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和刘备有什么致命的矛盾 刘备对此做出了哪些努力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孙权与刘备有何致命矛盾?刘备为化解矛盾做出了哪些努力?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
诸葛亮的隆中对
东汉末年,刘备克居荆州,屯兵新野。在徐庶的建议下,刘备亲自去拜访诸葛亮,留下了三顾茅庐的经典。建安十三年春(公元208年),刘备终于见到诸葛亮,向诸葛亮问计,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所打动,提出了著名的战略对策,因为诸葛亮隐居隆中,故称为隆中对。节选如下:
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隆中对节选
诸葛亮指出,刘备如果想要兴复汉室,必须同时占据荆州、益州。与荆州和益州地区的少数民族打好关系,对内发展国力,对外和孙权联合。等到天下有变,再从荆州、益州两路出兵与曹操决战。实现隆中对的两个关键,就在于占据荆、益两州。
鲁肃的塌上策
然而,早在隆中对问世的8年前,即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孙权手下的战略家鲁肃,就提出了与隆中对类似的战略。这是鲁肃与孙权在榻上对饮时提出的对策,因而被称为塌上策。节选如下:
为将军计,唯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塌上策节选
鲁肃指出,孙权首先应该以江东地区为根基,然后乘着北方战乱无暇顾及南方,消灭黄祖夺取江夏,进而讨伐刘表夺取荆州,占据整个长江上游,然后再图谋中原。实现塌上策的关键,就在于占据荆、扬两州。
孙刘荆州之争
塌上策与隆中对,分别成为孙权集团与刘备集团的战略目标。然而显而易见的是,无论是塌上策还是隆中对,都提到了一个区域——荆州。刘备要东和孙权,那起码得支持孙权的战略规划,可是孙权的战略规划中是要占据荆州的,这样一来刘备就必须放弃荆州,而刘备一旦放弃荆州,那就没法实现跨有荆、益。因此在隆中对中,“跨有荆、益”与“东和孙权”是存在着致命矛盾的。
事实也的确如此,孙刘双方为了荆州两次兵戎相见,第一次是在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孙权派遣吕蒙进攻荆州,与关羽对峙于益阳,最终刘备割让江夏、长沙、桂阳三郡才换得休战。第二次是在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发动北伐,威震华夏之时,吕蒙却乘机白衣渡江,袭取荆州,导致关羽败亡。
孙刘致命冲突的根源和刘备为化解矛盾做出的努力
究其根源就在于诸葛亮没有考虑曹操、孙权的动向,把他们都当成静态去分析了。跨有“荆、益”与“东和孙权”之间的矛盾几乎是无解的,但是刘备集团依然为化解矛盾做出了一定的努力。历史上,荆南四郡,是刘备自己打下来的,刘备只是从孙权手上借了半个南郡。但是,为了稳住孙权,刘备承诺暂借荆州,有了自己的地盘以后,再归还荆州。刘备借江陵,就这样成了借荆州。后来刘备夺取了益州以后,孙权要求刘备归还荆州。但是刘备不能真的归还,只好说等夺取了凉州就把荆州给孙权。刘备本来是想用缓兵之计拖延时间,但是孙权并不买账,在和刘备交涉无果以后派吕蒙进攻荆州。后来由于曹操的威胁,刘备与孙权决定各退一步,双方以湘水为界,湘水以西的南郡、武陵、零陵归刘备,湘水以东的桂阳、长沙、江夏归孙权。但是湘水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矛盾,刘备低估了孙权夺取荆州的决心。孙权要的可不是区区三郡,要的是整个荆州,因此刘备为化解矛盾所作出的努力最终以失败告终。
参考文献:
三国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