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雪珥 | 朝鲜祭明的政治考量:对内动员民意,对外博弈大清(国历独家)

2022-05-19

1820年《东阙图》所绘大报坛远景

文 | 雪珥

《国家人文历史》2016年1月下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欢迎广大读者以个人名义分享至朋友圈

公元1908年,大韩帝国关闭了设立在首都汉城后苑春塘台的“大报坛”。这一专门表达对明朝皇帝感恩、怀念之情的祭坛,在历时204年后,终于成为历史遗迹。

1644年,李自成的军队攻占北京,崇祯皇帝在煤山上自缢身亡,随后,满清铁骑蜂拥入关,席卷大明江山。朝鲜人悲哀地长叹道:万里腥膻如许。但军事上强悍的满清,似乎在政治上相当宽容:朝鲜可以不必薙发改装,保持其原先的社会制度和习俗永远不动摇。

朝鲜人自信地认为:“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已经历史地落到了他们的肩上。他们坚信:“中国有必伸之理,夷狄无百年之命。”朝鲜使节照例到北京向新主人朝贡,但是,他们将记载朝觐细节的报告书《朝天录》改叫《燕行录》,北京已经不再是天朝的首善之区,而只是一个别名为“燕京”的旅行目的地而已。满清统治下中国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在朝鲜人看来都是中华文明的大倒退。小到服饰、发型,大到社会主流思想,无一不是礼崩乐坏。当北京人围观身着“奇装异服”的朝鲜使团时,朝鲜人自豪而轻蔑地记载道:这些中国人居然已经不认识天朝衣冠!

朝鲜清代服装深受明代汉服影响,图为朝鲜朴炡肖像画

朝鲜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其内部文件多将清帝蔑称为“胡皇”,清使为“虏使”。除了对清公文外,几乎所有官方文件仍沿用崇祯年号,到南明灭亡,“复明”大业无望,才改用干支纪年和国王在位年号,绝不使用大清年号。朝鲜也试图用“枪杆子”的方式“恢复中华”。无论是南明政权,还是“三藩”,或台湾郑家父子,甚至包括谋求区域霸权的准噶尔蒙古,朝鲜均愿意与之结成广泛的统一阵线。

1646年11月,日本对马岛主派遣使节访问朝鲜,表示已经收到台湾郑氏政权的邀请,组建联合军队,动员“百万之众”,讨伐满清。朝鲜国王李倧大为称许,派出使节回访对马岛,敦促日本幕府及早出兵。其子李淏于1649年即位,史称孝宗。孝宗继承了其父反清复明的衣钵,秘密倡议北伐。他将驻扎汉城的“御营厅”扩充三倍,从7000人增到2.1万人,配备攻坚大炮;禁军从600人增到1000人,还改建为全骑兵部队;“训练都监军”也要扩编1万人。

三藩之乱时,朝鲜再度兴起北伐热潮,肃宗李焞(孝宗之孙,1674-1719年在位)虽然在口头上赞同,实际上对此并不热心,只见他积极扩军,就是不真的将军队投入到反清复明的大业中去。其实,无论孝宗还是肃宗,真正的目的,或者说首要的目的,只是利用北伐动员民意,以便巩固和加强王室集权,同时转移民众对内政的注意力。

1704年(甲申年),崇祯皇帝自缢甲子纪念(60周年),朝鲜肃宗亲诣“禁苑坛”祭祀,同时下令设立“大报坛”,专门祭祀万历皇帝,表示不忘其在“壬辰倭乱”时派遣明军拯救朝鲜的“再造大恩”。这是朝鲜祭奠明帝的开端。1749年,朝鲜国王英祖(1724-1775年在位)决定,将明太祖朱元璋和崇祯皇帝也挪到大报坛上一并祭祀。从此,“大报坛”上供了三位大明皇帝,凡是他们的诞辰日、即位日、忌日,朝鲜国王均会亲临祭奠,世子、世孙随行,年年如此。与悄悄筹备的北伐不同,祭祀明帝是一场公开的、大张旗鼓的政治秀,与尊清工作并行不悖。1774年,朝鲜英祖再度推出一大创举:在珍藏明朝赐品的“敬奉阁”旁,建起了一座新的“奉安阁”供奉来自大清国的敕文和赐品等——明清两朝在朝鲜得到了相同的地位。

出于地缘政治的考虑,满清对朝鲜采取了绥靖政策,朝鲜王室远比明朝时期享有更为充分的自主空间。“朝鲜虽是属国,但向来自主”,这在晚清成了中国政府向列强解释中朝关系的标准口径,由此导致了一系列的灾难后果。

明清同尊,其实正是朝鲜王室下出的一着妙棋:将大明帝国摆上祭坛,它也就彻底成了“过去时”,又能将那面依然能够凝聚人心士气的大明旗号,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对内可以动员民意,对外可以作为应对满清的博弈砝码。一年只需增加区区9天的“国定假期”,在现实利益和历史道义两方面,朝鲜王室就取得了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这是小国“玩转”大国相当成功的政治运作。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

就长按二维码赞赏一下吧!

国家人文历史 ∣id:gjrwls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新刊重磅文章推荐

封面故事:东京审判

1.东京审判的法律程序:完美的设想, 不完美的现实

2.指挥官该为部下的暴行负什么责?处决山下奉文立样板

3.开庭前的高层自杀潮

4.裕仁天皇是如何逃避审判的?

战败前, 裕仁曾是 “神的化身” ,战后他被塑造成 “ 和 平 主 义者” 的形象, 正因如此, 人们也很难想到这位文弱的天皇竟会是将千百万人推向死亡深渊的战争罪犯。

5.头号战犯东条英机:两眼一闭就开打的战争狂徒

6.侵略中国点火人,南京大屠杀罪魁:死刑犯几乎全部来自陆军

7.高层活到战后寥寥无几审判台上 “孤寂” 的海军将领

8.首相、外相、理论家:侵略战争,文人也疯狂

9.东京审判中的中国法律人:带剑跨海开太平

10.法庭与监狱众生相

11.首恶成国民政府座上宾

12.中国政府对日战犯的审判

专题:

“难民潮”冲垮罗马帝国

2015年11月26日,荷兰首相马克 · 吕特语出惊人,如果欧盟不重新对边界加以控制并阻止中东及中亚难民 “大规模涌入”,就会有重蹈罗马帝国覆辙的危险,“我们都知道罗马帝国的命运, 如果不能保护好边界, 巨型帝国也会衰亡”。这是极不寻常的表态,难道当下被难民问题搞得焦头烂额的欧盟真的会面临被“民族大迁徙”所毁灭的西罗马帝国同样的命运么?

中山舰 : 载不动光荣梦想 家国恩仇

中山舰被后人广泛知晓,是因为蒋介石发动的“中山舰”事件。这段国共争斗史上著名的公案,扑朔迷离, 它掀开了党争的残酷序幕,也昭示了中山舰及其背后海军所蕴含的令革命领袖恐惧的巨大力量。

人物:

铁血枭雄陈其美的暗杀江湖

清末民初,政治暗杀横行。最早搞暗杀的是康有为,戊戌政变后他们就琢磨着暗杀慈禧太后,后来的革命党也搞暗杀,汪精卫就策划过刺杀摄政王。张宗昌在前线投降了北洋军冯国璋部后,也玩起了暗杀手段,目标就是陈其美。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了解更多国历原创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