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古代丞相和宰相就一字之差 两者之间的区别有多大

2024-07-14

  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宰相”与“丞相”一样吗,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丞相和宰相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两者差别很大。宰相是中国古代对于辅佐君主并掌握国家最高行政权力的官员的一种通称或俗称,而丞相则是宰相制度下产生的具体官职,但能够行使宰相权力的官员并非一定是丞相。也就是说丞相一定是宰相,但宰相不一定是丞相。那么历朝历代能够行使相权的都是哪些人呢?

  宰相制起源于先秦时期。夏商时,地位相当于宰相的官职叫“巫史”,在那个年代人们信仰神怪占卜,认为世间万事万物都要听信于鬼神,那么负责祭祀占卜、观天文天象的巫史便十分重要,他们地位极高,权力极大。由于代表天意,所以巫史也时常会在君主处理政事时起到监督和建议的职责。

  西周时期公卿则承担起了辅佐君主的职责。公卿官爵制度主要由两大机构组成,即卿事寮和太史寮。卿事寮掌管王朝首都内的一些政事及四方诸侯的一些主要政务,太史寮掌管的是祭祀、图籍、时令等等一系列的事物。卿事寮的长官是太师,附属官员主要是司马、司徒和司工。太史寮的长官是太史,附属官员主要是后稷和农正。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相的名称就出现了,例如管仲为齐国相,蔺相如为赵国相。由于当时养士之风盛行,所以不少有知识的人被各国招聘为相。

  秦国商鞅变法以后,发展迅速,是战国第一个设立郡县制的国家。郡县制虽然能够确保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强化中央集权,但也加重了君主的负担。于是秦国便于秦武王二年(公元前309年)任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丞相之名由此而始。秦朝统一六国后,宰相作为官制首次确定下来,正式官名为丞相,分设左右丞相,以左为上。

  汉承秦制,行使相权的依旧是丞相,并以御史大夫为副职。汉武帝时期,由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便启用了一批儒生当丞相,让他们处理日常行政事物,政务中心则转到了内廷,相权移交到了尚书台长官手中。汉成帝时期改革宰相制,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遂以大司马、大司空、丞相为三公,分散相权。汉哀帝时期将丞相改为大司徒。东汉初年将大司徒、大司空、大司马改为司徒、司空、太尉,但此时权归君主,协以内廷尚书,三公变成了虚职。直至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时,才复置丞相。

  魏晋南北朝时期,政局不稳,权臣多如牛毛,能与皇帝共同议事、谋划的官员有中书监、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仆射等,这些官员都拥有一部分相权。

  隋朝统一天下后,改革官制,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内史省的内史令、门下省的纳言和尚书省的尚书令都可称为宰相。唐承隋制,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度,唐初以中书省长官中书令、门下省长官侍中、尚书省长官尚书仆射以及参议政事的中书舍人和门下侍郎为相。唐高宗之后只有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尚书仆射才是宰相。而百官中加“参议政事”、“参知政事”、“同知政事”、“同平章政事”衔的也是宰相。

  宋太祖建国后不断加强皇权,分化、削弱相权,三省及六部长官则成为了闲职,实际权力被归到了“中书门下”这一机构,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正式官名,以参知政事为副。后宋一朝经常改革宰相制,元丰时期以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为首相,以尚书右仆射兼门下侍郎为次相,南宋则以尚书左右仆射为相。

  元朝正式废除三省制而实行一省制,以中书省为政务中枢,长官为中书令,一般由太子兼任,下设左右丞相,再下为平章政事。中书令、左右丞相、参知政事皆是宰相,最多时达到了十几人。

  明朝建立之初仿照元朝设立中书省和左右丞相,但胡惟庸案后明太祖彻底废除了中书省,由皇帝直接统领六部,不再设有丞相。可朱元璋受得了繁重的政务,他的子孙后代受不了,明成祖时便又设内阁大学士帮忙对书文进行协理,内阁的权力也逐渐增强,内阁首辅成为了事实上的宰相。

  清初沿用明制,依旧设立内阁。雍正帝时为了积极应对西北战事,便设立了军机处,并逐渐成为中枢权力机关,军机大臣便相当于宰相。鸦片战争以后,清朝国门大开,被迫融入了世界潮流,晚清实施新政便仿照日制设立内阁总理大臣,相当于宰相。

  为何宰相的官职名变化的如此频繁呢?其实宰相官职的变化伴随的就是政权的变化以及政治结构的变化,这是君权与相权互相制衡的必然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