明,还没有一个像避暑山庄那样以表现自然美,即天然山水见胜的宫苑。在这一点上可说是前所未有,终清之朝也没有第二个可称为自然山水宫苑的。”(汪菊渊)。避暑山庄从容博大的景观内涵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所追求的物境与心境的统一。正如揆叙在《御制避暑山庄诗》跋中所描述的:<br/>奉慈闱则微寝问膳之诚,凭台榭则见茅茨不剪之意,观溉种则念稼穑之艰难,览花莳则验阴阳之气候,玩禽鱼则思万物之咸若。<br/>康熙年间除马国贤以外,康熙皇帝也与欧洲各教派传教士进行着频繁的交往,并且他认可了中国自然科学领域对欧洲的开放。当时的中国与欧洲是两个彼此隔绝的文明发源地和区大经济体,文化、科技、经济的互补性极强,同时,天朝的高傲并未掩盖帝王的理智,康熙皇帝是一位精力极其旺盛且求知欲很强的君主,他热爱西方文化,曾拜南怀仁、徐日升、白晋、张诚等西方传教士为师,向他们学习天文历法、数学、医学、化学、绘画、音乐等知识。<br/>从历史上看,由于相隔实在遥远,中国与欧洲的文化交流向来命运多舛,曾经错过几次重大的历史性机遇。东汉班超出使西域的过程中,派遣他的副手甘英出使大秦(罗马),但这位副手却在巴尔干半岛的西海岸望着波光粼粼的亚得里亚海,以为走到了世界尽头,而伟大的罗马文明,就在近如咫尺的对岸。在唐代,恒逻斯之战的败北,使欧洲与中国之间长期被*文明阻隔。直到明朝的郑和下西洋,中国迎来了迈向海洋的最好时机,但却被当时的朝廷禁止了。从此,郑和之后再未有派遣舰队之事,船员被遣散,船只任之搁置废烂,航海图被兵部尚书刘大夏焚毁。中国从此断绝了与海洋的联系。由此可见,明朝不仅盛产昏君,其封闭也是双重的:海禁与长城同时阻断了中华文明的两条丝绸之路。<br/>到了清朝,长城荒芜,蒙古人回归,边塞被化作无形,大海彼岸西方人的科学技术对中国的影响也逐渐深入,这依托于康熙皇帝的开放精神和大国意识。尽管这种开放极大程度上停留在上层的兴趣而不是社会功能之中,但康熙时代对外来文化的包容,也堪比中国历史上最开放的唐朝前期。余秋雨在散文《一个王朝的背影》中详尽叙述了康熙皇帝对西方科学的重视:<br/>康熙皇帝在北京故宫和承德避暑山庄认真研究了欧几里得几何学,经常演算习题,又学习了法国数学家巴蒂的《实用和理论几何学》,并比较它与欧几里得几何学的差别。他的老师是当时来中国的一批西方传教士,但后来他的演算(速度)比传教士还快,他亲自审校译成汉文和满文的西方数学著作,而且一有机会就向大臣们讲授西方数学。以数学为基础,康熙又进而学习了西方的天文、历法、物理、医学、化学,与中国原有的这方面知识比较,取长补短。在自然科学问题上,中国官僚和外国传教士经常发生矛盾,康熙不袒护中国官僚,也不主观臆断,而是靠自己发奋学习,真正弄通西方学说,几乎每次都作出了公正的裁断。他任命一名外国人担任钦天监监副,并命令礼部挑选一批学生去钦天监学习自然科学,学好了就选拔为博士官。西方的自然科学著作《验气图说》、《仪像志》、《赤道南北星图》、《穷理学》、《坤舆图说》等等被一一翻译过来,有的已经译成汉文的西方自然科学著作如《几何原理》前六卷他又命人译成满文。<br/><img src="http://data.jianglishi.cn/pic/E5/00/E500B819FFBE332ED46B8C0086C1C224.jpg" class="cont_pic" class="cont_pic" target='_blank'>诸葛亮在其《戒子书》中说,“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康熙皇帝题“澹泊敬诚”这四个字,含蓄地表达了他“居安思危,崇尚节俭”的思想。大殿外檐悬三块金漆雕龙诗匾,中间的诗匾写于嘉庆元年(1796年),这是乾隆皇帝当太上皇第一年,时年八十六岁。诗文为:<br/>祖功避暑建山庄,夏五来临岁以常。<br/>佳蔚屡沾昨真渥,浓云复作晓淑凉。<br/>骋观农景时晴好,兼意旅情减泞良。<br/>岭过广仁看色喜,今居太上耀辉光。<br/>至避暑山庄成什丙辰仲夏月御笔<br/><img src="http://data.jianglishi.cn/pic/9E/5B/9E5BCAE7E26B00B82BDE0E501CB9E524.jpg" class="cont_pic" alt="揭秘:清朝用89年时间建避暑山庄背后的惊人秘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