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是如何看待李鸿章马关议和的?李鸿章做了什么努力?
马关议和因甲午战争而来,而奉清政府之命前来议和的头等全权大臣李鸿章,在日本马关下榻的旅馆门口遇到了狙击手,当时弹伤颊骨、血流满面,又使这一事件充满了诡谲的色彩。中国关于马关议和的议论多矣,而作为敌方提供的材料,日本谈判代表之一、外务大臣陆奥宗光事后出版的口述回忆《蹇蹇录》尤其值得重视。
在李鸿章之前,清廷原派户部左侍郎张荫桓和署理湖南巡抚邵友濂前往议和,却为日人所拒。通常都说日本人嫌这两位名望不彰,也许日人的确有这个小九九,但摆在台面上的理由却极其正当:事关战争与和平的谈判,中国的代表未得到皇帝授予的充分权力,不合国际公法。陆奥宗光在回忆录中甚至说,他和首相伊藤博文对此早有准备,因为清国予其使臣之所谓全权,往往有不符国际公权上之例规,他们事先已决定,审察彼等所携全权委任状形式如何,如缺国际公法普遍之例规,未进入正式媾和谈判之前,立刻拒绝与其继续谈判,后来果如吾侪所意料,发现清国使臣未带国际公法上普通之全权委任状。作为新兴强国的日本,处处搬弄所谓国际惯例,有些让中国人恼恨,但也正因此保证了其看似无礼,却并未在外交上失分。
行刺李鸿章的小山六之助时仅21岁。暗杀外宾看似极端分子的偶然行动,实则代表了当时日本民间的情绪。日本经由明治维新,进步极速。大凡一个曾被人轻视的小国,在卧薪尝胆,渐趋强盛之后,民众中间极易兴起敏感、自大的民族狂热。日本正是这样。甲午战前几年,丁汝昌曾率中国从西方购置的巨舰访问日本,日本国民饱受刺激,立即兴起了海军热,个人捐资购舰极为踊跃。这样一种民族性格有利于国家的自强,但也是一把双刃剑,因为在集体的不理性之下,容易牵引民族走向歧路。甲午一战,北洋水师现出了纸老虎的原型,列强对日本赞不绝口,日本人的民族狂热顿时飙升至沸点。打到北京,活捉清帝几乎成为民众的口头禅。陆奥宗光即回忆说:在平壤、黄海战胜以前,心中焦虑最后胜利之国民,现今深信胜利必归我国,问题只为我旭日军旗何时能进入北京城门。至此,一股气象壮心快意狂跃,流于骄肆高慢,国民到处凯歌有如乱醉,对将来之欲望日增。……在此期间如有深谋远虑之士倡妥当中庸之说,必被目为怯懦毫无爱国心之徒,几为社会所不齿。在这种情绪的包围中,年轻的爱国主义者 小山六之助认定中日媾和谈判只对中国有利,是中国摆脱战败困境的阴谋,乃至愤而拔枪,岂非顺理成章?
《蹇蹇录》对李鸿章谈判中辞锐而气竭的窘境也有平实而生动的记载。
李鸿章枪伤稍愈,双方重开谈判,李鸿章针对日本提出的割地、赔款、重订商约等要求,在答复的说帖中,谓如勒令中国照办,不但不能杜绝争端,且必令日后两国争端纷纷而起,子孙永成仇敌,日本如不此之图,徒将一时兵力,任情需索,则中国臣民势必尝胆卧薪,力筹报复,东方两国,同室操戈,不相援助,适来外人之攘夺耳。不能不说,李鸿章将中日必须和好的道理阐述得甚为透彻,可惜打了胜仗器小易盈的日人哪里听得进去?陆奥宗光就轻蔑地称这不过是家常茶饭之谈!
为了争得条款的些小让步,李鸿章付出了很大努力,但因底气不足均归无效。陆奥宗光回忆:起初就偿金二亿两,他要求减少五千万两,视不能达此目的,他则乞减少二千万两,最后他竟对伊藤全权哀求以此些少减额为其归途之饯别。此等举动以李之地位而言实有失其体面。为什么陆奥宗光认为李的哀求有失体面?盖于伊、陆二氏而言,李为前辈,且早著国际声誉也。
而为陆奥宗光所不知道的是,就在他替李鸿章感到不好意思的同时,国内抨击李鸿章的声音已经四起,光绪帝师傅、人称状元宰相的翁同和在日记中就议和写道:数日无封奏,而电亦稀,惟李相频来电,皆议和要挟之款,不欲记,不忍记也。翁师傅这里似乎弄错了,议和要挟的是日本人,而非李鸿章。他在国内当然可以不欲记,不忍记,但在外面谈判的人,能不能不欲谈,不忍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