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王​羲​之​的​故​事大全

2022-05-19

王​羲​之​的​故​事大全

  一、窃读《笔法》

  王羲之七岁时字就写得十分出众。十二岁时,他在父亲王旷的枕头下发现了前代人写的书法著作《笔法》这本书,就偷偷拿出来读。父亲发现了问他:“为什么偷看我私藏的东西?”王羲之笑而不语。母亲告诉他说:“你看看怎样用笔法。”父亲觉得他年幼,怕不能保密家传,告诉他说:“等你长大了,我再教给你。”王羲之跪下请求父亲说:“让我现在就学吧,要等到我长大成人,恐怕对书法的兴趣和聪明才智不会像现在这么大。”父亲高兴极了,终于把书给了他。不到一个月,王羲之的书法就大有长进。不久,当时的书法大家卫夫人看见了王羲之写的字,对太常王策说:“这孩子准是看了用笔的要诀,我发现近来他的书法已经达到成年人的水平了。”又高兴得流着泪说:“这孩子有出息,一定会超过我,淹没我的名声。”

  二、天下第一行书

  东晋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太原人孙承公及谢安、支遁等四十一人会集在会稽山阴的兰亭过修禊日。他们曲水边流觞(觞,酒杯;流觞,把酒杯放在水中漂流),饮酒赋诗,各抒胸怀。又把这些诗收为一集,名为《兰亭集》。王羲之为此集撰写了序文,记下宴集的盛况,写出与会诸人的观感,他还亲自书写下这篇序文。就是《兰亭集序》。

  这篇序文他用蚕茧纸、鼠须笔写成,字字遒劲妩媚,压倒了同代的一切书法。总计三百二十四个字,凡是重复的字都写得各不相同,其中“之”字有二十几个,变化迥异,没有两个相同的,好像有神助似的。等他酒醒之后,过了几天又重新写了好多本,终究没有兰亭集会时写的那篇好。

  《兰亭序》在中国书法史上居三大行书作品之首,其余两篇作品是唐代颜真卿的《祭侄稿》、宋代苏轼的《寒食帖》,因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

  三、自家体

  王羲之写的字起初并不算最好,没有超过当时的书法家。到五十三岁了,他还认真临摹古人碑帖,不怕自己年老,没日没夜地刻苦练习。甚至走在路上,坐在椅子上,还揣摩着名家书帖的架势,手也不停地在身上划着字形。时间一久,连自己的衣襟都划破了。

  一次都在床上睡觉了,他还用手临空划字呢,不知不觉地竟划到妻子身上。他妻子生气道:“你怎么老在人家身上划呢?自家体,没了?”

  王羲之听到“自家体”这话,忽然悟及应该创造自己的书体。从此,他翻读碑帖手迹,糅合各家之长,得千变万化之神,再加勤练,果然自成一体。后来就成为我国著名的大书法家了。

  四、学书山中

  王羲之还说自己曾独居山谷里临摹钟繇与张芝的正楷、草书长达二十年之久。竹叶、树皮、山石之上及木片等不知写了多少,至于绢、纸、笺、皱纱、枯藤、木头,则用来反复练字。

  五、掣子笔不脱

  王羲之任会稽内史时,儿子子敬(王献之字子敬)七、八岁开始学习书法。有一次,王羲之从儿子背后突然抽他手里的毛笔,没能拔掉,王羲之高兴地赞叹道:“这孩子的书法,将来定能有大名气!”

  六、书字换鹅

  王羲之天生喜欢鹅。山后昙躟村有一个道士养了十几只很好看的鹅,王羲之常常在大清早驾着小船,特意去看那些鹅,很想得到,就商议道士愿出高价买下来,道士不肯。多次相商,毫无结果。道士告诉王羲之他非常喜欢老子,很早就想抄一部老子的《道德经》,绢早就准备好了,可就是没人能写。说,你要是肯为我抄下《道德经》,我就把这些鹅全部送给你。结果王羲之只用了半天的时间就给他抄完了,道士就把鹅全部给了他,他十分高兴地把鹅全部带回家。

  三次吃的故事

  王羲之是书法家,也是一位美食家。他一生的功名成就与吃有很大关系。这里仅说他的三次吃。

  第一次吃,使他成为知名人士。

  王羲之的伯父王导是宰相。王导带他去谒见尚书。尚书知道王羲之很有才学,刮目相待。当时的人很重视吃牛心炙,说吃了可以补心。在座的人还未动箸,尚书便亲自挟牛心炙给王羲之吃。同席的客人也就都十分看重他,知道他很有才学,从此成为当地知名人士。

  第二次吃,使他成为太尉的女婿。

  晋太尉郗鉴想选女婿。他知道王导门下几个儿子都是俊才,欲选一个做他的快婿。王导几个儿子都准备迎接挑选,唯有王羲之未加打扮。选婿的人来了,只见王羲之敞坐在床上吃胡饼。选婿的人回去如实禀报了郗鉴。郗鉴听后高兴地说:“此正吾佳婿也!”王羲之便成为郗鉴太尉的女婿。成语"“东床袒腹”的典故就出于此。

  第三次吃,使他的书法更趋成熟。

  他因特别喜爱鹅,常常观察鹅的行走姿态,并将此与书法结合起来,水平便日趋成熟。会稽有孤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弭日。山阴有一道士,为求写道德经,当举群鹅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邙归,甚以为乐。

  海门关的故事

  那是东晋时期,海门这个地方新修了码头,为的是水路运输的方便,好赚更多的钱。主持这件事的,是什么人呢?大家想想,那个时候,穷人是压根儿搞不起的,当然是几个地主、渔霸。码头修好后,他们很想请一位有名望的书法家题上“海门关”三个字,好装潢门面,附庸风雅,招装潢徕生意。找谁呢?想来想去,还是想到了最有名望的王羲之。于是,地主渔霸叫人抬着整猪整羊,盒子里装满了金银财宝,给王羲之送上了礼物。王羲之听说要他干这件事,头摇得象货郎鼓。他是个不爱虚名,不愿显耀自己的人,尤其这是给地主老财、渔霸装满门面、多赚钱的事,他怎么也不答应,叫人把礼物统统退了回去。

  地主渔霸碰了一鼻子灰,又气又恼,可是又拿王羲之没办法。还是一位摇鹅毛扇子的帐房先生有诡计。他那双小眼睛一转,一撮黄鼠须一动一动地,向老财的耳朵叽咕了一气,弄得主人把脑袋点了又点,乐得张大了嘴巴,那嘴巴足可以填进一个拳头。不久,一位教书先生打扮的人,渐渐地同王羲之交上了朋友。这位老先生在风景如画的水边建了房屋亭阁,还养了一群大白鹅。一切就绪之后,就邀王羲之来他家作客。王羲之把他当作一位“退休”的教书先生,觉得能谈得来,就应邀而来。不用说,他受到盛情招待。老先生还同他乘着小船去观赏了月光水色。他们玩得很痛快。临走,主人还挑了一只大白鹅相送。王羲之很高兴,可是他觉得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还礼,很为难。老先生了解这一情况后,哈哈一笑,说:“你毛笔字写得好,就写个字吧。”

  “写什么呢?”“我喜欢大海,就写个‘海’字吧。”于是王羲之就写了个“海”字。不久,老先生用同样办法,请王羲之写了个“门”字。

  第三次,老先生清王羲之写个“关”字。王羲之并没有觉察这里面有什么名堂,仍旧是提笔就写。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古时候文字还没有简化。王羲之写的“关”字是繁体字——“门”字里面放个“关”。当王羲之刚写了“门”字时,忽然想起了地主渔霸叫他写“海门关”的事。立即警觉起来,笔也停住了。由帐房先生装扮成的“教书先生”一看王羲之识破了他们的计谋,很怕王羲之把刚才写的“门”字撕了,就赶紧夺过去……

  这样,帐房先生终于骗得了““海门关”三个字。最后一个“门”字肚里还缺少一个“关”,只好自己摹仿王羲之的笔迹,添了上去。

  摹仿毕竟是摹仿,人们只要从远一点的地方看“海门关”时,只能看到“海门门”,而那位帐房先生添上的“关”却看不到,原因不难理解:“书圣”的笔迹。那充满铁臭的帐房先生怎能配得上呢?


  戒珠寺的故事

  王羲之有一颗心爱的明珠。王羲之经常双手摩挲它,用来增强书写的腕力。有一天,明珠忽然不见了,找呀找,怎么也找不到。王羲之十分懊恼,是谁偷去了呢?

  经常在他身边的,除了一个寄住在他家的和尚外,再没有别的外人了……因此,他对这位和尚冷淡起来。这位和尚发现主人对他有怀疑,就以“坐化”为名,不吃东西,饿死了。

  后来,家人在宰杀白鹅时,发现明珠在大白鹅的肚子里。原来,是大白鹅把珠子吞下去了。事情弄清楚了,王羲之深感自己错怪了和尚,后悔不已,十分悲痛。

  为了纪念这位清白的和尚,他将住房改建成“戒珠寺”,表示以失落明珠的事件为教训,对朋友应以赤诚相待。


  入木三分的故事

  过去做生意的店家一般是有招牌的,总要将自家的店号起个吉利的名字。单说有一家店铺生意不错,扩大了门面,增添了货物,招牌也想换个新的。可别小看这招牌,它对生意的好坏还挺有影响。因此,招牌一般是用好的木板做的。这家店铺哪来的好木板?凑巧,有人给找来了一块曾经用来祭神的木板,木板上写满了祭祝的文字。开始,人们并不在意,商店老板叫人把木板上的毛笔字洗去,好写新的内容,哪知擦洗了半夭,木板上的毛笔字不仅没有擦掉,反而更清晰了。洗不掉,就刨,木板刨了一层,笔迹依稀可见;木板刨了两层,笔迹还能看见。人们惊讶了:这是谁写的字,这样深刻有力,一位懂得书法的老先生来了一看,立即惊叹得叫起来。看着他一个劲地拍案叫绝的样子,在场的人都很奇怪,纷纷围拢来看。老先生说:“这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笔迹啊!这字如此深刻有力,真是入木三分啊!”

  一字千金的故事

  西安碑林内有块《大唐三藏圣教序碑》,是件隔代合写一碑的奇事: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竟然写了200年后的唐朝文章!不少行家验看了碑上的每一字,确是王羲之的手笔;诵念碑文内容,也确是唐太宗为玄奘和尚撰写的《圣教序》。 怪事自有根由,这座《大唐三藏圣教序碑》,是玄奘和尚从印度带回的佛经,由他精心译成后,请唐太宗作序文,再加上太子李治作述记及玄奘的谢表,通称《三藏圣教序碑》。此碑立于唐高宗咸亨三年(公元672年),当时朝廷要把它用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字体来刻碑。长安洪福寺高僧怀仁知道此事后,感到是佛教界的光荣,因此,下决心承担此任。经过怀仁和尚到处寻觅,终于按序文把王羲之的字一个一个地搜集起来,成了这块王羲之字体的《圣教序碑》。

  传说怀仁在集字过程中,有几个字怎么也找不到,不得已奏请朝廷贴出告示,谁献出碑文中急需的一个字,赏一千金。这就是“一字千金”的来由,也是文坛上的佳话。后人把此碑的拓本称作《千金贴》。


  十八口大缸的故事

  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自幼聪明好学,在书法上专工草书隶书,也善画画儿。他七八岁时始学书法,师承父亲。有一次,王羲之看献之正聚精会神地练习书法,便悄悄走到背后,突然伸手去抽献之手中的毛笔,献之握笔很牢,没被抽掉。父亲很高兴,夸赞道:“此儿后当复有大名。”小献之听后心中沾沾自喜。还有一次,羲之的一位朋友让献之在扇子上写字,献之挥笔便写,突然笔落扇上,把字污染了,小献之灵机一动,一只小牛栩栩如生于扇面上。再加上众人对献之书法绘画赞不绝口,小献之滋长了骄傲情绪。献之的父母看此情景,若有所思…… 一天,小献之问母亲郗氏:“我只要再写上三年就行了吧?”妈妈摇摇头。“五年总行了吧?”妈妈又摇摇头。

  献之急了,冲着妈妈说:“那您说究竟要多长时间?”“你要记住,写完院里这18缸水,你的字才会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才会站得直立得稳。”献之一回头,原来父亲站在了他的背后。王献之心中不服,啥都没说,一咬牙又练了5年,把一大堆写好的字给父亲看,希望听到几句表扬的话。谁知,王羲之一张张掀过,一个劲地摇头。掀到一个“大”字,父亲现出了较满意的表情,随手在“大”字下填了一个点,然后把字稿全部退还给献之。

  小献之心中仍然不服,又将全部习字抱给母亲看,并说:“我又练了5年,并且是完全按照父亲的字样练的。您仔细看看,我和父亲的字还有什么不同?”母亲果然认真地看了3天,最后指着王羲之在“大”字下加的那个点儿,叹了口气说:“吾儿磨尽三缸水,惟有一点似羲之。” 献之听后泄气了,有气无力地说:“难啊!这样下去,啥时候才能有好结果呢?”母亲见他的骄气已经消尽了,就鼓励他说:“孩子,只要功夫深,就没有过不去的河、翻不过的山。你只要像这几年一样坚持不懈地练下去,就一定会达到目的的!” 献之听完后深受感动,又锲而不舍地练下去。功夫不负有心人,献之练字用尽了18大缸水,在书法上突飞猛进。后来,王献之的字也到了力透纸背、炉火纯青的程度,他的字和王羲之的字并列,被人们称为“二王”。


  王羲之与兰亭序的故事

  公元三百五十三年的一天,兰亭这儿十分热闹,原来是王羲之邀了几位朋友在这儿聚会,饮酒作诗。这个盛会是很有趣的,朋友们不是坐在酒席桌前,而是在清清的溪水边,浓浓的树荫下。这儿真是美极啦。曲水绕亭,鸟语花香,春风拂面,使人神清气爽。当清澈的泉永载着盛满美酒的酒杯流到谁的面前,谁就端起来喝一口,可惬意了。几杯酒下肚,人们就陶醉在酒香美景之中,接着就饱蘸墨笔,吟诗作文,互相传看,朋友们免不了评点一番,边吟边唱。真是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王羲之觉得从来没有这么高兴。乘着酒兴,他挥笔运气,洋洋洒洒,写了一篇记载当时盛况的文章,题目就叫《兰亭集序》。朋友们看后,一致认为无论从文章的角度,还是从书法的角度看,都是一篇绝妙的艺术品。对于大家的称赞,王羲之并不觉得怎么样,到了第二天,王羲之酒醒之后,再把手书的《兰亭集序》拿来仔细一看,果然比以前的书法要精彩得多,心中十分得意。他顺手抽出笔来,照样又写了几幅,可是无论如何也赶不上第一幅写得那么好了,只得把它们都撕掉。

  王羲之妙书春联

  晋书法家王羲之有一年从山东老家移居到浙江绍兴,此时正值年终岁尾,于是王羲之书写了一付春联,让家人贴在大门两侧。对联是:“春风春雨春色, 新年新岁新景。”

  可不料因为王羲之书法盖世,为时人所景仰,此联刚一贴出,即被人趁夜揭走。家人告诉王羲之后,王羲之也不生气,又提笔写了一付,让家人再贴出去。这付写的是:“莺啼北星, 燕语南郊。”

  谁知天明一看,又被人揭走了。可这天已是除夕,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眼看左邻右舍家家户户门前都挂上了春联,惟独自己家门前空空落落,急得王夫人直催丈夫想个办法。王羲之想了想,微微一笑,又提笔写了一付,写完后,让家人先将对联剪去一截,把上半截先张贴于门上:“福无双至, 祸不单行。”

  夜间果然又有人来偷揭。可在月色下一看,见这付对联写得太不吉利。尽管王羲之是书法名家,可也不能将这付充满凶险预言的对联取走张挂啊。来偷揭的人只好叹口气,又趁夜色溜走了。

  初一早晨天刚亮,王羲之即亲自出门将昨天剪下的下半截分别贴好,此时已有不少人围观,大家一看,对联变成:“福无双至今朝至, 祸不单行昨夜行”。

  众人看了,齐声喝彩,拍掌称妙。


  王羲之桥头题扇

  一天傍晚,王羲之在一座石桥上散步,正走到桥头的时候,看见一个老婆婆愁眉苦脸地提著一篮子竹扇,拄著拐杖,站在桥头叫卖。王羲之看到没人买老婆婆的扇子,十分同情,就走上前去说:“老婆婆,你的扇子上没有画,也没有字,当然没人要。我来给你的扇子写几个字好吗?”老婆婆不认识王羲之,但是觉得他很热心,就把扇子都交给了他。王羲之立刻去借来了笔、墨、砚,然后靠在石桥的栏杆上,拿著扇子题字,不一会儿,就给每一把扇子题好了字。老婆婆看到这些龙飞凤舞的字,把扇子弄得黑一块,白一块,脸上露出不高兴的样子。王羲之安慰老婆婆说:“你放心,你只要说字是王右军写的,一定会有人来买的。”

  果然,人们听说字是王右军写的,都抢著要买,一篮子竹扇很快就卖完了。


  王羲之关于“鹅池”

  传说“鹅池”两字为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手笔。王羲之非常爱鹅,《晋书。王羲之传》载:“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鹅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

  王羲之爱鹅、养鹅、书鹅,传说王羲之刚写完“鹅”字,欲书“池”字时,忽闻圣旨到,遂搁笔迎旨。于书学颇为自负的儿子王献之,趁父亲离开之际,提笔补上“池”字,一碑二字,一肥一瘦,父子合璧,成为千古佳话。

  王羲之访神仙

  王羲之在家练了三年毛笔字儿,他见自己的书法还是不到家,心里可就嘀咕了:“人人都说俺聪明,俺又下了三年功夫,如今书法不到家,一怪师父不高明,二怪手中的毛笔不神奇。俺何不去名山寻个神仙拜为师父,倘若他能赐给俺一支神笔,俺就会成为天下闻名的大书法家了。……”主意一定,王羲之打点好行李,拜别了爹娘,便动身寻仙拜师去了。

  王羲之出了临沂城来到沂河边,见一位渔翁手持鱼叉正在打鱼,便走上前去说明了来意,并问他可知神仙住在哪里。渔翁听了笑笑说:“郎君莫急,待俺叉上那条大鲤鱼来再告诉你。”王羲之举目一看,只见河水滚滚南去,哪有鱼虾的影子呢?他正在心疑,渔翁“嗖”地飞出手中的鱼叉,立时就叉出一条七、八斤重的大鲤鱼来。王羲之惊得直眨眼,急忙施礼说道:“老伯有这等本事,准是仙家的门徒,这鱼叉也定是件神器!还求您快快告诉俺神仙住在哪座名山,让俺也去拜他为师。”渔翁听了笑着唱道──

  “从来没拜神和仙,

  手中鱼叉也一般。

  自幼打鱼沂河边

  本事全靠苦中练。”

  王羲之听了直摇头。渔翁见他不信,便领他来到一座深水潭边,接着说道:“当年俺为了习得打鱼的本事,每天到这里苦练投叉的准儿,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末了鱼叉竟在这里掘出个大水渊子,如今人们都管它叫‘练叉潭’了……”王羲之听后寻思了半天,谢过渔翁又往前走去了。

  王羲之来到沂蒙山里,见一位老猎人身挎硬弓,腰悬利箭正在打猎,便向他说明了来意。老猎人听了笑笑说:“郎君莫急,你看天上飞来三只大雁,待射下雁来俺再告诉你。”王羲之举目一看,只见漫天空里有三个飞动的小黑点儿,能看清它们已不容易,要想射下来么,除非是后羿!他正在心疑,老猎人“嗖嗖嗖”连发三箭。过了一阵,天上真的掉下三只雁来。王羲之跑上前一看:天哪,支支利箭都穿在大雁头上,这人准是仙家的门徒了!……老猎人见他那副惊奇的样儿,笑着唱道──

  “从来没拜神和仙,

  手中弓箭也一般。

  自幼打猎在深山,

  本事全靠苦中练。”

  王羲之听了直摇头,老猎人指着对面那座高山说道:“郎君你看,山腰上不是有个透亮的洞吗?那是俺当年为了习得打猎的本事,每天对着这座高山练箭。天长日久,日久天长,末了这座大山就让俺给射穿了,如今人们就管它叫‘箭穿山’。”王羲之听了寻思了半天,又往前走了。

  王羲之来到一座岗上,见一位老汉正在放羊,又向他说明了来意。老汉刚要答话,忽然前面一块碾盘大的石头上爬来一条大长虫,王羲之正要往老汉身后躲藏,却见老羊倌挥起鞭儿“啪”地一炸,大长虫和那块大石头竟被他全抽成两半截了,王羲之惊得连声喊道:“老伯神鞭这么出奇,您定是仙家门徒!请您快领俺见老神仙去!”老羊倌听了哈哈大笑,接着唱道──

  “从来没拜神和仙,

  手中羊鞭也一般。

  自幼放羊在蒙山,

  本事全靠苦中练。”

  王羲之听了不吱声,老汉指着那座岗顶说:“郎君有所不知,这山头原本是尖的,当年俺每天在这里苦练甩羊鞭儿,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末了山头就让俺抽成岗顶了,如今人们都管它叫‘鞭抽岗’”。王羲之听了好似大梦初醒,再也不想寻啥神仙求啥神笔了。他向老汉拜了三拜,转身就赶回了临沂城。

  王羲之回到家中,发奋从头练起书法。从此以后,每天一早就到家门前的水塘边临池练字,日落西山才涮笔洗砚返回家里。天长日久,日久天长,等他成了天下闻名的大书法家时,那座水塘已被他涮笔洗砚染得水黑如墨了,于是人们给那座池塘起了个名字──“洗砚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