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店'王致和'的起源:王致和屡次科考失利
2022-05-19
1669年(清康熙八年),安徽仙源县举人王致和进京会试落第,滞留京城。这已经是第四次会试落第了,想起这么多年经年累月的寒窗苦读,王致和不禁悲从中来。<br/> 王致和的家庭很穷。作为一个穷举人,他做官的可能几乎是零。因为当时以举人身份做官的虽并非没有,但是极其之少,可谓凤毛麟角。何况他很穷,没有去上下打点的任何资本。要想做官,他必须要再通过会试成为进士,才有可能。但是几次在会试中名落孙山,他有些心灰意冷了。<br/> 打道回府吧,他实在感到无颜去见江东父老。他忘不了来时乡亲们对自己的厚望,尤其是父母那期待的目光,时时出现在他脑海里。于是他捎信回家说,他在北京找到一份适合文人干的抄抄写写的差事,自己计划边干边学习,争取在下一次的会试中榜上有名,以光宗耀祖,不负父母的养育苦心。<br/> 京城米贵,生活不易。小时候,王致和曾在老家帮人做过豆腐,没想到,这个技艺在此时帮了他的忙。为了生计,他在北京的安徽会馆附近租房制作豆腐,白天沿街叫卖,晚上在狭小的住房里读书,准备下次再考,继续博取功名。豆腐生意还过得去,王致和亦商亦读,苦中作乐,原汁原味。岁月似梭,日子水一般地漫过。<br/> 一次,王致和的豆腐做多了,当天没有都卖出去,剩下了不少。这可怎么办呢?时值夏季,卖剩的豆腐很容易发霉变质。<br/> <img src="http://data.jianglishi.cn/pic/89/76/8976764E5DF4EF8A85E7971E223A9B30.jpg" class="cont_pic" target='_blank'>慈禧太后秋末冬初也喜欢吃臭豆腐,被定为御膳小菜,按其形状、颜色被取名“青方”。臭豆腐被定为“御膳小菜”后,身价倍增。<br/> “王致和”门前的三块立匾加上彩绘龙头,象征“大内上用”之意;“王致和南酱园”的六个字刻为两块匾,分别由状元孙家鼐、鲁琪光题书。孙家鼐写的是两幅藏头对,曰:“致君美味传千里,和我天机养寸心”,另一幅曰:“酱配龙蟠调芍药,园开鸡跖钟芙蓉”,冠顶横读为“致和酱园”。<br/> 从此,“王致和”的生意越做越兴旺,并开始有人竞相仿制。清光绪年间,在宣武门外、延寿寺街等地相继开设了王政和、王芝和、致中和等酱园。<br/> 周恩来总理还曾有过三让王致和臭豆腐的趣闻。1964年,缅甸总理奈温将军访华,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设宴招待奈温将军。席间上了几道小菜,其中一道小菜便是王致和臭豆腐。由于臭豆腐的奇臭,尽管周总理三次做出手势请奈温将军先品尝,但他都迟迟不敢动筷。周总理解释说道:“这个小菜很有特点,闻着臭,吃着香。”奈温将军笑问:“不是已经发绿了吗?”周总理告诉他绿色是发酵而非发霉,还自己夹了一筷子送进嘴里。看周总理吃得津津有味,奈温将军方才动手品尝,之后便啧啧称赞。随后,周总理又向他讲述了臭豆腐产生的历史故事。就这样,奈温将军回国时,两罐王致和臭豆腐也跟随他到了缅甸。<br/> 从清朝到现在的三百多年间,“王致和”虽更换了几代人,却始终保留着“王致和”这个老字号,保持着王致和臭豆腐的传统风味。<br/> 三百年悠悠岁月,“王致和”历经沧桑,经过数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已从一个手工作坊发展为一家以生产酿造调味品为主的科工贸一体化、跨行业经营的集团公司,而且被命名为“中华老字号”。<br/> 科举制度的弃儿却成了商海的宠儿。少了一个腐儒,却多了一个“中华老字号”。王致和当年弃科举而自主创业,并打出了一片崭新的天地,其发家历程对今人选择人生道路也不无启迪。<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