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民国儒将蒋百里轶事

2022-05-19

蒋百里,名方震,浙江海宁人,清末的秀才,民国时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

1906年日本士官学校第九期学员毕业时,步兵科毕业生的第一名,便是蒋百里先生。这个第一名得的是倍儿有面子,不但把日本天皇的赐刀带回中国去,还捅了个大篓子,教士官学校从此再不敢将中日学生放在一起授课。

“他毕业获奖的场面颇为传奇,因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宣布毕业生的名次是从前向后的,念的第一个名字就是‘蒋方震’。当时九期步兵科毕业生有日本人三百余人,中国留学生四名,泰国等国留学生若干名,就这样,第一名,被中国留学生蒋方震,就是蒋百里拿了,天皇的赐刀当然也归中国了。日本士官普遍感到面子上难以忍受,谁知接着宣布第二名,还是中国人,这位第二名就是后来从云南起兵反袁的风流将军蔡锷。这样引起的骚动更厉害了。于是宣布第三名之前日本方面先检查一下 -- 不幸,这次的结果还是中国人!名叫张孝淮。日本士官学校的毕业发布官是伏见宫亲王,惶恐之下感觉无法象天皇交待,临时从后面换了一个日本学生作第三名,想想前四名日本人不过半也尴尬,又增加了一个日本学生作第四名,张孝淮得了第五。”(摘自萨苏《国破山河在》有关蒋百里的部分,不过据网友考证,这两段所载天皇佩刀一事是谬误,姑且存疑。笔者觉得萨苏应该是参考了陶菊隐的《蒋百里传》。但陶菊隐是根据何种文献断定有此事则暂时无可考证。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细细研究。)

蒋百里先生留下的照片有限,而且大都是中年以后的。青年时代的他绝对是个英俊小生,只要想想他熟练地跳一曲华尔兹就能惊艳德国社交界,可见其风采不俗。

他在德国当过兵,马术很精湛。因他是中国人,较之日耳曼大汉的强壮体格实在文弱,于是有些德国军人便加以嘲笑。识得百里先生底细的同僚提醒他们说:别看他个子小,上了马可就厉害了。

百里先生有才,虽然著述不多篇幅有限,但几乎开笔便是佳作。

袁世凯请他编过《孙子浅析》。他的《国防论》是先于毛泽东最早“对日持久战”理论的,并且成为了指导当时中国军队对日作战的方针。其《日本人》一书,与戴季陶的《日本论》,本尼迪克的《菊与刀》,新渡户稻造的《武士道》并称为“日本文化四书”。除了政治理论外,他还写了《欧洲文艺复兴史》,至今仍是美术大学学生的必读书之一。 写作此书时,百里先生特地请好友梁启超作序。梁任公下笔竟然越写越带感,写了五万多字,这长度基本就等同于原书了。梁启超觉得挺不好意思,干脆又写了篇短序,而将五万字版充实改写,另取名《清代学术概论》,反过来送交百里先生作序。这便是纯粹的文人以文互表欣赏,成就了一段民国学术史佳话。

因为做过保定军校的校长,百里先生门下人才济济。当是时,“男交蒋百里,女交林徽因,不负此生!”

他用个副官叫蒋纬国,交个朋友叫徐志摩,患难知己是蔡锷,交情匪浅的是梁启超。他见过戈培尔,舌战过墨索里尼,又为兴登堡所器重,从袁世凯到蒋介石,无论哪一任政府,都不能将他等闲视之。

他提出要建立现代化、立体化的军队——国家尤其应该拥有空军,并且比较准确地预言了抗日战争的形势走向,无论从哪一方面看,这个人都是真国士无双!!

1911年,蒋百里在德国柏林

还有个值得挖挖历史墙角的地方……没有蒋百里,或许钱学森便不会有那么大的成就。

当初钱学森在求学期间犹豫是要学航天理论,还是直接学航天工程技术。钱学森的父亲钱均甫觉得国难当头,应该直接学习航天技术。但蒋百里力陈不可,他的理由是:美国人的技术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发展——所以要扎实地学习理论,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于是,青年钱学森听从蒋百里的意见,去学习理论。也许正是当初的抉择,才有了钱学森今天的成就……当然,历史不能假设,但值得感慨的,是百里先生的眼光和判断力。 至于钱学森后来娶蒋百里的三女儿蒋英为妻,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百里先生是个精神上很理想主义的人。按当时中国的形势而言,像他这样个人背景的人,想在战争中名利双收高官厚禄那简直就是易如反掌。可百里先生却没有走上这条他的同僚和他的学生都会去走的路——他唯一的希望,便是能为中国建立起一支新式军队,从体制到装备一新到底的新式军队。

于是他投过许多人的麾下,却一次又一次地失望,原因很简单——那些人关注个人利益更甚于国家利益。 还能如何呢?道不同不相与谋,辞职罢了。

所以百里先生的日子一直过得很清贫,担任的工作基本也都是同治军无关的文职。 有些后人说他是一无所长的儒将,便是对他志向的误解和对历史人物品评的想当然。军事家,个人以为可以分为战术家和战略家,蒋百里就事迹观之,当属战略家无疑。

个人感觉百里先生不但是理想主义者,也有很强的自尊心——一般自尊心强的人,事务能力似乎都不会太好。他在当保定军校校长时,因为财务问题难以解决便当着学生的面开枪自杀。这个事件可以看出他的性格是容易激动的,而且于行政具体事务上缺乏手段。

同自杀另一次扯上关系,是百里先生追求左梅女士时。他写信给未来老婆,大意说:如果追不到你,我就去日本自杀!结果这封信吓坏了日本妞儿左梅的日本老爸,他拿着信读了一宿,之后劝说左梅不要拒绝蒋百里,那意思是:你就救人一命救到底吧!

当然,我也不是觉得百里先生动不动就自杀的行为不好——我觉得这点其实挺可爱的,从骨子里透着真诚和激情,但同时在把感情表达出来的时候又有些笨拙。

说到这个,我就必须得羡慕左梅女士同百里先生的婚姻了。他俩可谓是模范夫妻,一辈子恩恩爱爱没吵过架。

百里先生不富裕,却还是给左梅女士几千元让她买金刚钻戒指,为的是怕她在回娘家时丢面子。但左梅女士拿这几千元买了房子,叫百里先生常住在北京。老公百里当然非常过意不去,可左梅女士却说:古人有金屋,咱们家这叫金刚钻屋。百里先生释然,可见妻子之贤良。

左梅女士给我的最大印象,是她的“忍字诀”。百里先生自杀未遂那次,左梅女士便是用它来劝说百里的:“忍是大勇者之所为,自杀不是勇敢而是逃避人生责任。人生责任应以大无畏的精神,冲破一切难关,以求实现其伟大理想。如果不能忍耐,将来如何能够成大功立大业?”另一次则是百里先生同僚的夫人(貌似是顾维钧的夫人黄惠兰,暂时存疑)因丈夫移情别恋而苦恼万分时,左梅以“忍字诀”来为对方支招:凡事皆忍耐,他便会对你有内疚之情,内疚多了也就自然会回心转意,爱情也就可以重生了。后来果然如此,那位夫人还坚持要送香水和衣料给左梅女士,作为指点迷津的谢礼……有妻若此,夫复何求呢?

百里先生同左梅女士的婚姻,对于年轻一代是很有教育意义的,别的不说,单是这“忍字诀”夫妻间若能做到几分,许多离婚情变又何至非得如此不可呢?

写了这么多,其实我想说的也就是我很欣赏蒋百里先生的才华和为人——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人格魅力”,听来抽象,可归根结底,也无非是由一些小事构成的。

我心里一直有那么一幅自己勾勒出来的百里先生的小像:他坐在德国田园的树荫下,读着歌德的长诗,身边几张《国防论》的书稿随意摊开,正巧露出那句话……“胜也罢,败也罢,就是不同它(日本)讲和!”

于是我想用萨苏写百里先生事迹时用的那句词作结:“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