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偏偏是两个最好的皇帝,为大明的灭亡埋下了祸根

2022-05-19

宦官专权干政,在中国的很多朝代都出现过,但彻底被发扬光大的是在明朝,有王振、刘谨、魏忠贤之流的阉党乱政,也有像怀恩、陈矩、冯保(这个人物有争议性,欢迎吐槽)这样的贤宦,小编本次发文重点不在讨论以上这些太监,而是想从大明王朝浩瀚的历史中梳理下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人归结是明朝皇帝怠政、贪玩、甚至是昏庸,我认为这种说法有一定的片面性。

废除丞相制度给太监干政创造了条件

明太祖朱元璋自从废掉了丞相制度以后,大权独揽,事无巨细,据统计朱元璋最多的时候每天平均要处理四百多件政事,在明朝的所有皇帝当中,他属于最勤政的(和雍正有一拼),而且朱元璋本人对太监的管理非常严格,严禁太监识字,绝对不能干涉朝政,但是这种皇帝兼丞相的双重身份他的子孙们有这个能力来扮演吗?

答案是否定的,自朱元璋以后没有一个皇帝能干得了,因为他的后世子孙没有具备朱元璋的四个硬性指标,其一:有着绝对的统治地位,其二:有丰富的执政能力,其三:有执政的兴趣,其四:身子骨硬朗,精力旺盛。

永乐时期,朱棣经常带兵打仗,很多时候国家政事都是交给太子和大臣来料理的,由于政事繁忙,朱棣成立了私人秘书机构内阁来协助处理朝廷的大小事务,仁宗皇帝当家的时间不长,新政刚出台执行不久就挂了,在位一年都没到。

宣宗开启了太监干政的先例

宣宗继位以后,形势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内阁中的三杨开始掌权,有拟票的权利(起草皇帝圣旨),由于宣宗皇帝喜欢玩,不想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无聊的政事上,于是就让大学士教太监识字,便于让太监给皇帝抄写内阁提交的圣旨正是所谓的“批红”,此时太监的角色就是宣宗皇帝的一只手,没有任何的建议权,明朝的圣旨从内阁拟票、批红然后到六部执行是有着很严格的制度的,首先太监在批红时圣旨的内容不能更改一个字,内阁存有起草圣旨的底稿,其次还有六科(核查机构)审核,最后才能发到六部执行,此时的太监仅仅是有了政务的参与权。

英宗培养了“立地皇帝”王振

英宗继位以后,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逐渐退出政治舞台,太监王振开始掌握实权,这时和宣宗朝的最大不同是,内阁由请示皇帝变成了请示王振,这样一来性质就发生了根本变化,内阁起草圣旨就是按照王振的指示来办的,王振从宣宗时期太监的参与权变成了现在的决策权了,王振就代表了皇帝,史书记载,为了省去麻烦,王振甚至将大臣的奏折带到了自己家中审阅,于是就出现了各部司衙门的的大小官员,去王振家门口排队等候指示的奇葩现象。

明朝太监乱政自英宗以后慢慢形成,但也不是每个后来的皇帝都有,其实太监干政、专权和乱政是三个不同的概念,太监干政从宣宗以后就一直存在,太监专权也不代表着政治黑暗,像怀恩、冯保就是有名的贤宦,对当时政治是有积极正面的意义的,而太监乱政就是指排除异己、陷害忠良、荼毒百姓了。

最后想指出一个认识的误区,就是很多人将明朝皇帝的不作为归结为怠政,以几十年不上朝(万历皇帝不上朝时间最长)的理由作为皇帝昏庸的定论,这个说法其实不全对,在明朝中后期,皇帝上朝只是作为一个形式,一般不会在朝堂上处理政务,像武宗和世宗皇帝他们就是在“豹房”和“西苑”处理政务,而且明朝的内阁制度和太监机构可以正常处理各种事情,国家的最高权力还是把控在皇帝的手里,但是像他们那样极度享乐,浪费国力民财,在个人喜好上投入太多的精力而置江山社稷于不顾的做法,是和明君背道而驰的。

都说清朝的皇帝勤政,殊不知大清的帝王们每年都会花很长的时间在避暑山庄避暑、打猎、南巡等,也不见得天天都要上朝,而且清朝的皇帝权利更为集中,上书房军机处就是个肉喇叭,听使唤的单位,皇帝要是几十年不上朝早就要撤回东北老家了。

本文为左都御史原创,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