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清朝时期,考中举人意味着什么?

2024-07-14

  说到清朝的举人,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历史资料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中国的科举制度从公元606年隋炀帝大业二年至公元1905年,清末慈禧废除科举制度共存在1300年,科举时代,首先要经过县州级考试,这级考试叫"童试",考中者称为秀才;再经省级考试,这级考试也叫"乡试",考中者称举人。

  古时候封建王朝,门阀士族良莠不齐,阶层意识比较严重,底层老百姓想利用自己的勤奋来改变当前的阶级,可以说成是钻冰求火,好在自隋朝开始,当权者推行了科举制,此后天下的知识分子就把考试这件事情作为了人生道路中最关键的事情。科举考试称之为是古时候老百姓唯一的上升台阶(战争阶段以外),一朝考中便是享不完的富贵荣华,他人也会高看一等。

  初中课文内容《范进中举》里的范进,是清人吴敬梓金庸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一个人物角色,范进贫困潦倒,在一直不断地应考中度过了他的从前,考了二十多次,直至五十四岁才中了个秀才,拥有科举的资质,想不到科举竟然一试即中,变成举人。中举后他居然激动得“疯”没了,亏欠平日里颇瞧他不起的岳父胡屠户扇了他一巴掌,才将他打得恢复过来。

  尽管年纪变大中举不易,可是也只是中了一个举人,又不是举人,如何就开心疯掉?清朝举人究竟有多大权力?明清时期的知识分子从没有功名到有功名,从功名小到功名大,有童生,秀才,举人,举人四个等级。在其中秀才和举人在是否俸给,可否做官2个层面迥然不同,导致生活水平和地位的极大差距。“十年窗下没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是真正的真实写照。

  秀才没有工资,不能做官,因此 没有从源头上转变地位,必须自力更生赚钱养家。因而通常被称作“寒酸秀才”。秀才有三层面的权利:一是可以见了知县不叩头,也有座位。二是犯事不能立即松掉牛仔裤子打屁屁。即便要打手板也只能由县处级的学官动手,不能打差异。动刑要省厅准许革去功名才可以。三是无需服徭役,房屋可以比另一家高三寸。

  秀才一般应邀主持左邻右舍和父老乡亲的婚丧喜庆,为人民群众拟定各种公文,还能够收好多个童生专家教授大学问,是多少还是有点儿好处的。可是对比举人,秀才真是便是破落户。秀才早已是万里挑一了,一个县三年才挑出来十几个人,考举人就更难了,市场竞争之激烈、难度系数之大,是如今的今年高考遥远不可以一概而论的。举人的通过人数极低,以清朝晚期为例子,这一比例大概是70:1,乃至更低。

  可是一旦中了举人,此后便是私企的人了,影响力也就变成了“大哥”,享有官府政府特殊津贴,此后锦衣玉食,敢爱敢恨滋养。即便 不做官,还可以和县处级党员干部不相上下,帮人说事儿,那时候当然会有些人上门服务送银两、送房,也有些人同意当牛当马,做奴做仆。举人立即入仕,一般全是做一个小官,部门管理院校,考评秀才们这类。

  可是干了小官之后,就不能再次报考,谋取做更大的功名了,因此 极少有举人走这条道路。她们通常再次应考博取更高的功名,着实没考上再考虑到入仕。但是举人也会有混得好的,例如大家熟识的左宗棠。左宗棠三次回京参加会试,都名落孙山,大怒不会再参加会试,因此,左宗棠终身仅仅是举人的身份。但左宗棠官至闽浙总督、陕甘总督和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等,封二等恪靖侯,也是拜相,也是封王,比状元得意多了。

  有趣的是,左宗棠一直对自身的举人的身份耿耿于怀。1874年,左宗棠就职陕甘省长期内,向慈禧皇太后明确提出,期待回京参加会试。慈禧皇太后啼笑皆非:你一个事业有成、出将入相的人,跟一帮毛头小伙儿一起参加会试?你没嫌丢人,官府还嫌丢人呢。因此赐了左宗棠一个“同进士出身”,左宗棠终于了断很多年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