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省被称为“学霸省”,历史上一共592名状元,三分之一来自它
科举制度可以说是古代最伟大的发明,它是古代选举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科举制诞生之后,给了寒门子弟出人头地的机会。在历史上,科举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发明。同时根据科举考试,很多寒门子弟走入了朝廷,这也出现了很多厉害的名臣出现。因此古代的时候,科举是重中之重。
在科举制出现之前,朝廷用举孝廉的方式选拔人才。不过这种选拔人才的方式,肯定是不完善的。要知道,参加举孝廉的人,几乎都是当时的门阀士族,这就很难让寒门子弟有出人头地的机会。隋文帝时期,科举应运而生,只不过这时候的科举存在很多缺陷。同时这时候的科举没有完全的运用起来。
不可否认的是,隋文帝是历史上的明君,只不过隋朝二世而亡,隋文帝结束了南北朝近170余年乱世。现如今看来,隋文帝能够将大乱世统一,已经是非常不易的了。隋朝建立之后,隋文帝发明了科举,为的就是能够吸引天下人才。
即使是在隋炀帝时期,科举制也是存在的。只不过在整个隋朝阶段,科举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到了唐朝时期,科举制的运用依然是存在的,尤其是到了武则天在位时期,由于她的皇位来路不正,所以在当时的唐朝影响力有限,这时候的武则天急需一批治世之能臣。
就这样武则天将科举运用了起来,也正是因为武则天的运用,让科举制成为了历朝历代选拔人才的方式。从隋朝开始,一直到清朝时期,科举制才废除。要知道历史上的科举制发展了1300余年,到了清末才废除。科举经过不断的发展,早就变得非常完善了。
不过能够考中科举的状元,绝对不是一件容易事。寒门子弟苦读的过程中,能够中一个举人,就已经是非常厉害了。举人考试是通过乡试进行的,能够在这时候考中,就已经代表了出人头地。之后就是殿试,主考官是皇帝。殿试考过了就是进士。
能够考到这里,就已经是朝廷的官员了。状元、榜眼、探花,就是殿试的前三名。能够成为状元,绝对是古代读书人的追求,这代表着自己以后的前途无量。考中状元的读书人可谓是极少,纵观科举存在的1300余年,状元只出现了592位。
换句话说,就是一年也不一定能够出现一位状元。历史上出现的进士一共是十万多人,在这之中,出现了592位状元。那么在592位状元中,有三分之一出自福建。592位状元中,有两百位都是来自福建。古代封建王朝中,中进士的数量超过一千人的县,一共才有18个,在这之中,福建就占有4个。
在这四个县中,莆田县最为厉害,就莆田县来说,在明代,其人口数有16.5万,而进士数就已达到494人,换算之后我们可以发现,每万人平均拥有的进士数就已达到了29.9人。而晋江县就更恐怖了,每万人平均拥有的进士数则是54.6人。或许有人会觉得万中取二十几个人不算难事,但是对比其他一些县区来说已经是数一数二的成绩了,就以华庭这个县来作对比,华庭进士数有258人,总人数为39.5万人,每万人平均拥有的进士数却只有6.5人。举个不成熟的例子,这就好比一个大馅饼砸下来,有的县能砸到一堆人,有的县只砸到一两个人一样。
从数字看可能比较枯燥,那我们就从故事记叙方面着手来看,以福建莆田县为例,据记载,南宋高宗绍兴八年戊午科中从第一名的状元到第四名的传胪均花落莆田县,可谓是莆田四少,用今天的话来说是上了“同乡百名榜”,而且这四名才子具备了同乡人共同的性格特点,那就是正直敢言,以榜首黄公度为代表,虽是状元,可是由于其正直敢言,得罪了当时的官僚,乃至于成为了宋代历史上官阶最低的状元,而榜眼陈俊卿更是大胆,公然弹劾当时依附秦侩的一批官员,到了晚年卸任归家,“弊屋数楹,怡然不介意”。而历史上莆田县不仅是古代的学霸之县,还是尚书之县。在莆田县的进士们入京后曾任尚书(或官至尚书)的不在少数,“南唐1人,宋14人,明16人,共31人。”
事实上,在明清时期,福建或者说闽北区域的进士数量一直属于较高水平,但是在县方面来说,提供进士的数量上已不如宋代,据明清各省进士达到平均水平的县数及百分比的数据来看,福建各县已降至明代的58个县达标20个,清代的61个县达标16个,百分比不足40%,而取而代之的是苏杭等地,据资料记载,明清进士最多的十个城市分别是“杭州1039,福州933,苏州792,北京775,宁波698,绍兴604,泉州601,兴化(闽)595,南昌592,广州528”,苏杭代表的江南区进士数量增加迅速,这与明清时期的科举政策有关,清代承明代的分省取士,“江南的数额占到了163名,而福建则是105名”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了进士的地域分布情况,虽然后期经过调整与更改,但明清科举取士中分省取士制度呈现出的是日趋严格而又明确的趋势,这也直接影响到了进士们的地域分布。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福建出了如此之多的状元呢?
这与历史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唐末五代十国,战乱不断。
五代十国大部分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由此北方的世家大族开始南迁,到了中原王朝统一之后,这些世家大族的读书人就开始考取功名。唐宋时期,南方普遍比北方富庶,文人墨客多出于此,读书人自然也多了不少。
那么对此你有何不同的见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