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七国之乱是怎么回事?七国之乱的主事人是什么结局?
七国之乱是西汉分封制跟中央集权制矛盾的一次爆发,这次爆发不是一时的,在此之前,矛盾已经长期积累,出现爆发只是时间问题,汉景帝的削藩不过是导火索而已。下面历史资料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刘邦建立汉朝时,吸取了分封制和郡县制两种制度的经验,玩了一把郡国并行制,他放心不下异姓诸侯王,就在生前把他们都解决了,把诸侯王全部换成刘氏宗室,但这并不保险。
在吕后去世后,中央跟地方诸侯王出现了第一次矛盾,齐王刘襄引兵西向,宣称要铲除吕氏,不过他还没进关中,诸吕就被周勃等大臣诛灭,功臣集团为了自己的利益,自然不会立兵权在手的刘襄为帝,而是选择看起来人畜无害的代王刘恒继位,也就是汉文帝。
没想到汉文帝的手段更加高超,三下五除二一番人事调动,功臣集团被治得服服帖帖,汉文帝大权在握,但作为藩王继位的他,与诸侯王的矛盾更为明显,同时郡国并行制已经实行数十年了,诸侯王拥有了一定的实力,足够对中央发起挑战,在汉文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中央跟地方的摩擦。
汉文帝时期,汉文帝的弟弟淮南王刘长就想造反,汉文帝想保持自己的仁君形象,没杀刘长,把他流放了,结果刘长饿死在了流放路上。当时也有大臣提出削藩建议,比如贾谊和晁错等,汉文帝对他们都加以任用,从这点可以看出,汉文帝对诸侯王绝不是毫无防范的,他已经在做准备了。
汉文帝没有自己动手,但给儿子汉景帝铺了很多路,比如晁错,按照《史记·晁错列传》的记载,他出场就是太常,位列九卿之首,之后被任命为太子舍人、门大夫、家令,家令已经是太子家的总管了,而且在这个位置上,晁错向文帝提出“宜削诸侯及法令可更定者,书凡三十篇”,文帝的态度是“上虽不尽听,然奇其材”。
七国联军声势非常浩大,仅吴国就征调了十四岁到六十二岁的男丁,多达二十余万人,汉朝中央震动,对汉景帝削藩非常不满。
关键时刻,削藩建议的提出者晁错建议汉景帝亲征,他留守长安,汉景帝想了想,把晁错砍了,一来可以让七国的“诛晁错,清君侧”旗号落空;二来可以平息大臣们的反对情绪;三来可以掩盖自己残杀亲戚的残忍,真可谓万全之策。
这个后果晁错不知道预料到没有,反正他爹是预料到了,晁错上削藩策的时候,“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别疏人骨肉,人口议多怨公者,何也?‘晁错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错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矣,吾去公归矣!’”
晁父这番话后十余天,晁错被杀,大臣立马归心,七国联军造反也没了合法性,皇帝的帝王权术得到了充分体现。
而另一方面,从叛乱一开始,汉景帝派兵就井井有条,“周亚夫为太尉,将三十六将军往击吴、楚,遣曲周侯郦寄击赵,将军栾布击齐;复召窦婴,拜为大将军,使屯荥阳监齐、赵兵。”
从后来的战事进展可以看出,这波人事安排非常正确,声势浩大的叛军三个月就被解决了,汉景帝杀晁错不过是自己搞诸侯的借口罢了,他准备的非常充分。
在汉军和梁军(汉景帝弟弟梁王的军队)联合打击下,叛军迅速崩溃,七王也迎来了造反失败者应有的命运——死亡。
吴王刘濞战败后逃往东越,被东越人杀死,首级送往长安,吴国废除。楚王刘戊在刘濞死后自杀,楚军降汉,楚国保留,刘戊被葬进楚王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