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张居正:大明可能步“衰宋”后尘,被蒙古人杀回来灭了

2022-05-19

“改革家系列”之八:张居正(1)

核心提示:前面写过6篇宋朝系列,说宋朝好,有人骂,说宋朝差,也有人骂。不过这是今人的看法,离宋朝更近一点的大明贤相张居正又是怎么评价的呢?一个字——“衰”。想当年,朱元璋同志把元朝逼到大漠,恢复汉室。不料到了他的后人那里,居然被鞑靼人吊打,连皇帝都被人家活捉了去,真是丢死人了。张居正可不想看到大明成为第二个“衰宋”,重演宋朝被元朝灭亡的悲剧。于是,改革开始了。

张居正主导隆庆年间5年军事改革(1657-1572年),指向和重点十分明确:北方、北方、北方。

为什么是这里?

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中的张居正形象(图注)

有明一代,东南倭寇猖獗,最有名的事莫过于53名倭寇在浙江、安徽、江苏3省杀进杀出如入无人之竟,甚至竟敢攻打2万明军把守的大明旧都南京……

相比之下,北面对大明王朝的威胁有多大,而今知之者不多。其实,北京城里的肉食者对北患更加头疼。为何?倭患虽重,受害者主要是沿海百姓,因距首都太远,北京感受不到直接威胁。北敌太不一样了,动不动就南犯,连皇帝在京城都能隐约听到敌军马嘶人吼,哪里还吃得香睡得好?

大明王朝前100年的日子还比较好过,靠着开国武力强盛的惯性,对元军残余屡屡采取攻势,逼得对方远遁大漠。不过,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百年之后,大明王朝不断走下坡路,朝政坏了,边防也废了,麻烦自然跟着来了。

鞑靼兵形象(图注)

可怜大明王朝没有自知之明,还想教训人家,尤以明英宗为杰出代表。他以朱棣亲征漠北、驱逐元军的先例为榜样,梦想再现祖上荣光,遂于1449年(正统十四年)御驾亲征。可惜事与愿违,不仅50万明军有去无回,连皇帝自己也被活捉了去,可谓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土木堡之变”,成为大明王朝抹不掉的耻辱。对手一看明军如此不堪,干脆乘胜直捣北京,想一鼓作气把朱氏给灭了,恢复旧山河。要不是国防部副部长(兵部侍郎)于谦发挥“粉身碎骨浑不怕”的大无畏精神,挺身而出组织北京保卫战,明朝的耻辱史怕是还要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只是大明王朝噩梦的开始。

北方游牧民族强盛的时候,往往把中原王朝当作生产基地,没东西过冬了,就越过长城杀进来抢东西。老百姓敢不给,杀;官军敢抵抗,更要杀。1542-1543年,元军连续侵犯大同、太原、平阳等38个州县,杀人越货,受害者是20多万老百姓和200多头家畜。

在嘉靖45中,元军南犯几乎没断过,直到嘉靖去世那一年也没消停。隆庆皇帝即位第一年(1567年),也就是张居正入阁那年,元军更是觉得有机可乘,再次入侵。

明代北方的“九边”(图注)

张居正在北京多次见闻北敌南犯,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担心北宋的悲剧在大明重演,在私人信件中表示:“今武备废弛如此,不及今图之,则衰宋之祸殆将不远。仆于此事颇殚心力。”[1]他还分析宋朝败亡的教训说:“声容盛而武备衰,议论多而成功少”,并表达了“欲一起而振之”的愿望。[2]

嘉靖与隆庆父子交接班之日,刚好是张居正入阁之时。此间,内阁已从一个秘书班子成长壮大为大明王朝最高权力机构。张居正有了搞军事改革的平台,准备动手了。这时,倭患基本平息,他也可以集中精力应对北患。

下集预告:“改革家系列”之八:张居正(2)

夹在两个死对头的领导中间,张居正如何做到游刃有余?

尾注:

[1](明)张居正:《答督学曾确庵》,《张文忠公全集》(第3册·书牍1),北京:商务印书馆,1935年,第222页。

[2](明)张居正:《答蕃伯施恒斋》,《张文忠公全集》(第3册·书牍2),北京:商务印书馆,1935年,第2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