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诸葛亮死后被刘禅查找家产 刘禅为什么会气得跳脚

2024-07-14

  还不知道:诸葛亮死后刘禅彻查他的家产,结果却气得直跳脚,这是为何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如果要用一个人来诠释“运筹帷幄”、“神机妙算”、“深谋远虑”这些成语,那么此人一定是诸葛亮!从刘备三顾茅庐恭请他出山,到他舌战群儒联合孙权抗击曹操,再到赤壁之战中的草船借箭等,无不彰显其智者风范。

  作为智力代表的诸葛亮,在百姓心中声望之广、赞誉度之高,千百年来无人能出其右。当然,除了他的足智多谋,更令人敬佩的是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君思想。

  面对刘备在白帝城托孤时的一句“君可自取”,他从未动摇,而是殚精竭虑的辅佐刘禅。甚至诸葛亮弥留之际,也为刘禅制定了详细的强国计划,于此刘禅对诸葛先生自是十分钦佩。

  然而,在诸葛亮去世之后,刘禅却听信谗言,查了他的遗产。结果,却让他气得直跳脚,这是何故呢?

  三顾茅庐,刘备得卧龙相助

  东汉末年、诸侯割据、天下大乱,面对坐据朝廷的曹操,拥兵东吴的孙权,屯住在新野的刘备想要谋求一个新出路。

  当时,他虽有关羽张飞等猛将,但却无出谋划策的能人志士,所以相较于二人的猛势,刘备稍显颓势,颇有几分力不从心。

  对此,胸怀大志的刘备自是心有不甘,他在荆州一带不断求贤。后来,司马徽见其礼贤下士、急寻良辅,便告之他:“卧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而这卧龙,便是后来名震天下的诸葛亮。

  无独有偶,当地一位名士徐庶在投靠刘备后,也向其推荐了诸葛亮。刘备先后听到司马徽、徐庶如此推崇诸葛亮,便觉此人必有大能,遂带着关羽、张飞一起去隆中拜访他。

  前两次去,都恰逢诸葛亮外出,三人无功而返,只能留下一封信表达对诸葛先生的倾慕之意。第三次去,诸葛亮虽在家,但昼寝未醒。刘备便吩咐关、张在外,自己则拱手立于阶下静静等候。

  诸葛亮醒后得知了事情的始末,终是被刘备的诚意所打动,便在茅屋中向刘备阐述了自己对天下形势的见解:如今曹操战胜袁绍,拥兵百万......暂不可与之争锋;孙权占据江东,历经三世......可以联合为援,不可以为敌......

  在这样的种种大势下,诸葛亮建议刘备:可以以荆州为跳板,然后向巴蜀一带发展,若是在那里建立了政权,则可以抚夷戎、明政治。

  一旦天下有变,就可以一面从荆州直逼宛、洛,另一面还可以从益州攻打秦川,如此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刘备听此一番话,顿觉形势明了、豁然开朗,恳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早已被刘备的诚意所打动的诸葛亮,也是欣然同意,自此也展开了自己的传奇故事。

  殚精竭虑,尽心辅佐刘氏江山

  话说,这刘备刚同诸葛亮返回新野,便遭到了曹军的攻击。然而,荆州早已失守,敌众我寡,形势十分危急。

  幸得此时诸葛亮出谋,在博望坡伏兵、以火攻使得曹军惨败,真可谓是初出茅庐的第一功,解决了刘备的燃眉之急。

  此后,诸葛亮便同鲁肃一起动身前往东吴,在孙权殿上一番唇枪舌剑,将张昭虞翻步骘陆绩等降曹派对驳得哑口无言。

  最终说动孙权与刘备联合抗击曹操,由此曹操一家独大的局面也开始转变。后来,在赤壁之战中周瑜大展神威,击败曹操。

  趁此机会,诸葛亮亦协助刘备南夺荆州四郡,建立了根据地。经此一战,三国鼎立的格局虽然没有形成,但是刘备却有了与之一战的资本。

  凭着这些本钱,刘备不断向巴蜀一带扩张,最终建立了诺大的蜀汉政权。可是,随着时间的转移,孙刘二人的联盟逐渐瓦解。

  在受到曹操一行的挑拨后,孙权更是举兵攻打荆州,致使关羽被杀。刘备得知此事,悲从中来,一时报仇心切,竟不顾诸葛亮的劝告,亲率军队攻打东吴。

  结果,他不仅在战场上大败,自己也病倒在白帝城。刘备自知时日不多,遂将诸葛亮请来嘱托后事: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

  诸葛亮听闻此话,立即哭道:“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刘备得此一诺,心中巨石终于落地,随即撒手人寰。

  刘禅彻查诸葛亮遗产,为何气得直跳脚?

  诸葛亮确实如同他承诺的那样,大力协助刘禅治理蜀汉,一时国强民盛。在稳定好大后方后,诸葛亮也开始北伐。

  本想一举成功,谁知竟因种种失误多次未成,甚至到了最后还因心力交瘁,死在了北伐的路上,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死后,早已习惯事事依赖诸葛亮的刘禅,顿时没有了主心骨,且这几年因为多次北伐,致使国库空虚。

  慌张无措的刘禅,竟听信了黄皓的谗言,派人到诸葛亮家查抄,企图有所收获,以抹黑诸葛亮。谁知,前去查抄的人员,竟见到诸葛亮的妻子黄月英穿着破旧,家中物件也是她亲手制作的。

  简单来说,诸葛亮家中的境况,居然比普通老百姓家中还要拮据。而家中的财产情况,也确实同诸葛亮在病逝前留给刘禅的书信中,记录的一模一样:

  “臣初奉先帝,资仰于官,不自治生。今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养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而刘禅在见到诸葛亮家的情况后,既惊又悔,他惊的是诸葛亮堂堂一介丞相,家中竟如此穷困潦倒。要知道,刘备当初入蜀时,曾经大开国重赏关张诸葛等人。

  此时,诸葛亮的家产几近于无,说明诸葛先生一直在用私己贴补国政。相较之下,自己这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行为无疑是自打其脸。

  如此狭隘,实难配得上诸葛先生的大义。两种情绪交织,也难怪刘禅气得直跳脚了,可见他对自己的行为也后悔不已。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诸葛先生的智慧与大义,无不令人敬佩。三顾茅庐、六出祁山、草船借箭已成经典。

  一篇《出师表》,更是尽显其鞠躬尽瘁、死而后的贡献精神,让我等后辈至今缅怀,足以配得上“蜀相”二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