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皇权是最高的,那么有没有能约束皇权的呢?

2024-07-14

  我们知道,皇帝是权力无边的。皇帝金口玉言,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是我们也知道,任何一种权力,一旦失去了约束,都会带来灾难。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时代,虽然其间不断有朝代灭亡。但是皇权政治却一直留了下来,直到清朝结束,前后长达两千多年。如果皇权真的完全没有约束,它肯定是不可能延续这么长时间的。

  那么,皇权是靠什么来约束的呢?

  一、以孝治天下。

  “以孝治天下”是历朝历代都会提倡的,这是封建时代约束皇权的重要法宝。

  皇帝虽然驾崩了,但是皇后还在。新皇帝继位以后,皇后就变成了太后。一般来说,太后都是皇帝的母亲,从“以孝治天下”的角度来讲,皇帝必须听太后的。有时候,太后并不一定是新皇帝的亲生母亲,但是在名义上,他是要奉太后为母亲的。

  当皇帝的权力失范,缺乏约束的时候,一般情况下,太后都会站出来,对皇帝进行规劝。太后发话,皇帝也就不敢造次了。

  二、祖先崇拜。

  当然了,太后虽然都比皇帝年轻,毕竟她还是要去世的。当太后去世以后,似乎皇帝就不再有约束了。

  其实不然,因为中国又是一个祖先崇拜的国家。祖先虽然都去世了,但是他的威仪还在那里,这种威仪还会一直影响后代的皇帝。比如朱元璋曾经订立了《皇明祖训》,这个《皇明祖训》就一直约束着后代皇帝们,让他们不敢违背。再比如,刘邦曾经说过 “非刘姓不封王,无战功不封侯”的话,这个话也一直影响着后代。后代的皇帝们,要想随便给自己宠幸的人封侯,当别的大臣们提出这句话的时候,他们也是不好解释的。

  三、尧舜政治蓝图。

  中国封建时代有一个非常重要政治榜样,就是尧舜政治蓝图。

  这个尧舜政治蓝图,要求皇帝必须施行仁政,必须察纳雅言。皇帝如果真的做到施行仁政、察纳雅言,他的权力,自然就受到约束了。同时,封建时代还有一个反面的政治教材,就“桀纣时代”。“桀纣时代”最大的表现,就是放纵皇权。比如皇帝贪玩好耍,皇帝好大喜功,皇帝肆意杀戮等等。

  皇帝虽然想扩大他的权力,但是因为有这两方面的例子,皇帝也不敢为所欲为。因为他怕别人说他是“桀纣”,都喜欢别人他她是“尧舜”。有了这正反两方面的榜样,皇帝自己就受约束了。

  四、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古人认为,王朝是船,老百姓是水。王朝只有得到老百姓的拥护,才能往前运行。秦朝是封建时代的第一个王朝,当时天下无敌,强盛无比。但是,秦朝却只经历了短短的十几年就灭亡了。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失去了民心,失去了老百姓的支持。秦朝之后,中国经历了很多个封建王朝。这些封建王朝的覆灭,基本上都与老百姓发动的“起义”有关。而当一个王朝发生“起义”时,就会引发天下大乱。这样一来,王朝就很可能保不住,走向灭亡。

  古代的皇帝都明白这个道理。既然失去民心王朝会覆灭,王朝覆灭了,皇帝也就当不成了。因此,为了确保皇权,皇帝也不敢为所欲为。

  五、天命不可违。

  古代由于认识有限,对一些自然现象是非常敬畏的。当出现彗星、日食,或者“荧惑守心”等天象的时候,就会被星象学家解释为皇帝失德。这样一解释,皇帝就害怕了,因此就受到了约束。除了星象外,还有很多约束皇帝的特异自然现象。从先秦之前的占卜,汉唐时期的谶纬等等,这些特异自然现象的约束,贯穿整个封建时代始终。

  六、史官的秉笔直书。

  中国古代有一个非常好的传统,就是有史官。左史记言,右史记行。皇帝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忠实地记下来。而且,中国还有一个很好的传统,就是史官都会“秉笔直书”。皇帝是怎么做的,史官就会怎么写。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关于“崔杼弑其君”的故事,崔杼杀了这么写的史官,换了一个史官,这个史官还是那样写。再杀一个史官,新换的史官还要不改。最终崔杼无可奈何,只得让史官把自己的这个污点留在历史上。

  如果一个皇帝为所欲为,他是害怕史官把他的污点留在历史上的。虽然也有皇帝曾篡改过历史。但是,他在篡改的时候,总得找个理由来说服大家,这样的理由并不好找。再说了,他能控制当朝,却控制不了后人写历史。每个皇帝的“实录”,其实都是在皇帝去世后才写的。皇帝想要控制,也办不到。由此可见,看起来皇帝权力无边,实际上他也受到了严格的约束,其实是不敢肆意妄为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