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刘瑾贪成明朝首富,朱厚照抓他时为什么不舍?

2024-07-14

  刘瑾(1451年—1510年),兴平人,明朝权宦,正德年间宦官。本姓淡,六岁时被太监刘顺收养,改姓刘,净身入宫当了宦官。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说起明朝的政治生态,恐怕不少人都会在第一时间想起宦官干政的问题。而明代宦官干政的集大成者,毫无疑问当属“九千岁”魏忠贤,毕竟明代天启年间的朝政,几乎完全被“阉党”所统治。但魏公公虽然权势熏天,可要论收掠钱财,“九千岁”大人倒还真不及自己的一位老前辈。

  公元1510年,一群刑部人员正在进行轰轰烈烈的抄家活动。为什么要用“轰轰烈烈”来形容这次抄家呢?因为经过清点,刑部总共抄出来了1200多万两黄金,2.59亿两白银,而魏公公抓钱抓权了7年,最后抄家也只抄出来了2000万两白银,实在是甘拜下风。

  那么,这位“明朝首富”是何许人也?他又是怎样积聚的如此雄厚的财富的呢?

  明朝有三位祸国殃民的大太监,按时间顺序排列的话,第一个是明英宗时期的王振,他把持朝政,陷害忠良,最后搞出了“土木堡之变”,害得明英宗被瓦剌抓走,差点把明朝搞出了亡国之祸。而第二个就是我们这次的主角,“立皇帝”刘瑾。

  刘瑾原姓谈,6岁净身入宫,认了一个叫做刘顺的老太监当干爹,也就改姓了刘。根据史书记载,刘瑾这个人实在不凡,胸怀大志。而他的偶像却不是别人,正是我们上面提到过的王振。

  说实话,刘瑾把王振视为偶像,实在是让人颇感意外。虽然明英宗复位之后,把王振“平了反”又立了庙,但公道自在人心,王振的名声是什么样子的,基本早就有定论了。

  所以,如果该史料不是后世史学家抹黑的话,那看来刘瑾这小小年纪就不学好,三观实在很 成问题,难怪后来也成长为了一个祸国殃民的大奸宦。

  不过,刘瑾虽然心术不正,但是脑子还是有的。根据记载,刘瑾颇为奸滑,很能来事儿,因此,虽然在明孝宗时期犯了死罪,但也没有杀头,而是被贬去服侍当时还是太子的朱厚照。

  而这个处分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都绝对是捡了大漏了,毕竟谁都知道,明孝宗的感情非常专一,只有一个皇后,而朱厚照是他的独子,大明王朝独一无二的接班人。跟朱厚照打好了关系,日后绝对不愁东山再起。

  刘瑾也很懂得这个道理,他使出浑身解数,变着各种各样的花样陪朱厚照玩,史书中记载的是:“为狗马鹰犬、歌舞角斗以娱帝”。不光唱歌跳舞,还有勇士决斗,以及各种刺激的宠物。

  当然,光刘瑾一个人,是不可能承担得起朱厚照的所有娱乐需求的。毕竟明武宗朱厚照,是明朝少有的精力充沛,爱玩爱闹的皇帝。

  与“道士”嘉靖皇帝、“宅男”万历皇帝、“木匠”天启皇帝不同,朱厚照极其好动,完全不乐意在宫墙里宅着,他甚至干出过半夜冲出神武门,跑到边关找仗打的事情。

  所以,当时陪朱厚照玩耍的不是刘瑾一个人,而是包括张永、谷大用等八个宦官,人称“八虎”,而刘瑾正是这“八虎”的领头人。朱厚照登基后,对这几个玩伴也非常够意思,立刻升了他们的官职,而且允许他们参与政治决策。

  朱厚照的父亲明孝宗朱祐樘,是一个与文官关系非常好的皇帝。朱厚照上台后重用宦官,文官们自然不服气了起来。于是他们准备联手逼宫。又是上折子又是闹辞职,折腾的朝政不得安宁。朱厚照哪里见过这阵势,一时间手足无措,“八虎”也是惶惶不可终日,天天抱头痛哭,等待皇帝下旨把他们拿下。

  然而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刘瑾展现出了他的机智。他力劝“八虎”冷静下来,然后带着八虎找到举棋不定的朱厚照,告诉他,现在您是皇帝,您有权力做任何事,千万别被那帮喷口水的文官吓倒。我们这八个人跟您感情深厚,您真的忍心抛弃我们吗?

  朱厚照刚当上皇帝,还没有使用权力的经验,一听刘瑾这句话,立刻茅塞顿开,凭什么我要被这些文官牵着鼻子走?我是皇帝,我想用谁就用谁,你们想辞职,那就辞呗,想当官的人有的是。

  于是,朱厚照一声令下,将“八虎”纷纷予以要职,而领头的刘瑾,自然就当上了号称“太监之王”的司礼监掌印太监,文官们一看朱厚照完全不像他父亲,也只能偃旗息鼓。从此,明朝正德的前五年进入了刘瑾的时代。

  为什么说刘瑾担任的司礼监掌印太监是“太监之王”呢?因为这一官职专门掌管皇帝的印信,可以决定任何诏书的合法性。

  明朝的内阁可以制定国家政策,但这些政策的决定权,则在司礼监手上,司礼监不给盖章,内阁的决策就是废纸一张。

  有了这个身份,刘瑾自然是大权独揽,人送外号“立皇帝”,也就是“站着的皇帝”。毕竟朱厚照天天玩,给哪个文件盖章还不是刘瑾一个人说了算,他不是皇帝谁是?

  但有一说一,太监本就是皇帝的家臣,理论上来说,盖章这事儿也只是替皇帝代劳的,到底还是得找皇帝知会一声。但刘瑾是何许人也,他专挑朱厚照玩得尽兴的时候找皇帝奏事,结果自然是朱厚照大手一挥,这事儿你自己不会看着办?然后刘瑾兴高采烈地自行决断去了。

  太监作为一个生理结构不健全的人,很容易产生偏执的情绪。明朝三大权宦中,王振和魏忠贤比较喜欢抓权,而刘瑾掌了权之后,便把这份偏执用在了收敛钱财上。

  但是在贪污敛财这块,刘瑾干得相当没品位,什么白手套、背锅侠全都不用,就是甩开膀子硬捞。刘瑾曾经忽悠朱厚照下令,要求全国各地方将其财产悉数上交到京师,理由是帮朱厚照改扩建自己的皇庄,但是改扩建个宫廷才需要多少钱?毫无疑问,这些钱财中有不少都进了刘瑾的腰包。

  除了贪污工程款以外,刘瑾还下令,任何外地官员进京述职,都必须要给自己交钱,不然考核不通过。而索贿金额则视各地财政状况评定,但最少也得千八百的,一些比较富裕的省份甚至能索到五千两白银,搞得各大地方官上京如上坟,管这笔账叫做“京债”。

  除了“见面费”以外,刘瑾还派出了不少自己的属下,渗透到各个地方,替刘瑾搜刮钱财,至于卖官鬻爵更是不在话下。

  不得不说,刘瑾的敛财手段虽然高效,可吃相实在太过难看了,不挨骂是不可能的。但刘瑾大权独揽,朝中有谁敢阻拦他他敛财,刘瑾立刻就能罗织罪名迫害他,而且刘瑾作为宦官,估计是有点心理问题,杀人都不好好杀。

  比如说,刘瑾曾经专门找人制造了一个几十斤的大枷,要是有人说他的不是,就把这个大枷给人套上,让他戴着这个沉重的东西游街。一般的文官摊上了这个刑罚,多半是九死一生。

  但刘瑾的酷烈手段管得住庙堂,却堵不住民间的汹汹之口。挨骂挨得久了,刘瑾也开始“要脸”了起来,打算收敛一下捞钱的力度,尝试有“技巧”的贪污方法。

  于是,刘瑾和他的党徒商量了一番,琢磨出来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清理军屯。

  这个设想其实非常完美。明朝到了中期,土地兼并日渐严重。明朝在军事上采用的是“卫所”制度,军人们和平时期屯田种粮,打仗时拿起刀枪就能上战场,自给自足,还能给国家纳粮。

  但是到了明代中后期,军人们仗着自己手里有刀枪,开始大肆侵吞自耕农的土地,这些土地他们也自然不会跟朝廷报账,上面种出来的东西就被军队吞了下去,而破产的自耕农则会变成流民,而流民向来都是不稳定的因素,最后葬送明朝的李自成大军,其主力正是流民。

  因此,刘瑾下令,清理军屯,把军队吞掉的土地还给自耕农,这样一来,自耕农获得了土地,也会给国家上交更多的赋税,刘瑾也能从中多贪一点,实在是个利国利民,更利他自己的完美计策。

  然而谁都没想到,这个办法却要了他的命。

  原因很简单,军队手里是有刀枪的,叫军队把已经吞进去的土地吐出来?就凭县太爷手里的那点县衙捕快?所以,这个命令是根本没法推行的。但是圣旨已经下来了,按照刘瑾的设想,财政收入是必须要比之前高一截子的。既然法令在军队推不动,那这多出来的钱该从哪里要呢?

  由此一来,各地方人民所受到的压迫越来越大,最终,早有野心的安化王朱寘鐇认为时机成熟,便起兵反叛。明武宗则命令杨一清和监军张永前去平叛。

  张永是“八虎”之一,但是为人还算有点良心,对刘瑾丧心病狂的敛财与迫害文臣的举动十分不满。杨一清和张永合计了一下,决定除掉刘瑾。杨一清写了一份翔实的弹劾刘瑾的奏疏,请与朱厚照关系不错的张永回京后,在庆功宴上揭发刘瑾。

  而张永不负众望,果然在庆功宴上靠着酒量喝倒了监视他的刘瑾,随后立刻找到了朱厚照,数落起了刘瑾的罪行,直接表示刘瑾想谋反,您赶紧抓他。

  朱厚照本来喝得也有点迷糊,听张永嘚啵嘚啵说了半天,最后随口附和了一句:“瑾负我。”嘴皮子磨破了的张永终于等到了朱厚照的“准话”,赶紧带人去把刘瑾抓了起来,然后抄了刘瑾的家。

  经过统计,刘瑾的家中一共发现了1200多万两黄金,2.59亿两白银,这笔数字在当时看来,无异于天文数字。毕竟明朝末年的国库收入也不过3000万两-7000万两白银左右。当然,也有不少学者认为这笔数字过于夸张,用种种考证来证明它的不真实。但不管怎样,刘瑾当政的这五年是真没少捞。

  但是朱厚照本来就是喝多了随口说一句,现在酒醒了,一看刘瑾真的被抓了,立即心疼了起来,他特别下令,给狱中的刘瑾送几件过冬的衣服。

  但是朱厚照还没来得及继续发慈悲,就被抄家人员送来的几个东西震惊到了。原来,有关部门在抄刘瑾的家时,发现里面窝藏着大量兵器甲胄,还在刘瑾经常手持的一把扇子里发现了匕首。朱厚照瞬间冷汗直冒,意识到这刘瑾真不是省油的灯。于是下令以谋反罪判了刘瑾死刑,凌迟处死。害得无数人家破人亡的刘瑾,就这样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曾经权势滔天的“立皇帝”,就这样被朱厚照一句话给解决了,这可能让不少人大跌眼镜。但实际上,明朝的皇帝拥有着任免任何官员和宦官的权力,所以别看明朝的皇帝个个看起来不务正业,大事小事全靠太监和文官决定,但实际上只要他们想要管事,那么立刻就能重新将权力收揽回自己的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