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范增到底是怀才不遇,还是自身存在缺陷呢?

2024-07-14

  范增是秦末时期西楚霸王项羽帐下的重要谋士,被项羽尊为亚父,最后在陈平离间计的挑拨下,受到项羽的猜忌,辞官后病死在归家途中。那么从历史的角度来讲,范增到底是怀才不遇,还是有自己的缺陷呢?下面历史资料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很多人对范增的认识是源自于刘邦的评价。刘邦认为自己能够取得天下,最重要的是因为自己能够采用身边人的建议,把自己化身成了舞台。反观项羽身边仅有一个范增,但却老是怀疑他,最后导致失去了天下。这是刘邦曾提到过的范增的形象。

  中原秦鹿待新羁,力战纷纷此一时

  首先需要简单回顾一下范增的身份背景。范增是秦朝末年时期辅助项羽的主要谋士,从刘邦的那一番话当中就可以看出范增的身份地位。在项羽的阵营里他是极其受到尊敬的一位谋士,因为刘邦用到了唯一这个形容词来形容范增,说他是唯一一个可以真正起到帮助项羽的谋士。但刘邦很快话锋一转又说范增哪怕在项羽阵营中很重要,但没有受到项羽的重用。

  大家宏观地来看待一下范增的各个方面,他出生于公元前277年,去世于公元前204年。根据《史记》记载,范增当时听闻项羽要推翻秦朝统治,于是便内心澎湃,然后赶紧投奔了项羽,这个时间点范增已经70多岁。而后项羽接纳了范增,并且采用了范增的谋策,赢得了巨鹿之战、攻破了关中...

  在这一过程当中,范增虽然年纪已大,但头脑清晰,思维逻辑非常奇特,屡献计策都能够被采纳。最重要的是还能够帮助项羽取得成功,这里需要特意强调一个细节,那就是70多岁的范增能够被项羽叔父接纳,那也证明了项羽如果真的是特别刚愎自用的话,很有可能不会接纳70多岁的老头过来辅助自己,也许会更加青睐与采用一些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年轻人士。

  而且范增帮助项羽取得了各项战役的成功之后,还默许了范增在阵营中的地位。大家都尊称范增为亚父,可见项羽对范增也有一定的尊敬之情,不然也不会给那么多机会去抬高范增的地位。

  历史上的名人士对范增的评价都很高,除了刘邦的那一番话之外,还有曾经辅佐曹魏四代君王的功臣蒋济先生,他说,

  项羽若听范增之策,则平步取天下也。

  说范增的的确确是后人眼中的千里马,但项羽绝对不是伯乐。因为范增的良策没有被项羽听进去,所以最后项羽没有平步青云,其主要责任在项羽,而非范增。

  著名词人苏轼说:增不去,项羽不亡。亦人杰也哉。

  说如果范增没有被刘邦用离间计赶走,中途病逝,那么项羽也不可能那么早就被刘邦铲除。

  说了这么多就得出了一个观点:大多数人眼中的范增的确就是怀才不遇的形象,他被公认为是一大谋士有自己的过人之处,哪怕得志时已经70多岁,但依然受人尊敬。那这样的说法是否太过于片面呢?的确是过于片面了,范增其实也有他的缺失在。

  有道吊民天即助,不知何用牧羊儿

  范增虽满腹才华,但他不善劝说,是一个喜欢用命令式口吻说话的人。很多时候范增都是对某一件事情直接下决策,而不是对某一件事情进行分析和讨论。在整个商量的过程中,范增基本上不会和项羽坐在一起对某件事情进行推心置腹的议论。而是直接下达自己的论点,然后希望项羽快速采纳论点,并实施起来。

  但这对比刘邦和张良就会形成特别大的反差感。细看刘邦和张良两个人,他们分工非常明确。

  一般情况下张良起到了对事物推断的作用,而刘邦起到了决策的作用。两个人不论是在哪一处行军打仗,基本上都会在一起,遇到大事小事会在一起商量,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所以说刘邦和张良就是比较好的领导和谋士之间的相处关系,一个是起到了提供军事思维的作用,一个是起到了采纳和决策的作用。两个人配合起来天衣无缝,促成了事情的高效率进行的结果。

  这时大家就会觉得身为谋士的范增和项羽之间的相处模式有很大的缺陷。一个谋士不仅要有自己下结论的那种能力,最重要的是能够让自己的谋策被领导理解,而且要让领导采纳的时候心里觉得很舒服。但是范增不一样,他往往都是直接下决策,然后告诉项羽不这样做的后果有多么的严重。项羽本来就是一个很冲动的人,再加上范增用长者或用命令式的语气去跟自己说话,项羽自然对于这种谋略的采纳性不会太高。

  简单举个例子来说。在打败秦朝后刘邦先一步比项羽入关,关键是他还派兵去把手镇压了函谷关这个地方。项羽收到消息之后决定立刻起兵进攻刘邦,这时候范增跑来劝诫,只用了个字:急击勿失。这四个字听到谁的耳朵里去都会觉得不舒服,因为作为阵营当中最高的领导的是项羽,范增直接用命令式的口吻和最高领导说话,别人不仅不会采纳,而且还有可能心生嫌隙。

  当一个谋士有满腹才华的时候,的确应该受人肯定。但当一个谋士和领导者相处时不善劝说,那这就是一个人能力缺失的表现。

  大家再看鸿门宴,说范增当时在宴会上举了三次玉佩,连续性告诫项羽应该在宴会上立即斩首刘邦,免除后患。但这三次举出玉佩示意杀了刘邦的做法,完全被项羽忽视了。因为项羽有意放过刘邦,这无疑又激怒了谋士范增。

  范增一看势头不妙,于是赶紧借着酒意叫来了项庄,在宴会上以舞剑的形式找到机会去刺杀刘邦。这一个举措其实等同于是范增越过了谋士这一身份,直接做到了决策者的位置上来安排刺客去斩除后患。本质上用心良苦,但他越过了身份等级。

  平生心力为谁尽,一事无成空背疽

  谋士范增身上第二大缺失,就是脾气太大,容易将大事情绪化。这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制度之下,容易将军队内部的分歧公开化。

  同样还是举鸿门宴这个故事为例子,刘邦逃走了之后,张良献上了白璧作为礼物,想要消除项羽内心的怒火。

  当然,项羽也没有将这件事情过分地放在心上。但范增十分生气,原因之一是因为刘邦逃走了,原因之二是因为范增认为项羽没有听从自己的意见,觉得很生气。

  当天晚上,项羽将张良献上来的碧玉放在了桌子上,范增接过了案板上的碧玉,然后将其砸在了地上,再用宝剑将其劈碎,这一做法非常情绪化。有人说这里是范增恨铁不成钢的行为,也有人说这是范增想让项羽知道这件事情带给军团的恶劣影响。

  但不论怎么说,已经70多岁的范增,做出这一举措来就是在和项羽置气,把两人的矛盾摆在了桌面上,自己心里不舒服也不愿意让项羽心里舒坦。

  接着再看刘邦的离间计。这个离间计的背景是当时刘邦受困于荥阳城,毕竟两军势力不在一个等级上,刘邦很快就落于了下风。这时候刘邦就想着向项羽低头,但项羽这边由于谋士范增一再劝说赶紧除掉刘邦,最终项羽也听从了范增的意见,大举进攻刘邦。刘邦被逼得走投无路,只能先向自己身边的谋士们吸收意见,然后就有了一个离间计的说法。

  刘邦赶紧书信一封,告诉项羽可以派遣使者来商量一些战后的相关事宜。项羽派遣了使者,这时候刘邦好酒好菜地招待着,但接待者却有意地说错了一句话:你们是谁的使者,是不是范增的使者?

  对方摇摇头,说是项羽的使者。然后刘邦的接待人赶紧就将之前的好茶好饭全部给撤走了,搬上来的却是一些粗茶淡饭。这一差别对待的方式,马上就被项羽的使者照搬回去,说给了领导听。

  项羽当时心情非常不好,马上就开始猜测范增。范增原本就觉得项羽不愿意再采纳自己的意见了,现在又开始猜疑自己。于是范增以年龄太大了为由,想要辞官告老还乡,项羽也没有多做挽留。就这样范增在途中奔波时,因病逝世。

  谋士范增难道看不出这是刘邦所设下的离间计吗?当然看得出。只不过由于范增觉得自己之前向项羽献出了那么多计策,但项羽作为领导都没有采纳,他就觉得自己为什么还要继续向项羽提意见呢?还不如自己回去。但在回家养老的过程中,他又因为这口气没咽下去,而让自己的身体慢慢变垮了,最后也遗憾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结语

  在大事面前人们应该以大局为重,不论是项羽还是范增,往往都是以个人角度出发,并没有刘邦那样的大局观。范增和项羽这两人,相处时谁也不愿意各退一步,都是意气用事,项羽被贴上了刚愎自用的标签,范增被贴上了怀才不遇的标签。但范增是不是真的怀才不遇?如果从历史的角度去客观分析范增的优缺点,会发现这个人的形象非常饱满。他有满腹才华不假,但他的个人缺失也很多。比如作为谋士他不善劝说,脾气太大,容易将集团内部的分歧台面化,这都是致命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